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金融科技,大財富管理時代來臨

2021-01-08 騰訊網

01行業動態

逐鹿基金投顧業務券商財富管理打響轉型戰

中國證券報 2020.12.21

2019年10月2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行業期待已久的基金投顧業務試點靴子落地,這拉開了券商借力基金投顧業務進行財富管理轉型的序幕。基金投顧試點業務開展至今已一年有餘,7家試點券商的相關產品均已上線。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標誌著我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更帶來了券商在財富管理領域突出優勢、彎道超車的窗口期。

試點券商投顧業務全部落地

今年3月,證監會批覆首批7家券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分別為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目前7家試點券商的相關業務已全部落地。

我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投顧試點最大的突破是銷售模式的轉變。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稱,「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標誌著中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推進財富管理進程進入授權委託階段。」王寧進一步指出,進入新的階段,財富管理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轉變:一是從賣方到買方(產品銷售為主到客戶服務)為核心的轉變;二是對產品服務能力的轉變,客戶更關心機構的服務能力而非銷售能力;三是反向推動客戶以及管理人更加關注長期投資業績。

基金投顧業務會促進公司對客戶的服務向專業化聚焦,加速資產配置體系和產品優選體系建設,並形成差異化競爭,同時公司通過業務推廣和培訓,構建員工資產配置的知識架構,提升其資產配置能力和營銷服務能力。

基金投顧猶存痛點

一方面,買方投顧業務逐步壯大仍需耐心等待。王寧表示,當前國內市場正經歷著從以產品銷售為導向向以客戶為中心、憑藉高性價比的投顧服務吸引客戶的模式轉變,需要給予時間。另一方面,投資者良好的投資理念和風險意識仍需加強培養和引導。王寧指出,目前廣大基金投資者普遍存在追漲殺跌心理,這就造成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困境。

國聯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構建了一個「專業+真誠」的業務邏輯體系,充分發揮投顧團隊的專業能力,同時,利用金融科技賦能基金投顧業務開通和策略匹配,提供7×24小時線上業務辦理,根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和策略組合的風險等級進行智能匹配。

對於基金投顧業務的未來發展,王寧表示,中信建投證券堅持「服務多元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專業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方向。服務個性化的未來發展方向便是「千人千面」的投顧服務。

中證協公布2020年度優秀課題,19家券商上榜

財聯社 2020.12.23

12月2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發布2020年重點課題研究報告。專家評選出33篇優秀課題報告,涉及註冊制改革中介機構責任區分、財富管理轉型、數位化轉型等多個方向。

涵蓋當下最熱議題

本次評優的重點課題報告共33篇,涵蓋角度廣泛,從國內註冊制改革到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從財富管理轉型到公司合規經營等角度,均涵蓋當前最熱的行業議題。

在IPO註冊制改革背景下,如何界定中介機構的責任?財通證券、湘財證券等機構發表了相關報告。

當前證券公司都在進行財富管理轉型,相關優秀課題包括:廣發證券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方強負責的《券商財富管理買方中介能力建設研究》等。

除了財富業務外,其他業務創新的研究包括: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蔣憶明牽頭的《證券市場託管制度優化研究》等。

在近期比較火熱的數位化轉型、技術方面,平安證券風險管理部AI風險與系統團隊執行副總經理曹洪劼負責《證券經營機構風險管理數位化智能化探索研究》等均榜上有名。

國泰君安和申萬宏源評優課題最多

從證券公司角度來看,國泰君安和申萬宏源評優的課題最多,均為3項,其中申萬宏源研究所共有2項研究課題上榜。

跨公司聯合研究課題亮點多

此次也有不少跨公司的聯合研究課題,具體見。

與資本市場共成長數說證券業三十載跨越式發展

證券日報 2020.12.19

135家、2.24萬億元、1326.82億元、33萬人……這一串數字,既是中國證券行業30年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是對中國資本市場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成長的見證。

已有40家實現A股上市

首先,證券公司數量從104家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35家。其次,營收能力顯著增強,證券行業全年營業收入從627億元增至2019年的3520.44億元,淨利潤從255億元增至1137.12億元。第三,資產規模增厚,證券公司淨資產從1062億元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24萬億元。第四,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各項收入更趨均衡,傳統業務佔比逐步降低,多業務共同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到現在為止,A股上市券商數量已增至40家。

