據說好的臨床心理學家,就是一個講故事的大師

2021-01-14 祝卓宏

有這樣一個來訪者,一旦發現自己心慌,就會馬上報警,以為自己心臟病犯了,快要死了,焦慮指數爆表。

 

這時候諮詢師很理性地分析他的歪曲認知,結果來訪者不住地點頭,但是最後總是補一句:

 


這下該怎麼辦?

 

其實,你要學會的是講故事。

 

講故事?

 

這不是把我們堂堂諮詢師跟編造對方前世今生的三流算命的混為一談麼?!

請您莫急,這裡說的故事,指的是諮詢師利用隱喻性的語言,共情和啟發來訪者。

 

你可以給她講一個「測謊儀」的故事:


請來訪者想像我們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把她綁架來做一個實驗,把她綁在了一個超級敏感的測謊儀上面,這個儀器能夠非常敏感的檢測出她身體裡微弱的焦慮,誰都騙不了它,即便是有微弱的焦慮跡象,就會觸發測謊儀的警報,一旦警報觸發,測謊儀就會滾落到十米之下的鱷魚池裡。

 

啊哦,這樣的情況下越不想焦慮越焦慮啊。 

通過這樣一個隱喻,可以讓來訪者覺察到,焦慮本身並不會怎麼樣,但是如果我們對焦慮特別介意,那麼我們大腦會不停的去檢測我們身體產生的一些焦慮的症狀,一旦發現心慌,大腦就會馬上報警,產生負性聯想,這時候必然會引發更大的焦慮,形成焦慮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隱喻,也就是不直接告訴來訪者,而是讓來訪者聽完以後激發出內心與隱喻故事中相同的問題框架,幫助來訪者通過故事裡的智慧來解決問題。

 

在接納承諾療法(ACT)有大量供諮詢師靈活使用的隱喻故事,祝老師將通過兩節微課詳細講授。

 

本期微課內容

 第十四講:ACT常用隱喻(上)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刻入手課程


授課專家

祝卓宏,國內進行ACT推廣和培訓的頂級專家。人稱白髮老祝,曾是心理醫生,現為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及研究工作。她已專注接納承諾療法(ACT)的研究和傳播11年。截至目前,在中國已有上萬人接受過ACT的培訓或講座。有越來越多的學員爭先恐後地想系統學習和應用ACT。



接納承諾療法

世界心理學研究與臨床的尖端心理治療技術——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為「ACT」,不讀A-C-T),是美國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海斯(Steven C. Hayes)及其同事於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創立的一種新的心理治療方法,是人類心理治療領域一場巨大的變革,可謂是顛覆性的變革,是認知行為療法革命性的新發展,目前正快速地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聽課方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服務號「無憂智心」

