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2020-11-30 閩南網

     最近,樸樹在錄音棚開唱《送別》,當音樂緩緩響起,樸樹唱著唱著突然失控大哭,一度哽咽失聲。

  樸樹那麼灑脫,那麼酷,仿佛早已看透一切。他平和,也炙熱。他是不曾改變的少年,永遠不會打敗。樸樹,你怎麼了?

  樸樹說: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

  《送別》是一首怎樣的歌呢?

  弘一法師在俗時,有年冬天,大雪紛飛,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很久。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人到了某個年紀會突然懂得一首歌。其實生活就是不斷「送別」的過程。

  樸樹,44歲了。他的一生也經歷過太多離別了。

  音樂博主@耳帝點評:這不是一個完整的表演,因為他泣不成聲,他曾說此生若能寫出這樣的歌那死而無憾。我不知這首歌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只說感覺生活像煉獄,而最後,突然碰到的話筒引起了一個短暫的嘯叫,仿佛是麥克風在代替強忍的他哭出了聲…

  這條微博下面的點讚轉發評論已經超過10萬,網友的聲音裡,少了苛刻,多了寬容和心疼。

  對於這段視頻,更多人表達:「因為是樸樹,所以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並不是樸樹第一次在現場大哭。12月9日的鄭州演唱會上,樸樹唱《我愛你,再見》時,毫無預兆地戛然而止,仰著頭崩潰大哭。

  今年4月的一天,《獵戶星座》按時上線了,經歷了長達14年的煎熬和等待之後,樸樹終於發行了他的第三張新專輯,可在那天下午,他卻把自己一個人關進酒店房間,嚎啕大哭了好久。

  因為很多都沒達到樸樹的預期,他非常憤怒,極度悲傷。幾個小時後,演唱會首站演出開始,樸樹勉強從酒店房間走出來到現場,他站在臺上,唱到《且聽風吟》的時候,忍不住又哭了。

  當時的這一哭,讓樸樹上了熱搜。可歌迷們心裡清楚,這不是什麼炒作營銷,這是真的樸樹,這是樸樹的「真」。

  執拗、敏感、細膩、脆弱……這些孩子般的特質,如今依舊清晰地保留在樸樹的身上。

  鄭州演唱會上,樸樹曾略帶失落地說:以前我一直在尋找一條回去的路,可最近發現根本沒這條路,即使有,也都不一樣了,所以要一直往前走。

  樸樹對音樂的追求,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在音樂面前,無異於苦行僧。

  從出道之日起到現在,樸樹這一路走得任性,也走得很慢,一直和某些快節奏的東西保持距離。

  那幾年,幾乎哪裡都能見到樸樹,因為一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泰戈爾的詩集都跟著成了暢銷書。

  但那過後,他突然隱匿。在事業、名氣如日中天之際,毫無徵兆地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我不愛過這種生活,掙再多錢有什麼用呢?真的,它不能帶給我快樂……」

  15年的夏天,樸樹帶著《平凡之路》回來了;接著是《在木星》與《好好地》。還陡然出現在《跨界歌王》的現場,和王子文合唱《那些花兒》。特別正直,特別樸樹說: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有人說樸樹走過的地方,空氣中都會飄過一種不快樂。

  對於這12年,他的看法很簡單:命運有自己的時間表。

  「是老天爺讓我等了12年才等到可以做唱片的狀態。它真不短,它很殘酷。」他在文章《十二年》中寫道:「我們是不是非要那麼急迫不可?」

  他很喜歡李叔同的《送別》,他說過如果是他寫的,哪怕寫一首,死了也甘願。他願意在生命中等這麼一首歌。

  就像他喜歡的導演侯孝賢,為了一個鏡頭,去等一場風,一片雲。

  如今,樸樹44歲。

  成熟原本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樸樹是,我們也是。我們來到這人世間,磕磕碰碰受了傷、燙了疤,長出繭,心尖上厚厚一層。七分的痛透過這厚厚的死皮只感到了三分,十分的歡喜要到心裡也被擋去了部分。但總有一些人,執拗地掀走死皮磨去角質,露出血粉色的新肉。

