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中國資料庫市場增長提速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中信證券研究」,作者:梁程加、陳俊雲、許英博。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大數據時代下政府和企業數位化建設的底層軟體和核心支撐。5G時代數據量爆發、數據結構複雜度攀升,驅動全球資料庫市場長期穩定增長。雲化趨勢明確,全球三大雲資料庫廠商預計將率先受益。中國資料庫行業受到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催化,行業β顯現,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銀行、金融、電信等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客戶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設備商和新興資料庫廠商具備相對優勢。美股標的,我們重點推薦全球三大公有雲廠商亞馬遜(AMZN.US)、微軟(MSFT.US)和谷歌(GOOG.US),雲原生數據倉庫廠商Snowflake和非關係型雲資料庫代表MongoDB。國內標的,我們重點推薦完成首例銀行核心資料庫完全替代項目的中興通訊(00763),資料庫技術領先且佔據云生態優勢的阿里巴巴(09988,BABA.US)、騰訊(00700),重點關注迅速崛起的資料庫新勢力萬裡開源、PingCAP、雲和恩墨、星環科技和巨杉資料庫。

「數據爆發+複雜度提升」是行業底層驅動力。

5G時代數據傳輸速率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催生更多數據密集型應用,數據產生量與數據流量高速增長。IDC和Ovum預計2024年全球數據總量和流量將分別保持4年CAGR 28.1%和27.6%的強勁增速。此外,數據複雜度仍在不斷提升,非結構化數據佔比超過80%,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催生對海量非結構數據分析需求。存儲之後,賦能應用之前,數據必須經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才能夠進行調用、處理和分析,才能讓數據資產化並賦能企業發展。因此,數據爆發+複雜度提升將成為資料庫市場長期增長的驅動力。

雲化趨勢明確,雲資料庫引領全球資料庫市場增長。

資料庫經歷從一體機到分布式資料庫再到雲資料庫的技術變遷。雲資料庫實現了存儲和計算完全解耦,在提供近乎無限延展性和高彈性的同時保障數據一致性,並支持半結構、非結構化數據處理。雲資料庫平臺作為服務整體交付,節約了用戶管理基礎架構所需的成本、時間和資源。2020年,全球DBMS市場受衛生事件衝擊小幅降至487億美元,但云資料庫仍然保持11.6%增速。IDC預測2024年全球資料庫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至739億美元,其中雲資料庫市場規模達404億,4年CAGR 27.3%。Gartner預測2024年雲資料庫佔比將提升至75%。雲趨勢下,雲廠商市場份額快速提升,2018年AWS雲資料庫收入超過其他所有廠商雲資料庫收入之和。Oracle、IBM等傳統廠商資料庫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中國資料庫市場增長提速,國產資料庫廠商三方競逐,格局未定。

2020年,在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下,中國資料庫市場規模達200億元,同比增長22%且近年來增速不斷提高。隨著國產化替代推進,傳統海外巨頭份額不斷縮小。國內競爭格局:阿里巴巴、騰訊佔據云生態,但銀行、金融、電信等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客戶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公有雲廠商優勢削弱。銀行金融領域競爭激烈,中興GoldenDB完成國內第一例銀行總行和信用卡核心系統完全替代。網際網路領域,雲廠商和新興資料庫廠商案例數量較多,優勢明顯。政府領域,華為卡位政務雲,傳統廠商信創發力。電信領域,萬裡開源等五家廠商中標中移動OLTP資料庫聯合開發項目。國內市場三方競逐,格局未定。

國產替代三個核心問題:

1)資料庫技術差距多大:作為底層軟體,資料庫技術難度高於作業系統,是美對華「卡脖子」技術之一。根據我們對資料庫頂級學術會議VLDB 2020年論文分析,中國已在資料庫技術前沿研究領域追趕上美國。但產品落地需要不斷迭代以提高成熟度和可靠性。隨著國產替代進程加快,重點領域企業已和資料庫廠商合作研發,國產資料庫產品迭代開始加速,未來可期;

2)國產替代進展如何:目前處於爭奪標杆案例階段、迭代產品以提高成熟度和可靠性階段。銀行、金融、電信、網際網路領域國產替代進程最快。

3)未來重點在哪:合作夥伴生態建設是國產數據廠商未來戰略重點。生態夥伴賦能企業在快速實現業務擴張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成本增長,使企業能將有限的人員和資金投入到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上。Oracle通過OPN計劃建設合作夥伴生態,其中國區90%以上收入來自2000多個合作夥伴,而國產資料庫廠商生態建設與Oracle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市場規模和空間測算:

基於中國爆發式增長數據量與較小資料庫市場規模錯配現象不斷修正的邏輯,我們預計中國2024年資料庫市場規模達到533億元,4年CAGR為27.7%,佔全球資料庫市場比重提升至11%。

美股資料庫公司估值啟示:

美股市場傾向給予更符合行業演進趨勢、持續獲得市場份額的資料庫廠商以更高估值水平。NoSQL引領者MongoDB 20E PS為37x,雲數倉領導者Snowfalke的PS水平更是達到139x;而份額持續下滑的Cloudera、Teradata的PS則分別為5x和1.3x,估值分化趨勢明顯。回歸企業價值本質,營收增速、盈利能力是決定市場對於資料庫企業估值水平的主要因素,高速成長的公司估值受營收增速驅動,而平穩增長的公司受盈利能力改善驅動更明顯。

風險因素:

雲資料庫發展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國產替代案例出現重大事故,開源資料庫協議修改等。

投資建議:

海外:雲趨勢明確下,重點推薦擁有IaaS生態優勢的雲廠商亞馬遜和微軟、引領全球資料庫技術的谷歌、雲原生數據倉庫廠商Snowflake、非關係型雲資料庫代表MongoDB。

國內:中國資料庫市場受到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催生迎來結構性機遇,增長提速,行業β顯現。重點推薦完成國內首例銀行核心系統完全替代項目的中興通訊、資料庫技術領先且佔據云生態優勢的阿里巴巴、騰訊,重點關注迅速崛起的資料庫新勢力萬裡開源和一級市場的PingCAP、巨杉資料庫、雲和恩墨、星環科技。

(編輯:張金亮)

