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進萬家庚子年日曆(年鑑)》在北京正式發布

2021-01-1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中國文化進萬家日曆(年鑑)出版五年以來,在全國引起來了強烈反響。成為落實文化藝術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工具,很多書畫藝術家通過這個平臺走向了全國,獲得了極佳的口碑,也成為了書畫藝術交流的有效手段,更成為人民群眾案頭翻閱的常備品,特別是在文化藝術界成為了標誌性文化讀物。今年中國文化進萬家日曆編輯部開創性地把「中國文化進萬家日曆」與「中國書畫藝術年鑑」有機融合,把日曆的紀年紀事特點與年鑑的記載收藏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加了它的厚重感和傳承感,增強了他的收藏性和學術性,進一步拓展了它的受眾面。
 

  2019年12月15日,《中國文化進萬家庚子年日曆(年鑑)》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副會長肖良平,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主席王闊海,國防大學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將,中央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原政治委員、正軍少將王成志,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丁嘉耕,國防大學原聯合指揮學院政委郭尊先將軍,原總裝備部某基地政委劉克仁將軍,周恩來總理生前秘書、武警指揮學院原副院長紀東將軍,總參謀部四部原部長,軍隊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原主任戴清民,原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原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張華山等幾十位中央部委有關負責人、中央媒體記者和全國各地300餘代表出席了發布儀式,現場反響強烈。
 

  現場,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主任武振江和北京市寫作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傳統文化研究會主任張振海分享了日曆的編撰過程。本次日曆(年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中國文化進萬家日曆(年鑑)的首次合體,從2020年庚子年日曆開始,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將採用合體的方式出版發行。增加了日曆的內容含量,增強了年鑑的可閱讀性和紀實功能。

 

  二、首次把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全部翔實的放在了日曆中。其中,侯是時令名,大家了解的不多,五天為一候,一年共七十二候,《素問·六節髒象論》「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編輯過程中,經過多次協商,徵詢了北京市寫作協會副會長、著名民俗專家張振海老師的意見,在日曆中把「氣」和「候」做了精確的描述,並且把氣候歌也專門進行了錄入。這個事情也對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業務帶來了啟發,在編輯過程中讓書畫和氣候深入融合,一個是跟著氣候變化,推選書畫家和書畫作品。另一個是,根據氣候變化來倡導與書畫藝術創作,把創作過程中的優秀作品評選出來,入編日曆,既可以把入編工作貫穿到平常,又可以很好的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對於傳統的文化的繼承上更具用實際利用價值,可以更好的指導大家的生活。

 

  三、在校對工作上,編輯部邀請到了資深校對谷紅欣老師進行了專業的校對。這個事情避免了只看重書畫作品,而忽視規範使用文字、語句、標點等工作。經過篩查過濾,幾乎每個老師的文字介紹都存在問題,谷老師不辭辛苦把工作順利完成。根據這個問題,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提出了:「藝術評論員」標準,邀請專業人士對藝術家來進行採寫。特別是「人民藝宣網」是專門為藝術老師專業解決藝術介紹評論的平臺。編輯部將聘請專業的記者、編輯、作家、評論家來參與到其中,為書畫藝術家留一份專業的介紹,為書畫藝術留一篇專業的評論,為書畫藝術家留一個專業的人物採訪。人民藝宣網積極倡導規範專業的藝術服務,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倡導每位每位藝術家、每個單位都應該有一份規範的介紹,可以更好的傳播傳統文化。(萬家宣)


