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2021-01-21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杜甫《解悶十二首》詩云:「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代詩人袁枚《遣興》寫道:「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毛澤東幫他修改之後,說:「詩要改,不但要請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了一個時期,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這就是所謂『推敲』的好處。」1963年11月24日,他在會見外賓時說:「有些詩不能用,要經過修改,寫文章和寫詩,不經過修改是很少的。」

1956年底,中國作家協會籌辦《詩刊》雜誌,編輯部搜集到社會上流傳的毛澤東的8首詩詞,主編臧克家致信毛澤東:「因為它們沒有公開發表過,群眾相互抄誦,以致文句上頗有出入。有的同志建議我們:要讓這些詩流傳,莫如請求作者允許,發表一個定稿。」毛澤東對此非常重視,對作品逐一進行校正,還另外提供了10首作品。1957年1月12日,毛澤東回信說:「既然你們以為可以刊載,又可為已經傳抄的幾首改正錯字,那末,就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37首,文物出版社則以集宋版書字體出版了線裝本,兩個版本內容相同。毛澤東對這本詩集十分審慎,他給發表過的27首作品署明了寫作日期;補上了一些詞的題目,如將《浣溪沙》改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改動了少數題目,如將《遊仙〈贈李淑一〉》改為《蝶戀花·答李淑一》;對部分詩詞正文和附註作了訂正;為一些和詞附上了原作。「六三年版」是毛澤東親自參與審訂、編輯的毛澤東詩詞版本。

據曾擔任毛澤東保健護士長的吳旭君回憶:從1963年3月至1973年冬,毛澤東對全部詩稿反覆看過數次,對有些詩詞作過多次修改。修改都由吳旭君作記錄,等到推敲好的句子定下來之後,毛澤東再親筆寫到手稿上,然後叫她把修改記錄燒掉。1973年冬天,他又叫吳旭君把全部詩詞抄寫一遍。毛澤東又作核對。如此反覆,足見毛澤東對修改作品的嚴謹程度。

隨意而為:無心插柳柳成蔭

隨著毛澤東詩詞的陸續發表,毛澤東詩詞手跡也不斷公之於世。《念奴嬌·崑崙》有5件手跡,《沁園春·長沙》有6件手跡,《沁園春·雪》有10件手跡。這些手跡蘊含著作品修改和流傳過程的重要信息。毛澤東寫完《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之後,將手稿扔進紙簍,是田家英將其撿回並留存的。1956年12月4日,在致黃炎培的信中,毛澤東抄錄了《水調歌頭·遊泳》,「以答先生歷次贈詩的雅意」。1961年毛澤東將《虞美人·枕上》書贈給衛士張仙朋時說:「這個由你保存。」1962年2月,毛澤東把《卜算子·詠梅》抄贈劉思齊作為新婚賀禮。

毛澤東的詩詞手跡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心境狀態下書寫的。他並不是對照詩集一字一句照錄,往往是憑記憶,憑印象,加上他書寫時已時過境遷,文字感覺和內心情感都可能發生了微妙改變。毛澤東詩詞作品字詞句篇的豐富變化,有相當一部分呈現在手跡當中,未必都是刻意修改。

《沁園春·長沙》中,「層林盡染」寫成「層巒盡染」,「到中流擊水」寫成「向中流擊水」;《七律·長徵》中,「萬水千山只等閒」寫成「萬水千山似等閒」,「更喜岷山千裡雪」寫成「最喜岷山千裡雪」;《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牢騷太盛防腸斷」寫成「牢愁太多防腸斷」;等等。這些字詞比較接近,詩句含義沒有實質性變化。有的時候,詩句的變化比較大。《賀新郎·別友》「人有病,天知否」一句,有的寫成「曾不記:倚樓處」,有的寫成「重感慨,淚如雨」。《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一句,就有「革命精神翻四海,工農踴躍抽長戟」「革命精神翻四海,工農踴躍揮長戟」兩種寫法。

