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會所歪風」吹亂了佛門清靜

2021-01-09 佛教頻道

  1月13日上午,智珠寺內正常營業的餐廳攝(法制晚報記者付丁)

  據悉,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針對媒體反映嵩祝寺、智珠寺內設私人會所情況,北京市日前責成有關部門對這一頂風違紀問題進行了調查處理,兩寺廟內設私人會所已停業整頓。(來源於:新華網北京)

  眾所周知,寺廟道觀乃清靜之地,不容許「吃喝玩樂、酒色財氣」肆意玷汙。可如今,居然有的地方官員打起了「歪主意」,悄然將「私人會所」藏匿於此,實在讓人汗顏。毫無疑問,中央「八項規定」「六條禁令」等舉措出臺後,公開場合的奢靡行為有所收斂,違法違紀逐漸轉入地下,「會所中的歪風」呈現「暗渡陳倉」之勢。筆者提醒,莫讓「會所歪風」吹亂了佛門清靜,值得警醒和反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來,一些地方將歷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變為私人會所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存在違法設立經營、侵佔群眾利益、助長奢靡之風、滋生腐敗行為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特別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嚴重影響黨風政風,帶壞了社會風氣。

  「樹欲靜而風不止」。顯然,一些地方的會所越建越多,有些黨員領導幹部開始出入會所,「會所歪風」正成為侵蝕黨員領導幹部的一種新型腐敗。故此,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遵照中央指示,中央紀委、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就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提出明確要求。在筆者看來,隱蔽與私密是會所共有的特性,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正是看到這一點,對會所趨之若鶩,在那裡吃喝玩樂,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正因如此,從阻止公共場所的奢侈浪費,到防治私人會所中的隱性腐敗,這一舉措再次表明了中央反對腐敗不斷加力的態度和決心。

  「紙是包不住火的」。「私人會所」進寺廟,頂多也僅是那些心懷僥倖的官員在「自欺欺人」。當然,我們的黨員幹部要知道,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有幾個人會掏自己的腰包?那麼,人家不傻不顛的,為什麼要出資請你吃喝玩樂?還不是為了用一隻雞換一頭牛,用一輛轎車換一架飛機?所以,令行禁止,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遠離私人會所,也是對自己最好的挽救。畢竟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可以說是又一次重拳出擊,意味著私人會所也不是貪腐的「法外之地」。

  「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筆者告誡,如果某些不長記性的官員仍然抱著僥倖心理,不以為然,我行我素,甚至頂風作案,那肯定嚴懲不貸,禁令鐵規絕不會寬恕那些喜好「常在河邊」走的人。更何況,擅自打擾佛門重地,佛主神靈也是不會答應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且行且珍惜!(文/陳小辰)

