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性格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健康。
我們平常會開玩笑說:兄弟悠著點,性格這麼火爆,小心爆血管!
而那些經常「無病呻吟」的人,也會被貼上「抑鬱」的標籤。
實際上,無論你是哪類人,都可以跟「某性格類型」掛鈎,如A、B、C、D型。
相應地,你可能會被某種疾病「青睞」。
那麼,你屬於哪類性格的人,又跟哪種疾病冥冥之中有「緣分」呢?
A型性格:暴脾氣的代表
A型性格主要特徵:
1、對自己有極高要求,具有時間緊迫感。
2、生活、工作、學習呈快節奏狀態,力求速戰速決。
3、走路、騎(開)車經常闖紅燈或者飆車。
4、好勝心極強,永爭第一。
5、喜歡同時幹幾樣的活,比如邊讀書邊剃鬚,邊開車邊高談論闊等。
6、容易衝動,脾氣隨時「爆發」。
7、思維活躍,反應靈敏。
A型性格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臟病專家弗雷德曼提出的。
他發現就診的冠心病患者所坐的椅子,在地面留下了一深一淺兩個坑。
原來,患者候診時心情十分焦急,經常抱怨要等很久,並且喜歡往椅背靠,將椅子兩條前腿翹起來。
久而久之,椅子兩條後腿就在地面磨出了凹坑。
弗雷德曼稱,這些患者可以用四個單詞形容,即易惱火(Aggravation)、激動(Irritation)、發怒(Anger)和急躁(Impatience)——AIAI。
由於有兩個A,弗雷德曼就把這類性格的人定義成「A型性格」。
後來有更多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較多的人屬於A型性格,且他們復發率高,預後差。
預後:根據經驗預測的疾病發展情況。
那麼,A型性格是如何誘發冠心病的呢?
與正常人相比,A型性格的人更易出現過分應激反應。
在應激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
這些物質一方面可直接引起血壓升高,另一方面可促使脂肪快速分解,使血管中游離脂肪酸含量增加和加劇血小板聚集,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等疾病。
對於A型性格的人來說,最好能養成好習慣,比如把事情按重要程度等級劃分,逐個完成。
另外,你也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向朋友傾訴,找心理諮詢師幫助調整。
B型性格:平平淡淡,與我無關
弗雷德曼在發現A型性格的同時,還發現了A型性格的對立面——B型性格。
B型性格的人不像A型性格那麼剛烈,他們相當「佛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正是因為不溫不火的性格,B型性格的人很少發生應激反應,神經內分泌功能較少出現紊亂,因此亞健康狀態人數極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也較低,且長壽的人80%以上屬於B型性格。
總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樂,說的就是他們。
但相比A型性格和B型性格,我們絕大多數人位於A與B的交界點。
C型性格: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C型性格主要特徵:
1、以滿足別人需求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2、為了能跟別人搞好關係,即使被「穿小鞋」,也會選擇忍讓。
3、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表面雲淡風輕,背後卻把眼淚往肚子裡咽。
專家認為,C型性格的人更易被癌症盯上。
比如食管癌的發生相對危險度(OR值)為3.09,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
人體的免疫機能是對抗癌細胞分裂增殖的重要保護屏障,健康的人體裡,正常細胞也有成為癌細胞的可能,但免疫系統能及時在癌細胞增殖前將其消滅。
而C型性格會阻礙免疫系統工作,使其不能發揮正常水平。
另外,持久的壓抑心理狀態,可導致體內DNA修復缺損,應激內分泌及神經肽改變,內生阿片系統變化,自身殺傷細胞激活等,均與促癌可能有關。
不過,如果說C型性格的人一定會得癌症,就是錯誤的說法,這屬於「販賣焦慮」。
性格只是其中一種影響因素,千萬不可忽略其他的致癌因素。
假如你不幸「對號入座」,就應該找到合適的途徑排解和發洩情緒,多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另外,換一個寬敞明亮的居住環境,也有助於改善心境。
D型性格:消極且抑鬱
D型性格,是A型、B型和C型性格概念的擴展,由消極情感和社交壓抑兩部分組成,是比利時心理學家和研究員Denolle在1990年首次命名的性格類型。
這種性格的人,一般會:
1、悲傷、易怒、無緣無故的擔憂。
2、對前景感到悲觀。
3、有消極的自我對話。
4、害怕社交,與別人接觸時感到緊張和不安全。
5、害怕被拒絕。
6、覺得人生渺茫,毫無希望。
也許普通的人也會有這樣的情感,但真正具備D型性格的人更能頻繁地體驗這些情緒,並且持續時間更長。
有研究發現,D型性格是心源性(OR=3.8)和非心源性(OR=6.4)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
相較於一般人群而言,抑鬱患者心率較快,且對來自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應激具有較強的心血管反應。
持續或頻發的應激,容易導致腎上腺髓質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協同激活,使可的鬆緩慢而過度地釋放,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
另外,D型性格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障礙及心肌突發缺血,都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再次發作。
因此,D型性格人士要積極鼓勵自己,及時把感情釋放出來。
努力找到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尋找共同興趣,或者設定有意義的目標等,同樣有助於D型性格人士走出困境。
可以很肯定地說,性格不是患病與否的唯一因素。
年齡、飲食、地區、性別等,都是一雙雙無形的手,可能會逐漸將你推向火海。
性格類型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但「再發脾氣小心爆血管」這句話也是有道理的!
參考文獻
[1]楊菊賢,虞俊.性格與疾病.國際中華神經精神醫學雜誌.2003,4(3):79
[2]王洪芳,李紅豔,郭瑞芳,李燕.冠心病A型性格負性情緒的幹預研究進展.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1.9(5):379
[3]洪韻琳,張冀崗,張豔玲.癌症與C型性格.中華醫學雜誌.1993,73(1):47
[4]瞿國峰,王成.C型性格與惡性腫瘤的相關性研究.現代腫瘤醫學.2018,26(9):1458
[5]周靜.蔣文慧.D型人格與心血管疾病.臨床心身疾病雜誌.2012,18(1)
編輯:小譚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