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太空又多一顆「西海岸」號衛星!天啟星座06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發本報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珠海一號」衛星星座03組5顆衛星將於9月發射
資料圖:4月26日,北京時間12時42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採用「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中新社發 唐明軍 攝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郭超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比特公司)2日發布消息稱,目前該公司旗下「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3組5顆衛星已經完成所有研製、裝配和測試任務,計劃於9月中下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發射升空。
-
「文昌超算一號」商業遙感衛星出廠 計劃1月21日發射
此衛星由文昌航天超算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的投資方海南現代科技集團、青島萬國雲商網際網路產業有限公司聯合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將成為海南自由貿易區(港)首顆上天運營的商業衛星。據了解,此顆衛星與在軌的長光衛星星座併網後,專門服務於海南島、南海區域。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從衛星所提供的服務來看,通導遙為衛星領域的三駕馬車,其中通信衛星773顆,遙感衛星771顆,導航衛星138顆。通導遙衛星一體化趨勢明顯,2018年全球首顆面向通導遙一體化應用的「共享衛星」在酒泉成功發射,未來通導遙融合衛星有望提供一體化的空天信息服務。 1.2.2 全球衛星網際網路星座計劃與進展 全球計劃部署衛星網際網路星座公司近30家,部署衛星數量十年內翻10倍。
-
又一顆「京」字民營火箭即將升空
來自北京的又一顆民營火箭即將升空。記者剛剛從經開區獲悉,亦莊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三合一」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為明年火箭升空奠定基礎。「三合一」試驗全稱是二級發動機與伺服系統聯合熱試車及一二級級間熱分離試驗。
-
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 一箭五星刷新紀錄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上午7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脈衝星試驗衛星。該星屬於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開展在軌技術試驗。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衛星發射中心知識點
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飛彈成功發射;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飛彈核武器試驗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從1999年開始至2016年,「神一」至「神十一」系列飛船發射成功;
-
2017–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計劃公布
打開APP 2017–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計劃公布 發表於 2017-12-14 09:11:49 截至目前,2017年中國航天已經完成16次發射任務。
-
「珠海一號」星座03組衛星「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2019年9月19日14:42分,「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3組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遙七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發射升空。5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與在軌的7顆衛星形成組網,實現12顆衛星在軌運行。
-
「青科大一號」衛星於4月下旬在酒泉擇日發射
「青科大一號」衛星將於4月下旬擇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首個以山東省高校命名的衛星,是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的成功範例,是青島科技大學政產學研融合和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成果。據了解,青島科技大學經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對接,該公司選擇微納衛星星座02組中的1號衛星冠名為「青科大一號」,「青科大一號」衛星將於2018年4月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升空。
-
歐比特「珠海一號」星座03組衛星「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2019年9月19日14時42分,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設和運營的「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3組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遙七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發射升空。5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與在軌的7顆衛星形成組網,實現12顆衛星在軌運行。
-
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歐比特"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發射成功2018年4月26日12時42分,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發射,五顆衛星進入既定軌道,與在軌的兩顆「珠海一號」衛星組網
-
民營火箭發射失敗背後 零壹空間投資人起底
3月27日17時39分左右,名為「重慶·兩江之星」的OS-M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火箭升空幾十秒後出現異常,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痕跡後消失在人們視線之外,發射任務失敗。零壹空間媒體運營專員郭柳華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這次發射失敗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是公司成長的一次歷練。
-
專訪OneWeb副總裁:發射588顆衛星以提供高速網絡
4月24日,OneWeb副總裁Tony Azzarelli和OneWeb首席商務顧問Michele Franci在2019年中國航天大會上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專訪。OneWeb副總裁Tony Azzarelli(左)和OneWeb首席商務顧問Michele Franci(右)二人透露了接下來的發射計劃。OneWeb的下一次發射將發生在今年的10月至12月。那之後每個月發射一次,每次發射約36顆衛星,直到完成19次發射。整個發射過程將持續至2021年中旬。
-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和4顆微納衛星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鄒維榮、李瀟帆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搭載發射4顆微納衛星軍報記者酒泉11月20日電(李瀟帆、記者鄒維榮)2018年11月20日7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衛星及天平一號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按照「航小宇」的統計,今年全球發射次數比去年略少,2018年共進行了114次發射,其中中國39次,美國31次,俄羅斯20次。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9日稱,2019年俄羅斯總共進行了25次航天發射,其中13次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8次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1次在東方發射場,3次在庫魯航天中心。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計劃2020年進行航天發射的次數比2019年增加一倍,達到50次。
-
「珠海一號」星座首批衛星發射
原標題:「珠海一號」星座 首批衛星發射 6月15日上午11時,「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首發的兩顆視頻微納衛星(OVS—1A和OVS—1B)搭載CZ—4B/Y31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
「北理工1號」衛星成功入軌運行,紫微科技提供精確軌道預報服務...
7月25日13:00,「北理工1號」衛星搭乘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距地面300千米的地球軌道。「北理工1號」衛星,代號為BP-1B,由北京理工大學抓總研製,該衛星直徑為500mm,質量為3kg,發射軌道高度300km,傾角為42.7度(與載人飛船軌道傾角一致)。作為一顆科學技術驗證微型衛星,在稀薄大氣作用下,衛星的軌道壽命約為7到10天。
-
首個民營高時空解析度遙感微納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趙竹青)我國首個由民營上市企業投資並運營的高時空解析度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珠海一號」首批兩顆衛星今日成功發射。 本次發射的兩顆衛星由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託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製,衛星可成像範圍涵蓋了全球主要的城市和85%以上人口,對全球中低緯度地區具有較高的重訪特性,單軌即可實現對我國從西部地區到東部地區的觀測,有利於提升監測我國從內陸到沿海地理、生態環境、國土資源變化等的時效性,增強對地觀測、採集遙感數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