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字橋見證淞滬血戰第一槍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兩次淞滬抗戰開始於八字橋,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位少將斃命於八字橋附近,中國軍隊第一次向日軍發起大規模進攻也是在八字橋。

說到八年抗戰開始的標誌,每一個國人都會想到盧溝橋。誠然,盧溝橋上確實打響了八年抗戰的第一槍,但是盧溝橋事變後一個月,中日兩軍才在上海展開了第一次主力決戰。而這次決戰的爆發地點——八字橋,卻很少出現在國人的記憶中。

被遺忘的激戰之地

八字橋地處上海市虹口和閘北交界處的柳營路、同心路、水電路的交叉口。中國橋取名的方式很多,八字橋堍通同心路和柳營路,橋呈「八」字形,故名八字橋。

橫浜是虹口港的支流,它在嘉興路橋處與虹口港分流,到柳營路又一分為三,其中一支沿柳營路向西,另一支沿著今天的水電路向北併入走馬塘。但是這兩段的橫浜在1929年國民政府的「大上海計劃」中都被填平改為水電路。而唯一留下的一段橫浜上的那座溝通虹口和閘北的橋就是八字橋了。而且八字橋還不止一座,東西各有一座,分別為東八字橋和西八字橋,均為木結構橋。

1932年老上海地圖中的八字橋

從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八字橋是溝通虹口和閘北的要隘,距離日本海軍陸戰隊本部、上海火車北站和日本人墓地都非常之近。

1932年1月28日夜11時30分,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一部從四川北路西側突然進攻八字橋區的中國守軍,十九路軍156旅即刻還擊,「一·二八事變」就此爆發。一·二八淞滬抗戰激戰一個半月,日軍多次打算通過八字橋迂迴攻擊上海北站,八字橋陣地三失三得,但最終直到停戰,日軍都沒能完全控制八字橋。戰火中東八字橋被毀,僅剩西八字橋。

國軍在八字橋附近還擊斃了日軍步兵第7聯隊長林大八,林大八死後被追贈少將軍銜,他是九·一八事變後第一位死在中國軍隊手中的日軍將領。日軍為紀念這位早死的聯隊長,把他斃命的十字路口命名為「大八辻」,後來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大柏樹」。

林大八少將的墓碑

雖然一·二八抗戰最終以中國讓步而結束,但是這次血戰也使國內外見識了中國軍隊的不俗實力。經歷了這次戰火,原來為木結構的西八字橋已經搖搖欲墜,後被上海市政府改修為水泥橋。

如今的八字橋遺址

見證中日兩軍決戰的開始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標誌著全面抗戰的開始。但是在華北,29軍還在同日軍邊打邊談。雖然有不小的戰鬥,但是雙方都還在談判桌上,日軍是為調集援兵爭取時間,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則對和平還抱有幻想。但是在華東的上海,局勢卻完全不是這樣。

7月13日,一·二八事變中第五軍主帥張治中出任京滬警備司令官,這項任命標誌著國民政府打算對盤踞在上海的日軍予以徹底清算。一·二八事變後,常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已經達到2500人,日軍吸取了一·二八事變的教訓,給上海的陸戰隊增加了大量衝鋒鎗、坦克、重炮,並對海軍陸戰隊的司令部進行加固,使之可以抵禦150毫米榴彈炮的轟擊。

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繼續擴大,蔣介石決定在華北決戰,但是為確保側翼必須先要迅速解決上海的日軍,而且為了防止日軍進入長江,蔣介石下令在江陰沉船封鎖長江,可惜被潛伏在汪精衛身邊的日本間諜洩露了情報。

7月28日,得到消息的日本僑民從漢口和長江沿岸迅速撤離到上海。7月29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永野修身發布命令,要求第一艦隊主力駛往上海,配合在上海的第三艦隊備戰。而中國方面鑑於上海的緊張局勢,也調集鍾松的第2師補充旅化裝成上海保安總團的士兵進駐上海市區構築工事,和日軍展開對峙。

8月7日,國民政府召開國防會議,全國各地的主要軍事將領,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朱德、周恩來等人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何應欽報告了盧溝橋事變後中央軍事準備情況,說明現在全國已經開始動員,國民經濟由平時轉為戰時。全國軍隊均列入抗戰序列,第一線約100個師,預備軍約80個師。