點擊右下角「無憂培訓」

菜單欄第一項「ACT微課」



進入課程專欄


如您想在聽課過程中操作微信其他功能

請點擊左上角三個小點

選擇在聊天中置頂


▼您請我吃牛肉麵,我還您一片純淨「心空」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註冊認證制度解析!
    由此,DCP提出了一個有關臨床心理學家註冊認證的長遠及過渡性方案。四、從業情況在香港,超90%DCP註冊認證的臨床心理學家就職於政府公共部門或NGO組織。8.私人執業約10%的DCP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選擇私人執業。其中,就職於警察、高校、懲戒署、社會服務機構的臨床心理學家對來訪者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均是免費。
  • 「不要再叫我諮詢師啦」 | 臨床心理學家是怎樣的一種職業
    這期間有兩個選擇,要麼是去做一個博士後(APPIC/APA/CPA認證的),要麼是拿到「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offer,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完成一年的工作,同時被至少兩位臨床心理學家督導。這一年中會積累2000個臨床小時。
  • 講一個相術大師的故事,特別牛逼的那種大師
    之前講手相故事時,講過一個華山的高人。那還是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剛二十歲的少年。那時候,我有一個很小的女朋友,在山西師大念書。山西師大在臨汾,我從徐州過去,中間在華山轉車,需要在那邊住一晚。那是一個特別小的車站,山腳下的小旅館破得像被洗劫過,於是決定夜爬華山。
  • 世界首位臨床心理學家顧修全:長大優秀的孩子,要學會管理好情緒
    各位家長好,我是小丸子媽媽,育兒經驗、教子之方,明星寶媽熱點,應有盡有!在很多父母看來,寶寶愛哭就是寶寶不堅強,不堅強的人在社會中很難有所成就,女孩子還好,男孩子應該學會堅強,磕到了碰到了不應該哭,受傷了更不應該哭,在父母眼中,男孩子要跟爸爸一樣,要成為男子漢,而不是動不動就掉眼淚。愛哭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要就對男孩子就不應該哭,他也是小孩子呀,為什麼就一定要不哭了,父母要改變這種想法。
  • 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幫助別人可以緩解我的無力感
    臨床心理學家張芷喬拿起話筒,電話那頭,有時有聲音,有時卻是一陣沉默;有時語氣平靜,有時卻伴隨著哭泣。這些電話,都來自於修例風波中受到影響的人。從2019年6月以來,香港社會衝突不斷,不少身處其中的市民陷入無助、絕望的情緒中。為此,香港紅十字會從去年6月12日起設立了針對修例風波的心理支援服務,臨床心理學家和義工們組成團隊,幫助情緒受到影響的市民。
  • 書單|10位頂級心理學家的經典著作,開啟你的豐盛人生!
    而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答案,就散落在世界各地、從古至今的心理學家的大腦中,他們或通過專業的科學實驗研究,或通過積累多年臨床診療經驗,為我們揭開了擁有積極心態和獲得幸福的秘密。今天,湛廬君為你梳理了10位世界上最頂級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著作,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入門心理學,從專業領路人的身上學習洞察人性與自我的方法,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
  • 成為臨床心理學家的路,究竟有多遠?
    但這只是相對而言,美國部分州也已經提供給碩士學位持有者發放心理學家的許可證,但大學限於學校心理學或者教育心理學等領域。除此之外,一大部分同學通常會在讀博士學位前選擇先進修碩士學位,當然,這本科→碩士→博士並不是一個定性的路線。在美國,本科也是可以直接申請博士的項目。
  • 《人生十二法則》:臨床心理學家的父愛式雞湯
    作者喬丹·彼得森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他在Youtube的課程有幾千萬次的播放,他的ted演講也有上億的播放量。最近,我也刷了這本書,非常喜歡。用萬維鋼在專欄中的評價來說,這是一本父愛式雞湯,一點也不油膩。
  • 一位臨床心理學家認為,「遊戲上癮症」是個誤導性的概念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臨床心理學家 Anthony Bean 認為,「遊戲上癮症」是一個誤導性的概念,而且可能帶來危險的後果。有些人試圖將遊戲上癮症列入診療手冊,但這種想法不是基於科學研究,而是出於道德恐慌和政治壓力。
  • 著名臨床心理學家:情緒管理的六大重要原則
    本文編譯自nickwignall.com,作者為臨床心理學家兼作家尼克·維格諾(Nick Wignall),原文標題「Emotional Clarity: 6 Key Principles for Managing Your Emotions」。
  • 曾在事業巔峰選擇息影讀書:如今56歲成為臨床心理學家
    近年,她更成功當上了臨床心理學家,為家長和孩子築起溝通的橋梁。記者大讚柏安妮是學霸,但她卻謙虛笑言自己並非專家。柏安妮說:「最好的治療師應該永遠自覺不足,因為當你開始自認專家,你就永遠不會學習,我一直都在學習,每天見到不同的小孩和家長,我都從他們身上獲益良多。我希望從自己開始,影響他人,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你可以用一個人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因此,有必要從學理上澄清有關漢字認知的這兩個怪論,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誤區之一:「漢字繁難論」     所謂漢字繁難論,大意是說漢字筆畫繁多,結構複雜,不像拼音文字那樣與讀音有直接聯繫,既繁且難,所以難記、難認、難寫、難學。
