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發明了18個漢字,只有這一個流傳至今,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2021-01-09 騰訊網

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中國文字的發展可以尋根溯源到上古時期,由黃帝的史官倉頡發明,在《萬姓統譜》中記載:「上古倉頡,觀鳥跡蟲紋始制文字。」而漢字在我國的發展也呈現了多樣性,除了倉頡之外,還有很多人也發明自創了許多漢字。甚至有的民族還有著自己的漢字,比如滿文、藏文和蒙古文等等。

在湖南江永,住著一群瑤族居民,其中以女性居多。這裡的女子們自創了一種文字「女書」,是一種專屬女子的文字,書寫了女性生活苦悶和閨房私密。《湖南各縣調查筆記》記載:「其所寫蠅頭細字。全縣男子,無識此字者。」

女書文字繁總兩千多字,但是實際使用的只有幾百。而除了這一類文字外,還有一個女人也自創了文字。不過在她創造的18個漢字中,只有一個還在使用,其餘17個早已被廢除。而唯一沿用的漢字,還基本上只出現在她的名字中,那麼這個女人究竟是誰?

公元624年,在山西文水出生了一個女嬰,在她14歲時,就因為美貌而被唐太宗召入後宮,深受其寵愛,獲得了才人和「媚娘」的稱號。但是在之後的十餘年中,卻沒有得到晉升,一直到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她才真正的走上歷史大舞臺,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

公元650年,武媚娘從感業寺被接到了皇宮,成為了李治的妃子。公元660年,李治病重,武則天開始垂簾聽政,史稱「二聖臨朝」。在這段時間,武則天逐漸將朝政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終於在李治死後,她廢除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的皇位,於公元690年登上了皇位,改國號大周,自立為帝。

武則天曾經自創了18個漢字,這18個漢字各個都是標榜她統治地位的字眼,其中大多是「日月君臣,天地授聖」等等,但是這些自創字大多已經被廢除遺棄,只有一個字流傳到了如今,那就是她給自己取的新名字,「曌」字。

《資治通鑑·唐紀十二》:「太后自名『曌』,改詔曰制。」武則天的閨名是武照,但是為了加強她的統治,她自創了「曌」字,寓意自己就像天空上的日月一樣,永遠照耀在大地上。後來人們因為避諱武則天的大名,也曾把「曌」寫成「瞾」字,直到明朝末年,張自烈編撰了《正字通》,廣泛的收集取證,才把這個漢字糾正過來。

武則天被廢除的其他17個漢字,都是因為複雜難寫,實用意義不大,而「曌」字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無非也是因為是她的名字,在後世無論是其子孫出於孝道還是史學界的需要,都不敢廢除這個字。

令人意外的是,其他17個自創字雖然在中國國內被廢除,但是卻有一個自創字遠渡重洋,流傳到了日本。甚至是日本德川幕府的創造者,德川家康其孫子的名字。德川光圀中的「圀」字,就是武則天自創的漢字之一,是「國」的變形異體字。