相關焦點

  • 出入的非富即貴、一到晚上就堵車,如今西湖邊私人會所變身老百姓茶樓
    轉變,源自浙江省2013年底啟動的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專項行動。整治以西湖景區為重點,全省同步推開,時至今日仍在深化。剎住會所中的歪風——專項整治排摸出高檔經營場所(私人會所)98家,關停20家,轉型76家,期滿收回2家說起7年前的專項整治,杭州市紀委監委駐杭州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溫洪亮記憶猶新。
  • 基層工作當遏「二傳手」歪風
    當遏制「二傳手」歪風,要俯下身去研究。基層無小事,扶貧動態調整、黨員學習教育、生態環境保護、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惠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作為基層幹部,要俯下身去研究,既要吃透文件精神,又要摸清基層下情,從而發現問題、摸清難點痛點,才能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把準工作節奏,做到心中有數、腳下有路、手上有活。
  • 三教輩分篇|剪不斷,理還亂,越理越亂!
    說道輩分,那是比亂世狂刀髮型還亂,剪不斷理還亂,不理還好,越理越亂,今天來吐槽吐槽。霹靂人物中,儒道釋三教一直盛行一句話:道門出男神,儒門出總裁,佛門背鍋俠!道門的男神,總是風度翩翩,落落出塵,遠的比如,六弦之首蒼,黑道大哥,出手乾淨利落;亂世狂刀,陽剛帥氣。近的比如:名劍金鋒倦收天,道劍劍非道。
  • 湘豫閩喪葬歪風調查:流水席吃好幾天、鞭炮就得一整車
    原標題:流水席吃好幾天、鞭炮就得一整車——湘豫閩等地喪葬歪風調查  新華社鄭州4月2日新媒體專電 一場喪禮,3天宴席吃掉16萬元;一些殯葬商家巧立名目,甚至還燒「紙二奶」「紙品牌護膚品」等;一些「白事先生」殯葬服務一條龍,「想怎麼玩兒怎麼玩,包滿意」……在一些地方,喪葬奢侈攀比的情況嚴重,一些殯葬從業者趁機誘導煽風
  • 清靜經「又名:常清靜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清靜經(又名:常清靜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老君曰。老君曰。 大道無形。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大道無情。 行日月。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大道無名。 長養萬物。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吾不知其名。 強名曰道。強名曰道。夫道者。夫道者。
  • 太上清靜經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乃太上老君西遊龜臺之時,為西王母演說。此經言簡而意深,文短而理奧,乃玄門之妙典,大道之密旨。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 燒香拜佛時這幾點要注意,遵守規矩,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
    燒香拜佛時這幾點要注意,遵守規矩,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雖然現在是21世紀,人們進入了現代社會,但是去寺廟裡燒香拜佛的人還有很多,有的是去禮佛,求得心理安慰,有的是去許願希望佛祖、菩薩保佑平安順利。也有的人可能是為了觀光旅遊,去感受文化的魅力,但寺廟畢竟是佛門淨地親近神聖的地方,不管帶著怎樣的目的去寺廟,都要遵守寺廟的規矩,尤其是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到寺廟燒香拜佛時,有這幾點「禁忌」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觸犯,否則很容易福報求不來,反倒造下很多惡業。
  • 租地給會所 「土地公」被查
    原標題:租地給會所 「土地公」被查   原標題:租地給會所 「土地公」被查  省紀委曝光七起作風暗訪問題 番禺區土地開發中心「榜上有名」  廣州日報記者林洪浩  通訊員粵紀宣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紀委南粵清風網獲悉,省紀委曝光了七起作風暗訪問題,其中廣州市番禺區一國有土地開設私人會所
  • 道德經:一個人若是能保持虛空、清靜的心境,到了極致,自然能悟
    佛門更是清淨之地,「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中國文化的心,在一個「靜」字。青少年能靜,才能專心學習;成年人能靜,才能好好做事;老年人能靜,才能心平氣和,延年益壽。靜而後動,知而後行。知識和實踐能夠合一,內心和言行能夠一致,才是真正的知道,文化傳承。知而不行,不是真知。一個人若是能保持虛空、清靜的心境,到了極致,自然能悟。
  • 獨孤天下第12集插曲是什麼 風吹亂雨滴也吹亂我的心是什麼歌歌詞
    風吹亂雨滴  也吹亂我的心  只一次相遇  卻換一生銘記  淚盡一生情  是愛你的宿命  那塞外的風雨繁花聲  不經意輾轉一生  回頭看著風景始終為你等  哪怕愛你是劫夢易冷  願陪你浪跡一生  風雲滅 繁花歇  這份情願為你成冢
  • 《太上常清靜經》:注釋 天地人合一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既在道性,本求清靜,自然應物,常用於世,無染無著,無垢無塵,隨機而化。本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云: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存者,道也。本清靜常應,而無所不應,隨方而無所不靜。故云常清靜矣。
  • 獨孤天下插曲金莎獨孤歌詞欣賞 風吹亂雨滴也吹亂我的心是什麼歌歌詞
    獨孤天下插曲金莎獨孤歌詞欣賞 風吹亂雨滴也吹亂我的心是什麼歌歌詞時間:2018-03-10 2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獨孤天下插曲金莎獨孤歌詞欣賞 風吹亂雨滴也吹亂我的心是什麼歌歌詞 電視劇《獨孤天下》由胡冰卿、張丹峰、徐正溪、李依曉、應昊茗聯袂主演,安以軒特別出演。
  • 常誦《清靜經》心靈真的能得到清靜嗎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王元暉)
    所以不能者,財炁亂性,酒色惑情。稽康云: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喜怒不除,聲色不去,滋味不絕,神慮消散。劉海蟾云:學仙甚易而人自難,脫塵不難而人未易。清虛真人云:三歲孩兒也說得,八十老公行不得。為心未澄也,活潑潑、轉淥淥。《度人經》云:人道者心,諒不由他。王知遠云:急水上打球子相似。韓湘云:波渾性海,雲掩心天。
  • 太上清靜經圖解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注】 人者,善男信女也;能者,至強無息也;常者,二六時中也;清者,萬緣頓息也;靜者,一念不生也。修道之人,以清靜為妙。非禮勿視,則眼清靜矣;非禮勿聽,則耳清靜矣;非禮勿言,則口清靜矣;非禮勿動,則心清靜矣。 天地悉皆歸者,得明師指點身中之天地。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
    食其滿足矣,其童子曰:真人以清氣養其清腹,凡人以外物養其濁腹;真人以氣運神而安其靜,凡人以亂神敗精而樂其形。汝自幼好道而能堅,至念《太上老君清靜之經》,已有道果,太上而使贈也,從茲以充餐,用神為道,更不食矣。乃今黑簿落名,朱陵排號,清淨之道更不虛矣。道罷,忽然不見。袁通從此不食,乃得六通之慧。至於宋哲宗之朝猶在。唐玄宗時事,五百年問,面若三十歲許。常遊洛汭之間,唯只念《清淨》之經,人不見其飲食。
  • 長沙涉黃會所女子穿黑絲服務 制服誘惑玩SM
    「絲語閣」會所內的道具。視頻截圖  華聲在線6月27日訊 長沙韶山南路上海城小區的「絲語閣」會所近日在網上大肆宣揚,推出SM調教、制服誘惑等減壓服務。減壓服務到底是什麼?民警通過兩天的調查取證發現,裡面的技師穿著暴露,該會所實際上是涉黃場所。6月25日,記者全程隨警,記錄了長沙警方搗毀該團夥的全過程。  爆棚!
  • 太上清靜經原文 - 太上老君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 真正的佛門弟子是這樣的
    現如今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出家為僧的人也很多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真正的佛門弟子是什麼樣的。一:生活規律真正的佛門弟子並不像我們說的那樣出家遠離塵世,其實僧人也是有十分嚴謹的生活規律的。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杜光庭)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既在道性,本求清靜,自然應物,常用於世,無染無著,無垢無塵,隨機而化。本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云: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存者,道也。本清靜常應,而無所不應,隨方而無所不靜。故云常清靜矣。此一段六句,標前清靜之性,道性既清靜,乃得真性;既得真性,返歸於無得之理也。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此言清靜之性,名為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