券商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合計3423.81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31.08%;實現淨利潤1326.82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佔比93.33%,僅9家證券公司虧損。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券商淨利潤已超2019年券商全年淨利潤總和。

市場交投活躍,疊加註冊制、再融資等資本市場改革紅利,加速了證券業整體盈利能力的增長。隨著全面註冊制的加速落地,投行、財富管理、融券、衍生品等業務有望成為券商盈利新的驅動要素。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

一直以來,證券行業發揮投行專業優勢,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懈努力。截至今年10月份,A股上市公司已達4082家,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72.17萬億元。僅2019年全年,交易所股權融資金額達6647億元,同比增長30%;公司債券發行總額為3.25萬億元,同比增長46.52%。

行業領頭羊出現

近年來,中國證券業發展呈現出「馬太效應」,不論在估值還是業績方面,大型券商更顯優勢。其中,中信證券的總資產達到1.04萬億元,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總資產破萬億元的券商。如今的中信證券,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均排名行業之首,與2005年時的115億元總資產相比,僅用了15年時間,中信證券就實現了總資產的跨越式增長,躍居行業龍頭位置。

從業人數大幅擴充

在證券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從業人員也有明顯增長。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證券業從業人員從有數據可查的2007年的5.7萬人,已發展至目前的33.32萬人。截至目前,保代人數已增至6050人,僅今年就新增1969人。12月4日,新的《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發布,針對證券公司保薦業務重點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建制度,在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管理、保薦業務自律管理以及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細化規定。

財富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

作為券商傳統業務以及主要業績來源之一,經紀業務見證了證券業的發展。但如今,受佣金率下降、行業同質化競爭、其他主營業務發力以及業務轉型、金融科技賦能等因素影響,傳統的經紀業務收入佔比不斷下滑,已從2008年的佔比七成降至目前的兩成左右。在內憂外患之下,券商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迫在眉睫。與此同時,金融科技賦能證券業,券商數位化轉型也在加快腳步。截至目前,多家頭部上市券商90%以上的股票及基金經紀交易額通過移動端完成。

發力金融科技

近年來,金融科技與證券業加速融合,多家頭部券商將金融科技視為「核心競爭力」之一。同時,自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指標發布以來,證券行業對信息科技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行業的信息技術投入也逐年增長。截至目前,證券行業信息化系統建設仍佔主流,基於大數據與AI、區塊鏈等技術對業務模式的創新處於非規模化驅動階段,暫時較難實現良好的投入產出比,且證券行業的科技創新相比銀行、保險要受到更多監管制約,因此目前仍以頭部券商的投入為主。

金融科技人才儲備大戰!國君海通廣發國信等多頭部券商競開IT專場招聘,科技+」複合型人才最難求

財聯社 2020.12.18

在金融科技領域加大投入,已成為券業共識,各券商紛紛通過加大科技投入來促進業務發展,與此同時,金融科技人才爭奪也已進入白熱化。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科技+」的複合型人才最受歡迎,也往往一將難求。

財聯社記者發現,近兩年各家券商尤為重視金融科技人才儲備,往往選擇提前開啟下一年的校招工作。大規模招聘的背後,要有薪酬與激勵機制的支撐,有頭部券商IT負責人對記者稱,目前即使是頭部券商的人才競爭力也顯不足,一些私募等機構對金融科技人才同樣渴求,他們往往給出更有競爭力的薪酬,對頭部人才的吸引大大高於券商。

布局一:頭部券商爭先恐後開設IT專場

2019年以來,券商金融科技崗增勢明顯。

發展金融科技不僅僅是本身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監管要求、提升券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發展金融科技面臨的困難之一是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複合型人才。券商通過網際網路大舉招聘金融科技人才,旨在向高校傳遞了對該類人才的需求信號。

就國金證券來看,公司堅持「金融科技助力產品升級」的方針,藉助於金融科技推動財富管理轉型,優化財富管理服務路徑,重點優化了在佣金寶app上的財富管理服務內容。在新一輪的國際金融競爭中,金融科技已成為各國優先發展的產業。對於金融服務機構,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更是各金融機構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契機。

布局二:投行大規模招兵買馬

有複合學科教育背景的人才也成為了各家券商爭搶的對象。有券商研究團隊分析稱,科創板為投行業務帶來的收入增量相較其他業務空間更大,承銷保薦能力將決定券商受益程度。也正因為此,不少券商投行部門抓緊機會開始增聘人手。

