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已邁入漲價新周期!8年前這家龍頭率先漲價 當年淨利大增85%!

2021-01-10 同花順財經

今日乳業板塊集體大漲,盤中板塊大漲6%,板塊內熊貓乳品更是一度漲超18%,皇氏集團、鵬都農牧、光明乳業、新乳業、天潤乳業等集體掀起漲停潮。

近期鮮乳奶價持續上漲

近期,受需求回暖及奶牛存欄數下降影響,鮮乳奶價持續上漲。

安信證券復盤國內鮮乳價格走勢後,將以往分為三個階段:

2012-2013年:受國內飼料成本大幅提升疊加口蹄疫影響,國內生鮮乳供給遭到打擊,同時,據歐睿數據顯示,2013年牛奶飲品/酸奶消費量分別同比增8.8%/12.8%,需求端大幅放大;生鮮乳價格從2013年5月開始大幅上漲,高點為2014年1月的4.27元。

2013-2018年:「奶荒」導致國內乳企大量採購進口大包粉,同時奶農在奶價高點仍在積極擴產,供過於求導致奶價於2014年初進入下行周期。

2018年至今:經過2014-2016年奶價低位、養殖場虧損、環保政策縮緊後,我國奶牛存欄數量從2014年的840萬頭下滑至2019年的610萬頭;而需求端與2013年相似同樣出現了放大,相關數據顯示2015-2019年白奶/酸奶銷售量複合增速為0.75%/11.0%,白奶+中高端酸奶消費佔比提升,對原奶需求更大。

本輪奶價上漲持續性將更強

安信證券認為,本輪周期國內生鮮乳價格從2018年Q2開始反彈,目前相當於2013年年底的水平,並且維持環比增長態勢。

從供給端來看:國內經過2014-2016年奶價低位、養殖場虧損、環保政策縮緊後,我國奶牛養殖門檻大幅提高、奶牛存欄量持續下滑,奶牛存欄數量從2014年的840萬頭下滑至2019年的610萬頭,雖然單產水平提升,但根據統計局數據,2015-2019年牛奶產量複合增速僅為0.17%。

從需求端來看:2015-2019年白奶/酸奶銷售量複合增速為0.75%/11.0%,高於國內牛奶產量增速;如前所述,乳製品消費結構變化,白奶+中高端酸奶消費佔比提升,對原奶需求更大。

安信證券認為,此輪周期將不同於2013年:在消費升級、健康意識提的背景下,白奶的生鮮乳使用量高於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奶價預計將大幅提升。安信證券判斷,由於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以大包粉為原料的乳品消費佔比下降,未來乳企傾向於進口液態奶平滑國內奶價上漲,但是運輸成本較高,國內外奶價聯動性或許沒有上一輪那麼強(取決於兩者價差,兩者價差可能更大)。

機構推薦奶業龍頭伊利股份

安信證券推薦奶業龍頭伊利股份。

2013年奶價大幅上漲,伊利在2013年下半年對部分產品進行提價,帶動盈利能力顯著提升;201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3.87pct;反映到收入/淨利潤增速端,2013/14年收入增速13.78%/12.94%,淨利潤增85.61%/30.03%。

據渠道反饋,伊利低溫產品自12月起漲價,同時我們判斷常溫產品促銷費用縮減仍有較大空間(公司2020Q3銷售費用率20.44%,但是2013Q3僅為15.13%)。直接與間接提價+產品結構升級,推動噸價持續提升;需求端,白奶需求向好,渠道反饋安慕希12月已經轉正。

安信證券認為伊利在疫情中份額提升,在奶價上行周期中亦能受益和彰顯競爭優勢。奶價上行通常會帶來競爭減緩和減促,同時早已實現的全球資源布局會發揮協同威力,有望弱化奶價周期影響,並增強龍頭企業持續促銷競爭能力。

