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依託資源稟賦 發展康養產業

2021-01-09 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晉城:依託資源稟賦 發展康養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晉城市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圍繞農林文旅康養,推動農業康養、森林康養、養老康養、文旅康養全面發展。

晉城臺記者 趙亮:

這裡是晉城,我現在是在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的松廟驛站。今年,這裡剛剛完成了木屋民宿、康養步道等項目,就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休閒娛樂。

遊客:

感覺挺好的,因為剛從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下來,然後發現這裡有山,還有玩的,還有小木屋,特別適合家人朋友一起來這裡玩,感覺挺好的。

松廟驛站位於陵川縣古郊鄉松廟村,緊鄰王莽嶺、棋子山,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藉助太行一號旅遊公路建設的契機,松廟村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啟了「驛站進農村」模式,通過村集體入股,社會資本開發,共投資2000萬元開發旅遊度假項目。

遊客:

感到很古樸而且很有特色,還有一些很精美的木雕,包括這裡的房子,還有太行一號公路,確實給我一種震撼人心的美。

在晉城,依託402公裡的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火」起來的村莊,共有200多個,涉及4個縣(市、區)、22個鄉鎮。同時,串聯起了王莽嶺、珏山、皇城相府、歷山4大旅遊景區、20餘個旅遊景點,形成「太行一號」文旅康養發展的新熱潮。

陵川縣文旅局局長 郭秀軍:

以大景區建設為龍頭,以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為主線,整合沿線各具特色的村莊,發展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特色農業、旅遊+健康養生等一系列的康養旅遊項目。

晉城市立足優質的資源稟賦,圍繞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還積極推動農業康養,森林康養和養老康養。在此基礎上,晉城市還將投資120多億元,重點打造太行山康養旅遊度假集群、百裡沁河太行古堡生態旅遊經濟帶等,努力打造成山西康養產業的排頭兵。

