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2021-01-09 騰訊網

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數據視為核心資源,數據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

數十年來,企業依靠資料庫來存儲和組織數據,各種各樣的應用都依賴於資料庫這一強大的技術發展、創新。

可以說,每個應用都需要資料庫。

傳統的本地部署的關係型資料庫RDS產品不但許可成本高,更新、服務等也需要更多的費用,而且很難管理,用戶要去設置、調優、容錯、打補丁等,需要僱傭專業的資料庫管理員,造成資料庫的管理、維護成本居高不下。

解決這一頑疾的一大方向就是資料庫上雲。在2021年,資料庫技術呈現五大發展方向。

更多企業選擇資料庫上雲

大概十年之前,AWS發布了資料庫託管雲服務,雲資料庫開始快速發展。此後,本地資料庫向雲上遷移成為一大發展趨勢,雲資料庫成為資料庫市場增長的最快的領域。

AWS已經將其所有應用從甲骨文資料庫遷移到自己的雲資料庫上,已有35萬的用戶資料庫遷移AWS上。

超過十萬客戶選擇在Amazon Aurora上運行資料庫工作負載,客戶既可享受與具有最高等級的商業資料庫一樣性能和可用性,而且花費卻僅需商業資料庫的十分之一,這也使之成為AWS歷史上增長最快的資料庫服務。

雖然關係型資料庫RDS市場也呈現增長態勢,但其增長源於固有市場的升級、服務等方面。目前大部分的關係型資料庫仍然是本地部署的,並由像甲骨文、微軟、IBM等傳統資料庫供應商提供。

相對於本地部署的資料庫,資料庫上雲成為一大發展趨勢。

第一,雲服務商提供的資料庫服務在成本上大大低於商業資料庫,性能上也得到了優化;

第二,最為關鍵的是降低了用戶使用的門檻,用戶只需專注於業務,維護等技術工作交給雲服務商就可以了。

Gartner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公司轉向使用雲來託管資料庫,雲基礎設施和服務正迅速成為數據管理的默認選擇。

到2022年,絕大多數資料庫將被部署或遷移到雲平臺上,只有25%將選擇在本地部署,5%會被考慮從雲平臺回歸到本地。

Gartner將這一趨勢歸因於資料庫被用於分析的場景增加, SaaS 模型的吸引力越來越大等。

毫不否認,目前仍然有高達96%的資料庫應用還沒有遷移到雲上,依然被綁定在原有的License模式的本地部署的資料庫下。

資料庫也要雲原生

隨著雲計算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傳統資料庫越來越不能適應雲在擴展性、可靠性和規模化的優勢,資料庫在向「雲+資料庫」的方向演進的過程中,「雲原生」資料庫應運而生。

騰訊雲副總裁李綱認為,雲資料庫的發展,目前正在經歷從第一階段「資料庫上雲」,即從資料庫到雲資料庫,到第二階段「從雲資料庫到雲原生資料庫」的變革,「雲原生」正是騰訊雲資料庫重要的架構體系。

從不同企業的實踐來看,雲原生資料庫呈現多方面的優勢。

原生資料庫具有高性能和高度兼容的優勢,敏捷、靈活的部署能力,可以讓企業像使用水、電、煤一樣使用雲資料庫,從而降低企業上雲門檻、提升上雲進程,更好地應對智慧時代複雜的業務場景,將騰訊雲原生技術普惠用戶。

雲原生資料庫具有資料庫引擎加雲存儲的計算與存儲分離架構,能對資料庫進行全生命周期智能自治管理的優化與調優,以及實現按真實使用量計費的商業模式。

雲原生資料庫補齊了雲原生應用的短板,讓雲原生應用發揮自己的潛,給用戶帶領更大的敏捷性,更好的性能和更經濟的成本。

從上雲到雲原生,雲技術普惠加速企業上雲進程。

開源適應更多樣化需求

誕生接近五十年的資料庫世界正在上演一場大戲。一方面,傳統的商業資料庫系統,雖然依然佔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但是用戶系統數量減少,排名靠前依然是Oracle、SQL Sever、DB2、Microsoft Access這幾個老面孔,增長乏力。

另一方面,開源資料庫數量逐漸增多,種類增加,應用擴大,與商業資料庫幾乎平分天下。

伴隨著商業資料庫市場發展所形成的巨大許可成本壓力,開源資料庫因倡導群策群力、免費應用而日益壯大。

根據DB-Engines相關統計數據,目前商用資料庫與開源資料庫所佔的市場份額日漸趨近對半分的程度,分別接近50%的份額。

開源和商業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因為市場需求多樣化,開源資料庫產品也會變得更加多樣化,以滿足用戶數據處理方面的需求。

