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撞球協會官網訊 「那是以前,老黃曆了。」鴻翔集團杯2016CBSA中巡賽海寧斯諾克國際公開賽嘉興分區賽現場,剛剛連勝兩場闖入正賽的老將周俊顯得淡定從容。提及過去的輝煌歷史,周俊謙虛地表示:那已是「過去式」。
對於年輕一代的球迷而言,周俊這個名字確實比較陌生。因為過去16年中,他僅在近4年才偶爾出現在賽場上,就21世紀的中國臺壇而言,他確實更像是一位「新手」。然而恰恰相反,其真實身份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老將」。20年前,他一飛沖天連拿多個全國冠軍,成為與龐衛國和郭華並駕齊驅的領軍人物之一。
出生於1971年的周俊是湖北荊州人,與同時代佼佼者郭華同齡。其從16歲開始接觸「野臺子」,一年之後,他轉攻斯諾克。「剛開始斯諾克比賽少,96年唐鳳祥老師(前中國撞球協會秘書長)接管臺協工作時候,斯諾克比賽很火爆,每年有6站。年底的時候,南方排名前8和北方排名前8打總決賽。通過南北明星對抗賽,決出全國總冠軍。」周俊回憶說。
周俊個人的輝煌時期出現在96年,那一年他一人獨攬數冠,包括年終總冠軍。「那是以前,老黃曆,老黃曆了,」提及那段輝煌的個人歷史,周俊謙虛地說。在珠海拿到個人第一個全國冠軍的時候,其在半決賽戰勝龐衛國,決賽拿下高峰。南北對抗總決賽,他在決賽戰勝另外一位同時代高手郭華,短短一年時間,他斬獲一個又一個高質量的冠軍。
然而,剛剛迎來巔峰時期的周俊卻出人意料選擇了急流勇退。「那時候正規比賽多,可惜的是沒有專業人士推廣。」與現在動輒數萬至幾十萬獎金不同,當時冠軍獎僅在5千至1萬之間,機票卻比現在還高。
「那時候只要拿了全國冠軍,你再怎麼打,也就到頂了。當時郭華、龐衛國和我三個打得最好,再打無非就多幾個全國冠軍。我結婚早,和他們不一樣,要上班,都是請假打比賽。當時我在投資公司上班,投資公司投資了一個桌球城,我是投資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負責經營球房,有很多管理工作要做,不能像其他球員那樣可以整天打球。」
衝擊職業是現在所有撞球好手的夢想,然而周俊感嘆當時自己對此連想都不敢想。實際上,當時打職業比現在容易,只要出錢報名就能去打職業。然而受制於當時的各種條件,周俊表示根本沒有考慮過此事。「沒有什麼遺憾不遺憾,時代不同而已。」
放棄職業並不是周俊做得最「絕」的一件事,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從2000年至2012年,在長達12年時間裡,這位頗有天賦的撞球高手再也沒有進過球房,再也沒有摸過自己鍾愛的球桿。
不過四年前,周俊悄然復出。之所以說「悄然」,是因為,當他再次提杆上陣時,年輕一代的球手幾乎沒有人認識他,球迷也大多將其視為一位大齡新手,很少有人還還記得他曾經輝煌過。
令人肅然起敬的是,12年不摸球桿的周俊憑藉紮實的功底,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其中APTC他多次從資格賽脫穎而出。本屆海寧國際公開賽嘉興分站賽,已45歲的周俊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統治力,其中昨天的第二輪,他4-0橫掃後起之秀楊佳欣,連勝兩場之後,拿到一張令眾多好手夢寐以求的海寧賽正賽入場券。
「感覺確實不一樣,很多小球員比我的孩子都小,」談及重返賽場的感受,周俊笑著表示。對於比賽環境,周俊忍不住大加讚揚:「現在比賽環境肯定好很多,以前都是舊臺布,現在好很多。當時硬體不過關也是我不想繼續打比賽的原因之一,就算拿全國冠軍,也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撞球對硬體設備要求很高。」周俊認為目前美中不足的是,比賽用球還需要規範一下。
與同齡高手不一樣的是,淡出臺壇之後,周俊沒有收徒授藝。不過論及年輕一代,周俊指出「思維不連貫,沒有整體節奏感」是小選手面臨的共同問題。
對於個人生活,周俊透露目前自己每天鍛鍊至少三個小時,其中包括遊泳和跑步。
在周俊剛剛衝進正賽後,老運動員聯誼會圈子很快炸開了鍋,內部通報將報銷其此次比賽的報名費。得知此消息的周俊顯得非常開心:「雖然錢不多,但這是對我的肯定,也是屬於我們這一年代球員的特殊榮譽。」(CBSA 羅立平)
責任編輯: cb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