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鍘刀切斷男童手腕斷掌再植好歷經 14 小時

2021-01-08 環京津網

暑假伊始,家住畢節的 5 歲半的小寶(化名)趁大人不在家,用家裡的農用鍘刀玩耍,把自己的左手掌從手腕處齊刷刷的切了下來。

意外發生後,小寶的家長連夜將孩子送往貴州省華夏骨科醫院。歷經兩天兩次緊急手術,手術時間累積長達 14 個小時,該院顯微外科的醫生們接力為小寶進行斷掌再植,成功將切斷的手掌接了回來。

7 月 14 日,小寶在 ICU 觀察期內情況良好,轉入了普通病房,記者走訪了貴州省華夏骨科醫院顯微外科,據統計,每月該科室斷肢再植手術達到了 70 餘例,其中有近 50 例屬於斷指傷。醫生表示,斷指傷的兒童傷者數量也在逐漸上升," 多數以農村兒童為主,都是家長看管不利造成,而假期則是高發時段。"

悲劇發生 輾轉兩地就醫

小寶的家長告訴記者,7 月份開始,小孩讀的幼兒園放暑假了," 家裡面的大人各有各忙,也沒有時間專門守著孩子,所以這段時間他都是一個人在家裡玩。"

意外是發生在 7 月 10 號下午,當時在外忙著的家長突然聽到院子裡孩子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於是立馬就跑回院子,看見放在院子裡的鍘刀上一片血跡,孩子就坐在旁邊大哭," 整個左手掌掉在地上,現場是大灘的血。" 孩子的姑姑說,娃娃的傷口不斷地噴射鮮血,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自己都被嚇得腿軟了。

孩子的哭喊聲也驚動了鄰居們,隨後大家七手八腳的就把小孩和切斷的手掌一起送到了離得最近的縣城醫院,又馬上通知了孩子在雲南打工的父親。

" 縣醫院的醫生說,需要馬上進行手術,孩子的手還有希望接回來,但是縣裡的條件做不了這麼精密的手術,所以建議我們送到貴州省華夏骨科醫院。" 姑姑說,於是全家連夜又趕往貴陽,當晚 22 時左右,終於趕到了醫院。

" 事後回想起來,孩子肯定是在家裡看見我們用鍘刀切豬草,想要模仿大人,但是鍘刀太重了,才會切到了手掌。" 姑姑說。

兩場手術接力 14 小時 成功接回斷掌

斷肢再植就是將因事故被機器切斷,或在交通事故中斷離的手指、手、手臂或腳,重新接上,並儘量保持其功能性。" 重接斷離的肢體並使其重新擁有功能,就需要把血管、神經以及皮膚和骨骼縫合在一起,手術要在顯微鏡下操作,這也是顯微外科的主要手術內容。" 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顯微外科主任張晶說,手術最大的挑戰,是要把被切斷的所有血管及神經全部接上。

" 用比頭髮絲還要纖細的縫合線將血管、神經一一重新吻合,其精細化程度相當於米上刻字。" 張主任說,再加上患者年齡小,血容量少,耐受力差,血管細小,血管脆嫩、吻合難度大,手術風險比大人要大很多。而且肢體已經完全斷離且已經斷開長達 8 小時以上,必須趕緊手術。

當晚,手術臺前,主治醫生韓健先小心翼翼的清理創面,接著找到血管、神經、肌腱的斷端,在顯微鏡下,用嫻熟的手法小心翼翼縫合每一根斷裂的血管神經,歷經 8 小時,小寶的手術終於完成,從手術臺轉至 ICU 病房觀察。

" 第 1 次手術完成不到 12 小時,我們發現孩子的血管有一側不回血,即動脈輸出血而靜脈不會回流,這樣的情況需要再進行二次手術。" 醫生說,隨即,醫生就與守在 ICU 病房外的家屬進行了溝通。家屬也同意進行二次手術,孩子的爸爸籤署了手術同意書。

第 2 次手術中,醫生從孩子的右腿腕部截取了部分血管為其重新接駁血管,在手術室外焦急等待 6 小時後,手術等燈終於熄滅。" 手術成功,還要在 ICU 內觀察一段時間。" 醫生說。

14 日小寶在 ICU 觀察期內情況良好,轉入了普通病房,記者在病房內看到,小寶左手纏著厚厚的染血的紗布,其間還明顯看到冷冰冰幾根鋼針在紗布縫隙處矗立著,觸目驚心,孩子很堅強,也沒有哭鬧。

