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中信證券研究」,作者:梁程加、陳俊雲、許英博。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大數據時代下政府和企業數位化建設的底層軟體和核心支撐。5G時代數據量爆發、數據結構複雜度攀升,驅動全球資料庫市場長期穩定增長。雲化趨勢明確,全球三大雲資料庫廠商預計將率先受益。中國資料庫行業受到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催化,行業β顯現,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銀行、金融、電信等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客戶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設備商和新興資料庫廠商具備相對優勢。美股標的,我們重點推薦全球三大公有雲廠商亞馬遜(AMZN.US)、微軟(MSFT.US)和谷歌(GOOG.US),雲原生數據倉庫廠商Snowflake和非關係型雲資料庫代表MongoDB。國內標的,我們重點推薦完成首例銀行核心資料庫完全替代項目的中興通訊(00763),資料庫技術領先且佔據云生態優勢的阿里巴巴(09988,BABA.US)、騰訊(00700),重點關注迅速崛起的資料庫新勢力萬裡開源、PingCAP、雲和恩墨、星環科技和巨杉資料庫。
「數據爆發+複雜度提升」是行業底層驅動力。
5G時代數據傳輸速率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催生更多數據密集型應用,數據產生量與數據流量高速增長。IDC和Ovum預計2024年全球數據總量和流量將分別保持4年CAGR 28.1%和27.6%的強勁增速。此外,數據複雜度仍在不斷提升,非結構化數據佔比超過80%,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催生對海量非結構數據分析需求。存儲之後,賦能應用之前,數據必須經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才能夠進行調用、處理和分析,才能讓數據資產化並賦能企業發展。因此,數據爆發+複雜度提升將成為資料庫市場長期增長的驅動力。
雲化趨勢明確,雲資料庫引領全球資料庫市場增長。
資料庫經歷從一體機到分布式資料庫再到雲資料庫的技術變遷。雲資料庫實現了存儲和計算完全解耦,在提供近乎無限延展性和高彈性的同時保障數據一致性,並支持半結構、非結構化數據處理。雲資料庫平臺作為服務整體交付,節約了用戶管理基礎架構所需的成本、時間和資源。2020年,全球DBMS市場受衛生事件衝擊小幅降至487億美元,但云資料庫仍然保持11.6%增速。IDC預測2024年全球資料庫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至739億美元,其中雲資料庫市場規模達404億,4年CAGR 27.3%。Gartner預測2024年雲資料庫佔比將提升至75%。雲趨勢下,雲廠商市場份額快速提升,2018年AWS雲資料庫收入超過其他所有廠商雲資料庫收入之和。Oracle、IBM等傳統廠商資料庫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中國資料庫市場增長提速,國產資料庫廠商三方競逐,格局未定。
2020年,在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驅動下,中國資料庫市場規模達200億元,同比增長22%且近年來增速不斷提高。隨著國產化替代推進,傳統海外巨頭份額不斷縮小。國內競爭格局:阿里巴巴、騰訊佔據云生態,但銀行、金融、電信等國產替代重點領域客戶對數據安全性要求極高,公有雲廠商優勢削弱。銀行金融領域競爭激烈,中興GoldenDB完成國內第一例銀行總行和信用卡核心系統完全替代。網際網路領域,雲廠商和新興資料庫廠商案例數量較多,優勢明顯。政府領域,華為卡位政務雲,傳統廠商信創發力。電信領域,萬裡開源等五家廠商中標中移動OLTP資料庫聯合開發項目。國內市場三方競逐,格局未定。
國產替代三個核心問題:
1)資料庫技術差距多大:作為底層軟體,資料庫技術難度高於作業系統,是美對華「卡脖子」技術之一。根據我們對資料庫頂級學術會議VLDB 2020年論文分析,中國已在資料庫技術前沿研究領域追趕上美國。但產品落地需要不斷迭代以提高成熟度和可靠性。隨著國產替代進程加快,重點領域企業已和資料庫廠商合作研發,國產資料庫產品迭代開始加速,未來可期;
2)國產替代進展如何:目前處於爭奪標杆案例階段、迭代產品以提高成熟度和可靠性階段。銀行、金融、電信、網際網路領域國產替代進程最快。
3)未來重點在哪:合作夥伴生態建設是國產數據廠商未來戰略重點。生態夥伴賦能企業在快速實現業務擴張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成本增長,使企業能將有限的人員和資金投入到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上。Oracle通過OPN計劃建設合作夥伴生態,其中國區90%以上收入來自2000多個合作夥伴,而國產資料庫廠商生態建設與Oracle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市場規模和空間測算:
基於中國爆發式增長數據量與較小資料庫市場規模錯配現象不斷修正的邏輯,我們預計中國2024年資料庫市場規模達到533億元,4年CAGR為27.7%,佔全球資料庫市場比重提升至11%。
美股資料庫公司估值啟示:
美股市場傾向給予更符合行業演進趨勢、持續獲得市場份額的資料庫廠商以更高估值水平。NoSQL引領者MongoDB 20E PS為37x,雲數倉領導者Snowfalke的PS水平更是達到139x;而份額持續下滑的Cloudera、Teradata的PS則分別為5x和1.3x,估值分化趨勢明顯。回歸企業價值本質,營收增速、盈利能力是決定市場對於資料庫企業估值水平的主要因素,高速成長的公司估值受營收增速驅動,而平穩增長的公司受盈利能力改善驅動更明顯。
風險因素:
雲資料庫發展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國產替代案例出現重大事故,開源資料庫協議修改等。
投資建議:
海外:雲趨勢明確下,重點推薦擁有IaaS生態優勢的雲廠商亞馬遜和微軟、引領全球資料庫技術的谷歌、雲原生數據倉庫廠商Snowflake、非關係型雲資料庫代表MongoDB。
國內:中國資料庫市場受到雲資料庫和國產替代雙重催生迎來結構性機遇,增長提速,行業β顯現。重點推薦完成國內首例銀行核心系統完全替代項目的中興通訊、資料庫技術領先且佔據云生態優勢的阿里巴巴、騰訊,重點關注迅速崛起的資料庫新勢力萬裡開源和一級市場的PingCAP、巨杉資料庫、雲和恩墨、星環科技。
(編輯:張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