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續爆出4起明星保鏢高調出行,在公眾場合僱請眾多保鏢、耀武揚威、虛張聲勢,肆意打擾群眾正常秩序的事件。明星帶保鏢開路絕非近期才有,隨著社會財富逐漸向明星人群集中,明星出門保鏢似乎已成標配。
觀之心急,不吐不快。
紅人靠派頭區分等級
一個人錢多了的時候,最想表現什麼?獨特,與同階群體的與眾不同。靠知識與文化表現出的「底氣」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這種「不同」對於急需變現拿錢的他們從時間成本來說並不划算。但為了儘快進入這種「不同」,「派頭」成為最便捷的方式,只要花錢即可。僱傭保鏢,安排幾個彪形大漢,西裝革履,戴副墨鏡,統一裝扮,同行立馬感覺其「事業有成」,粉絲大呼「理應如此」,頓時「身價」大不同,再談商演時,底氣都足了許多。實際上,他還是他,整個認知和專業技藝並沒有任何改變,賣貨的還是賣貨的,唱歌的還是唱歌的。
保鏢靠作為自我溢價
保鏢古時叫鏢師,官府稱侍衛,明清鼎盛,民初衰亡,像展昭、大刀王五等等至今還被武俠迷們津津樂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保鏢這個行業應運重生,又因市場擴大,競爭激烈,中間又細分出了「明星保鏢」的種類。有競爭就要有「作為」,而僱主的需求是自我溢價的最直接體現,上車「開門遮手」,開道「推攘驅離」,進場「前倨後恭」,但凡能體現僱主「派頭」,無所不用其極。而這時候,儼然忘記了自己實際上仍是一介平民,「只限於被動防衛, 不能主動進攻別人」,像極了地主老財家中的「打手和惡犬」,不分時段和地點,狗仗人勢,為虎作倀。只是國人韌勁十足,有時忘記了自己在公共場所的權益其實也與明星相同。
觀眾靠遠近按己所需
追星的初衷是為了快樂,從愛聽、愛看明星表演的節目,搜集相關信息,到崇拜、貼近偶像,最終是誰離偶像越近,誰的快樂感越充裕滿足。而這種「快樂」有的只是為了娛樂和消遣,有的付諸於虛擬的情感寄託,有的斥資購買偶像所指,極個別還欲「佔為己有」。因為這些,千萬個「娛樂與情感」烘託出了流量明星的「千萬資產」和「萬千不安」,「按己所需」的極端粉絲與「千萬資產」的明星想當然派生出了依靠保鏢隔離粉絲的場景鏡頭,當追星一族與偶像拍照留影看到一臉的厭煩,當吶喊與尖叫換不得他回眸時,是不是有了一種「熱臉貼上冷屁股」的感覺。
明星從身體構造上並不異於常人,一樣要吃喝拉撒,一樣會打呼,一樣有七情六慾。不同的是,他們已成為千萬粉絲的嚮往與情感寄託,他們有了千萬資產,甚至自我感覺可以呼風喚雨。
但需要明白的是靠「派頭」不能更進一步,只會與支持你的粉絲隔心、隔情直至分離,唯有深耕自己所處領域,突出粉絲所望,方能更上一層樓。
行業無貴賤,保鏢有用而不是擺場,要能分辨作為,更應體現心中的俠之大義。
理性追星,要將偶像的優點吃幹榨淨,不吐骨頭,或許今天的粉絲就是明天別人的偶像。
對此,各位小夥伴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