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2021-01-10 蓮荷居士

佛門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其中說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在佛家看來,萬事萬物間必須有緣,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和結果,這便是「緣起論」。

所謂「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那麼究竟怎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他們身上又有何特徵呢?本文中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詳解。

其一、禮佛拜佛。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禮佛拜佛,可以說是與佛結緣極為方便的善巧法門。佛緣是內心與諸佛的感應道交,也許有人會奇怪,為何自己站在佛像前,內心會有莫名的歡喜,甚至痛哭流淚。依照《金剛經》的說法,能對佛法一念生信,都是無量劫以來所種下的善根。

無始以來,眾生心中的貢高我慢之情熾盛,很多業障深重的人,即便站在佛前,可能也拜不下去。因為禮佛,降伏的是種種煩惱習氣,拜佛時「五體投地」,我們要觀想「貪嗔痴慢疑」這五毒心,在拜佛的當下得到清淨。所以,拜佛也是在拜自性佛,能在佛前長身一拜,既是對煩惱業障的懺悔,又是感念佛恩,與佛結緣。

其二、憶佛念佛。

佛經中說,念佛一聲增福無量,但是為何有些善信念佛,很容易有感應,而有些則感受不到佛力加持呢?實際上,這也是眾生佛緣深淺不同的緣故。念佛法門,是佛陀為末法眾生施設的方便善巧,「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不管婦孺老幼,信願具足,一聲佛號念到風雨不透,便能即生成就,不需三劫修福慧,只憑六字出乾坤。

但是,念佛佛門雖然殊勝,但是非與佛有宿世因緣的人不能生信。譬如,依《念佛圓通章》所言,淨土法門的宗旨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善根淺陋的人,雖然口中在念佛號,心裡卻在打妄想。祖師有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此念佛,無外乎結個善緣,很難得到佛法實益,往生淨土更無從談起。

其三、喜誦經文。

佛經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其中包含著信佛、修佛,直至成佛的種種方法。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因而經典也數不勝數。為什麼說有佛緣的人,喜愛誦讀經文呢?佛陀住世時,他的一切言教和身教,都是靠弟子們口耳相傳。譬如弟子要去外地遊化,就要先將佛所說內容的記誦下來。所以說,如果有人能熟記哪怕一部佛經,也是有大善根,有極深佛緣的表現。正如《金剛經》中釋迦牟尼對須菩提尊者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不過,誦經的意義在於以經文反觀自身,如同在面前豎起鏡子,觀察自己的身口意,若有造業,就要勤加改過。所以,祖師們常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要以求智慧的目的誦經,不要貪圖記誦的經文比別人多。如若不然,無外乎將對世間五欲的貪著,轉移到了經文上。

其四、恭敬僧人。

與佛結緣,乃至皈依佛門的在家人,被稱作三寶弟子。哪三寶呢?除了上文中所說的佛和法,另外就是僧。在佛法的修行上,有一盞萬古不熄的指路明燈,那就是信佛、學法、敬僧。佛法僧是不一不異的,三寶不是同一物,卻緊密不可分割。

每位出家師父,就是整個僧團的象徵,也是佛寶和佛法的象徵。恭敬僧人,就是在恭敬諸佛,恭敬佛法和僧團。須知,釋迦牟尼雖已成佛,但仍不離僧團,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也是僧團中的一員。佛法久住世間,離不開出家人的住持,因而如說修行,恭敬世間一切菩薩、聲聞、緣覺、賢聖僧乃至凡夫僧,就如同供佛。

