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寫了首打油詩,四句中有三句是髒話,至今仍是罵人常用詞

2021-01-09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中華歷史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孕育了高尚的道德標準,中國自古以來便被稱為「文明上國」、「禮儀之邦」。但是,在追求雅正的文化氛圍內,卻也誕生了不少經典罵詈之詞。

古代最惡毒罵詈之詞排名前三的當屬「無後」、「不歿」和「禽獸」,翻譯成現代用語分別是「斷子絕孫」、「不得好死」和「不是人」。

(罵人鼻祖孔子)

其中排名第一的「無後」出自孔子之口,原句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排名第二的「不歿」出自《左傳·僖二十二年》,原文是:「楚王其不歾乎。」排名第三的「禽獸」出自《孟子》,全句是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由此可見,聖人被逼急了也是會罵人的。其實,除了「無後」,孔聖人還有很多更廣為人知的罵詈之詞。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又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再比如:「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孔子的罵詈之詞足夠「毒」,但不夠「髒」。在罵人這件事上,若論罵得又「毒」又「髒」,還要屬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作為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布衣天子,朱元璋早年沒飯吃,無書讀,受盡人間疾苦,當上皇帝後最痛恨兩種人,其一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其二便是紙上談兵的酸腐文人。不過,與劉邦往儒生帽子裡撒尿的粗俗舉動不同,朱元璋表達對酸腐文人厭惡的方式十分「文雅」——寫詩。

不要驚訝,不要懷疑,朱元璋雖然出身貧寒,沒讀過什麼書,但他絕非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相反的,朱元璋經過後天努力,在文學上頗有建樹,他不但能讀書會寫字,而且「著作等身」。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當屬《皇明祖訓》,顧名思義,這部典籍的內容就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誡。另外,朱元璋還親自主持編纂了《大明律》和《明大誥》兩部法典,試問,有幾個皇帝能自己制定王朝法律,朱元璋能開創大明王朝,確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更鮮為人知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竟然還寫過人物傳記,獲此殊榮的既不是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等人,也不是哪個皇子王爺,而是神秘人物周顛,沒錯,就是《倚天屠龍記》裡「五散人」中的搞笑擔當周顛。據說,周顛頗通讖緯之術,道行遠勝劉伯溫,朱元璋曾因忌憚屢次想要殺他,結果卻是燒不死淹不死餓不死,最終朱元璋服了,御製《周顛仙人傳》一卷。該傳記中,朱元璋對周顛口呼「仙人」以示敬重。周顛的神秘傳說真假未可知,但朱元璋的御製傳記確實如假包換,至今有全文傳世,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

(周顛劇照)

說回寫詩。除了寫書立傳,朱元璋還酷愛附庸風雅,尤其喜歡寫詩,僅傳世之作就有36首,當然,絕大多數都是格律不齊的打油詩,其中有一首《罵文士》最為妙趣橫生:

嘰嘰喳喳幾隻鴉,

滿嘴噴糞叫呱呱。

今日暫別尋開心,

明早個個爛嘴丫。

朱元璋這首專門寫來罵讀書人的打油詩,直白通俗,言辭粗鄙,用最簡單粗暴的形式表達了對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酸腐文人的厭惡與詛咒,其中「嘰嘰喳喳像烏鴉」、「滿嘴噴糞」、「爛嘴丫」三句尤其生動形象,堪稱髒話中的極品,經久不衰,流行至今。

