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說人性、良知、道德的時候,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建立在我們滿足基本生存的時候才會說的話。
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滿足,談什麼人性良知和道德?這東西,沒法當飯吃。
貧窮會把人逼到什麼程度呢?在我看來,就是把你逼到拋棄了人性喪失了良知,違反了道德,這就是最大的可怕。
我嫂子,還在世的時候,曾為了這個家有想過去「賣」。
那時候舅舅剛剛去世沒多久,一大家子人都要吃飯要生活,舅舅去世後,留下了幾十萬的債務要還,當時表哥一籌莫展,苦苦在家鄉艱難維繫。
舅媽則在老家帶孫女。
那時候的日子有多苦呢?舅媽們買個米麵,交個水電費都沒有錢,都需要到外面去借錢。當時表哥的女兒讀初中,學費都交不起,日子過得還是挺艱難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當時表哥家負債六七十萬,那個時候根本沒有任何能夠擺脫絕境的辦法。
表哥每天躺在床上幾個小時,根本睡不著。每天都要喝半斤左右的白酒來緩解壓力。
那個時候,嫂子一個人選擇離開了家鄉來到大城市上班。在一家酒店做保潔,幹著清潔工的工作,一個月工資三千多,包吃包住。
嫂子沒什麼文化,甚至那個時候連字都認不全。
嫂子和表哥分隔兩地,表哥在老家,嫂子在大城市,對一個女性來說,這種「不平等」也讓嫂子的心態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
那個時候嫂子經常來我家吃飯,有幾次我與她私下裡聊天,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嫂子落淚,直言想要去「賣」來還帳。
坦白來說,當人貧窮到極點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什麼道德枷鎖和人性。
記得有一次,嫂子跟我講她女兒班級裡準備要去哪裡哪裡郊遊,需要幾百元錢,全班都去了,就嫂子女兒沒去。後來她女兒哭著問為什麼,嫂子心裡也在流淚。
再後來,嫂子在今年九月份去世了,而表哥的事業也慢慢有了起色。
沒有窮過的人,真的沒法理解時時刻刻都要數著兜裡的錢才能過日子的那種擔驚受怕的感覺。
就像這次疫情的時候,一些人要衝破隔離出去上班。很多人不理解,在家呆著多好啊,半個月而已,又能多賺多少錢呢?比起賺錢來說,生命不是更重要的嗎?
他們沒有窮過,根本不懂半個月沒有收入意味著什麼;他們更不懂對有些人來說,沒錢比新冠更加可怕。
貧窮,能夠讓人丟掉良知、道德和人性;貧窮,會讓一個人拋棄所有的「人性」。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生存下去才是我們的基礎需求。而在現代社會,沒有錢,就意味著無法生存。
所以,永遠不要試圖去探究一個人的底線,挑戰一個人的原則。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