相關焦點

  • 聯手中信資本 財新跨境收購國際金融資料庫
    本次交易預計將於2018年4月底完成,其後財新國際將與中信資本一起,聯合CEIC和EMIS富有經驗的國際化管理層共同參與公司的管理事務。財新國際將整合財新傳媒及財新智庫的相關能力及資源,與CEIC和EMIS實現資源整合與協同,並共同開發更多適合中國金融市場的金融數據產品,將更多深入中國金融市場一線的實時資訊和深度分析提供給全球用戶。
  • 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此後,本地資料庫向雲上遷移成為一大發展趨勢,雲資料庫成為資料庫市場增長的最快的領域。 AWS已經將其所有應用從甲骨文資料庫遷移到自己的雲資料庫上,已有35萬的用戶資料庫遷移AWS上。
  • 阿里雲資料庫李飛飛:雲計算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
    11月,Gartner公布阿里雲進入全球資料庫領導者象限,是國產資料庫幾十年積累的重大突破;12月,中國電子學會公布PolarDB獲得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阿里雲資料庫深耕11年,至今已服務客戶10萬餘。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資料庫事業部總裁李飛飛表示,雲計算正在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阿里雲資料庫已全面布局雲原生。
  • 資料庫上雲已成企業首選,華為雲資料庫TaurusDB加速企業創新發展
    而在數位化和雲端資料庫蓬勃發展的今天,數據上雲成為了眾多企業資料庫的首選。在2019年HC大會上,華為重磅推出最新一代高擴展海量存儲分布式資料庫——TaurusDB,它擁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存儲和計算以一種分離的架構形式運行。很多人就會問到,華為云為什麼會設計這款產品?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對比原生MySQL的優勢有哪些?
  • 華為雲發布新型分布式資料庫Taurus,7倍性能提升!
    日前,由中國 MySQL 用戶組主辦的 ACMUG 全國巡講深圳站圓滿結束,華為雲新一代企業級分布式資料庫 Taurus 亮相技術峰會,其一系列高精尖特性背後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原理也在外界的期盼中徐徐展現。
  • 優炫資料庫榮獲「補天獎」優秀產品之最具潛力獎
    本屆金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論壇由中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得到了主管部門、金融行業用戶、網絡安全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息中心副主任唐彬、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主任嚴明等專家領導,以及銀行、證券等各大金融機構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企業負責人作為重要嘉賓出席本次論壇,共同探討金融網絡安全問題,推動建立金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合作機制。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國家的重要資產,《網絡安全法》也明確規定要對其實行重點保護。
  • 從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達夢資料庫技術架構演進與應用全記錄
    [來自IT168]  【IT168 技術】導語:本文根據黃海明老師在2018年5月10日【第九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DTCC)】現場演講內容整理而成。達夢技術總監黃海明  資深資料庫專家,ITPUB論壇版主,具有13年以上資料庫研發、測試、推廣經驗。帶領團隊將達夢資料庫在國家電網、中國神華、中國鐵建、中國民航、社保等重大行業的核心生產系統中的取得廣泛應用。
  • 這家上市公司專治國產材料「卡脖子」難題 大國重器、5G基建、大飛機、半導體生產都離不開它 | 全景雲調研
    對於公司業績逆勢增長原因,昊華科技總經理楊茂華在全景雲調研節目中表示,主要在於昊華科技加強疫情研判並據此組織生產,確保了氟樹脂、含氟電子氣體等主要生產裝置的連續化運行;同時短時間內實現轉產,研發出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在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為公司對衝疫情影響、保持業績增長作出有益補充;公司多品種、小批量、高附加值、定製化的產品和業務特點,抵禦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與同行業相比
  • 國產信息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開源、遷移、上雲、生態
    基於龍芯 CPU 和 Docker 技術,依託浪潮雲計算中心構建的電子政務外網雲平臺,可以支撐省市縣三級應用,用戶數達到了 5 萬+規模,實現了辦公系統、信息門戶、統一認證和授權管理系統、電子籤章系統等上雲部署。2020Q1,龍芯中科克服了疫情的影響,逐漸恢復研發、生產和市場工作,實現第一季度收入同比 增長 30%。
  • ...Snowflake創造700億美金市值之後,投資人捕捉中國雲上百億獨角獸
    在Snowflake雲數據倉庫中,企業不僅可以存儲大規模的數據,還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等應用進行數據處理。Snowflake營收的快速增長和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對於中國的雲上企業服務軟體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中國的百億美金雲上獨角獸在哪裡?2020年11月中,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宣布完成了2.7億美元D輪融資。
  • 藍凌榮獲2020中國信創OA卓越產品獎
    藍凌獲頒「2020中國信創OA卓越產品獎」   本次會議由中國軟體網、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應用軟體產品雲服務分會主辦,海比研究院聯合主辦   會議期間,海比研究院發布《2021中國企業數智服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報告提及,國產化替代需求旺盛,數據安全、服務專業性、數據集成接口、個性化需求滿足度、功能豐富度、售後服務響應速度、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為用戶所看重。
  • 中信證券2019年業績122.88億 龍頭券商投資值有多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122.88億元,中信證券2019年業績官宣!龍頭券商投資價值有多大?中信證券2019年全年業績官宣!Wind數據顯示,中信證券股價2019年累計漲幅逾六成。在證券行業馬太效應日益突出的當下,頭部券商逐漸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股價已經大漲的中信證券還值得追嗎?證券投資和投資銀行業務表現良好對於2019年各業務板塊的表現,中信證券在業績快報中指出:「2019年,公司的證券投資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同比增長。」但並未透露具體數據。
  • 美國中國總商會發布新網站並開通資料庫
    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徐辰在紐約舉辦的美國中國總商會新網站及中美投資合作資料庫開通發布會上致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朱旌 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紐約10月1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中國總商會在紐約舉辦新網站及中美投資合作資料庫開通發布會。
  • 50萬重金尋賞資料庫強者 華為雲TaurusDB性能挑戰賽報名啟動
    近期,華為雲TaurusDB性能挑戰賽攜50萬獎金火熱開啟,吸引眾多用戶圍觀。實際上,華為雲TaurusDB是華為雲自研的最新一代高拓展海量存儲分布式資料庫,TaurusDB的出現彌補了傳統商業資料庫在應用中的不適應性,為新金融、新零售、新製造、物聯網、電信等客戶場景,提供了高性能、高吞吐和彈性拓展的能力。
  • [年報]中信證券2006年年度報告
    A股 註:上述前十名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東中,中信國安集團公司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方高增長股票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和南方穩健成長貳號證券投資基金同為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產品。
  • 美國中國總商會發布新網站及中美投資合作資料庫
    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中國銀行美國地區行長徐辰和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經濟商務參贊周善青等約100名商會會員企業代表和媒體代表出席活動。 據介紹,美國中國總商會的新網站基於用戶體驗信息對各大板塊的內容與設計進行了全面提升,開闢了促進信息分享的「今日新聞推薦、總商會 FDI Tracker、美國五十州投資數據和CGCC(美國中國總商會)焦點透視,以及《年度商業調查報告》」等四個新版塊,並對「領區商會和總商會活動資料」三項傳統內容板塊進行了升級。
  • 中信證券2021產業策略:配置消費產業好賽道好公司 醫療投資迎來...
    中國航空發動機國產化率提升的趨勢明確,同時受益於實戰化訓練下發動機消耗加大以及民用發動機的進口替代,我們預計中國企業有望分享超2萬億的市場空間,重點推薦:航發控制系統、盤軸件及葉片、原材料環節的龍頭。伴隨著技術進步,消費升級,新興成長領域迎來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軍工電子和新材料等產業鏈。
  • 新時代的易學古籍資料庫建設
    作者:張濤、尹小林(分別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院長、首都師範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所長)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經典,隨著其思想體系的不斷拓展、社會價值的不斷發掘,逐漸形成了博大深邃的易學文化。
  • 玄乎、扯呼:中信證券闢謠「中信證券闢謠」了!
    資本市場最大的確定性是它的不確定性,我努力、客觀、觀察和思考並化成文字呈現給您。這裡沒有專家和神,只有一家之言,您謹慎參考。今天的大盤依然故我地跟隨美股的屁股坐滑滑梯了,那個跟跌不跟漲的臺詞實在是講得有點俗了。邏輯還是蠻「清純」的:機構清一色唱多(見下圖),背地裡又相互切磋著:如何死抱著茅臺酒瓶裝醉,向大哥們學習,大肆做空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