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2021-01-10 畫卷天心

很多人覺得佛無所不能,只要能與佛攀上緣分,那麼自己的這一生,哪怕是於未來,都會有無窮的福報。不僅如此,有的人還覺得,只要有佛緣,在未來,就會在佛門中得成就。

很多人說,有沒有佛緣,並不是要緊之事。真正要緊的是,你自己修不修。如果不修,有佛緣也沒什麼用。沒有佛緣,如果他能修,就能結下佛緣,在將來就會「究竟涅槃」。此話不無道理,但是,也許有人會說,沒有佛緣,哪來的「修」緣?也就是說,佛緣「控制」了你與佛相關聯的一切。但是很多人,對此卻不以為然。

因為「娑婆世界」,代表的就是變換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一種變換。正因為它存在變換,所以人的佛緣,也存在著這種變換。有佛緣的人,甚至會失去這種佛緣;沒有佛緣的人,也會用各種方式,結下佛緣。

那麼,佛教中說的佛緣,到底有些什麼表現呢?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大家感興趣的話,不妨看看,你是不是有佛緣?

01第一個特徵:看見佛像流淚

很多人,有事無事就喜歡去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有時即便不燒香拜佛,也喜歡到寺院中去逛一逛。他非常喜歡寺院中的那種寧靜。箇中原因,他也不理解。為什麼自己會這樣「留戀」這個地方呢?

眾所周知,佛教中講「三寶」:佛、法、僧。佛早已離我們遠去,留在世間的,就只有僧人的形象。嚴格說來,僧人就是佛在世間的形象「代言」。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傳佛心法,教人如何行善做人,如何去修行。

不僅如此,寺院其實也是一種「代言」。我們常常看到在佛教寺院的牆壁上寫著:「清淨佛土。」很多人以為,這是一種提醒,讓人們進入寺院中,要清淨,不可喧譁。其實,佛寺真正代表的,就是「淨土世界」。所以,我們看寺院中的格局,裡面的造像,都是佛菩薩等。因為只有佛菩薩,才會居住在淨土世界裡。

當人們進入寺院中,感受到寺院中的那種清淨氛圍,他就能大略感受到「淨土世界」的特點。由此對淨土世界,產生興趣。

那麼,一旦他進入佛國淨土,他的心就會莫名其妙地清淨下來。當他看見佛像的時候,就覺得這是真正的佛,於是就會感覺心中異常的寧靜。特別是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他就會流淚。

《法華經》中,大勢至菩薩曾經說過,眾生都是佛的孩子,只因有了各種妄念,才「棄父逃走」。如今看見佛的形象,就像見到自己闊別已久的親人,然後會有流淚等現象。所以這種人,其實是因為他的佛緣極深的緣故。

02第二個特徵:喜歡念經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很多人都喜歡念經。哪怕對於佛經的內容不大理解,但是有事無事,就喜歡拿起佛經來念。而且有的人,一看到佛經,就心生歡喜。這種情況,也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的緣故。

因為佛經中,有佛說的話,聽到佛的話,就如同親耳聆聽佛在講法,接受佛的教導。

很多人以為,看佛經與讀普通的書沒什麼區別,其實有很大的區別。《金剛經》中說:「若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一個人,只要念經時,達到一心不亂,他就能感受到「經典之處」的佛。即使很多人感受不到這種情況,但是他的「第六感」很強,在冥冥之中,他也能感受到「有佛在」。但是真假他自己可能也不敢肯定。

不敢肯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親眼看到佛的樣子,沒有親耳聽到佛的說話。但是,他對於自己的這種感覺,歷來都很相信。所以,這也是造成他不斷念經的原因。

佛教中認為,只要一個人能用心念經,就是一種修行了。其實,這也是因為他有佛緣,他才會對佛經感興趣。沒有佛緣的人,別說念,你給他看,他都不願意看。就是因為他沒有佛緣的緣故。

03第三個特徵:念佛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中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見佛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佛緣。如果沒有佛緣,哪能與佛相見呢?

很多人以為,一個人只要一心念佛,就能結下佛緣。其實能讓你做到一心念佛,就已經是有佛緣的一種表現。由此,很多人為了「結下」佛緣,就去念佛。

很多人在念佛的時候,不懂得怎麼念,到處去問別人。有人就告訴他:「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於是他感覺自己念了很多年的佛,也無法做到「一心不亂」,一直處於「心散亂」的狀態。有人又告訴他:「你這是與佛無緣,才會出現這種狀況。」他就很惶恐了。

其實,只要一個人能念佛,無論能不能達到一心不亂,他都是有佛緣。有佛緣與自己修得如何,並沒有多大的關聯。

佛教中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只要一個人,哪怕只念誦過一句「南無佛」,他就已經與佛結下極深的緣分。這種緣分,即便經過無數劫,它也不會消亡。終究有一天,緣分的「種子」,會開花結果。