布局三:多券商大舉招募行業分析師

布局五:資管條線人才需求旺盛

02重點券商跟蹤

銀河證券撤下北京最後一塊行情大屏國內券商成功變屏

證券時報 2020.12.18

據悉,銀河證券在今年撤下了北京地區最後一塊營業部行情大屏,預示著伴隨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散戶大廳時代結束。

22年營業部告別大屏

該營業部客戶結構也比較特殊,60歲以上的客戶佔比20%,這與營業部成立較早和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有關。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證券交易從線下轉向線上,展示股市行情的大屏幕已無存在的實際意義。不止銀河證券,其他券商營業部也紛紛縮減場所面積。

30年經紀業務匆匆變遷

在資本市場初期,券商業務相對單一,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頗高,2008年後,滬深兩市成交量突飛猛進,經紀業務收入反而出現下滑。伴隨著收入的下降,疊加時代的變遷,營業部摘下大屏、縮減展業面積、減少不必要的開銷,也在意料之中。上交所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營業部約3000家。至2017年,營業部數量突破萬家,但最近兩年增速明顯放緩,營業部數量尤其是輕型化營業部數量得以快速增長。

大屏變小屏陪伴不變

2018年底,銀河證券經紀業務總部變更為財富管理總部。分管業務條線的副總裁羅黎明表示,更名是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的實質性進展,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將依靠客戶、產品、交易、數據、服務五大中心的協同,全力打造銀河證券的財富管理之輪。

在不斷加碼金融科技之下,銀河證券APP已涵蓋智能交易、全景帳戶、銀河優選、銀河優顧和智能客服,線上功能基本覆蓋常見90%以上的業務需求。客戶無需親臨營業部,即可在線辦理。「智能銀河」已被寫入該公司發展戰略規劃。

此外,作為首批獲準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券商之一, 銀河證券 「財富星-基金管家」 項目於2020年5月上線,在虛擬的線上空間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

依託量化交易系統中泰證券打造差異化發展逆襲樣本

證券日報 2020.12.22

日前,由證券日報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證券市場金駿馬獎均名花有主,今年剛剛登陸A股市場的中泰證券,在二次創業後喜獲「財富管理先鋒獎」。

中泰證券該營業部在財富管理領域之所以成為典型的逆襲樣本,主要是依託中泰證券自主研發的證券行業極速交易系統XTP和中泰證券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優勢,以差異化服務發掘出了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藍海業務。

做機構經紀業務與初創型私募共成長

談及目前的證券業發展環境,沈建軍認為,在現在以及未來,依託金融科技是券商發展中確定且不可阻擋的趨勢。一方面,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國民財富「大搬家」(由存款、固定資產向權益類資產轉移);另一方面,金融開放腳步加快,外資機構紛紛入場,內外資證券機構同臺競技,證券業資本加速聚集於金融科技領域,以彌補差距、爭當領先,證券業數位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未來的交易必然更加自動化、程序化和規範化。

立足金融科技成就財富管理轉型

中泰證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吳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證券業的業務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在行業分化整合、客戶機構化發展的趨勢下,實施了財富管理轉型,打造有特色的業務模式。

12月18日,在上海舉行的2020中泰證券X-Club第二屆XTP開發者大會上,《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10月份上線以來,XTP憑藉極速的傳輸性能以及優秀的服務能力,已聚集200多家優化私募服務和早期資產。XTP主流量化私募達90%以上,年交易額突破5萬億元,已成為業內頂級的量化交易平臺。

對於XTP與量化交易未來如何深度發展,中泰證券託管部總經理劉凱表示,擁有XTP這一核「芯」之後,金融生態圈還要「集成互聯」,提供包括託管、外包、PB交易、投研、信用、資產管理、投行、財富管理等在內的多元化金融服務。

談及基於XTP的中泰證券財富管理轉型戰略時,中泰證券總裁畢玉國表示,中泰證券十分注重FOF和TOF(基金中的信託)的發展,基於XTP平臺建立了完整的FOF研究體系,搭建績效分析閉環。

永煤事件問責拉開序幕?海通證券發聲:積極配合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四大業務線相關責任人被處分