從集中式到分布式,從SQL到NoSQL到NewSQL,從關係型到非關係型,從支持結構化數據到支持非結構化數據,從事務處理到事務分析,到時間序列等,開源資料庫遍地開花,出現多種多樣的資料庫類型。

同時,在不同領域,更是出現了像MySQL、PostgreSQL、MongoDB、Apache Cassandra這樣的明星資料庫,在Web開發人員方面已經長期得分。

開源資料庫把資料庫應用的成本降下來了,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用得起資料庫。開放原始碼軟體100%地節省了許可費用,而且開放原始碼資料庫也大大節省了硬體成本。

如果全部擁抱開放原始碼軟體的話,企業可以通過從Oracle轉移到像MongoDB這樣的資料庫節省70%的成本。

在AWS平臺上,運行Oracle的標價(RDS)是每小時25.68美元。運行PostgreSQL或MySQL(RDS)的價格是它的1/8到1/10。

國產資料庫「成長」驚人

2020年11月發布的Gartner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中,中國資料庫廠商佔據三席,分別是阿里、騰訊、華為,標誌著國內資料庫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

隨著國內雲廠商技術能力不斷提升,資料庫等核心技術的國產化也取得重大突破,對本土客戶的需求將會有更好地適應和匹配,資料庫國產化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

除了參與到國際權威機構評估外,國內廠商也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評測之中。這其中以阿里Oceanbase打破TPC-C、AnalyticDB打破TPC-H、TPC-DS為代表。

國內雲廠商的資料庫產品積極參與多海外市場競爭。隨著更多的海外區域的部署、更多的客戶案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外用戶使用到了中國的資料庫產品。

特別是在亞太市場,國內雲廠商產品擁有很強的競爭力,並且保持了快速的發展,正向全球市場進行突破。

在應用場景上,線上應用,國產資料庫成為當仁不讓的主力,更多的企業客戶將自己的核心業務構建在雲端。以阿里雙11為例,這不僅是一場購物狂歡節,也是一次技術大考。通過構建在阿里雲的資料庫產品,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與此同時,本地應用上,以資料庫技術高地著稱的金融客戶,也開始嘗試使用國產資料庫。

從阿里的OB、PorlaDB、ADB,華為的GaussDB,騰訊的TDSQL等雲產品,到TiDB、SequoiaDB、GoldenDB等,在金融客戶中逐步推廣。

目前騰訊雲資料庫已在金融行業大規模落地應用,包括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國產化、人保財險系統的資料庫國產化、張家港農商行的核心系統資料庫國產化落地等典型案例。

國產資料庫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新產品不僅符合國產化要求,還積極融入國產生態系統,可適配上下遊一系列國產軟硬體。

無伺服器資料庫花開國內外

Serverless無伺服器技術快速增長,離不開無伺服器資料庫的打底。

AWS在無伺服器技術和資料庫上都走在業界前例。

2018年,Amazon Aurora Serverless問世,其中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1可在5到50秒內擴展資料庫容量,在需要時每次將容量翻倍,且由於它是無伺服器的,客戶也無需操心資料庫容量管理。

2020年推出的升級版本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能夠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將資料庫工作負載擴展到數十萬個事務。

它能精細化調整容量,而不是每次需要擴展工作負荷時都將容量翻倍,從而為滿足應用程式需求提供合適的資料庫資源。

今年4月,騰訊雲正式發布國內首個Serverless資料庫新品——PostgreSQL for Serverless。相比普通雲上資料庫,該資料庫能夠最快1秒完成部署,成本降低70%。

12月騰訊雲發布自研雲原生資料庫CynosDB Serverless,是國內首款計算和存儲全Serverless架構的雲原生MySQL資料庫。

無伺服器資料庫目前已被成千上萬的客戶用作高效益的資料庫選項,以應對低流量、間歇性或不可預知流量的應用需求。

客戶只需為使用的容量付費,與按高峰負載而配置的容量成本相比,可以節省資料庫成本。

在新場景方面,無伺服器資料庫能夠有效支持開發、測試環境低頻資料庫使用場景,IoT、邊緣計算等不確定負載場景,以及小程序雲開發、中小企業建站等SaaS應用場景。

無伺服器資料庫能夠實現無感擴縮容,能夠讓企業用戶像使用 水、電、煤一樣使用雲資料庫,並按實際使用量計費,不用不付費,將為數百萬開發者帶來更靈活的業務開發模式、更快捷的上雲體驗,以及更大空間的成本優勢。

