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兒童如何區分1型還是2型?哪些藥物治療?

2021-01-10 騰訊網

一說到糖尿病,可能大家想到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因為在大家的印象裡2型糖尿病和飲食、年齡相關,其實兒童也是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不過兒童的糖尿病主要以1型糖尿病為主,因為1型糖尿病主要跟人體的免疫系統異常有關。不過,近年來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機率也在逐漸升高,主要原因考慮為飲食的精細化、高油高糖食物越來越多,以及兒童運動減少肥胖率高有關,結果讓本應該在成年人階段才會出現2型糖尿病,也開始延伸到兒童及青少年人群中。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兒童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比20年前提高了3倍左右,也就是說,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情況已經不再是少數了。

兒童如何區分1型還是2型糖尿病

在以往的判斷1型還是2型糖尿病的時候,年齡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區分點,因為1型糖尿病病因是由於免疫等原因導致先天性的胰島素缺乏,而2型則是受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引發的疾病,所以1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出現明顯的症狀,2型糖尿病則多見於成人,尤其是40歲以後的成年人。當然,現在還有一種成年人的1型糖尿病,也稱為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或者1.5型糖尿病,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

既然年齡無法判斷區分了,那麼我們就從兩者的發病時長、形體、有無抗體等方面來判斷。

1、發病時長

一般來說1型糖尿病發病的時長比較短而且突然,症狀能在早期就非常明顯,這種孩子可能很早就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甚至出現急性併發症,比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而2型糖尿病發病時間較長,一般會有一個「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血糖異常但達不到糖尿病的標準這個階段,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以通過醫院的檢查發現問題。不過,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因為就症狀來說,高血糖的症狀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2、形體

一般1型糖尿病的兒童體型偏瘦,而2型糖尿病的孩子體型偏胖,這是因為2型糖尿病多是由於胰島素抵抗導致,而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

3、抗體

檢查抗體是直接判斷糖尿病類型的方法,如果發現兒童患了糖尿病,醫生可能會進行一張抗體檢測,來區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種抗體叫做穀氨酸脫羧酶抗體,這種抗體是1型糖尿病發病初期的免疫標誌。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沒有這種抗體。

除此之外,醫生有可能還會測量血脂、肝功神功、甲狀腺功能等,來綜合判斷。

兒童及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原因

其實兒童患糖尿病的原因跟成人一樣,其實並不是體內的胰腺不分泌胰島素了,而是但是對身體產生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反應,也就是敏感性降低,或者說是胰島素抵抗。因此人體血管裡的葡萄糖不能順利進入細胞,為其提供能量,所以導致葡萄糖在血液中大量堆積。

增高的血糖不僅會傷害血管,也能夠損傷胰腺功能,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胰臟雖然分泌了足夠的胰島素,但沒法利用,導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後損害胰腺,導致胰島素分泌下降,同時體內的依然存在胰島素抵抗,雪上加霜,導致發病。

哪些兒童或青少年是高危人群?

肥胖兒童

兒童及青少年2糖尿病有許多風險原因,其中肥胖對其影響最大。根據一項針對年輕人患糖尿病的研究調查指出,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病人,幾乎所有人都超過標準體重範圍,有80%左右的兒童是過度肥胖。有醫療機構的調查發現,肥胖學生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學生20倍左右,這是因為肥胖脂肪多導致的胰島素抵抗也就更嚴重,所以面對從小肥胖的孩子,家長們不能大意,應該儘快幫助他們減重。

運動少

運動少的孩子一般也都比較肥胖,不過在我國傳統觀念裡,孩子安靜學習才是好的,這樣就認為地導致孩子們的運動減少,再加上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學習,就連一般的家務都不讓孩子做,結果運動少了,孩子就容易變胖,變胖了以後就更懶得動了,這都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而運動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據研究,每天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就能讓人的胰島素敏感性一天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兒童高血壓

兒童如果患上了高血壓,其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

遺傳,糖尿病家族史

2型糖尿病也是有遺傳的,根據統計數據,父母雙親如果單方患糖尿病,他們的子女有40%的機率患病,雙親都是糖尿病,那么子女70%患病,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還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那麼也容易患病。

