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中有一則偈語,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無量慈悲,發願救助世間一切受苦眾生,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善根福報與佛結緣、遇佛得渡的,不是佛不渡,而是你自身業障重、根機悟性差,暫時與佛無緣,需要經歷多生多劫善業的修持後方能得渡。佛緣,是自己修來的;無緣,也是自找的。真正與佛有緣之人,並非那些整日燒香拜佛之人,而是內心與佛心相應之人。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中有佛,無處不是佛光普照、極樂世界;心中無佛,跪拜在佛前,也是離佛最遠之人。有人說,為什麼要與佛結緣?佛是什麼?佛不是神靈,而是我們內心的清淨自性,是真善美。
有了佛性,才能讓內心回歸安寧與自在,才能尋找到究竟的解脫,不再隨業流轉,在六道裡輪迴。所以,結佛緣不是非要你倒寺院裡去,而是內心如佛菩薩一般慈悲善良清淨,一個善良的人,縱使沒有佛教信仰,也是離佛最近之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一、深信因果之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諸法離不開一個詞:因果。因果並非佛教發明的,而是佛陀發現的。因果是世間萬事萬物輪迴之本質,做人,懂得了因果,也就了只了命運,懂得如何去改造命運。許多人信佛拜佛比較迷信,認為只要自己一心祈求佛菩薩,佛菩薩慈悲就會無事不辦,幫助自己滿願。凡事都不背離因果,難道你作惡,佛菩薩也要幫你逃避懲罰?「神通不敵業力」,違背因果的事誰也幫不了你,只能自己去承擔。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尚且敬畏因果,救苦救難多,而凡夫為了利益自己,肆意造惡業,結果惡果現前、深受其苦。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通三世,世人若信因與果,得生極樂國;世人不信因與果,生死在顛簸。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那是顛倒妄想,更是迷信。佛緣深厚之人,懂得敬畏因果,善用其心、行持善道。
二、喜歡親近三寶之人
佛教有三寶:佛、法、僧。佛緣淺薄之人,是不會喜歡到寺院裡去的,你就是引領他進入佛門,他也會聽不進去你說的話,滿眼嫌棄、反感和牴觸,甚至挖苦你說你迷信,這樣的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反之,佛緣深厚之人,往往前世就曾種下過善根,今生有福報遇此善知識,猶如故人一見如故,甚是歡喜。
佛緣深厚之人,見到莊嚴慈悲的佛像,心中充滿敬畏和感恩;聽到悲憫的經聲佛號,心中都是無量的懺悔和法喜;見到清淨的僧人,心中滿是恭敬和親近。這樣的人,福報大、善根足,佛緣深厚。皈依三寶,是福報,是難得的殊勝法緣。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三、善待父母,知恩報恩之人
佛曾經說過,若這世上沒有佛,就去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是供養佛,孝順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佛菩薩也是有名的大孝子。佛陀當年出生七日,他的母親便離世往生,佛陀成道後,首先親自去忉利天為其生母說法。地藏王菩薩曾幾次救助自己在地獄惡道的母親,離苦得樂。目連救母的故事大家應該也知道,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佛教寺院會舉行盂蘭盆法會,就是為了紀念目連救母的孝心事跡,同樣也是為了啟發眾生行持孝道。
佛說,這世上最大的善莫過於孝,最大的惡也莫過於不孝。一切眾生都曾是自己的過去世父母,我們都應該善待。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孝順父母,終有厚報;不孝父母,自我折磨。父母恩重難報,孝順之人,也必是與佛有緣、佛緣深厚之人。
以上這3種人,有你嗎?你是與佛有緣之人嗎?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