  我們試著在「歸來仍是少年」的樸樹身上,找到我們遺失的少年心氣。但當聽懂《送別》,聽懂流著淚唱《送別》的樸樹,只想拍拍那些故作堅強的肩膀:「人到中年卻還活的像個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樸樹的眼淚,是每個成年人在深夜才敢訴說的脆弱;樸樹的《送別》是藏在我們心裡不敢碰的故事。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又一遍努力活著?對樸樹來說是,對你、我來說都是如此。

  謝謝樸樹,把脆弱唱給我們聽。因為我們心底也有一個想笑又想哭的人生。

原標題:一首《送別》,樸樹沒唱完便失控大哭

責任編輯:曹瑞

相關焦點

  • 畢業季有那麼多的歌,李叔同s《送別》已經唱了一百年了
    由廣為演唱的《送別》是李叔同在現代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最美的歌詞。歌詞採用白描技法,長短句結構,語言簡潔,感情真摯,意味深長。他蘊含著人生哲理,充滿著對人生的思考,用文雅的古典首詩,用優美的節奏,緩緩流進心田,使他成為一首永恆的告別旋律。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白靜追悼會昨八寶山舉行 文章白百合來送別(圖)
    文章、白百合等白靜生前的同窗好友及白靜的家屬親朋參加了送別儀式,寄託哀思。  上午9時許,在八寶山殯儀館,白靜追悼會現場已布置完畢。白靜生前2002級中戲同學陸續到場參加送別儀式,文章、白百合也在10時前後趕到現場,兩人均一身黑色裝扮,低調現身。白靜的治喪委員會在現場發放悼詞,悼詞中表達了對白靜去世的惋惜,但對其死因並未提及。追悼會現場被鮮花包圍,雖是送別,但並不冰冷。
  • 長亭更短亭——長亭,送別
    從前人送別有三怕,一怕路遠路途險,二怕此生難再見,三怕日久人心變。所以離別相送總是看的那般珍貴。送別時一步一步走到了五裡,還是不願離去,不知不覺又送了五裡,來到長亭最後道別。亭者,停也。迎歸,相送。「送君十裡長亭,折支灞橋垂柳」。
  •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送別,火神山28位大體老師 2020-04-20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辛龍送別劉真:送別摯愛那一刻,除了崩潰,你還能做什麼?
    據悉,在劉真生命的最後一刻,辛龍哭到雙眼紅腫,並獻上一吻,輕聲向劉真道別:如果妳願意,我們下輩子再做夫妻。後來,辛龍老闆餘天表示,辛龍一直想不開說想跟劉真一起走。而吳宗憲也透露在劉真去世後辛龍表現撕心裂肺。為了救助劉真,辛龍將全家近乎所有積蓄花光。此刻,我們既對劉真的香消玉殞而感到痛心,又心疼面對摯愛離世無法自拔的辛龍感到心疼。
  • 37.草/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高考滿分作文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語境背景來理解詩詞背景《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白居易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送別詩便因為此種人生的小別離狀態,而成為詩歌圈子中獨特的一道風景線。「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悲傷,「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涼,「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勸勉,交織成一幅人生中途上的錦繡畫圖,使人在欣賞流連之餘又嘆息不已。
  • 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送別老人 這能理解成……喜喪嗎?
    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送別老人 這能理解成……喜喪嗎?時間:2020-10-23 14:07   來源:大河報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送別老人 這能理解成喜喪嗎? 一群大媽穿藍衣紅褲在殯儀館跳舞,大媽們統一穿著紅褲子藍上衣,伴隨著音響設備放出的音樂翩翩起舞,神情放鬆。
  • 社會各界送別於藍 田華再喚摯友——「夢中見」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題:社會各界送別於藍 田華再喚摯友——「夢中見」中新社記者 高凱7月5日,「永遠的江姐」、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大禮堂舉行。當日田華以92歲的高齡執意前來送別摯友,談及從抗日戰爭開始與於藍共同經歷的一切,這位老藝術家悲從中來,「於藍是我最親最親的、無話不說的、無話不談的、我最好最好的大姐、老師、同窗、戰友。」「無論如何我得要送她一程。於藍啊,我知道人都有這一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的走,我的心啊,好疼啊好疼啊。」圖為田華(右二)和李雪健(左一)交談。