妊娠糖尿病原因

這個跟母親有關,如果母親懷孕的時候患了妊娠糖尿病,儘管生產完恢復正常,但還是讓孩子有較大的機率未來患病,所以懷孕時期的女性,要控制好血糖。

嬰兒出生時體重過高或過低

現在認為如果嬰兒出生時,體重低於4斤或者高於8斤,那麼長大以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提升。體重大會患病我們理解,那麼體重輕為什麼也會患病呢,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能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胎兒會自己調整對母親內分泌的敏感度,這樣的情況下胎兒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到胰腺細胞,所以長大後也容易患病。

兒童2型糖尿病的症狀

兒童患2型糖尿病出現的症狀跟成人基本相同,除了檢查血糖高以外,還會有:口渴、容易餓,吃得多,尿頻,嗜睡甚至頭暈的情況,另外,有胰島素抵抗的兒童,尤其是體型較胖的兒童,通常也可以從脖子和腋窩觀察,看看是否有膚色加深的波浪形紋理,這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下,人體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結果導致表皮層的角質細胞與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增生,從而出現皮膚增生、角化的現象,造成兒童脖子或腋窩的色素沉澱,被稱為黑棘皮症。

此外,患有胰島素抵抗的女孩,可能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時候的女孩會有月經不規律的情況,並且臉上和身上會長出較多的毛髮。

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不同於兒童1型糖尿病,發現病情多是孩子出現急性併發症或者較為明顯的高血糖症狀,兒童及青少年的2型糖尿病症狀不明顯,可能僅有容易餓或者喝水多的情況,不過這在很多正常兒童身上都有,所以兒童的2型糖尿病多數是去醫院看其他疾病,或者減重時發現問題的,所以診斷2型糖尿病,主要是通過血液監測: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檢測方式是讓孩子從頭天晚餐後就不再進食,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再檢查血糖,檢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7mmol/L(126mg/dl),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一般會再選擇一天進行測試來排除其他因素影響。

2、糖耐量測試

糖耐量試驗(英文簡稱OGTT),這是讓孩子的方法為口服葡萄糖,葡萄糖的數量根據孩子的體重相關,每一千克體重那增加1.75克,超過50千克就跟成人一樣採用75克葡萄糖,選擇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180分鐘測定,120min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200mg/dl),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

3、隨機血糖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可以測量,包含進食後。當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11.1mmol/L(200mg/dl),且伴隨糖尿病症狀,如頻尿、經常口渴、吃得較多等,則可能是2型糖尿病。

建議處於患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兒童或者青少年,應該養成固定檢查2型糖尿病的習慣,尤其孩子體重比較重的情況,如果這次檢查是正常的,那麼建議每2-3年再做測試,如果檢查發現結果快超過糖尿病標準上限時,應該諮詢醫生,看看是否再做其他相關的檢查。

藥物與胰島素治療

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目前使用的口服藥物只有二甲雙胍,其他類型的降糖藥都不準使用,注射類藥物主要是胰島素,不過醫生一般還是使用口服藥物二甲雙胍而不是胰島素,為什麼呢?因為使用胰島素,由於兒童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導致低血糖,容易發生風險。更重要的是兒童較難接受每天注射胰島素,而且兒童的血糖監測需求也比較少,此外二甲雙胍有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的作用,綜合這些因素,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治療方法較為明確。

兒童2型糖尿病的日常防治

主要是通過健康飲食和運動減肥

健康的飲食是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之一,同時也能幫助肥胖的兒童減肥:

1、定時定量吃飯

2、天天多吃蔬果,蔬果是高纖食物,能延緩血糖升高,尤其是蔬菜應該多吃,每頓都應該有

3、養成好的進食方式,先吃菜後吃肉,最後主食

4、避免油炸食物,以及精製糖加工食品

5、主食選擇低升醣指數的食物,比如糙米、全麥、燕麥等。

運動減肥被證明可以幫助改善高血糖的情況

對於兒童的2型糖尿病,有可能通過運動減肥來起到減少,甚至不用藥物就能控制好病情。此外,規律運動還能幫助保持標準體重,保持胰島素的敏感性,根據有關的研究,如果規律運動加上健康飲食,尤其是高纖飲食,能夠幫助人體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2成以上。