  轉自:人民藝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藝術中國 雙年展」—— 於文興書法作品鑑賞
    於文興,字中亭,男,1964年2月生,山東省青島平度市人。現為國家一級書法師,青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會員。中國世紀大採風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教育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從小跟於粒民老師學習書法,自顏、柳入手,進而臨學「二王」,並通過學習先輩於松巖、於翔鴻以及清末何紹基等人的筆法,進一步領悟了傳統書法的精妙。   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展賽。自2005年開始,主要從事書法教育和書法創作工作,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職業書法家。
  • 宣城市發布「2017年文化旅遊節慶日曆」
    中安在線訊 據中國宣城網報導,日前,市旅發委通過「宣城旅遊(宣城智慧旅遊移動微平臺)」官方微信、微博、宣城旅遊網等正式對外發布百餘項「2017年文化旅遊節慶日曆」。這是宣城市連續第三年發布文化旅遊節慶日曆,已成為宣城市打造「文化旅遊節慶年」的重要舉措之一。
  • 「鼠」到福來,春聯文化進萬家
    說到這個,甘家口街道的居民們尤其「驕傲」,因為他們收到了一份與眾不同的年貨——1月17日小年當天,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動中心舉辦了「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既有民間高手揮毫送上新春祝福,又有資深人士揭秘紫禁城生活美學背後的故事。
  • 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 今年「紅磚頭」裡有什麼?
    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 今年「紅磚頭」裡有什麼? 2019-08-26 20:30:05 來源:中新網   |  作者:宋宇晟 | 字號:A+ | A-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宋宇晟)2020年《故宮日曆》26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發布。
  • 牽手同道大叔 萬家文化布局星座文化產業鏈
    原標題:牽手同道大叔 萬家文化布局星座文化產業鏈   近日,萬家文化(600576.SH)旗下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與知名星座自媒體同道大叔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星座文化在移動遊戲發行、女子偶像團體、影視劇及網絡綜藝節目等一系列相關衍生品及其他文化產品等多方面達成深度合作。
  • 茶傳媒報導 | 高顏值的《中國茶日曆2019》在北京馬連道隆重發布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8年12月7日,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主辦、北京大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馬連道工作站協辦的《中國茶日曆2019》發布會在北京馬連道工作站舉行。發布會上,茶界大咖匯聚一堂。
  • 2021年雲浮市文明實踐之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來了!
    2021年雲浮市文明實踐之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來了!1月5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雲浮日報社承辦,雲浮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體育彩票冠名,以「墨香迎新春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2021年雲浮市文明實踐之道德春聯進萬家活動走進雲城區河口街紅陽村委六元文化中心、高峰街文化站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博物院紀委書記朱鴻文,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宮廷製作技藝研究所所長,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以及故宮出版社合作夥伴北京中信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博庫網絡傳媒集團北京分公司、北京時尚迅達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北京白石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啟航東方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天津圖文方嘉印刷有限公司等領導出席,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主持發布會
  • 商務印書館發布國內首套生肖日曆,《錦雞吉祥》報曉中國新年
    11日7日,正逢農曆立冬,商務印書館「集錦西方德禽,報曉中國新年」主題活動在北京涵芬樓書店舉行,在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發布《生肖日曆:2017錦雞吉祥》。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節日誌》副主編徐萬邦,鳥類生態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後、《生肖日曆》審校胡運彪,中央編譯局研究員、《生肖日曆》主編薛曉源,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出席。
  • 《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1933年 故宮...
    原標題: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故宮日曆》2020年版出爐  中國最美日曆讀懂600年紫禁城滄桑  2020年《故宮日曆》新鮮出爐了!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故宮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是故宮博物院宣傳故宮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時的故宮曾推出過五期《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2020年版是新版第11年。至今,《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擴展滿漢全席日曆、故宮月曆等「日曆家族」