【科技雲報導原創】

轉載請註明「科技雲報導」並附本文連結

相關焦點

  • 資料庫上雲已成企業首選,華為雲資料庫TaurusDB加速企業創新發展
    而在數位化和雲端資料庫蓬勃發展的今天,數據上雲成為了眾多企業資料庫的首選。在2019年HC大會上,華為重磅推出最新一代高擴展海量存儲分布式資料庫——TaurusDB,它擁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存儲和計算以一種分離的架構形式運行。很多人就會問到,華為云為什麼會設計這款產品?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對比原生MySQL的優勢有哪些?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4)上云:實現上層應用和底層硬體的解耦,減緩了倉促兼容適配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也是數字經 濟時代的重要趨勢。過去數十年間,國產軟硬體各種技術路線和設計架構並存,底層硬體也未能在 性能上全方位趕超海外廠商。上雲可以有效地提升異構環境下的用戶體驗。另外,政務和企業上雲 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結果,信創推進也將符合這一趨勢。
  • 資料庫空間和網站空間是什麼意思
    網站空間和資料庫空間是網站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做網站製作和建設的人都知道,這兩者之間是不一樣的,也不會出現混淆的情況,但是對於許多的用戶來說卻不是很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 阿里雲資料庫李飛飛:雲計算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
    為了簡化用戶使用雲端資料庫,阿里雲構建了豐富的雲原生資料庫生態工具,包括傳輸、備份到管理,數據傳輸可以使用DTS,做端到端數據的同步;用DBS數據備份做多雲多端的邏輯備份、物理備份;用DMS可以做企業級的開發建模流程;用ADAM則可以做針對基於傳統資料庫和數據倉庫開發的應用評估和遷移。
  • 「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計劃」正式起航!
    4月21日,由浙江省龍港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八戒印藝、柯尼卡美能達辦公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尼卡美能達」)共同承辦的「數字經濟助推印刷產業轉型升級暨『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峰會」在龍港市圓滿舉行。柯尼卡美能達與科技驅動的企業服務平臺豬八戒網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啟動「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計劃」(可長按識別文末二維碼進行報名!),旨在助力全國萬家線下印刷門店數位化轉型發展!
  • 資料庫遷移需要多長時間?
    什麼是資料庫遷移?資料庫遷移是從一個資料庫到另一個資料庫的任何類型的數據移動。資料庫遷移有多種形式。可能是同類資料庫的遷移,比如,將一臺伺服器上的MySQL資料庫的數據遷移到另外一臺伺服器上的MySQL資料庫上。也有可能是不同類型資料庫的遷移。比如將數據從MySQL遷移到Cassandra,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需要做數據轉換。在其他情況下,資料庫遷移可能意味著將數據從一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如磁帶)移動到另外一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如硬碟)。
  • 沒有防備,也沒有顧慮
    曾經因為胖到350斤,演出時還沒開口就被人轟下舞臺;曾經因為胖,從沒有女生願意多看他一眼,在向暗戀多年的女孩表白時遭到乾脆拒絕……這樣的一個人出名之後會怎麼樣?據報載:娛樂圈涉毒明星的名單近日再添新成員,因選秀節目一夜成名的歌手李代沫捲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帶走調查。
  • 沙特表示對中國企業華為公司生產的產品沒有任何顧慮
    打開APP 沙特表示對中國企業華為公司生產的產品沒有任何顧慮 發表於 2019-06-11 09:14:31 6月10日消息,
  • 高並發庫存秒殺場景,阿里巴巴資料庫是這樣應對的
    簡單庫存場景的資料庫實現一般來說,從資料庫層面講,庫存業務會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插入一條記錄到扣減明細表inventory_detail,第二步是對庫存扣減表inventory的一條記錄進行扣減,這兩步往往是在一個事務中實現的。資料庫業務架構圖如下,所有的請求均發往同一個Database。
  • 商務印書館推出「現漢」等精品工具書資料庫
    >  中新網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商務印書館·精品工具書資料庫」專家評審會18日在此間舉行,首個基於權威工具書的查檢學習數字平臺詞條量高達40萬條。  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中心主任孫述學介紹,此次商務印書館以《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近30部精品工具書為基礎,進行數位化整合,集字、詞、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名言及專科詞語等多類型詞彙於一體,開發了詞條量高達40萬的精品工具書資料庫。
