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柳體書法,這小字兒,拿捏得秀氣!

2021-01-15 書畫相約

所謂:一筆一世界,一字一乾坤!在書法的學習路上,每個書友的理解都不一樣,筆下的字,反映的不光是一個人的書法功力,更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因此,即便學習同一種字體,寫出來的作品也可以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各有特色。

本文作品為本平臺書友「王建」臨《九疑山賦》作品供稿,供各位書友參考品鑑。書友王建介紹,正在臨寫過程中,還沒有臨寫完成。

細觀此字,字裡行間藏有柳體的瀟灑挺拔,但揮灑自如,輕鬆自在。能夠看出,書者有柳體的功力,但沒有完全拘於其中。

在對臨時,我們主張盡最大可能,以無限接近原帖為本;在創作時,我們主張以柳體為基礎,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解。每一個書友,在對柳體深入研讀與學習之後,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都能在柳體這一領域,取得自己的高度。

書法學習的路上,我們不為成名,但娛樂生活、延年益壽,快樂的是自己。持之以恆,終有一天,你下的功夫,都會給你回報!書友共勉!

相關焦點

  • 初學書法,為什麼柳體字難學好?
    初學書法,不少人對柳公權的楷書字體忌諱莫深,認為他的字體是四大楷書字體裡面,最難學的一種。其實,柳體字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難學,只要把握好如下學習技巧,寫好柳體字就會事半功倍。書法貴在多臨摹多聯繫第一,柳體的用筆方法:柳體字方筆圓筆並用。那麼什麼是方筆呢?就是指在起筆和收筆當中,以及在筆鋒轉折之處有稜角出現呈方形。而圓筆又是怎麼理解呢?圓筆就是指那些外觀看起來渾圓豐潤的筆畫。
  • 歐體、顏體和柳體的筆畫和結體方面各有哪些特徵?
    這是很多臨摹楷書的初學者經常提的問題,也是學楷書必須掌握的基本書法常識。其實,歐體、顏體、柳體都是唐代楷書傑出的代表。歐陽詢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分別是盛唐和晚唐時期的書法家,他們三位分別代表了唐朝不同時期書法水平的典型代表,書法風格各有千秋。
  • 罕見柳體楷偏旁部首書寫技法演示,學柳楷的黃金字帖,請收藏先
    柳公權的楷書被稱為四大楷書之一,雖然在現代書法的發展及審美中有些黯然失色,但是其書法的造詣和柳體楷書的結構絕對是完美級別的。在前面的一些文章當中我們依照書法市場的審美要求,分享了很多歐體楷書的教程,也得到了廣大書友的好評和喜愛。為了傳遞更多的書法精粹,我們今天將柳公權的楷書教學字帖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 常識課:書法字體演變極簡史
    拋開原始記事的文字不算,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中國歷史上主要書法字體有以下五種: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這裡需要強調一個知識點,或者說糾正一個觀點,即草書、行書、楷書是同時期由隸書演變出來的三種書體,並不存在先有誰後有誰的演變過程,一般人認為的先有楷書、楷書寫快成為行書、行書再寫快最後成草書、狂草是錯誤的。
  • 歐楷、顏體、柳體、田楷懸針豎哪些不一樣,他們筆法不同在哪裡?
    大家好,歡迎來到字在自德在書法空間,大家一同探討各種書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杜絕管中窺豹,全面的了解書法共同交流與進步,享受書法的平靜無爭,喜歡《字在自德》的朋友請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我今天分享的是:歐楷、顏體、柳體、田楷懸針豎哪些不一樣?運筆怎麼處理。
  • 華國鋒33幅書法作品欣賞,顏筋柳骨力透紙背,網友,大氣磅礴
    華國鋒 華國鋒主席就是退休後才開始練習書法的,練得還是顏楷書,除了顏體學習行書、草書。據說華老在退休的時光裡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書法的練習和研究上,只要有時間,華老就把在家關在屋子裡勤練書法。後來身邊的衛士回憶說:華老對顏體有著獨特的情感,有時候一個字要寫幾百遍,直到寫好才肯罷休。這就是學書法最值得傳揚的精神,腳踏實地,一筆一畫地寫。今天我們看華老的字,就會感覺他的字有顏體的寬博宏偉、沉雄樸茂,又有柳體的瘦硬堅挺,骨力洞達。真正的好書法。
  • 左手寫就人生——訪民間書法碑刻藝人劉荊洲(圖)
    變故  走進青原區值夏老街劉荊洲的「藝林書刻行」,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琳琅滿目的書法精品滿牆滿桌滿地,楷書力透紙背,行書如行雲流水,草書則靈動飄逸,那一樁樁、一件件書法雕刻作品莊重雋永,刀法純熟,令人咋舌。任誰都想像不出這樣的書法雕刻傑作竟是出自一位只讀過二年級,且是用左手寫出來的匠人之手。
  • 書法之門從這裡開啟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學書法應該從篆書入手。因為從書法歷史的角度看來,是先有了篆書,然後再次第有了隸書等字體。這個觀點明顯是不對的,甚至不需要花時間去辯駁. 如果單論字體出現早晚的話,哪怕不上溯到結繩,也要追溯到甲骨文呢。這明顯就不合理嘛。更何況,魏晉之後,書法發展史上,各字體發展歷程犬牙交錯,例如說同是草書,章草脫胎於隸書,今草的淵源則與楷書更接近。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象妙,好,如,姿,安,姓等,都是常見字,所以要多加練習,才能寫好。以「妙」「安」「姿」字為例分析一下「 女」字旁的在漢字不同位置的寫法:1、「妙」字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右的協調與緊湊搭配,左 邊的「女」字旁整體呈收縮態勢,橫畫變提,捺畫變點,不要超過豎直中分線;右部「少」撇 畫往左伸,與左邊融為一體,這個整個字顯得緊湊一些。2、「安」字是下面結構,要做到上窄下寬。寶蓋頭的橫鉤略向右上斜。
