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傳媒聯盟記者 馮遊遊 邵淑驍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0-29 [
列印] [
關閉]
「金、木、水、火、土」,「宮、商、角、徵、羽」,「天、地、人」,這些充滿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的「冠名」,其實都是第十一屆「挑戰杯」各分類展區的命名。
本屆「挑戰杯」各分類展區的命名可謂獨具匠心——首先,按照位置和大類別分為兩個區:U館,用於展示自然科學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方館,用於展示哲學社會科學類論文、港澳臺及海外作品、大型作品、世博會展品。
U館依據「五行」對應作品進行匹配分區:
金——機械與控制類作品展區。機械製品多為金屬材質,取「金」,概括其表象。
木——數理類作品展區。木的紋理規整、形態嚴謹,取「木」,強調其寓意。
水——生命科學類作品展區。水是生命之源,取「水」,貼近其內涵。
火——能源化工類作品展區。能源多與熱量相關,取「火」,映襯其功用。
土——信息技術類作品展區。矽是資訊時代的主要介質,取「土」,解釋其品質。
方館依據「五音」、「天、地、人」對應作品進行匹配分區:
宮——法律。法律為治國之本,君(宮)乃一國之首。
商——管理。臣(商)為管理之才,管理天下諸事。
角——教育。教育為民(角)之本。
徵——社會。一件件發生或者是正在發生的事(徵)構成了一個社會。
羽——經濟。物(羽)是經濟生活的一個必要條件。
天——大型作品展區。天之大,「天」可概括大型作品的形象,給人震撼。
地——港澳臺及海外作品展區。地乃廣博之物,港澳臺與海外地區作品為地區性較強的展區,用「地」解釋其來源。
人——哲學。哲學回歸於「人」,是以人為本位的學問,凝聚著「人」的思想洪流。這樣的命名方式,除了方便查找之外還為競賽平添了濃濃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