以上是三個與佛有緣的特徵。哪怕只有其中一個,恭喜你,你也是與佛有緣的人。

相關焦點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教中稱這種關係為「緣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
  • 與佛有緣的4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在實際生活中,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下面四個特徵,看看你有嗎?一、相信因果佛法中講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我們老祖宗早就跟我們講過。還有一些人,雖然沒有文化,沒讀過經典,也沒聽聞過佛法,但是你跟他講因果,他就深信不疑,說明這種人與佛有緣。二、喜歡讀佛經世界上凡是能稱為「經」的典籍,就說明講的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佛經就是佛講的佛法、道理,都是真實不虛的,我們中國祖師大德翻譯的佛經,都是介於文言文和白話文之間的,就是為了方便大眾傳誦,很容易讀懂。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佛緣亦是如此,它是指某人和佛有感性上的關聯,甚至有似曾相識之感。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在民間也流傳著「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不是冤家不聚頭」等等關於緣分的俗語。
  • 佛教:真正有佛緣的三個特徵,具備一個就佛緣深厚,看看你是嗎?
    佛教中講:「無緣不遇,無緣不聚。」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如此,人與佛之間的緣分,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佛很好,想要與佛結緣。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就與佛有緣。但是當別人問他:「說說你怎麼與佛有緣了?」他說不上來。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遇見過佛,沒有遇見,何談「有緣」?
  • 佛教:身上有這9點其中之一,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自張騫出使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至西漢末年,佛教真正開始在我國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得不說到與佛有緣這個話題了。在有些人看來,與佛有緣就是與佛有相似之處。例如有些人天生耳垂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天生菩薩像,就會被人們說成與佛有緣。
  •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佛經有句經典語:「佛渡有緣人,不渡可憐人。」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機緣已經成熟的人。佛法中的有緣人,並不一定只是佛家弟子。芸芸眾生,只要你願意學佛、經常聽佛法、修習佛法,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都是佛法中的「有緣人」。那麼,什麼又是「緣」呢?按照佛家意思理解,比如你今天到了一家寺廟,聽到了一位大師說法,那麼這就是「有緣」。緣份又對應到佛家非常重要的因果業力。佛法中人非常注重因緣果報,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先是有緣,最後才因緣和合成果。果也可以理解為報應。佛經有云:「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
  •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當年,悉達多太子看盡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放棄王子的身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經歷很多修行,都沒有找到心中的真理。於是才有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修行,最後悉達多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心中的道。悉達多最後發現苦行也沒有找到人生宇宙的真理。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很多人期望自己與佛有緣。他所期待的這種緣分,就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在佛前修行,並證得果位,永脫苦海。那麼,佛教中講的緣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互相之間有了交往、交流。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這些行為,這個緣分就結下了。《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相信每一個到寺院拜佛的善信都希望自己能夠得佛菩薩庇佑,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那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與佛有緣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分,是否夢見佛菩薩的樣子,是否長得像佛菩薩,是否與佛菩薩同一天生日,就算是與佛有緣了?這些只是一種膚淺的緣分,無法能說明什麼。什麼是佛,佛就是真理,佛就是覺悟,能真正把佛的智慧和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的修行,才是與佛結真正的緣。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許多人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是不是做夢夢到佛菩薩寶相或者與佛菩薩長得相像,亦或者和佛菩薩的生日一樣,就算是與佛有緣呢?這些只是一種淺顯的緣分,並不能說明什麼。佛是什麼,佛是真理,是覺者,能真正將佛的智慧與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力行,方是與佛陀結真正的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這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信眾都是真信仰佛教嗎?未必,其實很多都是盲從迷信的,其實為求得一種心理安慰。這樣的人功利心比較重,雖有善根,但是確實智慧,算不得佛緣深厚之人。與佛有緣,不是指你天天守著寺院,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如果你的心地不好、德行不好,你就是天天抱佛腳又有什麼用呢?依舊是離佛菩薩最遠的人。佛家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佛菩薩無量慈悲,發願救助世間一切受苦眾生,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善根福報與佛結緣、遇佛得渡的,不是佛不渡,而是你自身業障重、根機悟性差,暫時與佛無緣,需要經歷多生多劫善業的修持後方能得渡。佛緣,是自己修來的;無緣,也是自找的。真正與佛有緣之人,並非那些整日燒香拜佛之人,而是內心與佛心相應之人。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在佛家看來,萬事萬物間必須有緣,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和結果,這便是「緣起論」。所謂「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那麼究竟怎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他們身上又有何特徵呢?本文中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詳解。
  • 佛說:修佛要隨緣,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
    佛說:學佛不可強求,擁有這3種特徵說明與佛有緣師父常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句話告訴我們修行之人一定不要說謊話,不能去欺騙別人。不能因為我們受到了佛祖的保佑,享受了福報,就讓所有人都來信仰佛教,修習佛法,這樣對一些與佛無緣的人來說,就是欺騙。
  • 佛度有緣人,這三種人與佛有緣,你是嗎?
    在諸多影視劇與文學小說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這句話也一直被不學佛之人用於日常調侃的語句之人。但大家可能忘了,這些只是「影視劇、小說」中對於佛教帶有色彩的提及,也並不可取!在佛門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 人人都跟佛有緣嗎?
    有人發給我一段話:「常有人問:『你覺得我跟佛有緣嗎?』其實,每個眾生皆具佛性,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甦醒,因此,可以說人人都跟佛有緣。只不過,對有些人來講,這種因緣暫時還沒成熟而已。」發給我的人說:「想聽聽你的見解。先告訴你哦,這是位著名堪布的教言。」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福報不夠,你再想渡他,他也是聽不進去的,如果執意為他宣說佛法,反而易使其反感。世上沒有與佛無緣的人,一切眾生佛性本自具足,只是要發明本心、啟發覺性,有各自不同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