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2021-01-10 凡心問禪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五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5分鐘!

在當下時常可見,諸多信男善女為了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無限感恩和恭敬。從而會在佛前行種種供養,如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等等。大家希冀以此世俗之物換得諸佛菩薩的歡心,從而能夠得到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

但諸佛菩薩是誰?他們是早已證得圓滿道果,乃是自利利他的聖人,又怎麼會執著於這些外在物品。因此拜佛、供佛皆需用心做起,從心而覓如此才能得到出世功德。在《六祖壇經》中雲「一切功德,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因此佛陀曾說,種下佛緣善根,需用一心去念南無佛。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佛緣卻深厚無比,看看有你嗎?

01樂善好施,心胸寬廣之人;

一個人心胸的厚度,代表著一個福報的深淺。若心胸狹隘,福報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著一定的厚度。反之若心胸寬廣,福報自然也能越積越厚。而對於一個心胸寬廣之人來說,不僅僅是有著深厚的善根佛緣,還擁有一顆樂善好施之心。

寬廣的心胸如何而來,那就是通過修持「忍辱」而來。在當下生活之中,我們皆能遇到很多所謂的「小人」。那麼這些小人其實也都是來度化我們的,也都是來讓我們擴大心量增福曾慧的。若挺不過這一關,心胸自然難以打開,若忍過去了,心量自然也就打開了。心量一旦打開,在往後也就會越來越大,不會如以前一樣遇事就煩惱重重。

02慈心悲憫、護生放生之人;

在《大智度論》中云:「諸餘罪中,殺業為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常行殺業,果報有多大,很大很大。在佛教諸多典籍之中,關於殺業的果報曾多次提及。如「短命多病,諸事不順、障礙重重」等等。

反之,那些護生放生之人,往往命好福深。佛教講「廣結善緣」,放生護生其實就在廣結善因。其放生護生的功德利益也是充滿著種種不可思議,其每一次放生護生,都是在積累福德資源,久而久之貴人自然就會出現。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放生和所帶來的無量福報,也會讓我們長壽安康,相好莊嚴。

03口業清淨、常說善語之人;

在《佛說吉祥經》中云:「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應與智者交,勿近愚痴人。」說話我們應該挑吉祥的話語去說,不要說一些「妄語、兩舌、惡語、綺語」等話。這些話說得越多,福報也就漏得越嚴重。

正所謂「善護口業」,才能口業清淨,福報不漏。如你有兩個朋友,一個口業不清淨,什麼話都敢說。另外一個則是口業清淨,常說善語之人。對於這兩個人,你更喜歡哪一個?若學佛之人,一定是更加喜歡「口業清淨」之人,他不僅僅能夠使你變得更加優秀,懂得善護口業,還會讓你福報越來越深厚。

04孝順父母、知恩報恩之人;

古人言「百善孝為先」,在佛教之中也是非常注重孝道的。這在佛教的諸多經典記載之中,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如「地藏王菩薩」就是一位非常孝順父母的菩薩。除了多次救助自己在惡道的生母之外,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除了地藏王菩薩,還有很多。如佛陀,在成道之後,亦多次到其生母所在地「仞利天」為母說法。在佛陀成道之後,回國為父講法和父親去世之後佛陀為其親自抬棺,這種種皆說明了「孝」之一字的重要性。一個懂得孝養父母之人,無論信佛與否,其佛緣都是甚深無比。正如經藏所言:「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以上四種人,具足佛緣,就算不禮佛,其佛緣也深厚無比。若去學佛,往往學修的進步也會比常人快太多。這是為何?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所積累的善緣福報,比平常人多出太多太多。具足深厚的福報,無論是學佛還是創業,皆是一路順風,吉祥如意。

