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糖尿病,可能大家想到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因為在大家的印象裡2型糖尿病和飲食、年齡相關,其實兒童也是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不過兒童的糖尿病主要以1型糖尿病為主,因為1型糖尿病主要跟人體的免疫系統異常有關。不過,近年來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機率也在逐漸升高,主要原因考慮為飲食的精細化、高油高糖食物越來越多,以及兒童運動減少肥胖率高有關,結果讓本應該在成年人階段才會出現2型糖尿病,也開始延伸到兒童及青少年人群中。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兒童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比20年前提高了3倍左右,也就是說,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情況已經不再是少數了。
兒童如何區分1型還是2型糖尿病
在以往的判斷1型還是2型糖尿病的時候,年齡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區分點,因為1型糖尿病病因是由於免疫等原因導致先天性的胰島素缺乏,而2型則是受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引發的疾病,所以1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出現明顯的症狀,2型糖尿病則多見於成人,尤其是40歲以後的成年人。當然,現在還有一種成年人的1型糖尿病,也稱為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或者1.5型糖尿病,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
既然年齡無法判斷區分了,那麼我們就從兩者的發病時長、形體、有無抗體等方面來判斷。
1、發病時長
一般來說1型糖尿病發病的時長比較短而且突然,症狀能在早期就非常明顯,這種孩子可能很早就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甚至出現急性併發症,比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而2型糖尿病發病時間較長,一般會有一個「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血糖異常但達不到糖尿病的標準這個階段,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以通過醫院的檢查發現問題。不過,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因為就症狀來說,高血糖的症狀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2、形體
一般1型糖尿病的兒童體型偏瘦,而2型糖尿病的孩子體型偏胖,這是因為2型糖尿病多是由於胰島素抵抗導致,而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
3、抗體
檢查抗體是直接判斷糖尿病類型的方法,如果發現兒童患了糖尿病,醫生可能會進行一張抗體檢測,來區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種抗體叫做穀氨酸脫羧酶抗體,這種抗體是1型糖尿病發病初期的免疫標誌。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沒有這種抗體。
除此之外,醫生有可能還會測量血脂、肝功神功、甲狀腺功能等,來綜合判斷。
兒童及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原因
其實兒童患糖尿病的原因跟成人一樣,其實並不是體內的胰腺不分泌胰島素了,而是但是對身體產生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反應,也就是敏感性降低,或者說是胰島素抵抗。因此人體血管裡的葡萄糖不能順利進入細胞,為其提供能量,所以導致葡萄糖在血液中大量堆積。
增高的血糖不僅會傷害血管,也能夠損傷胰腺功能,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胰臟雖然分泌了足夠的胰島素,但沒法利用,導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後損害胰腺,導致胰島素分泌下降,同時體內的依然存在胰島素抵抗,雪上加霜,導致發病。
哪些兒童或青少年是高危人群?
肥胖兒童
兒童及青少年2糖尿病有許多風險原因,其中肥胖對其影響最大。根據一項針對年輕人患糖尿病的研究調查指出,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病人,幾乎所有人都超過標準體重範圍,有80%左右的兒童是過度肥胖。有醫療機構的調查發現,肥胖學生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學生20倍左右,這是因為肥胖脂肪多導致的胰島素抵抗也就更嚴重,所以面對從小肥胖的孩子,家長們不能大意,應該儘快幫助他們減重。
運動少
運動少的孩子一般也都比較肥胖,不過在我國傳統觀念裡,孩子安靜學習才是好的,這樣就認為地導致孩子們的運動減少,再加上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學習,就連一般的家務都不讓孩子做,結果運動少了,孩子就容易變胖,變胖了以後就更懶得動了,這都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而運動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據研究,每天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就能讓人的胰島素敏感性一天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兒童高血壓
兒童如果患上了高血壓,其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
遺傳,糖尿病家族史
