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2021-01-10 明月天心

佛門中有一則偈語,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無量慈悲,發願救助世間一切受苦眾生,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善根福報與佛結緣、遇佛得渡的,不是佛不渡,而是你自身業障重、根機悟性差,暫時與佛無緣,需要經歷多生多劫善業的修持後方能得渡。佛緣,是自己修來的;無緣,也是自找的。真正與佛有緣之人,並非那些整日燒香拜佛之人,而是內心與佛心相應之人。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中有佛,無處不是佛光普照、極樂世界;心中無佛,跪拜在佛前,也是離佛最遠之人。有人說,為什麼要與佛結緣?佛是什麼?佛不是神靈,而是我們內心的清淨自性,是真善美。

有了佛性,才能讓內心回歸安寧與自在,才能尋找到究竟的解脫,不再隨業流轉,在六道裡輪迴。所以,結佛緣不是非要你倒寺院裡去,而是內心如佛菩薩一般慈悲善良清淨,一個善良的人,縱使沒有佛教信仰,也是離佛最近之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一、深信因果之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諸法離不開一個詞:因果。因果並非佛教發明的,而是佛陀發現的。因果是世間萬事萬物輪迴之本質,做人,懂得了因果,也就了只了命運,懂得如何去改造命運。許多人信佛拜佛比較迷信,認為只要自己一心祈求佛菩薩,佛菩薩慈悲就會無事不辦,幫助自己滿願。凡事都不背離因果,難道你作惡,佛菩薩也要幫你逃避懲罰?「神通不敵業力」,違背因果的事誰也幫不了你,只能自己去承擔。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尚且敬畏因果,救苦救難多,而凡夫為了利益自己,肆意造惡業,結果惡果現前、深受其苦。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通三世,世人若信因與果,得生極樂國;世人不信因與果,生死在顛簸。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那是顛倒妄想,更是迷信。佛緣深厚之人,懂得敬畏因果,善用其心、行持善道。

二、喜歡親近三寶之人

佛教有三寶:佛、法、僧。佛緣淺薄之人,是不會喜歡到寺院裡去的,你就是引領他進入佛門,他也會聽不進去你說的話,滿眼嫌棄、反感和牴觸,甚至挖苦你說你迷信,這樣的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反之,佛緣深厚之人,往往前世就曾種下過善根,今生有福報遇此善知識,猶如故人一見如故,甚是歡喜。

佛緣深厚之人,見到莊嚴慈悲的佛像,心中充滿敬畏和感恩;聽到悲憫的經聲佛號,心中都是無量的懺悔和法喜;見到清淨的僧人,心中滿是恭敬和親近。這樣的人,福報大、善根足,佛緣深厚。皈依三寶,是福報,是難得的殊勝法緣。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三、善待父母,知恩報恩之人

佛曾經說過,若這世上沒有佛,就去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就是供養佛,孝順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佛菩薩也是有名的大孝子。佛陀當年出生七日,他的母親便離世往生,佛陀成道後,首先親自去忉利天為其生母說法。地藏王菩薩曾幾次救助自己在地獄惡道的母親,離苦得樂。目連救母的故事大家應該也知道,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佛教寺院會舉行盂蘭盆法會,就是為了紀念目連救母的孝心事跡,同樣也是為了啟發眾生行持孝道。

佛說,這世上最大的善莫過於孝,最大的惡也莫過於不孝。一切眾生都曾是自己的過去世父母,我們都應該善待。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孝順父母,終有厚報;不孝父母,自我折磨。父母恩重難報,孝順之人,也必是與佛有緣、佛緣深厚之人。