  • 華為雲發布新型分布式資料庫Taurus,7倍性能提升!
    此外,採用物理備份、邏輯備份時備份恢復速度很慢, 1T以上數據量都以小時計,使得資料庫擴展性受限。YTr中文科技資訊  資料庫作為承載業務和應用的核心所在,提供高擴展、高性能、高可用的分布式服務日漸成為用戶剛需。如何兼容 MySQL生態、對原有 MySQL 應用無需任何改造就能輕鬆遷移?如何存儲網際網路業務下的海量數據?如何保障無縫彈性擴容、高可用、高並發性能?
  • 新時代的易學古籍資料庫建設
    同一時期,在學術研究機構和專門技術公司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陸續出現的各類古籍資料庫,均不同程度地收錄有易學古籍,傳統易學古籍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趨勢開始出現並獲得初步發展。  雖然近年來易學古籍的整理、編纂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但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之處。一方面,以往的易學古籍整理大多屬於傳統類型的典籍彙編,缺乏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
  • 美國中國總商會發布新網站並開通資料庫
    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徐辰在紐約舉辦的美國中國總商會新網站及中美投資合作資料庫開通發布會上致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朱旌 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紐約10月1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中國總商會在紐約舉辦新網站及中美投資合作資料庫開通發布會。
  • oracle資料庫報價方法價格計算方法
    這跟許多軟體產品是一樣的,有沒有許可證的產品在功能上是沒有區別的,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就是說,隨便到網上下的Oracle都可以免費正常使用,只不過這個使用是有區別的,如果是測試或研發,那沒關係,隨便用;不可用於商業用途!
  • 美國警方首次靠基因資料庫網站抓了人,個人隱私如何保障?
    不過,警方最後將兇手緝拿歸案,靠的不是監控錄像,也不是指紋識別,而是一個不起眼的基因資料庫網站。這個網站名為 GEDmatch ,是一個開源的免費網站。 GEDmatch 允許用戶上傳 DNA 資料以尋找自己失散的親人或者只是填補家族 DNA 譜系的空白。該網站由 Curtis Rogers 在內的志願者運營,資金來源於捐款。
  • TiDB 分布式資料庫在轉轉的應用實踐 | CSDN技術頭條
    為海量用戶提供一個有擔保、便捷的二手交易平臺。轉轉是2015年11月12日正式推出的 APP,遵循「用戶第一」的核心價值觀,以「讓資源重新配置,讓人與人更信任」為企業願景,提倡真實個人交易。轉轉二手交易涵蓋手機、3C 數碼、母嬰用品等三十餘個品類。在系統設計上,轉轉整體架構採用微服務架構,首先按照業務領域模型垂直拆分成用戶、商品、交易、搜索、推薦微服務。
  • 中信證券: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中國資料庫市場增長提速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大數據時代下政府和企業數位化建設的底層軟體和核心支撐。5G時代數據量爆發、數據結構複雜度攀升,驅動全球資料庫市場長期穩定增長。雲化趨勢明確,全球三大雲資料庫廠商預計將率先受益。中國資料庫行業受到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催化,行業β顯現,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銀行、金融、電信等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客戶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設備商和新興資料庫廠商具備相對優勢。
  • 14 個實用的資料庫設計技巧,好用到爆
    主鍵與外鍵的設計,在全局資料庫的設計中,佔有重要地位。當全局資料庫的設計完成以後,有個美國資料庫設計專家說:「鍵,到處都是鍵,除了鍵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他的資料庫設計經驗之談,也反映了他對信息系統核心(數據模型)的高度抽象思想。因為:主鍵是實體的高度抽象,主鍵與外鍵的配對,表示實體之間的連接。 3.
  • 「跟我結婚,你不用買房買車,你還顧慮什麼?」「我覺得自卑!」
    東林夕亭情感故事:關於阿山結婚的事,我所知道的是,他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相親,可是一直到現在還沒結婚。每次相親完之後,他需要吐槽的地方,都會跟我說,有時候被對方嫌棄了他會不爽,有時候自己看不上別人又覺得太糟心。我不知道他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婚,問他到底對婚姻有什麼要求,他的回答總是,「也沒什麼要求,只好彼此看對眼,沒有任何壓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