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迷信殯葬用品花樣翻新
民政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 與網絡平臺共同處理 同時倡導市民用新的方式追思故人
掃墓踏青、祭祀先人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近年來,各地都在提倡文明祭掃,不焚燒紙錢和冥物。每年清明節期間,相關部門都會集中檢查各喪葬用品店,對銷售紙人紙馬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行為進行查封。但是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品種卻「與時俱進」,商家「腦洞大開」,不僅限於傳統的紙人紙馬,各種「冥府版」的豪車、遊艇、飛機,冥幣版的「銀行卡」,以及所謂的「冥界國際護照」、「房地產證」等均有在售。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線下打擊力度不斷加強的情況下,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銷售在網上卻依然火爆。
金錢類:
除冥幣外還有各式「冥府版銀行卡」
北青報記者在某知名網購平臺上以「冥幣」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各類紙錢、錫箔紙、金元寶、金條、金山、搖錢樹等紙紮產品出現在屏幕上。北青報記者打開一家發貨地址為河北石家莊的店鋪,店鋪出售的冥幣產品介紹頁上寫著「全部超大面值億十億百億萬萬億」,這款冥幣由「天地銀行有限公司」發行,下單還送存摺、送錢表文。
除了傳統的中式冥幣、元寶之外,商家還開發出了各種外國版的冥幣。比如,在同一家店內,可以找到「冥幣版美元」,這款冥幣的印刷內容與100美元基本相同,只不過「冥幣版美元」的面額成了10萬,頭像左側還用中文印著「美元」二字,背面也用中文標註著「10萬」的面額。此款「冥幣版美元」的價格只需1.68元,月銷量達到了3110筆。
同樣,「冥府法郎」也是隨處可見,北青報記者隨意點開一家位於河北的祭祀用品網店的產品,這款「冥府法郎」右側印著法國畫家塞尚的頭像,面額為100,左側寫著「法郎現鈔」四個中文,發行公司同樣為「天地銀行有限公司」。
除了「現鈔」,商家還開發出了各式各樣的冥府版銀行卡、信用卡,有「冥都銀行通用卡」、「天堂銀行信用卡」、「天地中央銀行金穗通寶卡」等等各種樣式,有的還是VIP卡,有的印著「銀聯」的標記,有的還是全球通用,還有直接出售「退市銀行存款證明」。記者收到貨品之後發現,這些卡、證都只不過是一張張劣質的薄紙片。
證件類:
「冥府戶口本」等證照齊全
除了各種冥幣之外,北青報記者還在網上發現了各類「冥齡戶口簿」,用以「證明」逝者的身份。隨意點開一個店鋪出售的「冥齡戶口簿」,上面顯示是由「國際地府冥齡公安部制」,裡面還附贈一張「國際地府醫保卡」、「冥齡身份證」,背部還印著「地府冥齡公安部制戶口專用」字樣的印章。收貨後,打開這份「戶口簿」,其實也只是一張劣質的薄紙片,裡面印著幾行注意事項,並無其他內頁。
而所謂的「天堂地府國有土地使用證」也是如此,大紅色的底子,印著一張卡通的樓房照片,上方是一個中式皇帝頭像的標誌。內頁簡單地寫著土地使用人、坐落、地號、圖號等項目。該證由所謂的「天堂地府國土資源部」監製。
此外,為了方便逝者在「另一個世界」旅行,商家還推出了由「冥府公安局監製」的紅色「國際陰府護照」,售價1.5元,內頁寫著「冥府公安局和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可以看到裡面字句表述殘缺,字間距也有所不同。賣家還在產品介紹頁上特別標明:「持本護照可以去上帝的地盤遛彎,免籤證」,而護照正面卻印著類似於「玉皇大帝」的中式人像,可謂中西結合。這份「護照」還附贈一張特別通行證,以及一張「天堂冥府居民身份證」,都僅僅是一張小紙片,使用的紙張同樣十分劣質。
交通工具類:
購「豪車」贈「國際駕照」
除了金錢類,車輛類的紙紮製品也十分多見。冥府版的紙車以豪車為主,隨意一搜索,便可以找到各種車輛,包括路虎、奔馳SUV、保時捷跑車等常見的豪華車型。此外,還有私人遊艇、私人飛機、高鐵等更加高端豪華的裝配可供選擇。當然,也可以找到類似於摩託車、電動車等比較低價親民的紙紮產品。
北青報記者發現,在部分商家購買「車輛」還可以附帶贈送「駕照」。北青報記者在一家發貨地為河北的祭祀用品網店內下單購置了一輛「精品小路虎車」,到貨後發現這只不過是一款半成品,快遞箱內全都是紙片,需要自己組裝。附贈的駕照裝在一張塑料薄膜裡,一共有三本,分別是由「國際地府交通局監製」的「國際地府機動車駕駛證」、「地府車輛購置附加費繳費憑證」、「國際地府機動車行駛證」,此外還有一張「冥府交通路線圖」,上面還有幾處錯別字,比如將「枉死城」寫成了「狂死城」。
同樣,北青報記者在另一家店位於河南的網店內下單的一款「冥府豪華遊艇」也是半成品,需要自己組裝。組裝好之後的尺寸為長80釐米,寬30釐米,高30釐米。收到快遞時,一包層層疊疊的紙片卷在快遞箱中,拿出來時,紙片已經變了形。根據上面印著的內容,可以看到這臺遊艇名為「冥航一號」。同一家店內,還出售「冥府大號飛機」、「冥府保時捷」等紙紮產品。
生活用品類:
「冥府奢侈品」成套搭售
此外,網上還出現了「LV女包」、「LV精品男士挎包」等祭祀用品。「金表」、「金腰帶」、「金戒指」、「金手鍊」、「鍍金鋼筆」、「金項鍊」、「金框眼鏡」、「金色打火機」、「真皮錢包」等精品男士套裝也有不少人購買。
北青報記者下單購置了一套「新潮流女裝首飾」,收到貨時發現這款首飾套裝十分簡陋,由幾張紙片疊加而成,底部用金色的塑料紙勾勒出了若干個凸起,上面貼著一層彩紙,彩紙上印著各種珍珠項鍊、玉石耳環、紅寶石戒指、玉石掛件、鑽石手環、金鑲玉戒指、金鑲玉胸針、卡地亞手錶、蘋果手機等物品。尷尬的是,在金色塑料紙的底部,竟赫然出現一張涼茶王老吉的廣告紙。這三層紙包裹在薄薄的塑膠袋中,使本身品牌厚重的「奢侈品」看起來十分單薄。
除此之外,還有單獨的洋酒套裝、香菸套裝,以及混搭的菸酒套裝、菸酒茶套裝等等出售,涵蓋了市面上基本常見的名貴菸酒品牌,如茅臺、XO、五糧液、中華等。記者發現,這些所謂的「冥府奢侈品套裝」都是用紙和塑料製成,價格也大多在10元以下。
