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對話 Netflix CEO 哈斯廷斯,企業管理如何「放」與「管」?

2021-01-09 雷鋒網

作為全球最大線上流媒體平臺,Netflix 業務版圖以遍布近 200 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市值在近 19 年間瘋狂飆升——從 5000 萬美元飆升到了現在的 2211.14 億美元。

要知道,成立於 1997 年的 Netflix 已走過 24 個年頭,這期間經歷了不同的時代考驗,而Netflix 非但沒被淘汰,而且表現持續走高。

是什麼成就了 Netflix?

關於這一問題,網飛的創始人兼 CEO Reed Hastings 多次在公開場合將公司的成功歸結為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如今,Reed Hastings 藉由其新書《NO RULE』S RULES》(中文翻譯成《不拘一格》)出版,將這一文化提前進行公開分享。

2020 年 1 月 6 日,奇績創壇的創始人陸奇與網飛 CEO 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共同探討了企業管理中必然要面對的人才管理、交流、反饋等多方面問題。

其中,Reed Hastings 重點探討了在創作型的工作場景下,不同於舊式按部就班的工廠模式,如何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的可行性經驗,為創業者帶來一絲借鑑與思考。

以下是線上直播對話的主要內容,雷鋒網進行不改變原意的編譯:

陸奇:大家好,我叫陸奇,我是奇績創壇的創始人,今天早上非常高興有機會跟我的朋友 Reed Hastings 一起對話。他是非常出色的創業者和創新者,他在 Netflix 所取得的驕人成就大家也有目共睹。

今天很榮幸有機會可以採訪他,其中一些問題與他的新書《NO RULE』S RULES》相關,希望今天和 Reed 的交談能夠為中國受眾理解這本書起到幫助,謝謝大家。

Reed Hastings:今天很榮幸能夠來到這裡,跟陸奇,還有廣大中國讀者們一起聊聊。

陸奇:Reed!很高興見到你,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就這本書採訪你幾個中國讀者所提出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Reed,在網飛文化中,你提到了三個關鍵因素:人才密度、坦誠溝通、減少管控。說到人才密度,你是如何意識到他在新文化的建設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呢?

Reed Hastings:嗯,我認為一開始規模比較小,可能只有五到十個人,你的確產生了人才密度。你沒有流程,你只有一些了不起的員工。

隨著企業的成長,事情會變得更具挑戰性,對一些企業來說,可能是上百個員工,而對一些企業來說可能是上千名,對另一些企業來說是又可能是上萬個員工。

隨後你意識到「是時候長大了」,事情也變得很混亂,我們開始需要流程。

事實上,我在第一家公司就是這麼做了。每當我看到問題出現,我們就會制定一個程序來防止它再次發生,所以我把它看作是一個恢復軟體,接著,便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管理模型。

事實證明,它可以減少錯誤,但也會限制創造力。如果你是司機,你必須遵守規則。但做創造性工作,並不總是遵循既定規則,他們不喜歡按部就班,而是工作在混亂的臨界狀態。

《不拘一格》這本書講述的正是為了將最大程度發揮創造性,如何通過在混亂的邊緣進行管理而不是陷入混亂。

陸奇:具體來說,你談到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釋放創造力。許多中國讀者和觀眾對一個問題很感興趣,尤其是對年輕時的初創企業來說,要招到一流的人才,一直是我們面臨的困難。對那些希望請到最好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的初創企業,你有什麼建議、經驗、教訓?

Reed Hastings:人人都期待在這個世界做出一番成就,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意義。所以如果能夠想清楚這次創業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認為這足以形成最強大的推動力,讓我們完成英雄的壯舉。創業的實質就是通過變革,為世界帶來影響。

陸奇:說得好,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概念。

下一個問題,網飛文化的關鍵是交流。根據你的經驗,你認為坦白到什麼程度最合適?有時做過了頭,混亂狀況就變得不可收拾,不做呢創造力又無法充分釋放。你有過這類經歷嗎?如何調整或管理交流的坦誠程度,你有何經驗?

