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獨樹一幟的大詩人。兩種身份相互重疊、兩種氣質相互滲透,使他的詩作具有了一種前無古人、獨步峰巔的大美意象。這種大美,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豪邁氣派。自信、樂觀的英雄主義豪氣,是毛澤東詩詞的一個顯著特點,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投身和主導的革命偉業剛剛起步,尚未經歷太多的坎坷、體驗太多的磨難,因此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明淨、清朗、純粹,洋溢著理想主義的情懷。即將導演歷史大劇、問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詩人縱目天下,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在這幅山水大畫中,眾多船隻乘風破浪、穿梭往還;矯健的蒼鷹在萬裡長空大秀身段,姿態俊美雄健,動作剛勁有力;魚兒在清澈的水中信遊曼舞、恣意嬉戲——這正是「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自然畫卷,是意氣盎然、生機勃勃的青春畫卷,是對未來充滿美好期許的歷史畫卷!

  這樣的樂觀主義基調從此就在他的詩作中沉澱並固定下來,成了毛澤東詩作的生命基因,即使在最惡劣的政治、軍事條件下,也沒有動搖過,更不曾改變、遺失過。在人民軍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井岡山時期,面對「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險惡局面,是「我自巋然不動」的從容鎮定;在初創贛南閩西根據地的艱難歲月,是「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喜樂情緒,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敵軍圍追堵截的長徵路上,是「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熱烈景象,就連千裡雪山都是白光粼粼、遍地燦爛,與紅軍官兵同開顏、共歡笑。面對「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形勢,詩人感受到的卻是「大地微微暖氣吹」的氣息!這豈止是大地的微微暖氣,分明是詩人的表情、心情,古今中外哪個詩人有此等豪邁?

  二是悲憫情懷。毛澤東雖然是一個在政治、軍事舞臺上叱吒風雲、千錘百鍊的巨人,卻從來沒有失去一個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讓他揪心動容的是百姓的苦樂悲歡。得知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時候,會難過得流淚;聽到某地根除了某種傳染病,又興奮得失眠。在遵義會議順利結束、紅軍取得戰略上主動地位的有利形勢下,呈現在他面前的景色卻是「蒼山如海、殘陽如血」!落日西下、萬山紅遍、讓無數文人墨客傾倒折服的壯麗景觀,在毛澤東的眼中卻像是遍地鮮血,令人觸目驚心!那個時候,他想到的一定是犧牲在刑場上的一個個親人,是倒在血泊中的一批批戰友,因此心潮起伏、心緒蒼涼。吟誦夕陽的詩句很多,比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等,都是惋惜美好時光的短暫。相對毛澤東的「殘陽如血」,內涵、氣象就單薄了許多。將「夕陽」視作「殘陽」,凸顯它的殘缺性,由夕陽餘暉聯想到血染疆場、血灑徵程,並因此而傷感、沉鬱的,似乎只有毛澤東一個人。這種意象的形成和表達之所以能夠成為毛澤東的「專利」,是由他的特殊經歷和身份決定的——作為一個詩人,卻又指揮過那麼多的戰役、面對過那麼多的死亡;作為一個軍事家,對死亡和鮮血卻又具有詩人的敏感!面對身邊一個個倒下的戰友,當時可能來不及傷感,但隱痛並未因此消失,而是沉澱在記憶深處了,以致當別人激賞夕陽的萬丈光芒的時候,毛澤東看到的卻是它的殘缺姿態,是鮮血的回歸再現!

  在長徵即將勝利、偶有閒暇放縱一下詩情的時候,詩人的筆下還是對戰友的牽掛思念。「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他深情地目送著南飛的大雁,一直到它們消失在天際。我們不知道他向南方的戰友們遙寄的是怎樣的情思,但觸摸這些文字的時候,已經感受到它們暖熱的溫度了。開國前夕百廢待興、日理萬機,但面對老朋友對待遇安排的牢騷抱怨,還得耐心地說服疏導:老朋友啊,「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風物長宜放眼量」。昆明湖雖然湖小水淺,但觀魚看景並不比大江大河差,將眼界放大一些才能領略到好風景的妙處啊!