券商中國 2020.12.21

永煤違約引發的信用債市場整頓大潮逐步向縱深推進。

12月20日晚間,海通證券在公司官網發布文章表示,海通證券積極配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調查,公司認真檢視反思業務運作,立即採取相關整改措施,加強培訓學習,對業務流程進一步查缺補漏,完善相關內部控制措施,提升規範化運作水平。

永煤違約對債券市場帶來了劇烈的衝擊。傳導成債券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從銀行間市場蔓延至交易所市場,一級市場發行大量取消、二級市場債券折價拋售、債券基金淨值大幅下跌等。情緒最終反映在一二級市場,在違約發生的短時間內,大批信用債取消發行,特別是部分地區和行業的相關債券受到的衝擊更加明顯。

新的調查指引體現了三方面內容:第一,壓實主承銷商責任,進一步明確主承銷商職責邊界。第二,豐富盡職調查內容,細化各項工作要求。第三,增設自律管理和自律處分等內容。

事發後,機構大多收緊了風控措施,對入庫主體的信用風險進行了普遍的摸排,也客觀上導致了信用利差的上行和信貸的收緊。通過各方經驗教訓的總結,或許此事件將成為債市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節點。

03大家之談

世紀證券副總裁譚顯榮:一致性有助改變券商商業生態

證券日報 2020.12.21

近日,世紀證券副總裁譚顯榮在「2020年第九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表示,現階段,海外市場的量化投資、資產配置以及AI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長期以來,券商依靠牌照紅利、通過價格競爭的生態模式並沒有回歸本源。未來,券商應當以客戶資產保值增值為使命,為客戶創造價值,理當與客戶站在同一邊、同一條線而非對面。

譚顯榮表示當前財富管理成為券商轉型的趨勢,從客戶的利益出發,以資產保值增值為核心業務模式,尋求客戶和金融機構利益的一致性,將有助於改變券商的商業生態,不斷打造自身的專業能力,幫助投資者獲得更好的盈利。

量化聯盟未來的發展重心將著力於三個重點方向:一是打造以服務量化私募為特色的專業化、智能化、技術化的技術平臺。二是打造以專業服務為基礎的買方投顧,為投資者提供優質、優選的產品。三是構建以深港大灣區為基礎的量化投資生態圈,整合金融科技、銀行、信託、私募等專業機構的力量,探索金融科技在量化投資領域的應用,促進量化投資理念的實踐探索,培育量化投資人才。

譚顯榮表示,以大數據、AI應用、量化對衝為核心的量化投資,將不斷提升收益的確定性,以至於讓投資者理財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華泰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樊昊:與銀行等大金融一起共建財富管理的良性循環生態圈

財聯社 2020.12.23

近年來,伴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長,財富管理業務逐漸成為證券行業愈發關注的熱點領域。公募基金投顧服務在券商的試點,也成為券業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契機。財聯社記者專訪了華泰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樊昊。

其核心觀點如下:

1、90後甚至95、00後等年輕人群對於數位化、智能化的接受程度很高,財富管理數位化、智能化是未來不可阻擋的方向。

2、國內財富管理轉型更側重共同做大用戶基數,基於各自差異化稟賦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把財富管理市場做大做強,才能更好為客戶提供更專業、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

3、藉助智能化更高效、高質地完成財富管理轉型:通過固化工作流程,總部大平臺可以直接觸達一線投顧,進行動態管理;平臺也可以串聯起各種服務資源;藉助數位化平臺,華泰證券創設有競爭力的金融產品線,加強投資研究體系對產品配置的支持和客戶需求引導。

4、基金投顧業務是券商從交易、銷售驅動走向資產驅動,從賣方服務走向買方服務,從佣金收入模式走向費用收入模式的開始,也是把「投資」與「顧問」的專業優勢真正轉化為個性化服務體驗和差異化服務價值的開始。

5、「漲樂星投」在費用模式上也做了相關創新,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參與期限,階梯式收取帳戶管理費,客戶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優惠。部分基金申購費、贖回費等還可直接在帳戶管理費中抵扣掉,不重複收費。

6、為客戶開展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財富管理。在投顧的績效考核方面,積極引導投資顧問樹立專業化、精細化、全方位服務客戶的理念。