  • 縱覽國際風雲 講好中國故事
    縱覽國際風雲 講好中國故事——第二屆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崗位技能練兵競賽側記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孫菁文  前不久,第二屆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崗位技能練兵競賽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舉行。
  • 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即將親臨中國講授原生家庭、婚戀、親子三大訓練營
    執教於美國西北大學的國際著名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說:「好的動機不一定能帶來好的果效,因為愛是需要學習的。」我們不知不覺已經置身於幾種人生最為複雜的人際關係:愛情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原生家庭關係。處理得好,它可以讓我們過去所有的心靈創傷得到醫治,所有心中最深的需求得到滿足。但是處理不好,會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最脆弱、最容易傷上加傷的時刻。——為什麼這麼說?黃博士因為在愛情婚姻上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與實踐,被學生親切地稱為「愛情博士」。他將藉助國際前沿的心理學和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來系統地破解愛情謎題:如何感受到愛,如何讓對方感受到愛?如何有效地處理衝突?
  • 一個算命的故事和一個比武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手」
    一個算命的故事和一個比武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樣的人才是「高手」,看完恍然大悟!先來看算命的故事:話說鄭國有一個名字叫季鹹的巫師,善於為人算命,非常靈驗,能算禍福,更算生死,以至於人們見到他,都害怕被算中死期,紛紛拋掉東西,轉身跑走。列子對此人也十分佩服,回來後對他的老師壺子說:「我以前一直以為先生高深莫測,現在才還與更加厲害的高手。」
  • 要用新聞講好誠信故事
    在誠信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誠信故事更要大講特講,才能讓誠信意識深入人心,成為全民的行為自覺。     此次「誠信建設萬裡行」,藉助傳播速度快、受眾範圍廣的新聞媒體,必然能把誠信故事傳得更遠,使誠信更加入耳入腦入心,取得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當前,用新聞講好誠信故事還要把握好三個重點:     重點要明確價值取向。
  • 文案空間站:好故事構建影響力(六)細節怎麼講才能讓你的故事不囉嗦?
    故事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包括細節,無論講的多好,如果不能幫聽眾體會到故事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想通過故事來傳遞的信息,那就都是多餘的。憑藉這個標準,你就可以判斷在故事中哪些細節是必要的。哪三類細節的描述,可以幫助你突出中心思想?
  • 阿妹唱《人質》的時候更像在講一個故事,講一個經歷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種戀愛關係就像一種挾持。把對對方的愛無形間化作他人際交往的牢籠,用自己的感情去左右戀人的交往,戀人無疑像被愛挾持。這就是一種危險關係。阿妹唱《人質》的時候更像在講一個故事,講一個經歷,給那些和她一樣愛得純粹的人一些提醒,保護好自己,要不當別人抽身而去的時候,你愛著他的那份心就會被「撕票」 我和你啊 存在一種危險關係彼此挾持 這另一部分的自已本以為這完整了愛的定義那就乖乖的守護著你相愛變成 猜忌懷疑的爛遊戲規則是要 憋著呼吸越靠越近
  • 聽本體心理學家釋夢
    請聽聽本體心理學家對夢進行解析,說說能不能真的盜夢,再看看當數學與藝術相遇時,會產生怎樣的夢幻效果。    許多人詢問夢的功能,並嘗試從生物和心理分析方面尋求答案。「sogno」——「夢」這個詞來自拉丁文「se omnium」,指個體與一切事物和人都處在關係中,是所有人都有的。    我認為從生理上講,由於夢的存在,人的生命才得以存活下來。所有人都做夢。
  • 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在臨床心理學的概念下進行的
    在美國,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由心理學家而不像德國是由醫學家發起推動的,並且一開始就使用了臨床心理學這一術語,所以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在臨床心理學的概念下進行的。它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下述三個階段。他們首次將心理分析介紹到美國,對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心理分析在美國流行與霍爾的介紹和支持是分不開的,他們組織出版了具有心理分析內容的《變態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他本人還勉勵自己的學生從事臨床醫學和研究工作,同時促進心理測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