  三是宏大氣象。如果說豪邁氣派反映的是毛澤東精神世界的質地,那麼宏大氣象說明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容量有多大呢?「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座座頂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猶如溫順細碎的浪花、輕輕一握的泥丸——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間包容度。「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是他精神世界的時間包容度。30歲離開湖南、奔向革命風暴中心的時候,就寫下了「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以這樣的決絕氣勢抒寫自己改造舊中國的信念意志。從此,諸如崑崙、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國、長城之類的宏大詞彙就成了他詩作中最常見的意象關鍵詞。

  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時成為偉大的詩人,是詩歌的幸事。他為多姿多彩的詩歌長河貢獻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增添了一道絢爛的風景,也為人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養分。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那麼,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我們怎樣重新走近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怎樣領略他的詩詞的特點?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是為中華民族獨立、富強而不懈鬥爭的民族英雄,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人民留下了寶貴的鬥爭精神財富。毛澤東詩詞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抗爭與搏擊,抒發了洶湧澎湃的激情與心潮,頌揚了縱橫捭闔的氣魄和力量,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輝煌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鬥爭思想的詩意表達,是解讀共產黨人鬥爭精神的獨特文本。
  •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曾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千年古訓。古語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自幼懷有憂國憂民之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毛澤東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不竭動力。這種憂患意識不僅體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懷的詩詞裡。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
  • 重溫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誕辰。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詩詞上,同樣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今天,小編特整理出部分毛主席的詩詞,用於追憶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及詩人。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等國家也先後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如匈牙利版本是由著名漢學家山多爾等翻譯,書名為《毛澤東詩詞21首》,1958年出版。法國在1965年出版了著名漢學家戴密微翻譯的法文版《毛澤東的十首詩》。1969年,法國又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大全》,翻譯了38首毛澤東詩詞,由著名學者伊·布羅索萊翻譯。
  • 萬類霜天競自由——談毛澤東詩詞中的秋意象
    著有《破譯廣告》《問鼎名牌》《品讀歷史深處的女人》《毛澤東詩傳》等專著,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譯著有《戰略管理》《面向未來的管理---組織行為與過程》等。 ■悲秋情結是古典詩詞吟詠秋景的主基調,讚美秋天的詩人與詩句寥若晨星。詩人毛澤東打破肅殺哀婉的文人悲秋傳統,高揚古典詩詞中微弱孤寂的贊秋情愫,展現了遼闊豪邁的藝術境界。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毛澤東一生嗜書不倦,尤其愛讀歷史書籍,具有深沉的歷史情懷。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 【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要內容】 一、嚴父慈母恩難忘,看毛澤東如何孝敬父母 二、算人間知己吾和汝,看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深情厚意 三、舐犢未必不豪傑
  • 我的長徵·李洪海書寫毛澤東詩詞八首
    李洪海書寫過許多毛澤東的詩詞作品
  • 歷時三年精心準備 七旬老人小篆書寫毛澤東詩詞
    張錦昌老人(左二)正在向大家展示他的30米長卷作品  在奉化市老年大學的排練房內,73歲的張錦昌老人向大家展示了他花費三年多時間創作的《毛澤東詩詞》小篆書法長卷作品。長卷收入了毛澤東同志自1910年以來公開發表的詩詞45首,另加郭沫若等人和詞5首,計3187字,共5卷,總長30餘米。  張錦昌是奉化市老年大學的學員。老人長期來一直喜愛書畫,1994年從奉化市經貿局退休後,就參加了奉化市老年大學國畫、書法班的學習,一直堅持至今。
  • 十首豪邁詩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十首豪邁詩詞,每一首都讓人盪氣迴腸,豪氣幹雲。《獻錢尚父》: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這是唐末五代時期著名的詩僧獻給割據一方的吳越王錢鏐的一首賀詩。整首詩頌揚了錢鏐立足東南佔據吳越的功業成就。並預祝其能出徵大捷,凱旋歸來,安定吳越十四州。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胸中日月常新美   舊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這不斷激發起毛澤東要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愛國熱情和使命意識。「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個「日月」是客觀的,指「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黑暗現實。   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非常注重自我修身。1902年,毛澤東進入南岸私塾讀學。
  • 61歲毛澤東雷雨天遊泳 作詞"浪淘沙·北戴河"(圖)
    作為毛澤東的警衛,自1954年至1964年每年夏天跟隨毛澤東到北戴河遊泳的陳長江,見證了毛澤東創作 《浪淘沙·北戴河》的整個過程——  位於河北秦皇島西南隅的北戴河風光秀麗,1954年,中共中央開始設立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1954年4月,毛澤東帶上兩大箱子書,第一次來到了北戴河,住進中直療養院建造的一號樓——實際上是一排平房。此後,這裡遂成為毛澤東避暑辦公的地方。
  • 老一輩革命家詩詞中的革命精神
    在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書寫的詩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中展現出來的堅定的信仰,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鑄就了革命文化的底蘊,豐富了革命文化的內涵,是激勵黨和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
  • 毛澤東最經典的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今年的9月9日,毛澤東逝世44周年。在詩詞上,毛澤東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無題》一九一O年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這首詞是毛澤東所有詞作中較為出色的作品綜觀全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筆簡而意無窮,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