Reed Hastings:看看人類的演變,我們在進化中變得有禮貌,是因為我們和其他人一起居住在城鎮。過於誠實會有危險,批評或被批評都有風險。我們必須意識到一點,必須承認一點,如果我們都能坦誠相對,我們能成長得更好。

成長是好事,正如大家所知,它可以幫助人們應對痛苦。

比如我,像我這樣已經有所成就了,但當有人批評我,我也會心臟狂跳,面紅耳赤,心煩意亂。我必須學會放下,我把它比作運動,強撐著做完最後一個伏地挺身,你會很痛苦,但你知道這樣的痛苦會讓你更強大。

所以,怎麼說呢,它不僅對你的肌肉有幫助,對智力也有幫助。所以痛苦也是好事兒,痛苦使你成長,變得更強。

如果能讓員工樂於接受批評所帶來的心理上的不適就再好不過,因為批評是為他們好。就像運動,如果過量,也會受傷。批評也是一樣,他們希望批評是有理有據的,是可執行的,是實用的,所以批評也是一項藝術。但人對批評有天然的心理防禦,這種牴觸不利於成長和學習。

陸奇:Reed,你所說的我也經歷過,也因此得到了鍛鍊和成長。

下一個問題是關於反饋。網飛特別制定了 4A 反饋法則。(雷鋒網註:4A 反饋法則是指 Aim to asssit、Actionable、Appreciate、Accept or discard;前兩條是對於反饋者,即反饋目的在於幫助、反饋應具有可行性;後兩條是對於接受反饋者的,即感激與讚賞;接受或拒絕。)

中國的觀眾很感興趣,非常感興趣,人們在想我們可不可以學習這一點。在你看來,4A 反饋法則的關鍵是什麼,怎麼能有效地實施該準則呢,尤其是從網飛的經驗來講?

Reed Hastings:關鍵是要不同於社會常規。在生活中,我們做到尊重別人,對別人有禮貌。工作中,我們需要打破常規,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東西。我們相互批評,一開始這會讓人很不舒服。

但這就像鍛鍊肌肉力量,每天對人們說「請給我一些建議」,慢慢地,接受建議就變得非常自然了。可能在會議結束時,有人告訴你說:「會開得很好,但這個話題太大,應該留在今後討論。」提批評建議不是抗拒或不尊重,反而是善良和誠實的體現,善良和尊重都很重要。

如果我們能夠直言,也就是更坦誠,我們的變會更好。我們所討論的坦誠是指工作上的坦誠,不是對別人說我不喜歡你的穿著,或者被你吸引等等,這些與工作無關。我們談的坦誠是工作上的坦誠,這不僅讓公司,最終也讓產品、服務更上一層樓 。

陸奇:沒錯,你說得對。回顧網飛企業文化創立和實施的精彩旅程,你一直努力給員工提供更多的自由,讓員工承擔更多的企業責任。我和別人談到這個,都覺得這種做法很有趣,但人們對很多潛在的問題存在焦慮。

你能否和我們分享,當你開創網飛時所遭遇的陷阱和問題。給員工越多自由,這種焦慮程度就越高。如果你能分享一些你的經驗,會對讀者很有幫助。

Reed Hastings:這種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任何一個組織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有一批相互關聯的人,所以你需要有一個很高的人才密度,才能有自由,否則人們會做出很多不好的選擇。

因此,你需要定一個高度一致的鬆散結合方向,讓員工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服務客戶。在這其中有很多相互聯繫的部分,你不能只拿一個元素說它會起作用,因為脫離情景它可能不會起作用。

要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信心,目標不是管理人,目標不是管理,目標是激勵人,把它看作是一點一點地學習如何通過激勵來領導,而不是通過管理來領導或告訴人們該做什麼。

我們都知道,工廠對我們的文明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廠的經營模式也延伸到了其他許多領域,但創造性的工作與工廠形式不同,不能夠讓老闆自上而下地告訴員工應該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因此要想想從管理到激勵的轉變。

陸奇:是的,非常有道理,Reed。

通過管理方式的轉變——運用情景管理而不是控制,現在人們看到了「放」與「管」的新思路,但很多人又不敢放棄管理權力。網飛從早期成立到發展壯大,再到今天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可能也面臨過類似的問題。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如何通過情景來進行管控的呢?

Reed Hastings:在美國,我們有許多優秀領導者,像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史蒂夫·賈伯斯,他們會要求很多細節,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多指導,這是一種可行的成功方式。

你有一個天才員工,你會把所有的事情交給這個天才員工,讓他做決定,公司的興衰完全取決於這個天才的狀態,公司變得過於依賴某個人。

假設你就是這樣一個天才,是公司的核心。如果你想要擴大這個組織,讓它更長久、更健康的經營下去,你就要削弱你的主導權。它就像鍛鍊肌肉,公司的肌肉越來越多,你對公司的控制就可以越來越少。

剛開始,公司會遇到很多難題,所以很多決定都是靠領導來做。但隨著公司的發展,更多的人會參與進來,會有三百、三千、甚至三萬員工,所有人都會繼續進步、成長,學會獨立思考。

陸奇:最後還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隨著公司的發展,給員工更多自由的同時,官僚主義依然還會存在。