參考資料:《明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日本沒有髒話?!那日本人是怎麼罵人的……
    可能99%的人最開始接觸的日語就是罵人的話在日劇動漫裡時不時出現的「八嘎」「阿貨」即使沒有學過日語也能一下記住說到髒話每個國家的語言中都有英文的「f*uk」中文的「cnm」法文的「connard」......那日本人平時是怎麼罵人的呢?
  • 幾首詼諧幽默的打油詩,比不上正規詩,卻很受歡迎
    對於打油詩到底算不算詩,曾經在文學史上有過爭論。部分人認為打油詩有詩的樣子,應該算得上是詩體的一種;另一部分人覺得打油詩沒有有平仄,對仗,對偶,也沒有格律,算不得是詩。但不管如何文人如何相爭,這種特殊類型的詩體確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不但百姓喜歡,不少名人也很愛。
  • 皇帝牌打油詩:朱元璋聽到雞叫作詩一首,前2句爆笑,後2句霸氣
    清朝時,乾隆皇帝寫了4萬多首詩,但流傳下來的很少。其實皇帝也是人,也有搞笑的時候,尤其是皇帝的打油詩更有意思。如乾隆曾寫過一首《飛雪》:一塊有一塊,兩塊三塊四塊五塊,六塊七塊八九塊,飛進蘆花都不見。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於安徽鳳陽。正是元末時期,天災人禍不斷。從很小的時候起,朱就不得不靠給地主放牛養活一家人。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今天來說說日文裡髒話的說法。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1、笨蛋(バカ)讀音,就是Ba ka,用中文去擬這個音就是「把卡」。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在宴席上也有一些其他的官員作陪,但是因為當時王安石新法派在朝中佔有絕對優勢,這也讓很多人和反對新法引得王安石震怒的蘇軾劃清了界限。就在蘇軾這樣落魄的時候,席上卻有一位仗義歌女,不僅沒有勢利眼對他冷眼相加,相反仍願意善待他,不忍他就此離去。這也讓被孤立的蘇軾感動不已,於是便在席上寫了首詞贈與這位歌女。
  • 網絡上常見的髒話替代用詞了解一下
    網絡上常見的髒話替代用詞了解一下時間:2019-08-24 19:2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口吐芬芳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上常見的髒話替代用詞了解一下 指說髒話或爆粗口。目前是網絡上常見的髒話替代用詞,但本身詞義中性,並不真正指代任何具體髒字。
  • 史上最含蓄的6句罵人名言,都出自大神之口,才華越高,句子越毒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無數才學滿門的名人留下了經典的章句,即使是罵人也罵出了另一個層次,像"掐鳥"、"你這廝"(摘自《水滸傳》)之類的罵人句子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最含蓄、最有力的罵人句子,往往出自文神之口,才氣越高的句子越毒,無形中把對方損得底朝天,沒有一句髒話,讓後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今天,給大家介紹六個罵人的例子,足見其語言的魅力絕對能直抵人心!
  • 教師發尼瑪被處分,「尼瑪」到底是不是髒話?
    「尼瑪」是目前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語言,「尼瑪」類似與「你媽」,但是在藏語中尼瑪確實太陽的意思。那麼尼瑪到底是不是髒話呢?對於是不是髒話很多網友也各自發表意見,有認為是髒話的,有認為是為髒話也有人認為不算是髒話。「尼瑪」是一種極為委婉的表達輕微怒氣的語氣詞,現在多為口頭禪或者玩笑詞。 因為多個網站、網絡工作室把「你媽」設置為禁言詞,所以就出現諧音的罵人用詞。
  • 這首詩被說水分太多,重複的詩句改個字就出現了五次,湊字數嗎?
    這首總共才三十五個字的詩,但是相同的話就出現了五遍,佔了二十五個字。不知道是作者故意重點描述它,還是當時在偷懶湊字數呢?這首詩便是兩漢的《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看似很像一首打油詩,其實這是樂府詩集中的一首,大意是江南地區的蓮花又成熟了,轉眼又到了可以採蓮花蓮藕蓮蓬的季節。
  • 查伊璜寫史書:朱元璋的拖油瓶八兒子被母親問了四句話後就謀反了
    人們都說清人編修的明史似乎不大靠得住,但事實上就連明末清初的史學家編修的明史也不大靠得住,特別是明末清初有資格進入《貳臣傳》的人的話,更是信不得,因為為了討好新朝廷新皇帝,以「知情人」的身份「揭老底」抹黑前朝,是一條終南捷徑。
  •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易經》這是後世讚譽的經典之路的第一條淵源。它解釋了天地世界的轉變。這是十分著名的古代經典。易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髒話。 《易經》中最著名的3個詛咒詞。沒有文化我真的聽不懂,所以我以為這是一種讚譽。《易經》長期以來被人們用於佔卜吉兇。萃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
  • 小心 這些英文單詞和句子是罵人的
    誰都不想被人嘲諷謾罵,但是萬一遇上了你還聽不懂就有點可悲了,於是我們搜羅整理出美劇裡的那些常用來罵人單詞和句子,不說也要聽得懂才是。4. dirty 髒的,卑鄙的,下流的,淫猥的只是這一個詞還不能稱之為罵人,但後面接上一些詞就不同了,例如dirty liar 卑鄙的騙子;還有一個很噁心,但很常用的組合就是dirty asshole,關於它的中文翻譯是什麼我就不在這裡詳述了,ass是什麼hole是什麼,像中文一樣那麼一組合,自然就知道罵的是什麼了。