2型糖尿病也是有遺傳的,根據統計數據,父母雙親如果單方患糖尿病,他們的子女有40%的機率患病,雙親都是糖尿病,那么子女70%患病,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還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那麼也容易患病。
妊娠糖尿病原因
這個跟母親有關,如果母親懷孕的時候患了妊娠糖尿病,儘管生產完恢復正常,但還是讓孩子有較大的機率未來患病,所以懷孕時期的女性,要控制好血糖。
嬰兒出生時體重過高或過低
現在認為如果嬰兒出生時,體重低於4斤或者高於8斤,那麼長大以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提升。體重大會患病我們理解,那麼體重輕為什麼也會患病呢,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能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胎兒會自己調整對母親內分泌的敏感度,這樣的情況下胎兒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到胰腺細胞,所以長大後也容易患病。
兒童2型糖尿病的症狀
兒童患2型糖尿病出現的症狀跟成人基本相同,除了檢查血糖高以外,還會有:口渴、容易餓,吃得多,尿頻,嗜睡甚至頭暈的情況,另外,有胰島素抵抗的兒童,尤其是體型較胖的兒童,通常也可以從脖子和腋窩觀察,看看是否有膚色加深的波浪形紋理,這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下,人體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結果導致表皮層的角質細胞與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增生,從而出現皮膚增生、角化的現象,造成兒童脖子或腋窩的色素沉澱,被稱為黑棘皮症。
此外,患有胰島素抵抗的女孩,可能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時候的女孩會有月經不規律的情況,並且臉上和身上會長出較多的毛髮。
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不同於兒童1型糖尿病,發現病情多是孩子出現急性併發症或者較為明顯的高血糖症狀,兒童及青少年的2型糖尿病症狀不明顯,可能僅有容易餓或者喝水多的情況,不過這在很多正常兒童身上都有,所以兒童的2型糖尿病多數是去醫院看其他疾病,或者減重時發現問題的,所以診斷2型糖尿病,主要是通過血液監測: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檢測方式是讓孩子從頭天晚餐後就不再進食,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再檢查血糖,檢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7mmol/L(126mg/dl),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一般會再選擇一天進行測試來排除其他因素影響。
2、糖耐量測試
糖耐量試驗(英文簡稱OGTT),這是讓孩子的方法為口服葡萄糖,葡萄糖的數量根據孩子的體重相關,每一千克體重那增加1.75克,超過50千克就跟成人一樣採用75克葡萄糖,選擇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180分鐘測定,120min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200mg/dl),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
3、隨機血糖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可以測量,包含進食後。當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11.1mmol/L(200mg/dl),且伴隨糖尿病症狀,如頻尿、經常口渴、吃得較多等,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
建議處於患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兒童或者青少年,應該養成固定檢查2型糖尿病的習慣,尤其孩子體重比較重的情況,如果這次檢查是正常的,那麼建議每2-3年再做測試,如果檢查發現結果快超過糖尿病標準上限時,應該諮詢醫生,看看是否再做其他相關的檢查。
藥物與胰島素治療
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目前使用的口服藥物只有二甲雙胍,其他類型的降糖藥都不準使用,注射類藥物主要是胰島素,不過醫生一般還是使用口服藥物二甲雙胍而不是胰島素,為什麼呢?因為使用胰島素,由於兒童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導致低血糖,容易發生風險。更重要的是兒童較難接受每天注射胰島素,而且兒童的血糖監測需求也比較少,此外二甲雙胍有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的作用,綜合這些因素,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治療方法較為明確。
兒童2型糖尿病的日常防治
主要是通過健康飲食和運動減肥
健康的飲食是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之一,同時也能幫助肥胖的兒童減肥:
1、定時定量吃飯
2、天天多吃蔬果,蔬果是高纖食物,能延緩血糖升高,尤其是蔬菜應該多吃,每頓都應該有
3、養成好的進食方式,先吃菜後吃肉,最後主食
4、避免油炸食物,以及精製糖加工食品
5、主食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食物,比如糙米、全麥、燕麥等。
運動減肥被證明可以幫助改善高血糖的情況
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有可能通過運動減肥來起到減少,甚至不用藥物就能控制好病情。此外,規律運動還能幫助保持標準體重,保持胰島素的敏感性,根據有關的研究,如果規律運動加上健康飲食,尤其是高纖飲食,能夠幫助人體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2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