公元705年,武則天駕崩。她的一生傳奇又震撼,在她去世後選擇和丈夫李治同葬乾陵,還在陵寢外樹立了一座無字碑,讓後世來評說自己的功與過。而她創造的18個漢字,雖然實用意義不大,卻依然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曾自創18個漢字,後被廢除了17個,僅有1個字流傳至今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7歲登基之後,她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實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優秀人才能夠為國家所用,不再因一些貪官汙吏的阻撓而抱憾終身。
  • 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為什麼只有漢字流傳至今?
    這就是字和詞的關係。在世界上,有好多的人都兼任著好多的身份,但這個人是唯一的。漢字也只有一個意思。因此,「一字多義」是錯誤的說法。大家都認識下圖的漢字,但我想問,這些漢字的共同點是什麼?有一個相同的筆畫?不是;結構都是上下左右?也不是。但如果把簡體字換成繁體字來看看呢?實際上我們習慣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它「正」在有理有據。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網友:我一個都不認識
    說到漢字確實是一件值得令每個中國人驕傲的事情,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 迄今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於此同時漢字也是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可謂是十分的深遠了,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文字中都有漢字的影子。在聯合國成立之初,漢語還被列為了6種世界通用語之一。
  • 武則天自創18個漢字,廢除17個,保留下來的很多男孩取名會用到它
    武則天從小就非常聰慧,跟著母親楊氏「明詩習禮」「閱史披圖」,雖然沒有上過學堂,但也是滿腹經綸。但武則天12歲時,父親武士彠去世了,母親楊氏在武家的日子日益艱難,於是帶著女兒搬回長安居住了。2年後武則天進了宮,成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後,武則天雖然去了感業寺,但卻被唐高宗李治接回了宮,後成了唐高宗的皇后。
  • 這幾個漢字看著很簡單,卻沒有幾個人能讀對,你認識嗎?
    這幾個漢字看著很簡單,卻沒有幾個人能讀對,你認識嗎?漢字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上至少已經存在了4000年,除了我國以外,朝鮮、越南、日本文化當中,也經常要借用漢字,高度發達的漢字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驕傲。
  • 中國最簡單的5個字,只有一筆,但90%的一個字都不認識!
    個漢字那可是非常的奇怪,雖然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卻一個都不認識,看到這裡以後各位網友是不是也非常的好奇呢?這不就是一個點嗎?那算什麼漢字啊,可能很多網友都以為小七在拿大家尋開心,哪有這樣的漢字啊?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對中國的漢字還是不了解,其實這的確是一個字,而且還讀音呢?被人們讀作是「zhǔ」,我想你肯定不會讀這個字吧?「丨」字當大家看到這個字「丨」時大家是不是又懵了呢?這是什麼字啊?
  • 漢字差點被改為拼音,此人發明一種東西,成功阻止漢字字母化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特殊符號,從古至今已有5000年,更新迭代多次,也曾歷經數次重創,但每一次,都有中華兒女突破重重障礙,拯救漢字於危難之中。20世紀就湧現了兩位愛國志士,一個靠凝練優美的文筆,一個靠先進前沿的科技,一路帶領漢字勇闖至今。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寥寥無幾
    《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這便是倉頡造字的傳說。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只能有個大概的估算,也就是接近十萬個,而常用字只需要3000字,就能覆蓋99%的書面資料。
  • 他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現在還有人用
    引言:你可能不認識他,但是你寫著他發明的字;你可能沒見過他,但是你見過他發明的字;你可能不認可他,但是你默認了他發明的字。他叫劉半農,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搞文學的人,出生在江蘇江陰的一個清貧的家裡,是個知識分子,他從小就聰明過人,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大,贏得出國資格,並且在歐洲深造,他主攻的就是語言學。
  •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漢字輸入實現「登頂一跳」
    由於26個拉丁字母更易於輸入,方塊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甚至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有法新社記者寫道:「在全世界報導奧運會的7000名記者中,只有中國人用手寫他們的報導!」解決比發達國家落後一個時代的「卡脖子」難題迫在眉睫。1978年,在河南南陽科委工作的王永民主動請纓,為漢字輸入計算機尋找出路。
  • 我們的漢字除了倉頡發明外,還有哪些發明文字的說法?
    我國的漢字在當今世界文字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文字,它的悠久歷史和無窮的奧秘,引起了無數人的興趣,中國的漢字起源於何時?它是怎樣發明的?關於文字的發明,歷史上最流行的說法是倉額造字。如《韓非子·五蠢篇》稱:「古者倉額之作書」。
  • 98年前,此人發明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漢字,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我們書面語中常用的「她」字,就是由一位大師創造的,這就是劉半農。1891年,劉半農出生於江蘇江陰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劉寶珊。小時候,半農就聰明過人,6歲的時候就能夠吟詩作對。16時,他考入常州府中學堂。畢業之後,由於他成績太過優異,於是被小學母校請回去當小學老師。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劉半農終止老師生涯,前往投軍,擔任文書一職。
  • 武則天想要嫁給唐高宗,做出了這一番苦功夫真是讓人嘆服
    武則天是一個傳奇的女子,她有著不一般的謀略和膽識。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她是如何作為唐太宗的才人後來嫁給了他的兒子唐高宗的,並且還受到了唐高宗的獨寵,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唐高宗李治和王皇后的感情是一向不和,王皇后的端莊和大家閨秀的模樣讓李治不喜歡,相對比他還是更加喜歡自己的蕭淑妃,但是李治要把蕭淑妃的兒子封為雍王,這一般是皇后的兒子才有的王爵,所以王皇后當然很不滿了,她就想要有一個人能夠分寵蕭淑妃的寵愛,就在這時宮中流傳著皇上和一個尼姑有著親密的接觸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僅僅只有一筆,專家:能認識一個就不錯了
    《生僻字》這首歌曲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詞作者認為他所羅列的字詞生僻、晦澀,代表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然而,「晦澀難懂」並不代表「博大精深」,陌生、深奧的知識難以生出自豪感,我們只有將這種漢字文化加以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才可以充分發揚傳統文化,而不是只知讀音,不明真意。「丶」字可以稱得上是最常見的一個「一筆」漢字了,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字讀「點」,但實際上,它念「zhǔ」。「丶」字有四個意思,第一,古人斷句所用的符號;第二,同「主」;第三。同「注」;第四,還是一個罕見的姓氏。
  • 武則天的真名叫什麼,至今沒人知道,為什麼後來會改名叫武則天?
    目前沒有人知道,這一點估計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可能大家看到這裡會很疑惑,武則天不就叫武則天嗎?難道說武則天還有其他的名字嗎?答案還真是這樣的,所謂歷史上武則天的稱呼,如果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要是敢對武則天這樣喊的話,說不定會被抓進監獄,因為武則天從來都沒有說自己叫做武則天。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關於漢字,不可不知的九個冷知識
    你在上面找到了多少不認識的字? 從歷代辭書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漢字數量逐漸增長的趨勢。李宗焜所編《甲骨文字編》中收錄的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字頭共有4378個。到了東漢,許慎所編《說文解字》的自敘稱該書收了9353個不同的字。再到北宋的《廣韻》,收字的數量已經爆炸到了26194個。而清人編著的《康熙字典》,收字量更是達到了47035個。
  • 中國最簡單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能讀出1個就很了不起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數量也很龐大,《新華字典》收錄漢字超過1.1萬個,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全部的漢字了,其實不然,據相關統計,漢字總數超9.1萬個,而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字不到3000個,所以很多漢字我們認不出來,甚至不認為它們是漢字。
  • 民間流傳至今的18句諺語,簡短精闢,讓你明白好多道理!
    民間流傳至今的18句諺語,簡短精闢,讓你明白好多道理。1. 任君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滿面羞。掬:捧。形容極度羞愧難當,無地自容。2. 大裡不見小裡見看不到大處,只看到小處。比喻目光短淺。3. 滿懷心腹事,難向別人言。
  • 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只有一個筆畫,能認出一個算你厲害
    導語: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只有一個筆畫,能認出一個算你厲害中國語言文學浩瀚如海,而我們常用的語言裡有許多字平常用不到,也不認識。哪怕這個字只有一個筆畫,也有很多人認不出來。當然這不是丟人的事情。認不出來沒什麼,能認出來真的算你厲害。
  • 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麼,有多少畫,相信一般人不知道
    漢字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發明之一,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諮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但其中大部分已經被淘汰或不常用到,日常我們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