  • 禮貌版髒話?五句並非髒話的英語髒話,你了解幾句?
    髒話對人們來說是一種粗俗、不文明、不禮貌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的確確是語言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提倡說髒話,可生活中並非每個人都能完完全全做到,有時,它更像是一種發洩的方式。以下五個是英語中比較常見的禮貌版髒話,不會讓人覺得不堪入耳,分享給大家也並非是鼓動大家去罵人,而是應該了解,以後若是聽到別人這樣說,你也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啦。① Darn it 可惡/該死的Darn it其實是Damn it的代替詞,這些禮貌版的髒話都是取原本髒話的類似發音,所以在你說的時候依舊還是保留了原本的那種「舒暢感」,但又不會冒犯到別人。
  •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作者在書中曾多次表示,寫這樣一本書不是為了鼓勵說髒話,而是對罵髒話現象的探詢:人為什麼罵,怎麼罵,以及髒話揭示了人的哪些本質。事實上,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都已為此貢獻了大量有趣的研究成果。作者在翻閱了數百項相關研究後,得到了兩條學術上通用的髒話定義:第一,情緒激奮的情況下使用的詞語;第二,指代普遍禁忌的詞語。
  • 《小狗懶擦鞋》書評,髒話講得好也是一門學問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本著文化無分貴賤皆有價值的精神,寫成《小狗懶擦鞋》一書,研究和記錄香港髒話文化,讓我們知道講髒話也要講得好也是一門學問。書本除了講解那五個髒話字的正寫和語法外,還邏列很多疑似和髒話變種的語句,追溯每個語句的來龍去脈。髒話通常以性為題材一定不雅,但不雅粗鄙的語句不一定是髒話,書中亦為釐清一般人對髒話的誤解。除了言語文化的冷知識性外,書後附錄有幾篇評論政府文化政策的文章,指出政府思想潔癖奉粗必禁的荒謬,可以說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去為髒話平反。
  • 古代四位名人最經典的「罵人」絕句,不帶半個髒字,罵得酣暢淋漓
    那麼,當最優美的語言與罵人損人的髒話相結合,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效果呢?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四首古人關於「罵人」的七言絕句,不帶半個髒字,卻罵得酣暢淋漓、入木三分!你們這些淺薄無知的文人啊,在歷史的長河中壓根翻不起大浪,只能身名俱滅,而四傑卻絲毫不受影響,他們的文章和英名就像長江大河之水,萬古長流!點評:不愧是詩聖,用詞洗鍊,下筆如椽,短短四句詩,既熱情地讚頌了初唐四傑,又無情地諷刺了那些因循守舊、自以為是的無知文人。一句「輕薄為文」和「身名俱滅」,罵盡了這些目光短淺、自命不凡的井底之蛙,令人拍手稱快!
  • 中國哪裡的方言罵人花樣最多?
    而論傳播力,又有什麼比得上語言的靈魂——髒話呢。 相比於普通話中的髒字,罵來罵去都是直截了當地表達憤怒,粵語髒話中的字眼顯然更有想像力一些。 愛吃的廣東人還會時不時在罵人的時候,夾雜著各種食物。於是越吵越有畫面感,越吵越餓。
  • 李煜這首四句哀愁詩,全詞沒有一個「愁」字,卻道出了萬般憂愁!
    既然要表達出情感,那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抒胸臆」,另一種是「借景抒情」。今天我們重點來說的就是「借景抒情」,這類詩的特點鮮明,只見景物而不見其情感表露。但是,仔細品味卻是滿滿的深情。例如唐代大詩人崔岑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看似寫景,卻道出了作者滿心歡喜之情。圖片:古人寫詩劇照至於寫悲情的,大多都有滄桑的經歷。
  • 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古詩字數最少便是三言詩,每句應該有3個字。但實際上在文學史上還有著「兩言詩」,就像出自《吳越春秋》的《彈歌》一詩,全詩便只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四句,每句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概括出了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了古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 如何用日語優雅地「說髒話」?
    俗話說得好,如果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首先就要學會如何罵髒話!(開玩笑~)很多朋友想學日語,首先就想知道如何用日語罵人?今天西諾君給大家分享幾句日語罵人的說法:1、馬鹿(ばか)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馬鹿」,意思就是笨蛋,其實「馬鹿」呢~說過分也不會很過分,但是日本男生表示,當被長輩或者女生罵「馬鹿」的話就會很傷心~2、馬鹿野郎(ばかやろう)「馬鹿」就是我們前面第一個講到的,後面的這個「やろう」呢,就是「笨蛋、混蛋」的意思,在「馬鹿」後面加上「やろう」,程度會更加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