以上這3種人,有你嗎?你是與佛有緣之人嗎?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
  • 佛教:身上有這9點其中之一,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自張騫出使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至西漢末年,佛教真正開始在我國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得不說到與佛有緣這個話題了。在有些人看來,與佛有緣就是與佛有相似之處。例如有些人天生耳垂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天生菩薩像,就會被人們說成與佛有緣。
  • 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因此佛陀曾說,種下佛緣善根,需用一心去念南無佛。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佛緣卻深厚無比,看看有你嗎?01樂善好施,心胸寬廣之人;一個人心胸的厚度,代表著一個福報的深淺。若心胸狹隘,福報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著一定的厚度。反之若心胸寬廣,福報自然也能越積越厚。
  • 佛度有緣人,這三種人與佛有緣,你是嗎?
    在諸多影視劇與文學小說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這句話也一直被不學佛之人用於日常調侃的語句之人。但大家可能忘了,這些只是「影視劇、小說」中對於佛教帶有色彩的提及,也並不可取!在佛門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佛緣,以下是有佛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燒香拜佛燒香拜佛曆來有之,箇中目的與原因,只有燒香拜佛之人自己知曉。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佛緣亦是如此,它是指某人和佛有感性上的關聯,甚至有似曾相識之感。
  • 「佛渡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偈云:「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在佛家看來,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覺,有時遇到陌生人,就如同闊別多年的老友,一見如故。所謂「因無緣,果不生」,世俗中兩人投緣,才能彼此坦誠相待,乃至成為患難之交。諸佛慈航普度,眾生也要與佛有緣,才能信受佛法,蒙佛救度接引。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許多人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是不是做夢夢到佛菩薩寶相或者與佛菩薩長得相像,亦或者和佛菩薩的生日一樣,就算是與佛有緣呢?這些只是一種淺顯的緣分,並不能說明什麼。佛是什麼,佛是真理,是覺者,能真正將佛的智慧與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力行,方是與佛陀結真正的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是那些天天往寺院跑的人嗎?是那些天天燒香磕頭的人嗎?未必。心中若無佛,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  世人往往認為佛菩薩就在寺院,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無佛佛難求。佛家有句話叫:莫向外求。什麼意思?不要向外去看,不要向外去尋找能幫助自己的力量,要向自己的心內看。「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心中有佛的人,時時處處都有敬畏。
  • 佛教:真正有佛緣的三個特徵,具備一個就佛緣深厚,看看你是嗎?
    佛教中講:「無緣不遇,無緣不聚。」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如此,人與佛之間的緣分,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佛很好,想要與佛結緣。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就與佛有緣。但是當別人問他:「說說你怎麼與佛有緣了?」他說不上來。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遇見過佛,沒有遇見,何談「有緣」?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分,是否夢見佛菩薩的樣子,是否長得像佛菩薩,是否與佛菩薩同一天生日,就算是與佛有緣了?這些只是一種膚淺的緣分,無法能說明什麼。什麼是佛,佛就是真理,佛就是覺悟,能真正把佛的智慧和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的修行,才是與佛結真正的緣。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到底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有哪些特徵呢?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根機悟性不同,所以佛緣深淺不一。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福報大、有慧根的人,今生就易與善知識結緣。
  • 佛教: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很多人覺得佛無所不能,只要能與佛攀上緣分,那麼自己的這一生,哪怕是於未來,都會有無窮的福報。不僅如此,有的人還覺得,只要有佛緣,在未來,就會在佛門中得成就。很多人說,有沒有佛緣,並不是要緊之事。真正要緊的是,你自己修不修。如果不修,有佛緣也沒什麼用。沒有佛緣,如果他能修,就能結下佛緣,在將來就會「究竟涅槃」。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這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信眾都是真信仰佛教嗎?未必,其實很多都是盲從迷信的,其實為求得一種心理安慰。這樣的人功利心比較重,雖有善根,但是確實智慧,算不得佛緣深厚之人。與佛有緣,不是指你天天守著寺院,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如果你的心地不好、德行不好,你就是天天抱佛腳又有什麼用呢?依舊是離佛菩薩最遠的人。佛家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很多人期望自己與佛有緣。他所期待的這種緣分,就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在佛前修行,並證得果位,永脫苦海。那麼,佛教中講的緣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互相之間有了交往、交流。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這些行為,這個緣分就結下了。《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佛門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其中說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在佛家看來,萬事萬物間必須有緣,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和結果,這便是「緣起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