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白酒市場依然火熱,其中,醬酒憑藉多年的積累,在市場和品質上都贏得了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同。在貴州遵義的茅臺鎮,不論是大酒企還是小酒坊,都開足了馬力生產。
2020年的白酒市場依然火熱,其中,醬酒憑藉多年的積累,在市場和品質上都贏得了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同。在貴州遵義的茅臺鎮,不論是大酒企還是小酒坊,都開足了馬力生產。其中一款名為分富的醬酒憑藉爆款和工廠模式映入了大眾的眼帘,成為了行業黑馬。
據了解,分富酒業的生產車間坐落在茅臺3.5平方公裡的核心產區,是中國白酒的金三角地帶。分富酒業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忙著把蒸甕中的酒料翻來翻去。廠區負責人介紹:「糧為酒之肉,曲為酒之骨,水為酒之魂」,茅臺鎮的醬酒,正是靠著好山好水好原料,經過多年錘鍊,贏得了市場的肯定。分富醬酒也得益於這自然饋贈,受到大眾的認可。
堅守傳統工藝 選擇優秀原材料
「真材實料、童叟無欺」,分富酒一直在堅守醬酒的傳統工藝和用料。在原料選擇上,分富醬酒選用和茅臺相同的仁懷糯高梁,據介紹,仁懷當地的糯高梁基本種植在赤水河流域,顆粒小、皮厚、耐蒸煮,澱粉和單寧含量合理,可以滿足七次取酒的蒸煮工藝,是釀酒的絕佳選擇。
「僅僅這幾年,仁懷糯高粱的價格翻了3倍,我們還在堅持使用,前幾年我們做過一次產品試驗,換成了東北高粱,結果味道立馬變了,消費者不認同,我們意識到用料的重要性,有些成本不能省,果斷高價屯糧,保證用料這一塊的穩定」。分富醬酒生產總監說道。
不採用液態法釀酒 保留固態釀造工藝
近年,隨著白酒行業資源向核心產區聚集,醬酒的頭部企業越做越大,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白酒的品質和品牌。茅臺鎮作為醬酒的核心產區,市場比較優勢十分明顯。而釀得好酒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嚴格遵照傳統工藝,絕不使用現代液態法釀酒。
「赤水河作為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汙染的長江支流,國家對水源保護工作高度重視,赤水河上遊100公裡內,不能因工礦建設影響釀酒用水,不能建化工廠。這一指示使赤水河的生態得以保持,這樣的保護措施才讓茅臺鎮有了做好酒的基礎,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負責人說。
傳統的工藝非常講究季節性的生產方式。比如,分富的酒麴的製作只在端午節進行,生產投料只在重陽節進行,一是符合當地的氣候環境,第二是避開高溫時節,人工控制發酵過程,有利於微生物菌群的生長。
本地的高粱,加上富含礦物質的赤水河水,端午制曲、重陽下沙 ,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整整一年的生產周期,最後再經過調製和五年的陶壇貯藏,才能釀得一壇佳釀。
開創新銷售模式 為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白酒
喜愛白酒會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想要購買一款性價比高的白酒其實也並不容易。正是基於這樣的行業痛點,分富醬酒打造了FC工廠模式。
據了解,分富醬酒正在推行新的FC工廠模式(Factory customers),簡單說就是工廠直接到客戶,分富的產品直接通過社群達到客戶手中,去掉了傳統的層級經銷商,給客戶省下一大筆成本,過去只能買一瓶的價格現在可以買兩瓶。據了解,該模式在廣東地區市場反應良好。分富醬酒負責人表示,就其生產成本而言,分富醬酒的銷售價格絕對讓客戶感到驚喜。在同樣質量和同樣價格的前提下,分富醬酒在目前的醬酒產品的定價都佔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