這次會議標誌著國民政府正式決定對日全面抗戰,但是這次會議還是決定把主戰場放在華北,上海方面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計劃,只是打算迅速解決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

就在上海已經成為火藥桶的時候,8月9日中午,一輛日本軍車突然闖進了虹橋機場的大門,化裝成保安團的中國正規軍果斷開火,把開車的大山勇夫中尉當場擊斃。虹橋機場事件最終點燃了上海這個火藥桶。

事件發生後,雖然中日雙方進行過協商,但是結果不歡而散。8月11日,南京國民政府下令張治中以87師有力一部推進至江灣中心區,88師在大場附近展開。而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也開始在虹口附近佔領陣地,雙方已經拉開架勢。

8月13日下午4點,在八字橋進行前進搜索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第3大隊踩中了中國軍隊事先埋設的地雷,日軍隨即向柳營路上的87師陣地開火,得到命令的87師隨即全面發起進攻,淞滬會戰就這樣從八字橋開始了。

在八字橋布防的中國軍隊

首次向日軍發起大規模進攻

和一·二八淞滬抗戰不同的是,這次是中國軍隊首先發起大規模攻勢,蔣介石當時計劃在日本陸軍增援到達前,徹底清除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但是由於準備並不充分,而且作戰時炮兵、裝甲兵、步兵協調得並不好,中國軍隊對日本海軍陸戰隊一開始的圍攻就陷入苦戰。

圍攻開始第二天,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壯烈殉國。當時投入圍攻的兩個師的兵力並不足以迅速攻克日軍盤踞的諸多據點,36師還在從西安開來上海的路上。當得知日本陸軍兩個師團已經在增援的路上時,蔣介石決定從華北調集中國軍隊主力堵住日本陸軍的攻擊。

就這樣,因為一次觸雷事件而在八字橋打響的戰役逐漸變成中日兩國主力決戰的戰場。

增援前線的中國軍隊衝過八字橋

8月底,日本陸軍第3、11兩個師團分別在吳淞口和小川沙口登陸,企圖從兩翼包抄上海。此時,中國軍隊的援軍也陸續趕到,並在吳淞鎮、寶山城重創了日本陸軍,並在羅店成功阻擋了日軍第11師團的攻勢,隨即同日軍展開了長達兩個月的血腥拉鋸戰。第11師團在羅店就付出了死傷萬餘人的代價,於是這個小鎮也有了「血肉磨坊」的稱號。

眼看無法打開局勢的日本陸軍只能繼續投入援兵,進入上海這個巨大的絞肉機中。蔣介石也改變了之前在華北決戰的打算,全面抗戰第一場的主力決戰就這樣以雙方不停投入兵力開始。

在三個月的惡戰中,日軍總計投入了8個師團又兩個旅團級支隊,數百門重炮,駐上海的海軍特別陸戰隊也擴張到接近萬人。中國軍隊總計投入了50餘個師,包括蔣介石麾下最精銳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裝備德國進口的150毫米榴彈炮炮兵團,雖然這次三個月的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失敗告終。但是這場血戰不僅宣告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破滅,而且對日軍第11師團和第3師團造成毀滅性打擊,兩個師團的戰鬥兵員都死傷90%以上,無力參加之後的追擊作戰。

兩次淞滬抗戰開始於八字橋,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位少將斃命於八字橋附近,中國軍隊第一次向日軍發起大規模進攻也是在八字橋。八字橋見證了抗日戰爭中太多的第一次,可以說,在14年中日戰爭史上,八字橋的地位並不低於盧溝橋。(文/吳京昴)