銀河證券總裁陳亮:研究絕不止於單一的佣金分倉模式

中國證券報 2020.12.17

12月16日,銀河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會在京舉辦。銀河證券總裁陳亮在致辭中表示,研究絕不止於單一的佣金分倉模式。銀河研究將緊密圍繞公司財富管理和投融資兩個「輪子」,秉承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究宗旨,為各類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和專業的研究服務,全面實現研究價值。通過研究賦能,實現公司財富管理、投行、投資、資管、國際業務的迭代和升級。

他表示,銀河研究將以嶄新的姿態、專業的服務,更主動、有效地服務於公司內外部投資者,全面打造銀河研究品牌。今年以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財富管理條線採取多種措施守住了傳統經紀業務的行業領先地位,財富管理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投融資條線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上,股權、債券融資額穩步增長,同時有效防控投資風險,取得較好投資業績。國際業務條線收入穩步增長,收購銀河聯昌的戰略目標初步實現,公司正在向國際化投行穩步邁進。公司研究業務穩紮穩打、銳意進取,研究產品進一步豐富,研究能力進一步增強,基金評價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名。

海通證券總經理瞿秋平:註冊制面臨三大挑戰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金融界 2020.12.20

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於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舉辦。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為主題,廣泛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海通證券總經理瞿秋平發表了致辭。瞿秋平從註冊制改革與創新資本形成的角度談了三點看法。

第一,註冊制推出的意義和挑戰。

註冊制改革使得資本市場進一步發揮了在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中的樞紐作用,集聚創新要素,讓創新活動和資源投入得到有效的激勵。

註冊制的挑戰在於:

一是當前我國的融資方式依然是銀行信貸為主,股權融資的佔比很低。二是註冊制健康運行需要投資者根據發行人披露的信息審慎做出投資決策,形成合理價格,從而更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三是優勝劣汰機制尚不完善。

第二,註冊制推行以來成果顯著,資本市場迎來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

註冊上市機制公開透明,上市審核流程明顯加速,註冊制試點後上市交易所成立實行合議制,企業從申請到完成註冊平均用時五個多月。

二是進一步滿足了科技創新型企業對股權融資要求,推動了資本在科技領域的聚集。上市公司的組成結構正在向科技創新領域調整。

三是建立了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等有效機制,信息披露得到提升。註冊制以來,上市後發現披露違規的公司明顯減少。

四是退市機制效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得到強化。

五是激活了市場活力,增強市場韌性。

第三,證券公司應當有所作用。

一方面證券公司的資產規模和銀行現在有很大差距,需要對現行制度進行調整。另外一方面監管在審慎從嚴的基礎上也要為行業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作為證券公司自身要積極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努力在投融資兩端發揮更積極作用。投資端上一方面證券公司在自有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業務中要積極參與股權投資相關的布局。另一方面,證券公司將通過研究所這一大平臺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具特色和亮點的研究服務和支持。融資端方面,證券融資應當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注重挖掘優質的科技創新企業,為不同融資企業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方位、一攬子的金融服務。

湘財證券周樂峰:券商應在金融科技賦能下找到戰略定位

時代周報 2020.12.18

12月16日,湘財證券副總裁周樂峰在「2020財聯社·投資峰會」上表示,目前A股日交易量中有至少兩成來自程序化、量化交易。頭部券商和中小券商都應該在金融科技賦能下找到自己未來的戰略定位。

經紀、投行、資管、運營風控等是券商的基本業務,周樂峰認為,金融科技在券商行業的發展首當其衝的在這些業務裡面獲得了一定的應用。

最近一兩年,市場投資主體發生了明顯變化,散戶投資交易量佔比不斷下降。對於證券公司而言,要考慮如何把未來的交易主體——機構投資者服務好,圍繞機構經紀、量化交易提供一籃子服務。無論提供生產資料的行情還是生產工具的交易通道及服務,都變成了券商該考慮的課題。

對於用戶標籤,很多金融科技機構也以此為切入點為券商賦能。周樂峰指出,目前來看,整個行業的發展還有提升空間,特別是對千人千面的理解。

未來證券行業要結合金融科技的硬體、數據的賦能、相關處理能力的賦能來對客戶進行深度識別,推送匹配的服務。對券商而言,這些核心算法和因子應該在券商手上,未來券商服務客戶能力的區別就在於如何有效地制定和識別客戶需求的算法及因子,這才是最大的生產力。