專家潤色:採得百花釀成蜜

毛澤東的詩詞成就舉世公認,但他卻很低調,與詩友平等交流,切磋詩藝。柳亞子、黃炎培等人每有新作,都會寄給毛澤東,毛澤東則以詩回贈,而回信中常有「錄呈審正」這樣的謙辭。1965年7月21日,毛澤東在給陳毅的信中寫道:「我偶爾寫過幾首七律,沒有一首是我自己滿意的。如同你會寫自由詩一樣,我則對於長短句的詞學稍懂一點。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

1959年6月底7月初,毛澤東寫了《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廬山》。9月7日他致信胡喬木:「詩兩首,請你送給郭沫若同志一閱,看有什麼毛病沒有?加以筆削,是為至要。」郭沫若於9日、10日致信胡喬木,反饋自己的意見建議。9月13日,毛澤東再次寫信給胡喬木:「沫若同志兩信都讀,給了我啟發,兩詩又改了一點字句,請再送郭沫若一觀,請他再予審改,以其意見告我為盼!」《七律·登廬山》「躍上蔥蘢四百旋」一句,原先是「欲上逶迤四百旋」,郭沫若認為「『欲上逶迤』四字,讀起來似有躑躅不進之感,擬易為『坦道蜿蜒』」。而「熱風吹雨灑江天」一句,原先是「熱風吹雨灑南天」。郭沫若「覺得和上句『冷眼向洋觀世界』不大協諧。如改為『熱情揮雨灑山川』,似較鮮明」。後來的定稿,顯然是參考了郭沫若的意見。

1962年《人民文學》發表《詞六首》之前,毛澤東將其寄給臧克家等人徵求意見,1962年4月24日,毛澤東致信臧克家:「你細心給我修改的幾處,改得好,我完全同意。還有什麼可改之處沒有,請費心斟酌,賜教為盼。」1963年版《毛主席詩詞》出版之前,毛澤東委託田家英邀請朱德、鄧小平、彭真等中央領導同志以及郭沫若、臧克家等詩人,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臧克家提了23條意見,毛澤東採納了其中13條意見。

讀者建議:聽取溪流動地聲

毛澤東不僅虛心聽取名師大家的修改建議,對陌生讀者的合理意見也非常重視。1952年元旦,東北大學教授羅元貞看到新中國的可喜變化,給毛澤東寫信表達感激之情,信中還建議將《七律·長徵》「金沙浪拍雲崖暖」中的「浪」改為「水」。1月9日,毛澤東給他回信說:「1月1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1958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書眉上批註道:「浪拍:改水拍。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建議如此改的。他說不要一篇內有兩個浪字,是可以的。」