  • 字寫得極好,書法遠超當今書法大師
    現代的高考狀元也已經逐漸擺脫了大家心目中書呆子的形象,狀元也是可以多才多藝的,並且,絕大部分的狀元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書法寫得極好。 據說古代的狀元都是才華橫溢,並且字寫得極好,隨便拿一個出來書法水平就已經遠超當今書法家了。 在清朝的時候,人們選拔人才有一個硬性的標準——書法。過去清朝的科舉考試是非常看重書法的,所以無論是取得了何種成績,書法是門檻,所以當時所有的考生,字都寫得很好。這是清朝高考第一名劉已千的試卷。這張古代試卷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整,這個是極為罕見的。
  • 跳舞女人氣質好,書法女人更溫婉,女人練書法有哪些字體更顯美
    書法講究的返璞歸真,這種淡泊名利卻能端莊大氣,雖然沒有跳舞那般的洋氣,但書法能夠滋養女人書卷氣息,雖然沒有華麗的衣著,但質樸更幽香脫俗。所以,女人要學書法,書法能夠讓你們更有內涵,今天我們就要談到的女人學習書法該怎樣入手呢?分別都有些什麼字體會讓你看上去更加的美。
  • 081,書法作品欣賞,田蘊章、田英章老師的字
    鴻基福地,瑞靄華堂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那一年,行走在某書畫街上,突然在一家畫廊門口發現了一幅書法作品,眼前一亮。再一看,署名田蘊章。後來,又發現了更多的田老師的作品。我在網絡上找到了田老師的幾幅書法作品,照著一筆一划練習。隨後又了解到田老師是學歐體的基礎上開創了自己的字風。類似的研究歐體的學有所成的老師也不少。他們在學歐體以及其它字體的基礎上,綜合所學,結合自己的審美觀,漸漸地形成具有明顯個人特徵和風格的字體。歐體、顏體、柳體、趙體,這四大楷體中,我最初學習的是柳體,後來喜歡趙體,之後又接觸了顏體,最後接觸的是歐體。
  • 寶蓋頭「宀」寫不好?看了這2個方法茅塞頓開!
    此前有人給筆者留言說自己的寶蓋頭「宀」很難寫得稱心如意,希望我們能夠推送一期怎樣寫好寶蓋頭「宀」的文章,今天我們就從以下2點來探討如何寫好書法中的寶蓋頭「宀」。一,認識筆畫組成。寶蓋頭是一個簡單的偏旁結構,是由側點、豎點、橫鉤3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側點在書法上又稱之為「斜點」,永字八法中講到「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 如何寫好「心」字底
    陸柬之 文賦局部一,對準中心軸。端莊穩重是寫好書法的基本前提,自打學習書法開始老師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將每一個字寫得穩重端莊。很多人說寫字如做人,行的正則走得穩,這一點在心字底的書寫中尤為緊要。這一點與行楷書普遍的橫畫右上傾斜是一致的,除了書寫習慣還與傳統的審美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書寫過程中忽視了這一點,甚至將心字底的三點一線寫成水平的一條線,反而達不到穩重端莊的效果。三,內收而外放。我們觀察歐楷中的「總、急、願」等字,如果以透視學的線條分析心字底的這三點,不難發現它們總是呈內收而外放的布局。
  • 2021牛年柳體楷書春聯帶橫批
    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蜜多時,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
  • 書法聚焦 | 每日經典欣賞——《正氣歌》
    《正氣歌》為宋代名臣文天祥所寫,該詩慷慨激昂,充分表現出其堅貞不屈之情操。黃自元初仿顏體,又摹柳體、歐體、雖書法屢經更變,但博採眾家之長,卓然自成一家。其字工整勻稱,所書《正氣歌》集浩然正氣於一體,可見其得坦蕩磅礴之神髓。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二:米字旁
    含有米字旁的字較多,米字旁在漢字中出現的位置也多種多樣,如出現在左邊、上面、正面、中間等,構字能力較強  大家在用毛筆寫"米"字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米字旁整體修長,不要寫得精短。右側基本豎直齊平。◆ 豎畫要直,從橫畫的中間偏右處穿過。碑帖中,豎畫① 在收筆處常會出鉤。◆ 捺畫②變點畫。
  • 他寫的「娃娃體」書法獲得了全國書法獎,這種書法怎麼學?
    所謂「娃娃體」書法,是指寫出來的字就好像剛學的娃娃寫的,很是稚嫩,也很質樸,為什麼有很多搞書法的人,都喜歡追求這種風格?原因就在於「娃娃體」有稚拙、自然之感。在一次全國書法展上,一幅「娃娃體」作品獲得了這屆書法大展的三等獎,從此而一舉成名,他就是朱興賢。
  • 河南農民喜歡書法,用煤灰寫書法,一手「毛體字」真漂亮!
    聽到黃鐵圈這樣的名字我們也都知道非常的土,一看就是農民出身,雖然黃鐵圈是農民出身,但是黃鐵圈從小就對中國的的書法非常的喜歡,沒有名師指點的黃鐵圈對中國的書法也是非常的執著,通過自己一個人的研究最終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藝術美,黃鐵圈最為喜歡的就是「毛體字」,他寫的「毛體字」非常的漂亮,而且書寫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特殊,因為平時家裡沒有錢買墨水,所以黃鐵圈就通過撿煤灰來寫書法,看到這裡以後相信很多網友也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