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尉心 楊明銘)18日,龍華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協委員會集體聽取《深圳市龍華區衛生健康發展規劃(2018-2020)(送審稿)》(以下簡稱《規劃》)匯報。未來3年,龍華區擬針對醫療資源供給不充分、醫療資源布局不合理、醫療人才嚴重短缺等問題,推進10個衛生重大項目建設,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奮力在2020年完成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小病不出社區、大病不出龍華」的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龍華區委區政府把「十三五」時期作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爭當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尖兵、努力建成「一城四區」的關鍵時期。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促進龍華區衛生健康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2017年5月,龍華區衛計局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課題組啟動《規劃》編制工作,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專家論證、多次修改完善後,目前送審稿正報區人大審議中,在昨日的匯報中,出席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規劃》給予充分肯定。
作為今後一個時期龍華區推進「健康龍華」建設、打造衛生強區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規劃》明確了未來3年全區衛生健康工作的10大主要任務。其中,在補齊醫療衛生短板、均衡配置醫療資源的任務中,明確了一批醫療衛生重大建設項目,包括推進4個市屬醫院、6家區屬醫院新建及改擴建;在大浪、福城新建2家300至500床的綜合醫院,結合醫療需求和現有醫療機構的分布狀況,適時規劃建設2-4家基層醫院;同步推進專科資源均衡布局,進一步健全腫瘤、兒科、心腦血管、胸科、骨科、糖尿病、精神衛生、口腔、耳鼻咽喉等專科醫療機構。
據測算,上述新建及改擴建項目全部完工後,全區病床總數將達到11000張以上,每千人口床位數將達到5.2張,實現特區一體化提出的2020年千人床位數達到5張的目標,完成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小病不出社區、大病不出龍華」的任務。
匯報會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龍華區醫療衛生事業應加強學科建設,引才留才相結合。龍華區衛計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區正制定更具競爭力的醫療人才政策,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同時將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深入推進綜合醫改,包括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深化人事薪酬績效制度改革等,促進衛生健康事業可持續發展。
龍華新改擴建醫院知多少
1、新建市新華醫院(民治街道,設置2500床,年內動工)
2、新建市第二兒童醫院(民治街道,設置1500床,年內動工)
3、新建區綜合醫院(觀湖街道,設置1500床,2017年12月已動工)
4、新建區婦幼保健院(待選址,設置800床)
5、新建區中醫院(觀瀾街道,設置1000床,年內完成前期工作)
6、新建社會辦三級醫院(民治街道,設置1000床,待用地招拍掛)
7、改擴建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龍華街道,編制床位由300張增加至1000張,年內動工)
8、改擴建區人民醫院(龍華街道,編制床位由1200張增加至1500張,已開展樁基施工)
9、改擴建區中心醫院(福城街道,編制床位由850張增加至1200張,已開展樁基施工)
10、改造區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大浪街道,設置400床,預計今年8月完工,9月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