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對於我們這些負責學生戀愛的老師下了死命令,誰的學生出問題誰負責。」說話的是武漢漢口學院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除了上課之外還有一項任務,管理學校的學生情侶。根據學校的規定,所有在校情侶必須登記,然後分配該校80名老師去充當這些戀愛學生的「愛情保鏢」,平均一名老師負責8對情侶。(中國廣播網,3月26日)
負責調解情侶吵架、疏導分手戀人,並防止分手者做出極端舉動,這是某學院為學生情侶配備的「愛情保鏢」的「職責」;院長還給「愛情保鏢」下達了「誰的學生出問題誰負責」的死命令。這確實讓人感到詫異。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情侶戀愛過程中出現小齟齬也不奇怪,對於具有正常心智和情商的大學生來講,如何談戀愛、如何處理戀愛中出現的問題,具備最基本的把控能力應該不是難事。如此看來,大學為學生情侶配備所謂的「愛情保鏢」,似乎就有些多此一舉了。
據說,該學院為學生情侶配備了80多名「愛情保鏢」,已經有1300餘學生登記「被保護」。但充滿諷刺的是,超過一半的人透露自己是「被迫登記」的。從「被迫登記」的數量來看,學校為學生情侶配備「愛情保鏢」之舉似乎並未獲得學生真心擁護。有媒體評論質疑,「愛情保鏢」是「為了引導學生正確戀愛,還是為避免極端事件之後擔責?」面對學生情侶的「不情願」和媒體的質疑,相關方面應該認真檢視一下為學生情侶配備所謂「愛情保鏢」是否真的有必要。
高校的「主業」應該是發展高等教育,促進學生包括學業在內的全面發展,最終達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樹人立人的目標。當下高等教育的一個現狀,就是一線教學師資力量單薄,由此對高等教育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為學生情侶配備80名所謂「愛情保鏢」,就使得本就短缺的一線教學師資雪上加霜,是當前資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的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配備「愛情保鏢」的行為顯然偏離了高等教育的正常軌道。
當然,學生情侶會出現各種感情問題,有些會因此耽誤學業,甚至有可能發生極端事件,這些問題當然不能漠視。但「愛情保鏢」能否真正解決學生的情感問題?這個誰也無法保證。即便「愛情保鏢」能夠發揮「調解情侶吵架、開導失戀學生」的功能,誰又能確保「愛情保鏢」不會淪為學生戀情的窺視者和監控者?這就涉嫌侵犯學生的個人隱私了。而且,對於學生情侶可能出現的感情問題,學校不是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交友觀和戀愛觀等內在心理疏導入手,而僅僅依靠不倫不類的「愛情保鏢」進行外力的所謂「調解」,明顯是揚湯止沸的目光短淺之舉。
對於那些「愛情保鏢」的教師來講,在院長「誰的學生出問題誰負責」的「死命令」強大壓力下,想必也會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的對立情緒。在此情形下,並非出於自願的「愛情保鏢」心裡想到的是如何確保自己的學生不出「問題」,這簡直就是「校園式維穩」了。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學生戀愛的問題還是由當事人自己解決比較好,學校要做的不是時刻「盯」著學生情侶以防「出問題」,而是從樹人立人的角度,在戀愛觀培養、人際交往、心理疏導等方面予以培養,並將此作為樹人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小概率的學生因情感問題出現的「極端事件」,自然應該納入學校的應急管控機制當中。
將學生戀愛問題納入樹人立人的整體系統當中,用各種軟機制學生正常交友、戀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商;讓「愛情保鏢」放下「死命令」負擔,回歸正常的育人崗位,讓緊張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發揮功能最大化,這才是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是教育樹人立人的基本要求。(凌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