來源: 同順-深研所

相關焦點

  • 漲價帶飛股價: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 一杯奶貴了多少?
    消息面上,有券商發布研報稱,伊利、蒙牛白奶產品近期漲價3%-5%,對此,兩家上市公司均不予回應。而熊貓乳品方面卻明確透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乳製品漲價屬於合理的調價行為,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成本在提升,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增長,尤其是剛性需求在增長。乳製品開啟漲價潮?
  • 漲價帶飛股價,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一杯奶貴了多少?
    消息面上,有券商發布研報稱,伊利、蒙牛白奶產品近期漲價3%-5%,對此,兩家上市公司均不予回應。而熊貓乳品方面卻明確透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乳製品漲價屬於合理的調價行為,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成本在提升,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增長,尤其是剛性需求在增長。乳製品開啟漲價潮?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究其原因,市場傳出伊利、蒙牛旗下牛奶產品提價風聲,行業性漲價或一觸即發。   乳業雙雄小幅提價   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去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   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
  • 每噸漲價500-2000元!龍頭紗線企業帶頭集體漲價,這波太猛了!
    「羊群效應」已經形成,龍頭紗線企業集體漲價而相較滌綸長絲的上漲幅度,棉紗的大動作最為明顯。節後歸來,隨著鄭棉期貨高開高走,棉紗第三輪漲價落地,其中今日山東聊城某龍頭企業提漲300-800元/噸,山東濱州某龍頭企業提漲500-1000元/噸,安徽某龍頭企業提漲1000-1500元/噸,上海某龍頭企業提漲500-1000元/噸,江蘇某龍頭企業提漲300-500元/噸,後市仍有漲價預期。而且隨著棉紗價格上漲,坯布價格也出現0.1-0.3元/米漲幅。
  • 伊利、蒙牛、新希望集體大漲,國內乳業要變天?
    1 月 5 日,伊利股價高開高走,最高達 51.85 元,總市值突破 3000 億元。截至當天收盤,伊利股價為 50.93 元,上漲 7.54%,總市值達 3097.88 億,創歷史新高。
  • 伊利基礎奶打頭陣,新一輪乳品漲價潮將至?
    據搜狐財經消息,針對海通證券調研稱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的消息,1月5日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系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界面新聞分別向蒙牛、光明等乳企詢問了漲價消息,蒙牛、新乳業表示對此不予置評,光明乳業稱目前還沒有漲價動作。
  • APP、太陽、晨鳴、華泰等龍頭紙企近日連續發出漲價函,對...
    【運營成本上升 龍頭紙企下月集中漲價】國內各大紙企近期再次密集調價。APP、太陽、晨鳴、華泰等龍頭紙企近日連續發出漲價函,對自家文化紙提價200元/噸,新價格執行周期定於12月1日,漲價理由主要系市場運營成本上升。
  • 8成中草藥大漲價太子參暴漲8倍 中成藥提價在即
    【天地網訊】    8成中草藥大漲價  太子參價格一年之內暴漲八倍之多 三七、金銀花、黃連、枸杞漲幅均超1倍。  他說,作為國家21個重點中藥企業之一,公司每年的中藥材採購任務都很重,今年壓力尤其大。「採購量較大的山楂、三七、紅花等30多種中藥材,沒有一樣不漲價的。」  由於公司的宏濟堂牌小兒消食片產量很大,所以每年11月份,他們對我省青州、臨朐等地的山楂採購量較大。「往年,在青州山區,優質山楂的採購價多在2元/公斤左右,今年冬季,同樣品質的山楂價格已經漲到5元一公斤,翻了一倍多。」
  • 快過年了,理髮店年前集體漲價,你怎麼看?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很多人在年前都要把自己的頭髮整一整。但是人們發現年前這幾天很多理髮店都漲價了。在河南一些三四線城市原先理個髮只要10元,現在要15元,有的店甚至要到20元。看到這樣的價格,很多人也都醉了。這不是打劫麼?
  • 漲價!一個CHANEL包一年半調價4次,但這家中國公司才是最大贏家
    來源:新浪財經據大洋網12日消息,今年1月1日,HERMES已經率先上調了產品售價,BOTTEGA VENETA也在1月8日價格上調10%,而GUCCI、LOUIS VUITTON、CHANEL、CELINE等據悉也陸續完成漲價調整。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加強白酒價格監管後,瀘州老窖「頂風漲價」
    今年開年以來,瀘州老窖再度下發漲價通知,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對此,記者走訪濟南市場發現,目前酒類經銷商門店內的國窖1573價格已出現上漲。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即將到來的「雙節」,去年底監管層面就曾出臺文件,密切關注高端白酒價格,加大巡查力度。有業內人士認為,面對監管大趨勢,瀘州老窖仍舊選擇「頂風漲價」,其主要原因還是經營壓力所致。
  • 上遊板材漲價,全球PCB打樣商捷多邦暫未提價