主治醫生表示,孩子恢復情況良好,但是小朋友的手腕是否真正成活,還要看接下來的護理和應對。要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那以後基本生活還是能夠與常人無異。

顯微外科接斷指 每月有 50 例

小寶發生意外的一周之前,貴州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 2019 年學術年會暨學會交流大會在貴州華夏骨科醫院舉辦。

作為我省最早發展顯微外科的醫院之一,該院顯微外科副主任張晶在會上表示,該科室收治的傷者中以年輕男性體力勞動者為主,值得注意的是,斷指傷的兒童傷者數量也在逐漸上升。顯微外科每月平均要進行 " 斷指再植 " 近 50 例,臨床需求日益增大。" 尤其是假期開始了,預計病房裡的小病號,將會不斷的上升。"

她表示,在多年的手術累積中發現,斷肢傷中數量最多的斷指意外,傷者以年輕的男性體力勞動者為主,大多都是機械操作不當造成。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斷指傷的兒童傷者數量也在逐漸上升," 多數以農村兒童為主,都是家長看管不利造成。" 據統計,每月該科室斷肢再植手術達到了 70 餘例,其中有近 50 例屬於斷指傷。

據了解,本次學術大會作為貴州省顯微外科領域盛會,旨在加強我省與顯微外科學界的學術交流,為貴州省顯微外科醫學事業注入新活力。

" 現在的顯微外科發展很快,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多,除了斷肢再植,還運用於頭皮撕脫修復,游離皮瓣修復等外科傷中。" 張主任表示。

醫生分析 兒童骨傷兇器之首是洗衣機

張晶醫生表示,在手足斷裂的兒童骨傷當中,首當其衝的兇器就是渦輪式洗衣機," 每年都要發生多起洗衣機咬斷手指的意外。這些事故大多是假期,高發的年紀是 10 歲到 15 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可以獨立做一些家務,洗衣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最容易發生洗衣機絞傷。" 張醫生指出,高發時間是在假期,這也和做家務聯繫在了一起。

其次,傷人最多的是農村的鍘草機和打穀機等農用設備,但是這類機械傷人的對象,大多在 3-5 歲。張醫生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好動,對事物又好奇,對危險沒有足夠的認識,常常因為好奇去觸碰尚未停止轉動的機器皮帶,從而絞斷手指。而這類離斷傷,屬於旋轉撕脫,常常出現切口不齊,肌腱、神經、血管等再植難度都很大," 及時再植成功,功能是否恢復都難講,對孩子今後的生活都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另外,醫生提醒,後座沒有系安全帶也是傷害小孩子的一大不良習慣。除了坐後座不系安全帶,不安裝兒童座椅之外,有些家長還有抱著孩子坐車的習慣,實際上抱著孩子也增加了孩子受傷的危險因素," 一旦發生車禍,巨大的衝擊力會讓在抱在懷裡的孩子首當其衝受到撞擊,相當於成了大人的安全氣囊。" 醫生說。