  • 日本捐贈物資時引用王昌齡的一句送別詩,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之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又被日本友人捐贈物資的時候引用了,印在了捐贈物資的箱子上,從日本運往中國大連。這一箱一箱的救援物資,帶著一句溫暖的詩句,送到中國人的手中。
  • 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送別老人 具體情況真相是怎麼樣的?
    廣場舞已經成為大爺大媽中的潮流活動,各個廣場能看到飯後休閒跳廣場舞的老人,近日有網友爆料就連殯儀館都出現了條廣場舞的老人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送別老人的消息迅速霸佔了熱搜,有網友評論廣場舞真是無處不在,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哦~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此時歐陽修回憶起自己揚州工作的經歷,寫下了這首送別詞《朝中措》,對劉敞的揚州之行寄予厚望。劉敞到任後登臨平山堂,想起平山堂的的創建人、他的好友歐陽修,就將歐陽修的這首餞行詞刻在了平山堂的牆壁上。歐陽修書影題跋像古人送友赴任,通常以詩文相贈,熟悉詩詞的同學可以隨口說出很多,如王勃送別好友時寫下的名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下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蜚聲詩壇的送別名詩。
  • 金庸喪禮昨低調舉行 馬雲到場送別
    金庸喪禮昨低調舉行,馬雲到場送別,浙大杭四中送花籃錢報特派記者敬獻輓聯:人間曾記風清揚,天堂自此任我行最後一別,鄉情不絕  本報記者  莊小蕾 攝  昨天,香港殯儀館。  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的私人喪禮在莊重肅穆的氛圍下舉行。
  • 十首詩詞,長亭送別情依依
    在古詩詞中,長亭已經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長亭送別,灞橋折柳,無盡的傷感惆悵,讓離人淚灑滿了這些事詞中的十裡長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送別祝福簡訊大全 祝願彼此大展宏圖
    熟悉的歌謠依舊,送別的場面依舊。多少的不舍,隨著離別的到來,越來越多。朋友,願你一路順風!7.長亭外,古道邊,送君千裡遠,盼君早回還,朋友情誼記心間,別後勿忘多絡聯,莫愁前路無知己,簡訊代酒送祝願:前程平又坦,一路順帆懸!8.匆匆相聚,卻又要匆匆離去;不知何時何地,才能再次聚在一起。別了,朋友,祝你一路順風!也祝願你在他鄉:愛情順心!事業稱心!生活開心!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文人墨客為表達對友情的不舍與懷念,創作出許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詞,有些充滿哀傷情緒,比如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些給人一種奔放灑脫的氣勢,如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稱得上唐詩中的精品,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一首送別詩基調明快,原本愁苦一掃而光,第2句2個字不多見
    古典詩詞當中,送別古詩佔了非常大一部分內容。畢竟詩人基本上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他們很少都是一個人的孤單,而是更多地採取抱團的方式。而他們最有可能面對的就是離別。每個人的路不同,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也就會造成他們比一般人有更多離別的機會。
  • 6日八寶山送別錢老追悼會將向公眾開放
    6日八寶山送別錢老追悼會將向公眾開放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4日08:50
  • 鄒碧華追悼會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數千市民前往送別
    鄒碧華追悼會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數千市民前往送別 澎湃新聞記者 李燕 2014-12-14 20:33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