1957年《詩刊》創刊號發表《菩薩蠻·黃鶴樓》時,「把酒酹滔滔」中的「酹」字寫的是「酎」字。這顯然是筆誤,「酎」是名詞,指經過兩次或多次釀製的酒;「酹」是動詞,指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和起誓,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樽還酹江月」中的「酹」字即為此意。復旦大學一名學生、江蘇省泰縣一個小學校長、福建省南平縣的讀者陳治等人,分别致信毛澤東,指出「酎」應改為「酹」。毛澤東看完後,讓中央辦公廳秘書室給他們回信,告訴他們所提意見是對的。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無比敬仰的偉大領袖,普通讀者發現毛澤東詩詞存在瑕疵,能提出修改意見,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錯別字,需要有學識,更需要有勇氣。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社會是不可想像的,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的博大胸襟和為民情懷。1957年3月12日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毛澤東說:「當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不要老是想著『我多麼高明』,而要採取和讀者處於完全平等地位的態度。」他這樣說,更這樣做。正是這種態度使毛澤東能夠從諫如流,認真聽取讀者建議。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等國家也先後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如匈牙利版本是由著名漢學家山多爾等翻譯,書名為《毛澤東詩詞21首》,1958年出版。法國在1965年出版了著名漢學家戴密微翻譯的法文版《毛澤東的十首詩》。1969年,法國又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大全》,翻譯了38首毛澤東詩詞,由著名學者伊·布羅索萊翻譯。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毛澤東一生嗜書不倦,尤其愛讀歷史書籍,具有深沉的歷史情懷。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主要內容】一、怎麼理解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二、毛澤東的鬥爭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三、毛澤東的鬥爭精神有哪些特點【講座全文】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見面。
  • 重溫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誕辰。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詩詞上,同樣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今天,小編特整理出部分毛主席的詩詞,用於追憶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及詩人。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 【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要內容】 一、嚴父慈母恩難忘,看毛澤東如何孝敬父母 二、算人間知己吾和汝,看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深情厚意 三、舐犢未必不豪傑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那麼,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我們怎樣重新走近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怎樣領略他的詩詞的特點?
  • 我的長徵·李洪海書寫毛澤東詩詞八首
    李洪海書寫過許多毛澤東的詩詞作品
  • 歷時三年精心準備 七旬老人小篆書寫毛澤東詩詞
    張錦昌老人(左二)正在向大家展示他的30米長卷作品  在奉化市老年大學的排練房內,73歲的張錦昌老人向大家展示了他花費三年多時間創作的《毛澤東詩詞》小篆書法長卷作品。長卷收入了毛澤東同志自1910年以來公開發表的詩詞45首,另加郭沫若等人和詞5首,計3187字,共5卷,總長30餘米。  張錦昌是奉化市老年大學的學員。老人長期來一直喜愛書畫,1994年從奉化市經貿局退休後,就參加了奉化市老年大學國畫、書法班的學習,一直堅持至今。
  • 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獨樹一幟的大詩人。
  • 萬類霜天競自由——談毛澤東詩詞中的秋意象
    著有《破譯廣告》《問鼎名牌》《品讀歷史深處的女人》《毛澤東詩傳》等專著,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譯著有《戰略管理》《面向未來的管理---組織行為與過程》等。 ■悲秋情結是古典詩詞吟詠秋景的主基調,讚美秋天的詩人與詩句寥若晨星。詩人毛澤東打破肅殺哀婉的文人悲秋傳統,高揚古典詩詞中微弱孤寂的贊秋情愫,展現了遼闊豪邁的藝術境界。
  •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曾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千年古訓。古語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自幼懷有憂國憂民之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毛澤東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不竭動力。這種憂患意識不僅體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懷的詩詞裡。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胸中日月常新美   舊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這不斷激發起毛澤東要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愛國熱情和使命意識。「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個「日月」是客觀的,指「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黑暗現實。   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非常注重自我修身。1902年,毛澤東進入南岸私塾讀學。
  • 毛澤東最經典的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今年的9月9日,毛澤東逝世44周年。在詩詞上,毛澤東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無題》一九一O年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這首詞是毛澤東所有詞作中較為出色的作品綜觀全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筆簡而意無窮,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胸懷。
  • 獻禮十九大 八旬老人用篆書書寫百米毛澤東詩詞長卷
    原來,這是贛縣區81歲老人楊菊娥用篆書書寫的「毛澤東詩詞」90首。楊菊娥老人從詩詞收集、寫草稿、臨摹到最終成卷,花費了近兩年時間。只見在這105米的長卷中,洋洋灑灑上萬字,紙張乾淨得沒有一個多餘墨點。百米長卷。
  • 毛澤東用詩詞稱讚和鼓勵年輕一代(組圖)
    毛澤東1957年在莫斯科對中國青年留學生們說的這句話,對整整一代的中國人來說,都擁有感同身受的共鳴,產生過巨大深遠的影響。  毛澤東從來不輕視小人物,毛澤東特別喜歡青年人。對於青年的人生,他特別偏好和推崇一個「氣」字。志氣、熱氣、生氣、朝氣、豪氣……這些詞彙,注釋著他對青年人的深情期待和熱情稱讚。
  • 毛澤東過生日的故事
    任弼時鄭重囑咐毛澤東的好友、詩人蕭三:寫一本毛澤東傳,以慶祝他的五十大壽。毛澤東看了凱豐的信,他的第一反應是拒絕:共產黨的領導人不能做這類事,何況又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時。經過認真考慮,他在4月22日給凱豐回函說「生日決定不做」。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想為毛澤東祝壽,但他堅持說:「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