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禮十九大 八旬老人用篆書書寫百米毛澤東詩詞長卷
原來,這是贛縣區81歲老人楊菊娥用篆書書寫的「毛澤東詩詞」90首。楊菊娥老人從詩詞收集、寫草稿、臨摹到最終成卷,花費了近兩年時間。只見在這105米的長卷中,洋洋灑灑上萬字,紙張乾淨得沒有一個多餘墨點。百米長卷。
-
我的長徵·李洪海書寫毛澤東詩詞八首
李洪海書寫過許多毛澤東的詩詞作品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等國家也先後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如匈牙利版本是由著名漢學家山多爾等翻譯,書名為《毛澤東詩詞21首》,1958年出版。法國在1965年出版了著名漢學家戴密微翻譯的法文版《毛澤東的十首詩》。1969年,法國又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大全》,翻譯了38首毛澤東詩詞,由著名學者伊·布羅索萊翻譯。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毛澤東一生嗜書不倦,尤其愛讀歷史書籍,具有深沉的歷史情懷。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毛澤東的家風,體現在他與父母、與妻子、與子女等各種關係上,體現他在處理公與私、家與國、嚴與愛、親與疏等各種問題上,體現在他的談話、書信、題詞、詩詞等各種材料上,內容博大精深。全面了解毛澤東的家風,有助於深入理解毛澤東的人生風景和心路歷程。 我側重分析毛澤東和家風有關的詩詞作品,來感悟和解讀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
300年前的小篆書法,成為大家的模仿對象,左手書寫更厲害
自古篆書就比較難寫,尤其是寫出自己風格的小篆書法更是難上加難。首先它需要建立在書法作者超強的研究與理解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其次還需要不停地練習書法,形成自己的小篆風格。下面是給大家帶來清朝錢坫大家的《篆書王勃五言律詩》書法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位小篆大師的真實書法魅力吧。
-
小篆介紹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主要內容】一、怎麼理解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二、毛澤東的鬥爭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三、毛澤東的鬥爭精神有哪些特點【講座全文】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見面。
-
小篆的前世今生……
其實這兒的篆書包括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各體。有人說篆書是五體之首,我覺得不無道理。甲骨文、金文等是漢字起源時的形態,發展演變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各種體系的文字,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便於統治和交流,對文字進行了統一,於是出現了秦小篆,《嶧山刻石》、《泰山刻石》、《會稽刻石》是秦小篆的代表作,書寫工整規範,線條流暢整齊。
-
重溫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誕辰。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詩詞上,同樣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今天,小編特整理出部分毛主席的詩詞,用於追憶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及詩人。
-
毛澤東過生日的故事
五十歲生日:拒絕做壽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五十歲大壽,黨內一些同志提議為他做壽,同時宣傳毛澤東思想。這年的4月間,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凱豐致信毛澤東,報告了這一計劃。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開始著手準備。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那麼,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我們怎樣重新走近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怎樣領略他的詩詞的特點?
-
小篆
小篆為大篆的對稱,也稱「秦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鞏固其統治地位,採取了一系列的國策,其中有「書同文」,就是要求全國統—文寧,廢除六國文。嶧山刻石小篆就是在戰國時秦國文字的基礎上,吸收了六國文字的優點,廢除了大量區域性的異體字,從而進—步整齊、簡化、規範了的文字,這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古文字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系統整理,也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統一後的小篆,順應書寫的需要趨於抽象化,象形意味大大減少,符號化更加明顯,對後代文字的規範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
2017春節祝壽賀詞:給老人賀壽祝福語、四字成語、祝福詩詞
2017春節祝壽賀詞:給老人賀壽祝福語、四字成語、祝福詩詞時間:2017-01-28 20:33 來源:人民網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春節祝壽賀詞:給老人賀壽祝福語、四字成語、祝福詩詞 新春佳節,免不了走親訪友,互送祝福。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1923年底,毛澤東由長沙前往上海再轉廣州,準備參加國民黨一大。「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離別之際,依依不捨,恰如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中「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東門路」,指當時長沙東門小吳門外通往火車站的道路。古詩中常用東門泛指送別之地,如漢樂府詩《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橫塘」,指長沙小吳門外的清水塘。
-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曾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千年古訓。古語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自幼懷有憂國憂民之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毛澤東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不竭動力。這種憂患意識不僅體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懷的詩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