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對自己精神上的追求越來越高。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
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在民間也流傳著「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不是冤家不聚頭」等等關於緣分的俗語。
佛教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那麼,到底怎樣才是與佛有緣呢?一般說來,與佛有緣的人,都有下面這幾個特徵。如果有其中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一、喜歡與佛有關的任何東西。
佛教中說,世間種種,皆是因緣化合而成。有些人,平時總是喜歡關心一些與佛有關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看電視劇《西遊記》,覺得裡面的如來佛神通廣大,翻手就能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心裡對如來佛佩服無比。雖然是看電視劇,但是也能對裡面的如來佛、觀音菩薩生出歡喜之心。這種現象,就是與佛有緣的一種特徵。
與佛沒有緣分的人,他不會對裡面的如來佛感興趣,甚至會覺得佛菩薩的神通本事,都是假的。但是與佛有緣的人,他很相信這些事情,並且也相信人經過磨難之後,會獲得無窮的福報。甚至相信佛教中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
一般說來,像這種對電視劇裡的佛菩薩,都能產生親近的人,也很願意學習佛菩薩的模樣,平時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往往這種人待人接物,都極有分寸,不肯輕易傷害別人。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就是因為在他的心裡,一直會覺得有「神靈」在看著他的緣故。
二、喜歡去寺院中燒香拜佛。
很多人受親人或者朋友的影響,總喜歡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開始時可能是無意的,但是去的次數多了,感覺到佛非常莊嚴、神聖。同時,看到佛也會感覺心情寧靜、淡泊。甚至有一種遠離紅塵喧囂的感覺。所以,一旦有機會,他就會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
佛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的人,一般也是以前結下過佛緣,現在雖然無法親眼見佛,不過當他在不斷地到寺院中去做燒香拜佛這些事的時候,就是在加深與佛之間的緣分。一旦機緣成熟,就能「得遇佛世,得見真佛」,也有機會花開見佛。
與佛沒有緣分的人,通常不會去寺院,覺得世上本沒有佛。甚至還說,家裡的雙親父母,就是佛。寺院中的佛像,只是讓人遊覽觀光的。這種人,他對佛生不出歡喜、神聖之心。即使你想拉他去拜佛,他也不會去,甚至還會笑話你,有那個時間,有那個金錢,不如好吃好喝,及時行樂。
三、喜歡看佛經、吃齋念佛
佛教中說,一般喜歡吃齋念佛的人,通常都是以前修行過。現在只不過是「重操舊業」,繼續以前的修行而已。往往這種人,喜歡看佛經,也喜歡與人分享一些積累福德的事情。包括如何放生、如何念經、如何布施、如何行善積德等等。
因為他與佛有緣,所以會堅持念佛。也相信佛經中說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同時,也會堅持自己的善行,不會輕易與人發生矛盾,不傷害其他的生命。
《法華經》中說:「若人心散亂,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句意思是說,即使一名心神散亂的普通人念佛,就已經結下佛緣,並且他在未來也必定會成佛。
以上所說的三種,只是與佛有緣的最主要的三種特徵。有的人甚至一聽到佛歌就流淚,有的人聽到佛的名字也流淚,其實這些都是與佛有緣的特徵。這種感覺,就像是久以失散的親人,忽然之間相逢,沒有任何言語,就已淚流。
即使很多人以前沒有與佛結下過緣分,現在只要看佛經,執持佛的名號,也能與佛結下緣分。所以,佛教中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與眾生結緣,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與佛一樣,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福德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