中小券商擁抱金融科技的核心目標在於需要尋找自己未來的生態位。未來誰來研發對散戶的程序化、量化交易的服務,到底用金融科技做還是用傳統的方法做,選擇不同的道路,未來兩三年以後「命運」就會不一樣。

END

關注「道樂科技」微信公眾號或登錄道樂互金研究院網站,了解更多財富管理行業資訊

相關焦點

  • 金融科技助力財富管理再升級 平安財富寶推出「智能財富管理」服務
    會上,平安集團旗下面向高端客戶的線上私人財富管理平臺平安財富寶推出「智能財富管理」服務:採用 「AI+金融模式」,利用大數據、雲計算、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生物特徵識別等AI技術創新手段提升客戶經營與服務效果,為高端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  在傳統財富管理服務中,客戶往往對自身風險偏好識別不準,很容易造成持有產品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
  • 2020年第五屆時代金融金桔獎(下)
    時代周報社編輯部  以「金融科技賦能新動力」為主題,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時代周報、時代財經承辦的「第五屆時代金融金桔獎」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創領者,使共創成為可能。在創意碰撞中汲取力量,成為行業人的靈感源泉,評選當年優秀的金融案例並給予充分的肯定,為金融行業的發展獻一份力量。
  • 新湖財富連續五年蟬聯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最佳財富管理...
    在此次頒獎典禮中,新湖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湖財富」)憑藉2020年的持續創新,以專業化、多元化、定製化、國際化的產品及服務,榮膺CFV「最佳財富管理品牌機構」獎項。第一財經隸屬於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東方傳媒集團(SMG),始終致力於為中國廣大投資者和商界、經濟界人士以及全球華人經濟圈提供實時、嚴謹、高質的財經新聞,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 布局香港財富管理市場的陸金所在下一盤什麼棋?
    布局香港財富管理市場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成熟度的監管架構、完善公開的交易市場,及金融產品的豐富性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金融市場前列。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公司的迅速崛起,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有意鼓勵數字金融行業加快發展,讓傳統金融行業向數位化、網際網路方向轉型,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 雲從科技與火炬集團、中和渠道達成合作 共推廈門智慧金融
    雲從科技作為更高效人機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受邀參加此次大會,與來自全國的金融科技精英齊聚鷺島,共話金融科技發展新藍圖,為廈門打造金融科技之城建言獻策。  會議上,雲從科技與廈門火炬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火炬集團」)、中和渠道管理有限公司(以下「中和渠道」)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推雲從民生金融科技項目。
  • 2020年度金融科技報告:行業再出發——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
    監管對金融科技的態度集中體現在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 ,規劃強調金融科技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金融科技應用不應偏離正確方向。2020年金融管理部門對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框架基本搭建起來,深刻的影響了金融科技今後的走勢。  本報告聚焦銀行、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平臺以及監管政策三方面,向大家呈現2020年的金融科技。
  • 北京金控範文仲:風險管理制度是金融創新的穩定器
    當前的信息革命時代,人類實現了信息通訊科技和計算機應用的巨大飛躍,數據和信息成為核心經濟資源,人類變得更加智慧(Smarter)。伴隨科技革命的發生和發展,社會核心經濟資源和基礎設施也不斷變遷。農業革命時期核心經濟資源是土地、人口,對應基礎設施是農地、城鎮、道路等人類生活和耕種所需的設施;工業革命時期核心經濟資源是礦產、能源,對應基礎設施是電網、油管等能源傳輸設施。
  • 「第三屆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金融科技會議」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20日,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三屆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金融科技會議」在管理學院善思堂國際會議廳舉行,並在騰訊會議進行同步直播。本次會議共有200餘位嘉賓出席會議。
  • 大房東打造房產金融生態圈 踐行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理念
    摘要: 11月30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一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京舉行。在本次年會上發布的2016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中,知名房產金融科技平臺大房東榮獲「年度融資服務平臺」榮譽稱號。大房東CEO陳序明先生受邀蒞臨現場並圍繞「金融科技改變金融生態」話題發表了觀點。
  • 王兆星:金融科技的生命線在於大數據安全
    原標題:王兆星:金融科技的生命線在於大數據安全 來源:新京報國務院參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主辦方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陳鵬)「金融科技的核心、關鍵還是大數據的積累和運用,金融科技的生命線也在於大數據的安全。」