    這是建滔在2018年發出的第一次漲價通知,但據國際電子商情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裡,建滔集團共發出了5次漲價通知,前四次分別於8月31日、9月6日、9月14日、9月30日發出,就在上個月建滔才剛發布了2017年最後一次漲價通知
  • 晚間資訊|LED照明市場迎來漲價潮;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回購股份方案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0.03萬億元,同比多增3.15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1450億元,同比多增2725億元;委託貸款減少3954億元,同比少減5442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1萬億元,同比多減7553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746億元,同比多增650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4.45萬億元,同比多1.11萬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8.34萬億元,同比多3.62
  • 找找食用油帶頭漲價的「由頭」
    其中金龍魚和福臨門將調整菜油和花生油售價,平均漲幅約8%。奶粉行業的雀巢和美贊臣近期陸續發布調漲消息,平均漲幅為10%。(4月8日南方日報)    幾乎每次漲價,食用油都「勇立潮頭」。上一輪國內食用油價格漲價潮在去年七八月份,金龍魚豆油、菜油和調和油3個品類整體價格都在上調。此次食用油打頭,日化、奶粉、日用品隨後加入。它們的漲價,民生用品可能迎來新一輪「漲潮」。
  • 鈦白粉新一輪漲價潮來襲 淡季不淡相關概念股強勢大漲
    中國是全球鈦白粉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鈦白粉行業雖起步晚,但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國,產能約佔全球的42%。由於2020年上半年國內特殊的環境,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鈦白粉也不例外,需求減少價格一路下滑,相關概念公司的業績和股價也是一度承壓。但經歷了2020年上半年的大跌行情,轉折點在下半年,隨著國內國外經濟逐步復甦,鈦白粉行業內漲價之聲不絕於耳。
  • 1月1日起 這些晶片廠正式漲價!或持續到2022年底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上遊的晶圓代工產能就已全面吃緊,特別是8英寸晶圓產能極度緊缺,隨後眾多晶圓代工廠紛紛上調了8英寸晶圓代工的價格,很快12英寸晶圓產能也開始供不應求。特別是在去年12月底,各大廠商的漲價函更是紛至沓來,紛紛宣布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漲價。現在,隨著2021年的到來,新一輪的漲價大幕已經開啟!
  • 你們憑什麼漲價?
    可是那些和土拍地塊離得十萬八千裡的,捫心自問下,你們憑什麼漲價呢?他們的話術不外乎「麵粉」貴過「麵包」這套理論。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群開發商就是在「坐地起價」!要知道,現在無錫並未產生新的搶購潮。需求沒暴漲,價格怎麼就堅挺上調了?當自己在賣愛馬仕的birkin包?隨便調價,還大堆人心甘情願下單?
  • 國內乳製品公司掀漲價潮,伊利基礎白奶或提價5%
    1月5日消息,針對媒體報導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將漲價的傳聞,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公司基礎白奶將有不到5%的提價。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受此消息影響,當日早盤,伊利股份漲幅超6%,股價突破50元關口,最高觸及51.85元,市值也首次突破3000億元。截至收盤,A股乳業板塊掀起漲停潮,板塊整體漲幅超7%。伊利股份報50.93元,較上一交易日漲近6%,股價漲幅為7.54%。
  • 業主「被同意」物業費漲價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小區管理問題向來是剪不斷、理還亂,最近遊仙區碧水公寓小區因物業合同續籤和物業費漲價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去年11月底,遊仙區碧水公寓小區與物業公司的合同將到期。但就是這份物業服務意見表引起了居民不滿,居民認為,這份意見徵集表格將續籤和漲價兩方面的事混為一談,對居民進行了誤導。「在意見徵集欄涉及續籤、招聘,我當時覺得原物管跟我們都比較熟悉,所以就同意了續籤,並不涉及物業費的調整啊。」小區業主敬蓉說。
  • 海大飼料又漲價了!或帶動新一輪飼料漲價!
    :將從12月1日凌晨開始對草魚、羅非魚、鯪魚、叉尾鮰料等在內的多款普通淡水料產品提價,漲價幅度為4-5元/包,引發業內關注。海大飼料漲價,是否會帶動新一輪的飼料漲價潮?拭目以待。如今南通對蝦產量已超8萬噸,2020年江蘇省蝦料達到20-30萬噸,毫無疑問,江蘇養蝦已成為新的藍海市場,可謂未來中國養蝦看華東。  作為中國水產行業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專業媒體,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於2018年起,發起尋找中國好蝦苗、全國良好商譽蝦苗標粗場評選活動,每年派出十餘名記者持續走訪,致力尋找全國地區優質蝦苗終端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