相關焦點

  • 新型抗糖尿病藥物面市 打一針可立停II型糖尿病
    新型抗糖尿病藥物面市 打一針可立停II型糖尿病 2014-07-21 13:13:47用這種蛋白質持續治療,不僅能控制血糖水平,還能逆轉細胞對胰島素的耐受性,且不會產生目前降糖藥常見的副作用,有望帶來新一代更加安全高效的抗糖尿病藥物。  2012年時,該研究所基因表達實驗室主管羅納德·埃文斯和同事發現FGF1生長因子還能促進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他們給小鼠高脂肪食物時,缺少FGF1生長因子的小鼠很快患了糖尿病。這表明FGF1在控制血糖濃度方面至關重要。
  • 1型糖尿病易引發酮症酸中毒?認清它5個特點,面對危害,心裡有數
    1、胰島細胞破壞1型糖尿病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胰島細胞被破壞,因為這是1型糖尿病的具體發病原因,在胰島細胞被破壞的時候會直接損傷胰島功能,早期的時候就會出現胰島衰竭問題。所以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存在著根本上的不同,由於胰島功能被破壞,因此在後期患者很難自行控制血糖,自身的調節能力也變差。
  • CDS 2019丨楊雁教授帶你一文掌握2型糖尿病傳統口服藥使用
    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啟動時機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於糖尿病治療的始終,而單純生活方式幹預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應及時開始藥物治療。在進行藥物治療前應根據藥品說明書對患者進行禁忌症審查,並考慮患者的經濟能力進行藥物選擇。
  • 重磅推薦丨2017年ADA糖尿病診療標準(中文版·上)_糖尿病診療標準...
    E1型糖尿病●在有高血糖症狀的個體應該用血糖而不是A1C診斷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B●超重或肥胖且伴有2項或2項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險因素的兒童和青少年,應該考慮篩查2型糖尿病。B●兒童或在青年診斷為糖尿病的成人,如果不具備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的特點,且連續多代有糖尿病(提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應該考慮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的基因檢測。
  • 關於糖尿病的18個謠言 你被忽悠了嗎
    糖尿病更「青睞」胖人,但對瘦子也絕不「嫌棄」。郭啟煜主任坦言,與瘦人相比,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機率確實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腰帶越長,其離糖尿病的距離就越近。但這並不等同於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也一樣可能患糖尿病。患糖尿病的瘦子可不在少數。謠言4兒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錯!過去,兒童糖尿病多為1型。
  • 老年糖尿病如何治療?指南推薦 5 大要點
    對具有認知受損症狀但結果正常或測驗結果為正常值界限在 1 年後複查時結果正常的患者,應每 2~3 年進行複查。3. 患有糖尿病的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合併認知受損 (如輕度認知障礙或痴呆) 時,建議簡化藥物治療方案,設定個體化降糖目標以改善依從性,預防治療相關的併發症。(2|++oo)註:糖尿病合併認知受損的患者與其他普通患者對認知症狀護理的醫學和非醫學治療相同。
  • 假性糖尿病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教你如何辨別
    鑑別要點是:1.本症糖尿病症狀多在肢端肥大症狀之後出現;2.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3.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狀可自行消失,此多半由於垂體前葉有退行性病變所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此症能加速腸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後血糖明顯增高並出現尿糖,糖耐量試驗也可異常,但並非真性糖尿病。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邊緣型人格障礙:哪些藥物可以一用?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及門診患者中,有15-20%罹患該病,男女性發病率相仿。目前,尚無一種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BPD,然而,有80%的BPD患者正在規律用藥,其中超過40%使用至少3種藥物。Dimitry Francois博士等回顧了藥物治療BPD療效的隨機對照研究(RCTs),而開放實驗、個案報告、病例組及被2010年Cochrane綜述所排除的RCTs則未予納入。