    故宮推出涵蓋多款產品的「日曆方陣」。現場展示的2019年版故宮日曆與月曆。現場還展示了1933-1935年的老故宮日曆。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故宮博物院今天(9月10日)正式發布2019年《故宮日曆》。
  • 《魯迅日曆:2019》新書發布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魯迅日曆:2019》正式面世。10月14日,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魯迅研究專家黃喬生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炳月,就魯迅的戰士品格和文人情懷,在涵芬樓書店進行了饒有興味的對談。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化巨匠、新文學奠基人。他學識淵博,著述嚴謹,思想深刻,品格剛正。
  • 孟津:書法對聯滿牆掛 文化氣息進萬家
    在當地,這樣的對聯牆用於親友們向主家表達祝福或哀思,既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又增添了文化氣息,成為當地盛行的民間習俗。據了解,孟津自古以來便重視書法、愛好書法、研習書法、收藏書法,書法情結代代相傳。該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著深厚的書法淵源。
  • 2020中國人文學術及文化事件日曆
    1月23日—4月19日 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 30日 地球上最後一塊被發現的大陸——南極洲,發現200周年。 2月 2日 中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誕生100周年。
  • 《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編後記
    譚五昌2016年底,我編成了一本2017年中國新詩日曆,後來以《每日一詩》的書名由出版社公開出版,出版後引起了詩壇的廣泛關注與普遍好評,超過了我本人的想像。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2017年秋冬之際,臨近歲末了,由於我本人今年的詩歌編著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加之我知道編選一部詩歌日曆耗時很長,工作量巨大,所以對於我今年是否要繼續編選一本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我內心是頗有些猶豫不決的,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有很多了解我的詩人朋友主動打電話給我,積極鼓動我繼續編選《2018年中國新詩日曆》,他們聲稱我這部新詩日曆編選思路很好,具有獨創性,而且所選作品藝術質地優良
  • 「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計劃」正式起航!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影響。疫情之下,以數位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補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開闢了新空間。4月21日,由浙江省龍港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八戒印藝、柯尼卡美能達辦公系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尼卡美能達」)共同承辦的「數字經濟助推印刷產業轉型升級暨『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峰會」在龍港市圓滿舉行。柯尼卡美能達與科技驅動的企業服務平臺豬八戒網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啟動「中國萬家印刷門店上雲計劃」(可長按識別文末二維碼進行報名!),旨在助力全國萬家線下印刷門店數位化轉型發展!
  • 中國內地已知最早英文年鑑將翻譯出版,一睹1852年的上海
    如果說歷史是棵大樹,那麼年鑑就是年輪,呈現豐富多樣的肌理。《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是目前所知中國內地的第一本城市年鑑。這份年鑑刊載了當時西方人繪製的最詳細上海地圖,收錄了上海歷史上第一次連續且系統的氣象統計史料,還記錄中國通商五口岸外僑一覽、洋行名錄、大事年表、港口章程、上海概況等珍貴史料。
  • 一個橫跨35年的數據,1985-2019中國城市統計年鑑免費下載!
    小貓最近又收集了各類統計年鑑,但本著要麼不發,要發就發最全、最新的年鑑,做到全網最好,這一期發送的是1985-2019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鑑免費下載
  • 黑板洞察發布《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投資年鑑》,透視"寒冬"下的資本...
    2020年對於教育行業也是尤為特殊的一年,更想知道在這樣一個"寒冬"時期,整個行業資本的發展情況。相信有不少人已經知道這本書——《2020中國教育行業投資年鑑》(以下簡稱《年鑑》)。是由專注教育產業趨勢發展的行業媒體:黑板洞察,在深入了解教育人的需求後製作的。入手厚重,引入眼帘的便是黑板洞察創始人陳鵬飛寫下的引言,再翻兩頁便是賽道文章梳理。
  • 寫春聯、剪窗花、拍全家福……吉林琿春啟動「送文化進萬家」活動
    1月14日,吉林琿春市新時代文藝志願者服務隊「送文化進萬家」活動在琿春市馬川子鄉啟動。寫春聯、剪窗花、拍全家福……為廣大基層群眾送去節日問候與祝福。,滿族剪紙志願者手持紅紙、剪刀,按照事先準備的小樣兒,一點點剪出喜慶的圖案;書法志願者個個運筆瀟灑自如,揮毫潑墨,為群眾送上新春的第一份祝福……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由琿春市委宣傳部、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琿春市新時代文藝志願者服務隊的攝影家、美術家、剪紙藝術家們深入到鄉鎮、街道、部隊、企業等基層,通過送春聯、剪窗花、拍全家福的方式,為基層一線廣大軍民送去溫馨的祝福,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