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知識展」在市博物館展出

2020-11-30 駐馬店新聞網

□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通訊員 董亞梅 文/圖

本報訊 為營造熱鬧吉祥、富有文化氣息的春節氛圍,豐富天中群眾的春節文化生活,弘揚傳統文化,1月21日,駐馬店市博物館舉辦了「十二生肖知識展」,讓觀眾充分享受到「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歡樂氛圍與文化魅力,展期3個月。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最早記載見於《詩經》,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其內涵是十二地支結合十二種動物的紀年法,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一種生肖都有著豐富的傳說和深厚的內涵,超越了普通動物的自然屬性,從自然生靈上升到文化神格,構成了完整的生肖動物印象。

展覽通過介紹十二生肖的來歷、特點、文化淵源以及與十二生肖有關的典故等方面知識,並輔以珍貴文物圖片及其文物介紹,將十二生肖文化與文物知識有機融合起來,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十二生肖代表的意義和文化內涵,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十二生肖知識展」讓觀眾在農曆鼠年新春之際,了解傳統生肖文化及相關民俗,感知民俗蘊含的精神文化和獨特魅力。

版權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聯合中國文物報、28家博物館、騰訊博物官,推出「十二生肖線上...
    為助力疫情期間線上展覽交流,我館聯合中國文物報、國內28家兄弟博物館和騰訊博物官,推出《2020「生肖之力」創意文物H5》和《十二生肖線上展》,共展出48件生肖文物。觀眾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的線上展覽入口即可欣賞眾多生肖文物。
  • 瑞犬望春風——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2月8日將在京展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6日訊(記者李冬陽)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博物館裡過大年」系列展覽之一,「瑞犬望春風——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將於2018年2月8日至3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展出。該展覽旨在通過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觀眾搭建一個過年期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生動平臺。
  • 觀展|來《十二生肖線上展》看吉林省博物院的小陶豬
    由吉林省博物院與國內28家博物館聯合《中國文物報》共同展出的《十二生肖線上展》,已經由「騰訊博物官」平臺在線推出了。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博物館的48件生肖文物,在充滿互動性的串聯中,展示了生肖的個性內涵、相關歷史名人,以及有關詩句文章,為廣大網友送上了首個跨館生肖文物「雲」展覽。
  • 上海科技館19歲了,天文館預計明年開放生肖展也已免費展出
    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海科技館已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逾7200萬人次,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20家博物館、最高位列第六名,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十二生肖展海報。科技館供圖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十二生肖」匯聚一堂等你來合影 武漢世郵展 設網紅打卡專區
    展會專設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珍郵」展,「珍郵館」內專門為觀眾設立了「十二生肖」拍照打卡專區,集中展示我國發行的十二生肖郵票圖片,吸引眾多參觀者在自己的生肖郵票前拍照打卡,很有意思。(攝影/漢口光達)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珍郵」展展出清代、民國時期的館藏珍品,十多幅最有影響力的郵票圖稿原件包括「蘇維埃郵政」郵票、菲拉爾郵票設計手稿
  • 揭秘| 省博物館展出的西安兵馬俑是怎樣運到貴陽的?
    揭秘 | 省博物館展出的西安兵馬俑是怎樣運到貴陽的?澎湃號·政務 近期,「平天下——秦的統一」主題展覽在貴州省博物館亮相
  • 上海博物館新展出五件佛教石刻造像 展期2年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館 攝影 朱琳  昨天,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館新增展出五件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別為東魏一佛二菩薩石像、西魏彌勒佛石像、北齊佛石像、北齊雙思惟菩薩石像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館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後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館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0年向故宮博物院借展著名的河北曲陽佛教造像。這次借展是與故宮博物院在這方面的再次合作。  此次展出五件石刻造像中,東魏一佛二菩薩石像、北齊佛石像、北齊雙思惟菩薩石像、唐代文殊菩薩石像均為1953年出土的曲陽佛教造像。
  • 春節期間瀋陽故宮推出十二生肖文物展
    央廣網瀋陽2月15日消息(記者徐志強)由瀋陽故宮博物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吉犬賀歲——十二生肖文物展」春節期間將在瀋陽故宮師善齋開展。展覽將持續到3月12日。本次共展出瀋陽故宮博物院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珍藏的與生肖相關的陶瓷器、金屬器、玉器、木雕、繪畫等精品文物27件套,年代跨越宋、遼、清、近現代,其中一些文物系首次與觀眾見面。其內容以十二生肖文物為載體,解讀文物生肖背後的寓意,以及生肖與人類的故事。展覽中,4隻可愛的瓷狗格外引人注目。