通常情況下,隨著公司發展壯大,官僚主義會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決策速度會變慢,公司運行效率成了問題。員工擁有更多的自由之後,怎樣在公司發展中能減少官僚主義的產生?想知道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Reed Hastings:需要通過弘揚企業的價值觀來實現,包括員工如何互動、公司有什麼目標、在哪些領域有創新、客戶面臨什麼問題等。

如果你擁抱挑戰,對彼此有清楚的期望,人們可以獨立解決問題並做得很好,這是和典型的工廠思維模式(即直接給員工下指示)截然不同的。

這不是簡單地交出手裡的鑰匙,讓公司陷入「無政府狀態」。相反,這能讓你引導價值觀,進行激勵,在大環境中發揮更大作用。

陸奇:Reed,中國有很多人視你為創業創新的榜樣,你有什麼秘訣想要傳授給中國的年青一代企業家嗎?

Reed Hastings:我認為最激動人心的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像騰訊就是全球企業。我是騰訊全球化發展的超級粉絲。全球化業務讓世界更親密,我希望聽眾能夠有創造的渴望,創造出在全國乃至全球引以為傲的業績,同時使世界聯繫更緊密。

陸奇:非常感謝你,Reed!你的智慧和思想對中國企業家來說意義重大,感謝你今天抽出時間接受採訪。 期待在北京見到你。

Reed Hastings:我也很期待。

相關焦點

  • 陸奇對話 Netflix CEO 哈斯廷斯 企業管理如何「放」與「管」?
    原標題:陸奇對話 Netflix CEO 哈斯廷斯,企業管理如何「放」與「管」?   2020 年 1 月 6 日,奇績創壇的創始人陸奇與網飛 CEO 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共同探討了企業管理中必然要面對的人才管理、交流、反饋等多方面問題。   其中,Reed Hastings 重點探討了在創作型的工作場景下,不同於舊式按部就班的工廠模式,如何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的可行性經驗,為創業者帶來一絲借鑑與思考。
  • 陸奇對話Netflix創始人哈斯廷斯:天才要適時放手
    他與奇績創壇創始人、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就企業管理和科技公司的文化創新展開了對話,同時,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擔任特邀主持參與了這一對話。以下是陸奇對話哈斯廷斯的直播實錄:張一甲:大家好,我是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
  • Netflix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對話陸奇:我是騰訊全球化發展的粉絲...
    的對話中分享的有關創業、有關企業管理的精彩觀點。中信出版集團邀請到陸奇博士作為嘉賓主持,對話哈斯廷斯。陸奇博士2008年加入微軟,任全球執行副總裁,而2007年哈斯廷斯開始擔任微軟董事,二人就此結緣。對話中,哈斯廷斯從初創企業、創意型企業的管理方法聊到網飛的「4A反饋法則」以及放權的真實含義。三十分鐘不到的對話乾貨滿滿,相信能為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的朋友帶來不少啟發。
  • 陸奇對話哈斯廷斯:成就2000億美元市值的管理法則|甲子直播間第十...
    網飛如何管理、培養最有創造力的員工?又是如何以人才驅動,幫助企業實現成功轉型?在企業家人群中,網飛一直是一個別具一格的role model。網飛不僅帶來了讓人驚豔的作品,其獨特的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也廣為人道。
  • 陸奇對話哈斯廷斯:接受批評像做伏地挺身,這對肌肉和智力都有幫助
    編輯 | 李健1月6日,網飛創始人兼CEO裡德·哈斯廷斯和奇績創壇創始人陸奇進行了一場關於放養式管理的探討。陸奇問哈斯廷斯,「管理上,在『放』和『管』的中間有一個邊界的問題,在網飛早期有什麼經驗嗎?」哈斯廷斯回答,「要引導價值,進行激勵,我們的目標不是管理人,而是激勵人」。
  • 陸奇對話哈斯廷斯:天才要適時放手|甲子直播第十期回顧
    他與奇績創壇創始人、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就企業管理和科技公司的文化創新展開了對話,同時,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擔任特邀主持參與了這一對話。以下是陸奇對話哈斯廷斯的直播實錄:張一甲:大家好,我是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
  • 哈斯廷斯:工作上的坦誠讓公司、產品、服務更上一層樓
    來源:新浪財經1月6日(周三)20:00,網飛CEO裡德·哈斯廷斯攜新作《不拘一格》中國首秀,與奇績創壇創始人、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開啟一場關於管理、文化、人才與創新的激情對談,分享如何管理、培養最有創造力的員工,以人才驅動,幫助企業實現成功轉型和強勢增長,揭開網飛2000
  • 過勞時代,Netflix給出一個善意的可能
    編輯導語:在企業流行高壓管理下的今天,員工能否發揮最大潛力從而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或者,是否仍存在更高效的管理實踐方式,從而形成充滿想像力的良性循環,Netflix或許有自己的解釋。
  • 對話Netflix首任CEO:這是罅隙中崛起的秘徑|深響獨家
    但事實上,創辦網飛的想法與那筆滯納金毫不相干,《紙牌屋》也並非誕生於大數據,除了博人眼球的誇張故事,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其真正經歷的辛酸痛苦、獨特的管理文化、備受爭議的商業模式、第二增長曲線的打造方法論以及它如何突破傳統媒體的封鎖並在接下來的流媒體大戰中如何保持優勢。相隔萬餘公裡,「深響」與Netflix聯合創始人、首任CEO馬克·倫道夫,進行了一場遠程對話。