相關焦點

  • 男童玩封口機 右前臂被切斷
    2歲的男童小飛(化名)玩耍時,爬上凳子,將小手伸進豆漿封口機,說時遲那時快,封口機迅速感應,將他的右前臂完全切斷。意外發生後,小飛當場休克,幸好,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被送到醫院,小手被接活了。小飛的斷掌逐漸恢復感覺,能輕輕抓握東西奶奶剛放下男童 轉眼意外發生了昨日,小飛還在住院,右手裹著石膏,但他仍頑皮地用左手猛戳手機,一看到醫生,他就天真地笑,揮舞著小手說:「我想回家!」
  • 5歲女孩右手腕被連根切斷 經6小時成功接上(圖)
    12月16日下午,小邦跑進廠裡玩耍,右手腕不慎被正在開動的機器連根切斷,整個手掌都掉了下來。  所幸送醫及時,已經下班的8名手外科醫生被半路叫回,加班做了這臺耗時6個小時的手術。  目前,小邦的斷手已經接上,情況穩定。醫生說,將來恢復正常功能沒問題,只是力量會差點。
  • 4名醫生接力手術 12小時接上斷掌
    昨天上午,關康再植的左手手指已能微動。鄒凡重上手術臺前,用手機拍下了梁志強和蔡材樑在顯微鏡下做手術的畫面,背後的電子鐘顯示的時間是「04:48」。3條動脈、4條靜脈、3條神經、18條肌腱,12個小時裡,東莞市中醫院的4名醫生接力手術,終於將它們一一接上,患者的斷掌重回手腕。
  • 砍豬骨砍斷手,4名醫生12小時接力手術,斷掌成功接上!
    疫情之下,他們首次為一名斷掌患者成功地進行了再植,3根動脈、4根靜脈、3根神經、4塊腕骨、18條肌腱,在12小時不間斷的手術中一一接上。斷掌再植,放眼全國這都是一項高難度的手術。不到2毫米粗的血管,兩名醫生要同時在顯微鏡下配合手術,血管用的顯微縫線,5根加在一起才有一根頭髮粗,手術非常複雜;而12小時超長的手術時間,更非常人能忍受。
  • 福州2歲男童手臂被絞斷!兇器很常見!
    近日,福州2歲男童小飛(化名)在玩耍時,不慎將右前臂伸入奶茶封口機,手臂瞬間被絞斷!關鍵時刻,市二醫院的醫生爭分奪秒,事發一小時後就為小飛進行了手術。加上患兒家長採取錯誤做法,將斷掌泡在生理鹽水中保存,給手術又增加了難度。小飛被送到醫院時,已失血過多,基本休克。醫院了解了小飛的傷情後,立即為其開通綠色通道,急診科、搶救室、手外科、麻醉、手術室、ICU等多科室協作,術前檢查和患肢預先處理同時爭分奪秒進行,原本需準備3、4小時的急診,受傷後僅1小時,小飛就接受手術。
  • 龍勝一男子左手掌不慎被電鋸鋸斷 醫生顯微鏡下把斷掌成功「接活」
    幸運的是,8日晚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近5小時為傷者開展斷掌再植手術。在手掌離斷、失血近 10 個小時後,成功將楊師傅的斷掌 「接活」。 9日,記者到南溪山醫院了解了事情的詳細經過。楊師傅今年47歲,家住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是一名貧困戶。8日中午1點多鐘,楊師傅在家裡用皮帶電鋸鋸木頭的過程中,因為一時沒站穩,腳下一滑,左手一巴掌按在了高速旋轉的電鋸上。
  • 幼童手臂塞進絞肉機 顯微鏡下手術接回斷掌(圖)
    醫生和消防員合力救出絞爛的小手,經過8個小時的手術,用比髮絲還細的手術縫線接回斷掌斷指。昨天,記者到醫院探望了樂樂。  誤將右手塞進絞肉機  昨天下午,記者在北大醫院見到樂樂時,他正躺在病床上哭鬧,右手被紗布團團包住,還在發燒。樂樂的父親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是開肉檔的,以向附近的小餐廳供應肉醬為生。
  • 衡水1女子6根手指被切斷!
    「好的,馬上準備」。 8月26日下午,48歲的李女士在操作切割設備時,被快速運轉的機器瞬間「鍘」斷了六根手指:右手三根、左手三根(分別為兩側中指、食指、無名指)。前期包紮後,李女士被緊急送至衡水市人民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急診科。
  • 遂寧一71歲老人手臂被切斷,醫生「穿針引線」7小時為其接上
    顯微鏡下「穿針引線」7小時 斷肢再植術是一項系統工程,對醫生的技術要求極高,而患者何某雲已經71歲高齡,體質差、血管彈性差、斷面汙染且不整齊……斷肢再植的條件極差,手術失敗率較高,對醫生的顯微技術要求更高。但是患者和家屬如此強烈的保肢願望,手顯微外科的醫生們決定「拼一拼」。
  • 為撿杯蓋,7歲男童手腕被卡排水溝!瀘州消防緊急破拆排水板
    為撿杯蓋,7歲男童手腕被卡排水溝!10月16日瀘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江陽區黃艤鎮某新校區一名7歲男童的手腕被卡在排水口請求救助9分鐘後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指揮員查明現場情況後命令救援人員在對被困人員手腕及頭部進行保護的情況下