  • 上海科技館19歲生日推出十二生肖展 天文研究中心同時成立
    東方網記者解敏12月18日報導: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逾7200萬人次、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20家博物館……今天上海科技館迎來了它的第19個生日,並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
  • 《庚申年》猴票原圖展出
    展品:《庚申年》郵票原圖 作者:黃永玉  12日上午,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舉辦的「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館藏生肖郵票展」在北京開幕。
  • 成都五大市屬博物館獻上文化大禮包
    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五家市屬國有博物館更是紛紛展現各自特色,將為市民呈上新春文化盛宴,豐富春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成都城市形象。  武侯祠博物館  米芾書法拓片首次來川展出  每年春節,武侯祠博物館成都大廟會是成都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 天津博物館成立百年: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展至10日
    與《雪景寒林圖》一起展出的還包括北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南宋蘇漢臣《嬰戲圖》(此兩幅展至6月10日),南宋·佚名《中興瑞應圖》、南宋·趙孟堅《水仙圖》(此兩幅展至6月24日)等。同時展出的「守望文明 百年榮光——天津博物館 1918-2018」、 「文海擷珍——天津博物館藏近代文獻展」則講述了天博的百年曆程。
  •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即將展出國寶級巨型海百合化石
    而「花朵」上清晰的鱗片狀結構,又表明了海百合的動物特徵,這就是即將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序廳展出的大型國寶級原版海百合化石。在博物館展陳設計中,序廳的地位尤為重要,它決定了參觀者對博物館的第一印象。在這裡,一座博物館的主題、風格甚至結構都得到呈現。
  • 首博將舉辦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
    據介紹,首都博物館將在2月8日至3月18日舉辦「瑞犬望春風——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目前正在緊張布展中。這是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博物館裡過大年」系列展覽的一部分,旨在通過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觀眾搭建一個過年期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生動平臺。
  • 七月觀展指南,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節目單來了
    博物館篇 上海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預約參觀方式:上海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7月臨展
  • 博物館裡話生肖(身邊的年味)
    最西側是一座三進兩層的古建,掛著一個匾額——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看介紹,原來這就是以生肖郵票為陳列主題的博物館,從2013年5月18日開館後,已經收藏了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1萬多枚生肖郵票和各種生肖郵品。黑漆大門「吱呀」一聲推開,仿佛一下子踏上了生肖郵票的奇妙之旅,博物館共有5個展廳。
  • 計算器具歷史展—第二屆清華科學博物館論壇
    2020年,吳國盛與子木園博物館館長達成共識,在清華大學科技博物館籌備推出了2020年這場令國內外計算機收藏愛好者、國內外科技史界、博物館界都同樣矚目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策展理念作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和此次開館展覽的總策劃人之一,吳國盛的策展理念,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掀起科學認知變革風潮。
  • 一周觀展指南|顏真卿大展倒計時,維米爾展移至大阪
    己亥春節剛過,各地推出的年度大展仍在進行中,不過,有的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其中,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大展」、海派藝術館等「豐子愷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上海雙年展等即將進入30天倒計時。新的展覽同時也漸次呈現,其中包括,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啟的「鄔達克與近代上海建築」、浦東老宅的「翰青雅集」展等。在海外,東京的「顏真卿」展也即將進入尾聲,將於2月24日落幕。
  • 這些博物館一開年就放大招
    △義大利龐貝遺址除了龐貝展和阿富汗珍寶展上半年這2個展也值得去瞅瞅展出時間:已開展,2018年1月16日結束展出地點:永陵博物館永陵的這次展覽是從廣東番禺博物館引進,展品是清代廣州的通草水彩畫:總共有58幅捲軸、36幅通草水彩畫,可以說是嶺南版的「清明上河圖」,展現19世紀廣州的風貌。
  • 波斯薩珊王朝玻璃器皿洛陽展出 最早公元1世紀
    近日,絲綢之路文物文獻展在龍門博物館舉行,身著漢服的胡人陶俑、公元1~2世紀的玻璃器皿……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民間文物集中展出。記者段偉朵  昨日,記者來到龍門博物館,絲綢之路文物文獻展在該館地下一層展廳舉行。記者看到,展品中有一系列的玻璃器皿,玻璃瓶、玻璃尊……非常精美,這是啥時候的產物呢?又跟絲綢之路有啥關係?  「這批玻璃器皿約出現在公元1~2世紀,出土地在中國。」龍門博物館館長王迪介紹說,拿這件尖底玻璃瓶來說,它不同於當時中國的鉛鋇玻璃,薄而有韌性,應是產自波斯薩珊王朝時期的鈉鈣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