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來孫猴子大鬧天庭,那可是讓各位網友各抒己見。有些人認為野猴子孫悟空不懂規矩和禮儀,還覺得自己啥都知道,自己受到了冷待,能跟上天比肩,所以大鬧天宮是在預料之中的。也有人認為孫猴子所求的僅僅是想讓人家可以平等的看待他,認可他的能力而已,他本意是沒有想過大腦天庭的,反倒是他去大鬧天庭是在玉皇大帝的一步步的誘導下而形成的結果,這一舉動自然是引起了公憤,卻沒幾個神仙能製得住他。最後還是玉皇大帝請來了西天佛祖如來,將猴子壓在了山下長達五百年的時間。
說實話,這兩種說法都非常的有理有據,都有自己的立足點,但實際上小編我更傾向於後者的觀點。因為孫悟空本來就是從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呢,沒人知道他到底來自哪裡。而且孫猴子呢,對這個世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的好奇,看什麼東西都覺得好玩兒,有意思,心性就像一個三歲小孩兒,即便是修習了仙家法術,那樣跳脫的性子還是沒怎麼改變。所以啊,你讓一個有多動症的孩子一下子變得不動,這比登天還難啊!所以啊,當他進入天庭的時候,他跟那裡的風氣是格格不入的,就像是兩個極端點,誰也容不下誰。再者說,人家孫猴子有才能,你還不好好的加以引導,將其化為己用,豈不是更好!但是根本就沒有引導這回事,也就導致了孫猴子和天庭之間的各種事端。
先來說說孫猴子剛登上天庭的時候,玉皇大帝覺得人家就是一個無名小輩,是個剛剛成精的小猴子。那你就得接受一下不公平的待遇,先來考驗一番,再來說升升他的仙職。於是大手一揮,孫猴子就擔任了弼馬溫這個官職,以至於後來二師兄老是拿弼馬溫這個詞來諷刺他的大師兄,當然了,這是後話了。這一舉動也就表明了玉皇大帝對人家的漠視,更別提去安排仙家教一教孫猴子的天庭規矩了。孫猴子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喜悅裡面,直到知道自己就是個養馬的小仙官兒,心裡那叫一個氣啊!這也就有了孫悟空大腦天庭的事件。他鬧就鬧唄,那麼多的仙家還治不住一個剛成精不久的小猴子嗎?完了,這還真治不住,這時候玉皇大帝才發現這個小野猴來歷不簡單,僅僅是看他使得那一手仙術就知曉了。因此玉皇大帝馬上派遣仙使去說和,生怕驚動了他背後的靠山,那個教他仙術的師父,還認同了他"齊天大聖"的稱呼。這次可是讓玉帝大失顏面。結果後來探子來了,說他背後就有幾個猴子精做靠山,沒啥大人物給他撐腰。
這下子弄得玉皇大帝有點下不來臺了。畢竟在他眼裡讓一個野猴子跟自己稱兄道弟,簡直是失了天家的臉面。於是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計謀,讓猴子看守蟠桃園。這不是明擺著想讓孫猴子犯罪嗎!孫悟空雖然成了仙,但人家本體還是個猴子,猴子吃啥啊?當然是桃子了!更何況蟠桃可是九千年才熟一次,玉帝偏要讓猴子在開蟠桃會前去看守蟠桃園,要說沒陰謀誰會相信呢!沒辦法,誰讓人家是一隻猴兒呢!看著那蟠桃園裡面的仙桃兒,自是把持不住。這一狀況也在玉帝的掌握之中。蟠桃兒可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裡最重要的東西。結果玉帝還派遣了仙人去特意告知孫猴子蟠桃會的事情,還讓仙人嘲笑人家,意在激怒孫猴子,讓他大鬧蟠桃會。
話說蟠桃會可是眾仙皆來的宴會,佛家、仙家還有道家裡面有名頭的能來的都來了。還在掌握之中,孫猴子不出意外的大鬧了蟠桃會。這下子玉帝才出面,用攪亂仙家宴會的名頭來拿下猴子,不僅不理虧,還考慮了各位來賓的感受,自然是有極高的支持率了,又能找回自己的顏面,為啥不去做呢?然而,不在他掌握之中的是,他沒想到猴子那麼能打!一開戰,四大天王、天兵天將、二郎神、千裡眼、順風耳什麼的在孫猴子那裡沒什麼用,個個被打趴下了。到最後,兜率宮的丹爐不僅沒煉化他,還造就了一雙變異的眼睛,什麼東西在猴子面前好像失靈了。這下子惹得玉帝苦惱不已,萬不得已才請來了如來佛祖,這才收服了孫悟空。還好保全了點兒天家的威嚴。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講述的內容,你們覺得如何呢?歡迎來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