  • 爬滿螞蟻的斷掌再接成功!電鋸金屬片緣何成「兇器」
    爬滿螞蟻的斷掌再接成功!電鋸金屬片緣何成「兇器」  7月28日,55歲的患者張先生和家屬一道來到醫院,向幫助過他的醫護人員送錦旗表達感謝,今年5月12日晚,他在家中操作電鋸時,不慎切割到自己的手掌和手指,張先生一度已經把手指扔掉,認為無法救活,而今天,他已經可以用手掌握緊物體和開車了。
  • 6歲男童貪玩不慎絞掉手指 醫生將孩子腳趾接成食指完美恢復
    6歲男童貪玩將右手食指放入廣告噴繪機的齒輪,斷指不能再植,食指從此缺了一截,孩子陷入了深深的自卑。郭女士立刻抱著孩子去醫院急診,醫生進行了斷端縫合,而離斷的食指末節已經擠壓嚴重,失去了正常結構,不能再植,孩子的食指從此缺了一截,媽媽心裡充滿愧疚與自責。後來,孩子上學的時候不願意用食指寫字,總是自卑地想把它藏起來。郭女士開始帶著孩子四處求醫,但沒有妥善的方法。
  • 女子意外壓斷手臂 醫生妙手「拼接」6小時接回
    至今,吳鴻珠仍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當時會這麼糊塗,讓機器把左手壓斷了,「大概在手腕上方4至5釐米處,手臂完全斷裂,只剩下一點皮相連,鮮血直流,疼得已經說不出話來。」 看到血肉模糊的手臂,家人都嚇傻了,在嘉善醫院進行簡單包紮後立即將她送往嘉興市第二醫院。送上急救車時,血還在不停地流,情況十分危急。
  • 21歲繼母砍斷6歲繼女手臂後將斷掌剁成碎塊(圖)
    更難以置信的是,隨後,這個21歲的女人竟將女孩的斷掌宰成碎塊,導致無法再植。這起人間慘案在當地引起極大的民憤。9月29日凌晨,惡繼母陳萬群被刑事拘留。  天!孫女的手掌不見了!大家在郭家的廚房仔細搜索,終於在菜板旁發現了斷掌,但斷掌已被陳亂刀剁碎,根本無法縫合再植。想到一個6歲女孩將永遠失去右手,龔紅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衝著陳咆哮起來:「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啊?」  千人探望不幸女孩  宜賓市和宜賓縣婦聯獲悉此事,萬分震驚。縣婦聯負責人呼籲社會向不幸女孩郭娟提供援助,同時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
  • 徐州7歲男童模仿動畫片內拆電扇 手掌被絞爛
    電扇呼呼轉,男孩去拆防護罩手被絞傷傷口深達骨頭,3個多小時手術保住了手掌7月2日下午,徐州某醫院急診科送來一名男童患者。孩子的左手掌血肉模糊,左手指的骨頭清晰可見。孩子看起來只有六七歲,因為哭的時間較長,已發不出聲音,醫院趕緊給孩子安排手術。
  • 7歲男童模仿動漫人物拆電扇 手掌被絞爛(圖)
    電扇呼呼轉,男孩去拆防護罩手被絞傷  傷口深達骨頭,3個多小時手術保住了手掌  7月2日下午,徐州仁慈醫院急診科送來一名男童患者。孩子的左手掌血肉模糊,左手指的骨頭清晰可見。孩子看起來只有六七歲,因為哭的時間較長,已發不出聲音,醫院趕緊給孩子安排手術。
  • HBO助力斷指再植術的成功
    入院後立即完善術前準備,於當日10:00在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左環指試行再植,左小指皮膚回植術」,手術順利,術後予抗感染、抗凝、抗痙攣、活血、消腫、營養神經、預防血栓等對症支持治療。術後患者傷口周圍皮膚軟組織稍腫脹,環指末梢顏色紅潤,毛細血管反應靈敏,傷口輕度紅腫,無異常分泌物滲出,皮緣對合良好,再植環指克氏針與石膏固定。
  • 什麼是斷掌手相 斷掌的人好不好
    那麼什麼是斷掌呢?斷掌的手相是什麼樣的呢?斷掌的人好不好呢?下面為你一一來解讀下斷掌手相。問:什麼是斷掌手相?答:所謂斷掌,就是智慧線和感情線相交,從手掌的一端至另一端,成一直線橫越的相。斷掌具有以下特徵:生命線、智慧線、感情線三條線的起點相互交接,或連成橫切過手掌的直線。斷掌是命理手相學中對手的掌紋的一種稱呼。
  • 斷肢再植康復患者為貴州華夏骨科醫院...
    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韓健回憶說,考慮到情況比較緊急,為了保住患者的小腿,醫院立即啟動創傷救治綠色通道,當即為劉先生進行左下肢離斷再植術。時間不等人,韓健帶領科室的醫護人員迅速開始手術,清創,脛骨外固定架固定術+脛骨克氏針內固定術,血管、神經、肌腱探查修復術+血管移植術……一系列操作,手術足足做了12個小時,最後宣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