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最經典的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2021-01-13 閃電新聞

今年的9月9日,毛澤東逝世44周年。在詩詞上,毛澤東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

《無題》

一九一O年秋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詠蛙》

一九一O年秋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沁園春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七律·長徵》

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採桑子重陽》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裡霜。

《菩薩蠻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距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蝶戀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念奴嬌崑崙》

一九三五年十月

橫空出世,莽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

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

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

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卜算子詠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水調歌頭·遊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霸氣十足的十五句詩詞名句,讀後不禁熱血沸騰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有些詩詞名句充滿了霸氣,讓人聽後熱血沸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那些霸氣的詩詞名句。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等國家也先後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如匈牙利版本是由著名漢學家山多爾等翻譯,書名為《毛澤東詩詞21首》,1958年出版。法國在1965年出版了著名漢學家戴密微翻譯的法文版《毛澤東的十首詩》。1969年,法國又出版了《毛澤東詩詞大全》,翻譯了38首毛澤東詩詞,由著名學者伊·布羅索萊翻譯。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毛澤東一生嗜書不倦,尤其愛讀歷史書籍,具有深沉的歷史情懷。毛澤東讀史書,總是以歷史人物的傳記為中心,對歷史進行見解獨到的品評。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
  • 毛澤東詩詞名句都和「萬」字有關?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是胸懷的寬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這是綿綿的柔情;「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漫道雄關的偉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所向無敵的精神———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那麼,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我們怎樣重新走近毛澤東和他的詩詞,怎樣領略他的詩詞的特點?
  • 朱敦儒最經典的一首詞,霸氣十足,常人無法企及!
    朱敦儒是兩宋詞史上能夠比較完整地在詞中抒情言志的詞人,這對於當時有著明顯功能區分的詩詞(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後來的辛棄疾。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過是「效朱希真體」。《鷓鴣天·西都作》便是朱敦儒的一首主抒情言志的經典詞作。靖康年間,宋欽宗曾想要召朱敦儒到京師為官,但因朱敦儒鄙棄世俗和權貴,便拒絕了。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主要內容】一、怎麼理解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二、毛澤東的鬥爭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三、毛澤東的鬥爭精神有哪些特點【講座全文】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見面。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重溫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誕辰。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詩詞上,同樣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今天,小編特整理出部分毛主席的詩詞,用於追憶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及詩人。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毛澤東的家風,體現在他與父母、與妻子、與子女等各種關係上,體現他在處理公與私、家與國、嚴與愛、親與疏等各種問題上,體現在他的談話、書信、題詞、詩詞等各種材料上,內容博大精深。全面了解毛澤東的家風,有助於深入理解毛澤東的人生風景和心路歷程。 我側重分析毛澤東和家風有關的詩詞作品,來感悟和解讀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 我的長徵·李洪海書寫毛澤東詩詞八首
    李洪海書寫過許多毛澤東的詩詞作品
  • 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毛澤東詩詞的大美意象:豪邁、悲憫、宏大 自信、樂觀的英雄主義豪氣,是毛澤東詩詞的一個顯著特點,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投身和主導的革命偉業剛剛起步,尚未經歷太多的坎坷、體驗太多的磨難,因此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明淨、清朗、純粹,洋溢著理想主義的情懷。即將導演歷史大劇、問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詩人縱目天下,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 歷時三年精心準備 七旬老人小篆書寫毛澤東詩詞
    張錦昌老人(左二)正在向大家展示他的30米長卷作品  在奉化市老年大學的排練房內,73歲的張錦昌老人向大家展示了他花費三年多時間創作的《毛澤東詩詞》小篆書法長卷作品。長卷收入了毛澤東同志自1910年以來公開發表的詩詞45首,另加郭沫若等人和詞5首,計3187字,共5卷,總長30餘米。  張錦昌是奉化市老年大學的學員。老人長期來一直喜愛書畫,1994年從奉化市經貿局退休後,就參加了奉化市老年大學國畫、書法班的學習,一直堅持至今。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古今一月,情懷萬種,月亮是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詠月寄情是中國文人綿延不絕的表達方式和文化傳統,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佳詞麗句,形成了一種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詩人毛澤東也不例外,多次吟詠月亮,既有傳承更有新意,抒發了人所共有的離愁別緒和萬般情思,更寄寓了不同凡響的精神寄託和人生追求。   照橫塘半天殘月   《琵琶行》有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曾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千年古訓。古語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自幼懷有憂國憂民之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毛澤東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不竭動力。這種憂患意識不僅體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懷的詩詞裡。
  • 萬類霜天競自由——談毛澤東詩詞中的秋意象
    著有《破譯廣告》《問鼎名牌》《品讀歷史深處的女人》《毛澤東詩傳》等專著,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譯著有《戰略管理》《面向未來的管理---組織行為與過程》等。 ■悲秋情結是古典詩詞吟詠秋景的主基調,讚美秋天的詩人與詩句寥若晨星。詩人毛澤東打破肅殺哀婉的文人悲秋傳統,高揚古典詩詞中微弱孤寂的贊秋情愫,展現了遼闊豪邁的藝術境界。
  •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那些年,我們背誦過的毛澤東著名詩詞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這首詞也一直是眾人的最愛,每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 盤點那些霸氣十足的古詩詞
    中國的古詩詞可以說一個巨大的財富,對於我們了解當時的文化和歷史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也給我們現代很多名言警句,而且我們的詩詞都有好多風格,有婉約的、有豪放的、還有邊塞的,魯速最喜歡那些霸氣側漏的詩詞,今天也給大帶來了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