凡人本是塵間物,心有不甘而頓悟。

問緣能有幾分福,禪來禪去皆是空。

感恩閱讀、分享、關注、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佛教:這3種人,與佛有緣,佛緣最深,有你嗎?
    佛緣,是自己修來的;無緣,也是自找的。真正與佛有緣之人,並非那些整日燒香拜佛之人,而是內心與佛心相應之人。「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中有佛,無處不是佛光普照、極樂世界;心中無佛,跪拜在佛前,也是離佛最遠之人。有人說,為什麼要與佛結緣?佛是什麼?佛不是神靈,而是我們內心的清淨自性,是真善美。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 佛教:身上有這9點其中之一,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自張騫出使西域後,佛教沿絲綢之路逐步傳到中國。至西漢末年,佛教真正開始在我國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得不說到與佛有緣這個話題了。在有些人看來,與佛有緣就是與佛有相似之處。例如有些人天生耳垂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天生菩薩像,就會被人們說成與佛有緣。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到底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有哪些特徵呢?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根機悟性不同,所以佛緣深淺不一。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福報大、有慧根的人,今生就易與善知識結緣。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許多人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是不是做夢夢到佛菩薩寶相或者與佛菩薩長得相像,亦或者和佛菩薩的生日一樣,就算是與佛有緣呢?這些只是一種淺顯的緣分,並不能說明什麼。佛是什麼,佛是真理,是覺者,能真正將佛的智慧與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力行,方是與佛陀結真正的緣。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佛度有緣人,這三種人與佛有緣,你是嗎?
    在諸多影視劇與文學小說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這句話也一直被不學佛之人用於日常調侃的語句之人。但大家可能忘了,這些只是「影視劇、小說」中對於佛教帶有色彩的提及,也並不可取!在佛門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內心善良的人,即使不信佛,也是與佛有緣之人。這「緣」在善根、在覺性。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只是眾生業力不同,所以佛緣深淺有無不一。障深慧淺、福報不夠的人是暫時聞不到正法的。  佛緣沒有那麼玄妙,學佛沒有什麼與眾不同,它就是一段棄惡從善的過程,就是做一個善良智慧的人。修行就是要剔除自身惡的習性,發掘本自具有的清淨自性,用智慧斷除無明煩惱,達到解脫。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佛緣,以下是有佛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一、燒香拜佛燒香拜佛曆來有之,箇中目的與原因,只有燒香拜佛之人自己知曉。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佛緣亦是如此,它是指某人和佛有感性上的關聯,甚至有似曾相識之感。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與佛有緣的4種人,看看有你嗎?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我們經常翻閱經書,這幾句話一定不會陌生,這四句話是佛經的「開經偈」,是唐朝時期武則天所作。我們都知道,武則天也是一個虔誠的信佛之人,她為佛經所提的開經偈充分表達出了處於迷茫困惑中的眾生幸遇佛法時,內心的那種法喜和解脫。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分,是否夢見佛菩薩的樣子,是否長得像佛菩薩,是否與佛菩薩同一天生日,就算是與佛有緣了?這些只是一種膚淺的緣分,無法能說明什麼。什麼是佛,佛就是真理,佛就是覺悟,能真正把佛的智慧和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的修行,才是與佛結真正的緣。
  • 佛教: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很多人覺得佛無所不能,只要能與佛攀上緣分,那麼自己的這一生,哪怕是於未來,都會有無窮的福報。不僅如此,有的人還覺得,只要有佛緣,在未來,就會在佛門中得成就。很多人說,有沒有佛緣,並不是要緊之事。真正要緊的是,你自己修不修。如果不修,有佛緣也沒什麼用。沒有佛緣,如果他能修,就能結下佛緣,在將來就會「究竟涅槃」。
  • 佛教:真正有佛緣的三個特徵,具備一個就佛緣深厚,看看你是嗎?
    佛教中講:「無緣不遇,無緣不聚。」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如此,人與佛之間的緣分,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佛很好,想要與佛結緣。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就與佛有緣。但是當別人問他:「說說你怎麼與佛有緣了?」他說不上來。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遇見過佛,沒有遇見,何談「有緣」?
  • 「佛渡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偈云:「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在佛家看來,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覺,有時遇到陌生人,就如同闊別多年的老友,一見如故。所謂「因無緣,果不生」,世俗中兩人投緣,才能彼此坦誠相待,乃至成為患難之交。諸佛慈航普度,眾生也要與佛有緣,才能信受佛法,蒙佛救度接引。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這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信眾都是真信仰佛教嗎?未必,其實很多都是盲從迷信的,其實為求得一種心理安慰。這樣的人功利心比較重,雖有善根,但是確實智慧,算不得佛緣深厚之人。與佛有緣,不是指你天天守著寺院,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如果你的心地不好、德行不好,你就是天天抱佛腳又有什麼用呢?依舊是離佛菩薩最遠的人。佛家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於是佛陀就對他們開示,這是因為目犍連在過去世曾經與這個鎮上的人結下過緣分的緣故。而佛陀與那些人的緣分,就沒有那麼深。看到眾弟子們不解,於是佛陀就說了一個關於目犍連的故事。從前有個樵夫在山中砍柴,有一次看到一個很大的馬蜂窩,他無意中驚動了馬蜂窩中的馬蜂,那些馬蜂朝他飛過來要蟄他。樵夫很淡定的說了一句:「我現在是修行的人,在久遠的將來,我會隨佛修行,並證得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