  • 企業的市值才能破1萬億背後的事實是員工996的付出麼
    它的締造者,也是公司的CEO哈斯廷斯在各種場合下都將公司的成功歸結於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哈斯廷斯用了一句話來概括:如果說網飛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它不拘泥於規則。制訂規則,是企業管理中最常見的套路。哈斯廷斯自己曾經創業的第一家公司也是這樣做的:一開始沒有那麼多規章制度,但是隨著管理問題越積越多,公司制定出來一項又一項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最後限制了員工主動性和創造力的發揮。
  • 這本豆瓣8.1的管理奇書,為什麼說帶員工就像帶球隊?
    如今這個時代,企業面臨的環境瞬息萬變,必須不斷依據變化隨時靈活調整戰略。但是,每一次戰略的調整,都不可避免地會改變每一位員工的工作方式和業務重點,打亂他們原有的工作節奏。所以,要想讓員工們積極地參與到公司的轉型當中來,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狀態,就一定要做到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充分理解公司轉型的意義,真正理解新業務。
  • 雲對話三人行:「新基建」下企業級雲平臺長什麼樣?
    近日,戴爾科技集團與中橋調研諮詢聯合舉辦了《雲計算發展新趨勢,重塑企業級雲平臺》在線研討會,並邀請信達期貨總經理助理(信達期貨前CIO)王海平一起,通過在線「雲對話」,共同探討「新基建」下企業級雲平臺的形態和價值。
  • 李克強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改革開放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和根本利益,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幻、形勢如何複雜,不管國內發展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都必須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通過改革開放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把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起來,把國內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潛力挖掘出來。
  • 邢臺分行帳管中心強化對帳履職管理
    原標題:邢臺分行帳管中心強化對帳履職管理   人民銀行自2019年下半年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許可後
  • 生產現場如何管事:方法、環境、信息和時間的管理要點與方法
    大家好,我是許栩,歡迎來到我的專欄《生產現場管理基礎知識與技能》,本篇是專欄的第4篇文章,生產現場如何管事。前兩篇文章,我分別介紹了生產現場如何管人、生產現場如何管物,本文,我接著講解生產現場管什麼的第三部分,生產現場如何管事。
  • 請回答2020《價值》對話:看張磊、張勇們如何做「難而正確的事」
    經濟觀察網記者 高若灜 繼今年4月與黑石CEO蘇世民、6月份與高毅資產創始人邱國鷺的對話後,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這次與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斑馬資本聯合創始人及合伙人莊辰超以及九零後的國儀量子CEO賀羽,進行了一次「圓桌夜話」。9月14日晚上8點,五人同框出現在「請回答2020:張磊和朋友們聊《價值》」對話的現場或線上。
  •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企業管理,歸根結底人是全部
    為何企業管理「人在上」?如何選拔人、培養人、激勵人?國有企業經理人應該具有什麼素質?他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企業的「企」字,是「人在上」,人是企業裡最核心的要素。中國人叫企業,老外叫COMPANY,也是夥伴的意思,從中可以看出人在企業裡的關係。在企業管理中,有動力系統,也有承力系統。想不想去做,是有沒有動力系統;能不能做好,是有沒有承力系統。 高層管理和中下層管理職責不同,越是戰略和宏觀的事情,越是高層的事情,這也是個系統,不斷地循環,不斷地自我更新。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20年9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部署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為確保會議確定的重點任務落到實處,現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 《易經》智慧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
    外察世界科學管理呼喚「東方智慧」21世紀的發展與變化矩陣呈現出一種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給現代企業管理拋出一個巨大的考驗,資訊時代的裂變式增速,網際網路+思維的助推,整個企業管理的生態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裹挾前行,科學管理模式不免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企業如何保持基業長青,正是擺在現代企業管理面前不得不思考的緊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