商家:清明前銷量大增 利潤至少兩倍起
北青報記者在該知名網購平臺上以「祭祀用品」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結果達5000餘條,各類花花綠綠的祭祀用品讓人眼花繚亂。臨近清明,這些祭祀用品的銷路也一路走高。其中,銷路最好的錫箔元寶月銷量竟達到了13840筆,不少冥幣、紙錢的月銷量達到數千筆。
北青報記者聯繫了一家位於河北石家莊的祭祀用品批發店鋪,商家將店內賣得最好的幾款產品推薦給記者,包括「金條」、「金元寶」、「大面值冥幣」,發現這些產品都比較暢銷,月銷量數千筆。此外,祭祀套裝、紙紮別墅等產品每個月也有數百人購買。該店家表示,一到清明節期間就特別忙,有時候都顧不上回復客戶的留言。在另外一家位於上海的祭祀用品網店內,商家表示,由於臨近清明節,出貨量大增,客服全都已經安排到一線去打包裝了,要求買家自主下單。
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清明時節是這些祭祀用品賣得最好的時期,根據不同產品的質量,一般利潤至少兩倍起。以一沓冥幣為例,價格賣一塊的,批發價也就兩毛錢,主要靠走量。北青報記者向他出示了先前下單購買的那款遊艇,標價為15元。「這都是紙片紙板,很簡單的,成本只要一兩塊錢,實體店能賣30塊錢左右。」
市民政局:嚴查製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行為
根據《北京市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製造、銷售冥票和紙人、紙馬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市民政局綜合執法監察大隊隊長王業湧表示,清明節期間,市、區兩級民政執法部門將聯合公安、工商、城管、價監等部門,開展清明殯葬專項執法活動,重點查處未經批准開展殯儀服務、殯葬用品銷售點違規經營、製造和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等違法行為,整治清明殯葬服務環境。
王業湧表示,按照以往的執法情況來看,這些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很難準確判斷其流出源頭,主要是從外地生產印刷流入北京,其危害性一方面在於違反上述條例,同時對環境產生汙染,也存在較大的火災隱患。在今年清明專項執法行動中,大隊全員上崗,6個執法中隊下沉到一線,每個隊伍分片聯繫兩到三個區,協同所在區的民政執法部門一起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將對銷售、生產迷信殯葬用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在平日裡,執法隊伍也會隨時發現隨時查封。
對於網上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行為,王業湧表示,網絡只是一種銷售方式,如果有發現類似的情況,今後會加強與網絡平臺和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對接,加以監管,共同商量相應的處理方式。
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表示,追思可以有多種方式,使用傳統的紙錢、紙紮等封建迷信用品,與現代文明有很多相悖之處。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有新的認識,用新的方式追思故人。市民政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倡導文明祭祀新風,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掃方式,不燒紙錢、不帶火種,不使用冥幣紙紮等封建迷信供品,破除焚燒拋撒紙錢、燃放鞭炮的陳規陋習,大力提倡家庭追思、鮮花祭奠、撰文以祭、集體公祭、社區共祭等綠色低碳祭祀方式,變注重實地實物祭掃為精神傳承為主,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
專家:焚燒紙紮會對下一代產生精神汙染
對於購買、焚燒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行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究員肖成龍認為,這些行為有一定的歷史淵源,但當下更應該注重故人美德與精神的傳承。「中國有一個詞叫『視死如生』,人活著有什麼,故去之後也要擁有什麼,這是靈魂不死觀念作用的結果。從考古發現來看,最早帝王駕崩是用活人殉葬,後來用牲殉,再後來是物殉。到現在,演變成了紙殉,也就是用紙紮。」
「但是燒紙祭奠行為可能引發火災,尤其是風乾物燥的春天,到林區墓地焚燒紙紮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其次,從環保的角度來說,在墓地、街頭焚燒這些紙紮,很容易造成空氣汙染。再次,製造這些紙紮也需要大量的資源,購買和焚燒這些祭祀用品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資源浪費。」除了安全、環保、資源等角度以外,肖成龍認為,焚燒紙紮祭奠先人的行為會對下一代產生不良影響。「焚燒祭奠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種精神汙染。」
在肖成龍看來,祭奠先人要更加注重傳承先人的美德。「人的美德、創造的知識、價值,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傳承。當下,習總書記提倡傳承家風,清明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懷念先人、傳承先人美德的契機。」本報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