圖文製作:山西廣電融媒體

相關焦點

  • 全國聚焦晉城!
    在我市舉辦2020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與民革中央多次密切溝通,並請民革中央領導親赴我市實地考察調研後共同確定的。大會上將有一批重大康養產業項目進行推介,與會代表將充分交流康養產業的發展成果和經驗,並進行現場對接洽談。
  • 康養旅遊成為時代行業新風口將面對六大發展趨勢!
    從項目地供給的角度來看,發展康養產業,將健康與其他產業相融合,打造「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醫療」「康養+旅遊」「康養+運動」等綜合性康養項目,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全新捷徑。
  • 什麼是大手筆康旅開發? 在「昆明西麓」造一座4.2萬畝康旅大城
    按照國際上文旅康養行業一般發展規律,當人均GDP到達8000美元,文旅康養將從奢侈消費發展為全民常態化生活選項。康養旅居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必需品(示意圖)而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時,文旅康養將會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康旅產業必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為此,要優化頂層設計,既立足當前,充分挖掘本地生態、資源、區位、歷史、文化等優勢,探索將扶貧產業打造為「一縣一特」「一片一特」的優質高效的富民特色主導產業;同時著眼未來,將產業逐漸融入到各省主導優勢特色產業鏈,打造具有標誌性的特色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群的集聚效應和富民效應。
  • 秋意濃 康養起 浙江武義溫泉節等君來
    新華網杭州10月17日電(記者李平)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的「中國溫泉之城」浙江武義縣16日在杭州市舉行第十四屆溫泉節啟動儀式暨溫泉康養文旅推介會。  武義縣委書記姚激揚表示,本次溫泉節以「溫泉名城 康養武義」為主題,通過山水康養、運動康養、食藥康養、文化康養四大內涵衍生出五大溫泉康養主題活動和N個節慶系列活動。
  • 韓忠勝:沙坡頭景區要實現旅遊加康養相結合
    新華網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韓攀)5月18日,新華網旅遊頻道將推出第四期「中國文旅再出發——線上系列主題沙龍活動」,圍繞康養旅遊發展,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文旅企業負責人「問診把脈」,共同推動文旅行業復甦「再出發」。
  • 代表心聲|張憲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 發展綠色稻米產業
    伴隨著2016年魚臺大米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我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繫廣泛的優勢,深入到田間調查,先後到天津、河北、江蘇等地請專家座談,經過反覆論證,提出了發展綠色稻米的建議。2017年初,縣委縣政府將實施綠色稻米產業發展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 攀枝花請你「雲遊」陽光康養地
    目前,我市已搭建雲直播、雲展示、雲互動平臺,讓遠方的你可以第一時間觀看頂級康養盛會的現場實況,全方位領略「陽光康養地」的獨特魅力。據悉,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由民革中央、四川省政協主辦,民革四川省委、中共攀枝花市委、中共秦皇島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秦皇島市人民政府承辦。論壇主題為「健康中國,康養產業做什麼」。
  • 肖衛平:科學康養發揮生命優勢 數字人生實現無疾善終
    發展目標: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為主線,以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為重點,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寬經濟發展新空間。到2022年,山東重要領域數位化轉型率先完成,數字經濟規模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政策措施優化數據資源供給。瞄準社會熱點需求,採取購買服務、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勵企業和行業協會等各類社會組織開展數據整合和應用。
  • 吹響特色產業隆起發展「衝鋒號」——學習貫徹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
    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隆起區」的奮進目標,吹響了東平特色產業隆起發展的「衝鋒號」。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隆起區」,我們要以百舸爭流、時不我待的信心發展新興產業。依託現有產業基礎,推動一切發展要素向新興產業聚集,持續不斷為新興產業發展「添油加柴」、排憂解難、吶喊助威,著力培育發展好特種紙、綠色建材、生物醫藥、特色食品四個「百億產業」。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隆起區」,我們要以壯士斷腕、鳳凰浴火的氣魄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 央媒看襄陽|《中國經濟時報》聚焦襄陽樊城:文化產業風正勁
    》聚焦襄陽樊城區挖掘城市歷史內涵,培育傳統文化品牌豐富襄陽文化旅遊資源提升鄉村經濟收入的經驗做法近年來,襄陽市樊城區依託歷史文化底蘊,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培育」的方式,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和文化產業集群建設,培育了一大批知名文化產業品牌。截至2019年上半年,樊城區共有四上文化產業單位32家,實現營業收入7.49億元。深挖歷史文化的產業價值。樊城是三國文化、漢水文化、米芾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距今已有2800年歷史。
  • 自貿濟南片區發力數字產業:加快建設全國最快超級計算機
    按照國務院下發的方案,濟南片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介紹說,濟南片區將針對人工智慧、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晶片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開展精準招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開發、高水平建設,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大力培育形成產業發展與片區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
  • ...南國冰雪運動項目推介暨冰雪產業主旨演講活動在廣元市朝天區舉行
    1月7日晚,由廣元市政府主辦的四川省第十一屆(冬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南國冰雪運動項目推介暨冰雪產業主旨演講活動在朝天區舉行,廣元副市長吳桂華參加活動並致辭。「舉辦曾家山冰雪節活動,已成為廣元旅遊發展的一面旗幟,也是展示廣元對外形象的一扇窗口。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產業興 生活美——三元打造萬壽巖文旅小鎮側記
    近年來,三元區積極踐行「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過程中促進保護」理念,推動文旅融合項目落地,大力發展旅遊,讓古老的萬壽巖遺址迎來新生,小鎮生態更美了,人氣更旺了,村民腰包也更鼓了。以開發帶動小鎮產業興「三明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我想把這種生態環境資源轉換成具有三明特色的優質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圓初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志強說。
  • 天時地利人和 巴中迎來發展綠色生態型現代農業更大機遇
    細數巴中的硬軟環境,不論是資源稟賦,還是區域優勢、政策紅利,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巴中正成為農業發展、綠色崛起的熱土。「十三五」時期,中央對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巴中迎來了發展綠色生態型現代農業的更大機遇和空間。
  • 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有效銜接 築牢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今年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一年。
  • 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
    煤化工是加工鏈條長、增值空間大、關聯度高的重化工產業,也是我省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行業。加快發展煤化工產業,對於發揮我省煤炭資源優勢,提高煤炭資源加工轉化深度和附加值,促進工業結構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 2019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立足資源優勢 市州引資有特色
    推介會上,攀枝花重點推介「建設釩鈦新城,打造中國釩鈦之都」「建設攀西科技城,提升創新能力」「建設國際陽光康養目的地,發展陽光康養產業」「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發展現代農業」等82個優勢合作項目,總投資約2000億元。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作明出席推介會。
  • 政府助企打造千億級食養產業,金天國際推動健康產業升級
    湖濱新區是宿遷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稟賦優越,環抱400平方公裡的駱馬湖,致力打造成「生態優美的湖濱城市、充滿活力的創業城市、人民滿意的宜居城市」,突出旅遊休閒、智慧創新、健康養生等功能,建設高品質特色化的城市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