  • 財富管理是券業轉型最熱詞!興業證券即將發布財富管理會員服務體系...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興業證券財富管理業務布局有了最新進展,本周末將發布財富管理會員服務體系,採用按客戶的資產規模分層服務,回歸「機構收入和投資者資產增值方向一致」的財富管理本源。回歸財富管理本源在銀行和信託業的財富管理業務中,客戶資產規模成為唯一或者權重最大的分層標準,通過客戶資產的增值來獲利。
  • 金融壹帳通攜手東莞信託 共建「網際網路+金融科技」新生態
    他表示,金融壹帳通將在金融科技和業務領域與東莞信託開展長期合作,互利共贏,將雙方的合作打造成標杆項目。東莞信託總經理陳英對前期金融壹帳通提供的信息科技戰略規劃諮詢服務表示認可,希望金融壹帳通能將平安集團深厚的金融和科技積累進行整合輸出,結合未來金融科技發展趨勢,進一步開展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相關合作。
  • 會議預告丨「健康中國 澤被華夏 金融科技 賦能未來」——2020年...
    李傑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主任,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鄒均運通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市數字金融協會金融科技專委會主任,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張為峰廣東粵財金融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金融大咖預判2019行業大勢:安全是金融科技的核心驅動力
    來源:金融界1月20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金融科技50人論壇(CFT50)、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主辦,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騰訊研究院作為支持單位的「新技術對金融的影響與變革」2019
  • 銀行新年賀詞中的那些「金融科技」
    日前,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召開,總結了2019年金融科技工作,並研究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會議認為,2019年央行堅持「守正創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開放共贏」原則,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推動金融科技工作開創新局面。2020年,央行將堅持發展與監管「兩手抓」,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
  • 興業證券邊維剛:產品線質量決定財富管理生命線
    產品線質量才是決定財富管理的生命線。  「我們可根據客戶不同的資產層級及需求偏好特徵為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和解決方案,建立起財富管理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邊維剛說。  立足當下,面向未來,興證財富倡導「一二三四」戰略:打造「一」張名片,集聚興證財富品牌新動能;謀求「二」條曲線的跨越式發展新高度;推進「一體兩翼,乘勢騰飛」「三」大戰略模塊進階升級新體系;實施「平臺生態化、內容精品化、服務綜合化、運營數智化」「四」化策略全鏈路新融合。
  • 長城證券財富管理全面升級 「長城鍊金術」APP形象大使「金哥」面世
    面對新的市場和監管環境,券商經紀業務亟待通過轉型升級實現華麗轉身,其中財富管理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2019年,長城證券推出了「長城鍊金術」APP(下文簡稱:鍊金術),為客戶打造一個集開放社交與智能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金融終端。為更好地提升客戶黏性,發布了取材於貓頭鷹的卡通形象「金哥」,以可愛動物作為代言人助力品牌形象。
  • 科技賦能:經傳多贏獲「年度最具成長性金融信息服務商」
    2020年12月23日下午,由信息時報社舉辦的以「新格局.新活力」為主題的「2020年度(第九屆)金獅獎中國金融行業風雲榜」結果揭曉,本屆「金獅獎」評選吸引珠三角範圍內的金融企業,包括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網際網路、第三方財富管理等及各類金融服務相關的領域數百家企業參與,評選活動經過了啟動期、評選期、專題特刊以及頒獎典禮四大階段,通過網絡票選和專業評審團、業界專家打分相結合。
  • 2018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在京舉行 百乘金科鄒洋應邀出席
    ,他表示,金融科技誕生之初就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問題,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能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鄒洋透露,以百乘金科為例,通過自主研發的大數據風控模型,金融科技可對小微經濟體進行全方位數據評估,用科技手段提升風控精準度,用自動化流程提升效率,目前集團旗下房互網已累計服務超 2 萬名中小微企業主,實現了最快 24 小時放款,逾期 45 天以上的壞帳率小於1%,有效管理了風險。
  • 吳曉求:我們不需要P2P式金融!中國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金融體系?
    第二,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重點在於市場化,市場化最重要的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結構,要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擁有很好的財富管理部門,未來中國的金融功能不僅僅限於融資功能,慢慢要轉向財富管理和風險配置,那麼什麼樣的金融業態具有財富管理和風險配置的能力呢?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