  • 糖尿病被稱為「老年病」,可為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反而患上?
    為什麼現在會有很多年輕人被糖尿病所困擾呢?下面一起來看下。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糖尿病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糖尿病其實與我們身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有很大關係,其主要分為兩種類型,1型長期以來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這主要是因為患者本身的胰島功能比較差,胰島素不可以正常的分泌,最終導致血糖值控制不穩定,引發糖尿病。
  • 糖尿病早期的9大症狀!早知曉、早預防、早治療
    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劇拉升。 首先我先引用一段數據給那些認為糖尿病還離我們很遠的人: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研究表明,中國是全世界糖尿病最流行的國家,以1億1千萬糖尿病患者穩居榜首,發病率達11.6%。也就是說每十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會有糖尿病。中國的糖尿病人口佔了全世界糖尿病人口的1/3。
  • 青光眼降眼壓治療新希望 歐康維視潛在best-in-class藥物OT-301...
    這是歐康維視第三個在國內進入Ⅲ期臨床的管線產品,也是潛在「best-in-class」青光眼降眼壓治療新藥。   據介紹,以眼壓升高、視野缺損、視神經萎縮為特徵,目前全球已有約6000萬患者,其中約700萬人因此失明。隨著電子產品的高速普及,青光眼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40年青光眼患者將超過1億人。
  • 如何與偏執型人格相處
    新聞背景偏執型人格障礙關鍵在於「不信任」,喜歡從負面解讀問題,懷疑、警惕身邊每一個人。那麼,我們如何辨識並和他們正常相處呢?家庭環境對兒童的人格形成常常有較大的影響,比如父母經常爭吵,或者父母分居和離異,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起到不良作用,父母的粗暴兇狠、放縱溺愛和過分苛求都可能導致孩子的人格發育出現問題。另外,不良社會環境也是偏執型人格障礙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遭受歧視、居住擁擠、缺少受教育機會的青少年的人格常常會出現偏執等不正常心理現象。
  • 兩表搞定|眼瞼痙攣/半面痙攣的藥物治療策略有哪些?
    兩表搞定|眼瞼痙攣/半面痙攣的藥物治療策略有哪些?導讀:半面痙攣(HFS)和眼瞼痙攣的治療需要恰當地臨床診斷。
  • 當高血壓遇上糖尿病,該怎麼選降壓藥?
    幾年前,他被檢查出高血壓,一直吃降壓藥治療。不知道為什麼,近來他時常感到口渴,喝水多小便也多,去醫院就診,發現空腹血糖異常地高,醫生診斷為「Ⅱ型糖尿病」。 陳叔如墮五裡霧中:「怎麼又來了一個糖尿病?它和我的高血壓有啥關係?」
  • 兒童可以用眼藥水嗎 如何選擇兒童用的眼藥水
    兒童眼藥水的選擇方法   1、防腐劑問題   好多眼藥水為了保存時間長都有保存劑或防腐劑。對於長期使用眼藥水的孩子來說,防腐劑對眼表淚膜有破壞作用,造成角膜點染和乾眼症,所以,對長期使用眼藥的孩子儘量使用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A1.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通常從成年早期開始表現出信任問題,即反覆懷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強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等。
  • ...吉利德全球首個泛基因型C肝雞尾酒Epclusa,治療全部6種基因型...
    此次批准,使Epclusa成為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全口服、泛基因型、單一片劑的C肝治療方案,該藥同時也是吉利德開發的第3款基於sofosbuvir(索非布韋)的C肝治療藥物。此外,Epclusa也是獲批治療基因型2和基因型3C肝的首個單一片劑方案(不需要聯合利巴韋林)。Epclusa的獲批,標誌著C肝臨床治療的重大進步。之前,FDA已授予Epclusa的突破性藥物資格和優先審查資格。
  • 全身型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上眼瞼無力最常出現
    此時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胸腺切除術和免疫抑制療法。本病發病率為(14~20)/ 1000萬,分布於各年齡段,尤以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居多。01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病因是什麼?臨床表現有哪些?複試一般可以分為幾類?1、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病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