相關焦點

  • 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標誌地:淞滬抗戰中的「八字橋」
    「八字橋」位於今虹口區水電路、柳營路交接處,原名「寶安橋」,建於民國初年。原來有兩條河浜在這裡交匯,有兩座橋橫跨這兩條河浜,分別通柳營路和同心路,平面呈「八字形」,因此叫「八字橋」。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導致東橋被毀,僅剩西橋。
  • 淞滬會戰之陣地戰(下)
    》時間注1937年8月27,28日,《蔣馮書簡》鄒作華:《上海作戰之經過與所得之教訓》黎東方:《淞滬會戰》(下),中國臺灣《傳記文學》第41卷第3期黃杰:《抗日戰爭的回憶》,中國臺灣《傳記文學》第31卷第2期陶峙嶽:《第8師在薀藻浜的日日夜夜》,《八一三淞滬抗戰》劉維楷:《洛陽橋血戰記》,《八一三淞滬抗戰》馬宣偉,溫賢美
  • 《捍衛者》定檔9月22日 再現淞滬會戰六百壯士悲歌
    《捍衛者》定檔9月22日 再現淞滬會戰六百壯士悲歌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隨著《血戰鋼鋸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敦刻爾克》等電影的出現,戰爭題材電影重回大眾視野。
  • 蔣介石與1937年的淞滬、南京之戰
    中國軍隊力圖"先發制人",但缺乏重武器,攻堅戰未能取勝 上海處於東海之濱,距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不過三百公裡。1932年5月的中日《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中國在上海只能由"保安隊"維持秩序,而日軍則可在上海公共租界及吳淞、江灣、閘北等地駐兵,建立據點。
  • 王耀武血戰淞滬,採取夜戰奇襲的戰術,日軍士兵在夢中見了閻王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不得轉載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之後,上海地區的局勢也驟然緊張起來……8月9日,日本軍曹大山勇夫擅闖虹橋機場,被我機場保安部隊開槍擊斃。日本人遂要脅中方撤走上海的一切軍隊,中國人當然不能接受。上海戰事隨即展開。
  • 《無限紛爭-死神覺醒》新版本「血戰劍士」今日上線
    熱血格鬥手遊《無限紛爭-死神覺醒》,全新版本「血戰劍士」今日上線,兩大新角色嗜戰大魔王——卍解劍八、女性死神——虎徹勇音強勢登場,拉開全新戰鬥格局。新版本全面優化遊戲體驗,新角色打破現有戰鬥平衡,多種福利活動傾情放送,最強死神血戰上演!
  • 傳承紅色基因 | 91年前的今天,「陸上門戶」見證崢嶸往昔
    1927年3月22日,歷經30個小時浴血奮戰,上海北火車站敵軍全部投降,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偉大勝利。老北站地區近代海派建築薈萃,是上海近現代百年發展歷史的重要縮影,也蘊藏著眾多「紅色基因」。
  • 中國第一座抗戰紀念碑矗立西湖邊 八十八師抗戰史9月出版
    此時淞滬戰場的日軍近在咫尺,僅有十九路軍孤軍抗戰,該師的官兵再也按捺不住,再次請戰,隨後先被調往蘇州,進而上海前線。        2月4日深夜,就在杭城民眾熟睡之時,一輛輛軍用卡車將盧志豪所在的八十八師駐杭將士載到南星橋火車站,登上悶罐火車,次日早晨到達蘇州。
  • 民國時期著名的三桿槍,俗稱「兩長一短」,全和德國有關
    1894年,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投產,這是亞洲第一家集冶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近代化鋼鐵企業。但張之洞的抱負絕不就此為止,他希望:「今日之軌,他日之械,皆本乎此。總之將來軍旅之事,無一仰給於人」。給張之洞點讚,目光很長遠啊。
  • 淞滬會戰前夕,中方絕密情報被日諜竊取,他們到底用了什麼手段?
    而作為交戰雙方,中日兩國則把第一場戰鬥的地點,選擇在了上海。當時,日軍揚言3個月內滅亡中國,國民政府同樣集結了各路人馬,要在上海跟日軍一較高下。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集結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不同種族,上海不僅是海內外聞名的國際大都市,還是世界間諜之都。此時,日本諜報界的巨頭們對中國的間諜戰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就這樣,中日雙方的諜報大戰便在這座東方之都上演。
  • 誓約勝利之劍《血戰刀塔》刀塔聖劍嚇翻roshan
    第一刀塔競技頁遊,《血戰刀塔》即將超神內測,屆時不僅帶來新裝備新英雄,壓軸專屬神兵也將登場面世,讓英俊威望的roshan也被嚇翻。裝備至尊聖劍,極品輝耀等神器後,不僅能大大提升英雄戰鬥力,還能獲得相應的終極大招,解鎖第五技能開啟超神之路!號角即響,決戰將啟,天災近衛的英雄們準備好你們的神器,下周六,中路河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