曾經請教師父,究竟何為佛緣。師父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諸佛慈悲,平等加被眾生,但若想與佛心相應,則要親手捧起一抔清水,才能映出朗月。南無阿彌陀佛。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此文「一千四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5分鐘!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與佛有緣的4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門常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那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一個人在聽聞佛法後,能夠歡喜接受,知道感恩,能夠依教奉行,依照佛法上來講,這都是他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與佛有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佛緣,以下是有佛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燒香拜佛燒香拜佛曆來有之,箇中目的與原因,只有燒香拜佛之人自己知曉。
  • 佛教: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此話不無道理,但是,也許有人會說,沒有佛緣,哪來的「修」緣?也就是說,佛緣「控制」了你與佛相關聯的一切。但是很多人,對此卻不以為然。因為「娑婆世界」,代表的就是變換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一種變換。正因為它存在變換,所以人的佛緣,也存在著這種變換。有佛緣的人,甚至會失去這種佛緣;沒有佛緣的人,也會用各種方式,結下佛緣。那麼,佛教中說的佛緣,到底有些什麼表現呢?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這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信眾都是真信仰佛教嗎?未必,其實很多都是盲從迷信的,其實為求得一種心理安慰。這樣的人功利心比較重,雖有善根,但是確實智慧,算不得佛緣深厚之人。與佛有緣,不是指你天天守著寺院,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如果你的心地不好、德行不好,你就是天天抱佛腳又有什麼用呢?依舊是離佛菩薩最遠的人。佛家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佛經有句經典語:「佛渡有緣人,不渡可憐人。」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機緣已經成熟的人。佛法中的有緣人,並不一定只是佛家弟子。芸芸眾生,只要你願意學佛、經常聽佛法、修習佛法,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都是佛法中的「有緣人」。那麼,什麼又是「緣」呢?按照佛家意思理解,比如你今天到了一家寺廟,聽到了一位大師說法,那麼這就是「有緣」。緣份又對應到佛家非常重要的因果業力。佛法中人非常注重因緣果報,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先是有緣,最後才因緣和合成果。果也可以理解為報應。佛經有云:「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
  •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當年,悉達多太子看盡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放棄王子的身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經歷很多修行,都沒有找到心中的真理。於是才有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修行,最後悉達多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心中的道。悉達多最後發現苦行也沒有找到人生宇宙的真理。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是那些天天往寺院跑的人嗎?是那些天天燒香磕頭的人嗎?未必。心中若無佛,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  世人往往認為佛菩薩就在寺院,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無佛佛難求。佛家有句話叫:莫向外求。什麼意思?不要向外去看,不要向外去尋找能幫助自己的力量,要向自己的心內看。「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心中有佛的人,時時處處都有敬畏。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一、心中有佛是佛緣學佛不是做樣子,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佛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他、模仿他,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許多人執著於佛的外相,反而越修越迷失。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你再拜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要修好自己的心,令心清淨不蒙塵,逐漸與佛心相應,才是真正的與佛有緣。
  • 佛教:身上有這9點其中之一,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自張騫出使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至西漢末年,佛教真正開始在我國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得不說到與佛有緣這個話題了。在有些人看來,與佛有緣就是與佛有相似之處。例如有些人天生耳垂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天生菩薩像,就會被人們說成與佛有緣。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如果有以下9個特點,說明你和佛有緣!一、心中有佛時佛緣。學習佛教不是為了做樣子,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解釋,更不是向別人展示。佛陀不希望我們崇拜他,模仿他。很多人執著於佛陀的外表,卻越是迷失。佛在心中無處不在,沒有佛在心中,你再崇拜也只是自欺欺人。修身養性,使自己的心潔淨而乾淨,並逐漸與佛的心相對應,才是佛的真正命運。二、放棄非分的欲望是佛緣。
  • 佛教:真正有佛緣的三個特徵,具備一個就佛緣深厚,看看你是嗎?
    佛教中講:「無緣不遇,無緣不聚。」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如此,人與佛之間的緣分,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佛很好,想要與佛結緣。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就與佛有緣。但是當別人問他:「說說你怎麼與佛有緣了?」他說不上來。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遇見過佛,沒有遇見,何談「有緣」?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很多人期望自己與佛有緣。他所期待的這種緣分,就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在佛前修行,並證得果位,永脫苦海。那麼,佛教中講的緣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互相之間有了交往、交流。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這些行為,這個緣分就結下了。《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佛度有緣人,這三種人與佛有緣,你是嗎?
    在諸多影視劇與文學小說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這句話也一直被不學佛之人用於日常調侃的語句之人。但大家可能忘了,這些只是「影視劇、小說」中對於佛教帶有色彩的提及,也並不可取!在佛門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 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真正與佛有緣之人,並非那些整日燒香拜佛之人,而是內心與佛心相應之人。「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中有佛,無處不是佛光普照、極樂世界;心中無佛,跪拜在佛前,也是離佛最遠之人。有人說,為什麼要與佛結緣?佛是什麼?佛不是神靈,而是我們內心的清淨自性,是真善美。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有的人確實,天生就具有深厚的佛緣,天生就「心慈念善」,我們往往稱這類人,具有大善根福德。一般來講,在生活具足大善根的人,都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第一、對佛法信心堅定,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 佛說:修佛要隨緣,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
    佛說:學佛不可強求,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師父常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句話告訴我們修行之人一定不要說謊話,不能去欺騙別人。不能因為我們受到了佛祖的保佑,享受了福報,就讓所有人都來信仰佛教,修習佛法,這樣對一些與佛無緣的人來說,就是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