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幾個和佛有緣的人。
華人富商李嘉誠的母親莊碧琴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導下,李嘉誠從小「崇佛尚儒,善心無量」。他們深信三世因果,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並付諸於日常點滴。
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曹德旺說:佛教是我的靈魂。雖然佛祖不是幫著我做什麼,卻教我怎麼為人處世。從1983年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60億元,他認為這不過是「小善」。
皈依佛教多年的李連杰深信人生只不過是輪迴過程。他把佛法當成他一生的事業,積極投身公益,用自己的智慧度化了越來越多的人。
我覺非是用幾個名人大腕來拉託,而是告訴大家,佛教正是從人的心靈入手,將佛陀的智慧滲透進人的思想,構建積極向善的生活理念和發展模式,讓人的生命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相反,也有人並不以為然,認為那都福報因人而異,即便有些人平日裡不做什麼善事,可依然生活優渥、富貴有餘。至於因果輪迴,那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可信可不信。
每個人對社會認知有所不同自然不必強求,但持有以上想法的人自然也與佛無緣。即便你有事求佛陀庇佑,那也是臨時抱佛腳、毫無意義。
【一】心無善念之人
一個善良的人哪怕沒有任何信仰,他可能夠遠離災禍。首先他不會禍害別人,其次他會將自己的善念善行時時影響到周圍的人,這其實就已經是在種下善因了。當然,天長日久的積德行善必然會為他帶來福報,只是他不自知而已。
相反,一個心存惡念的人就算信仰佛法,每天燒香拜佛,佛陀也不會保佑他。因為他根本沒有領會佛家智慧,更沒有把這樣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裡。
你也肯定沒見過一邊念佛一邊禍害別人的人,即便有,那也是流於形式,自欺欺人罷了。這樣的人無法領悟,其實並不是佛陀在幫助他度過劫難,而是自己的善念和造化,也就是善因得來的善報消災避禍的。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只有洞察自己的內心,修正自己的言行,才能求得圓滿,自度成佛。
【二】不信因果之人
信因果和不相信因果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相信因果的人會時時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常反思自己是否有過失之處。倘若有不對之處,即使沒有人發現,沒有人譴責,他自己也會主動懺悔,迅速改過,及時消除業障。
不相信因果的人,內心沒有束縛和規範,為人處世也就失去原則和底線,常會有出格的行為也不自知。因為他覺得就算做錯了、傷害了別人也沒關係,反正沒有人懲罰。這樣一次次帶著僥倖心理,冒天下之大不韙,殊不知給自己積下惡業,等到報應到來時,後悔也來不及。
佛家講求因果,不相信因果的人自然也和佛無緣。即便布施、做慈善、燒香拜佛抄經書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他的心不誠,更因為他根本不懂佛家智慧所在。
【三】不知自省之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的一輩子就是在不斷的犯錯和不斷地改正過程中完成的。曾國藩曾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的傳授有沒有複習?
時刻去反思,每天去復盤,這是儒家修身非常重要的思想。和佛家的自省如出一轍。能夠做到及時反省,聽到親朋好友的勸誡,一個人的言行必定會得到非常好的修為。
對於那些聽不進人勸誡,更不願意自省自查的人來說,就算佛陀願意伸手去拉他一把,他也不相信佛陀救他後會比現在強。他們不願意接受佛的教育,所以佛面對這種人也無能為力。
有些人雖然不信佛,但他的言行舉止已經和佛家結下不解之緣。就像那些行智慧之事的人、寬厚大度的人、知恩圖報的人、積德行善的人等等,也許他們不理解因果和輪迴,但他們已經和佛家的思想深深地契合,這些都是深厚佛陀恩惠的人。
希望上面所述中沒有你的痕跡,倘若自己也有不足之處,此時此刻起就要及時悔悟,及時改過,用自己的慈悲和善行去消除往日的惡業,相信不久的將來,你種下的善因會為你修來更多福報、求得更多圓滿。
作者:千面修行者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千面修行者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