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滬深交易所均明確了分級基金新規《指引》正式實施的時間,即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截至到目前為止,距離新規實施還有五個月的緩衝期。
小散要跟分級基金說再見了。
今天,滬深交易所均明確了分級基金新規《指引》正式實施的時間,即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截至到目前為止,距離新規實施還有五個月的緩衝期。
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深交所、上交所於11月25日正式發布了《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在總結分級基金管理運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規範了分級基金份額折算、投資者教育與風險警示等工作,是貫徹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更加重視和防範市場各類風險、切實推進基金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指引》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滿足30萬元證券類資產門檻條件、通過綜合評估並籤署《分級基金投資風險揭示書》的個人和一般機構投資者可申請開通分級基金子份額買入和基礎份額分拆的權限。
二是風險警示措施方面,發生下折算的B類份額在折算基準日基金簡稱前冠以「*」標識;對可能或已經發生下折算且B類份額溢價較高的分級基金,基金管理人應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會員應按照交易所要求及時向投資者提示風險。
三是投資者教育方面,基金管理人和會員應充分揭示分級基金的投資風險,加強投資者教育,妥善處理相關矛盾糾紛。四是投資者責任和義務方面,投資者應遵循買者自負的原則,配合會員提供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證明材料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負責。
此外,《指引》進一步明確了分級基金折算業務流程,便於投資者準確了解分級基金的折算機制。
深交所對《指引》做了調整和完善,主要包括:
一是增加了第六條,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或應基金管理人的申請,暫停接受分級基金的申購及分拆合併申報,或者實施停復牌。
二是刪除了B類份額於下折算基準日下午停牌一小時的規定。
三是明確投資者應在營業部現場以書面方式籤署《風險揭示書》。四是完善了部分條款的內容表述。另有一些涉及《指引》具體實施方面的意見建議,在《指引》發布通知中予以明確。
深交所強調,為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定,《指引》在實施安排上為證券公司業務技術準備工作和投資者開通權限預留了5個月左右的過渡期。即,證券公司應於2017年2月25日前完成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之後,可為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開通分級基金相關權限;未開通權限的投資者,自2017年5月1日起將不能進行分級基金子份額買入和基礎份額分拆操作,但仍可自主選擇繼續持有或者賣出之前持有的分級基金份額。
介紹一下分級基金A、B份額的運作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基金分拆成A、B份額,A把錢借給B,B獲得槓桿之後要固定給A份額利息,而B份額則獲得整個基金的收益或者承受損失。
可以這麼說,分級基金是當下基金市場中最複雜的品種,不僅涉及三個份額,還有定期折算、上折、下折等不定期折算機制。更為複雜的是,由於分級基金的A、B份額可以單獨上市交易,這也產生了淨值與交易價格之前折價、溢價,並產生了多種套利模型。
而至於當前為什麼監管層會出臺《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其實最核心的因素還是要追溯到去年「股災」時期,分級基金下折潮引發的「血案」,去年由於主要股指暴跌,導致跟蹤指數的分級基金集體遭遇暴搓,部分溢價率較高的分級B持有者,在面臨下折時其持有的資產市值水平可能直接縮水一半。
變化一:設立投資者30萬元證券類資產門檻
個人投資者(散戶)的門檻如下:
(一)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萬元;
(二)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業務規則禁止或者限制參與分級基金交易的情形。
前款所稱證券類資產,包括以該投資者名義開立的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內的資產,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疑問:現在持有分級基金但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怎麼辦?
答:個人投資者仍可自主選擇繼續持有或者賣出當前持有的分級基金份額,但要買的話必須想方設法符合以上條件。30萬以下的投資者只能賣不能買。
變化二:開通權限必須到營業部籤署《風險揭示書》
除了30萬門檻之外,個人投資者應在營業部現場以書面方式籤署《風險揭示書》。
買分級基金之前,要先去券商營業部,現場籤署《風險揭示書》,白紙黑字,從法律層面對「買者自負」的原則進行落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你分級基金風險點在哪裡,以後小夥伴們虧錢了不要再到交易所門前拉橫幅。
變化三:交易所可根據市場情況對分級實施停復牌
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或應基金管理人的的申請,暫停分級基金的申購及分拆合併申報,或者實施停復牌。
業內人士解讀: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巨量套利資金進入分級基金市場,引發市場波動,此前製造過分的整體大幅溢價,類似分級b也可能會被交易所停牌。實施停復牌會干擾市場的正常交易,除非出現極端特殊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交易所大概率上不會用這一招。
此外,如果發生了類似去年股災時期暴跌的極端情況,基金公司可以跟交易所申請禁止客戶贖回,不過,貌似去年股災的時候,基金公司也沒有出現禁止客戶贖回的行為,因為一旦禁止客戶贖回,這涉及到基金公司的聲譽問題,一般情況下,資管行業,信譽至上,估計基金公司還是會非常謹慎的。
變化四:刪除了B類份額於下折算基準日下午停牌一小時處理的規定。
2016年9月徵求意見稿發布以來,市場各方高度關注。上交所採納了部分市場意見,對《指引》內容進行了相應調整和完善,比如刪除了B類份額於下折算基準日下午停牌一小時處理的規定。
業內人士解讀:下折基準日,就是分級基金母基金暫停申贖的那天,B類份額下午可以正常交易,不停牌了,進一步激活B類份額的市場流動性。
那麼接下來交易流程是這樣的
A類份額 | B類份額 | 基礎份額 | |
T日(折算基準日) | 10:30開始交易 | 10:30開始交易 | 暫停申贖和拆分合併 |
T+1日 | 暫停交易 | 暫停交易 | 暫停申贖 、拆分合併 |
T+2日 | 正常交易 | 正常交易 | 正常申贖,正常拆分合併 |
分級基金流動性堪憂?
鑑於此前9月份公布的《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意見徵求稿,與正式落地的文件內容基本保持不變,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市場已經消化了分級新規的負面影響,但中長期來看,伴隨著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萬的硬性門檻提高,分級基金市場的流動性或將逐漸萎縮。
表一:分級基金子份額個人和機構持有比例情況一覽表
子份額類型 | 上市交易數量 | 個人投資者平均持有比例 | 機構投資者平均持有比例 |
分級A | 142 | 32.25% | 68.23% |
分級B | 142 | 89.88% | 10.33% |
根據基金半年報披露的數據,股票型分級B的個人投資者佔比高達90%,平均每戶持有基金的平均規模為5萬元左右。
據統計,有29隻分級B平均每戶持有規模小於1萬元,有91隻分級B平均每戶持有規模在1萬-5萬元,有8隻分級B平均每戶持有規模在5萬-10萬元,有1隻分級B平均每戶持有規模在10萬-30萬元,各有2隻分級B的平均每戶持有規模在50萬-100萬元和100萬元以上。
而根據某券商經紀業務數據,其客戶帳戶數量在100萬以上,而持有分級B的客戶帳戶數量在1.5萬左右。截至2016年6月30日,帳戶資產在30萬以下且持有分級B的客戶帳戶數量約1.2萬, 佔持有分級B的帳戶數量比例高達78%;帳戶資產在30萬以上且持有分級B的客戶帳戶數量僅3000戶左右,佔比約22%。
由此可見,《指引》正式實施後,僅有20%的投資者符合準入門檻。市場參與人數銳減,這對分級基金的流動性將帶來極大考驗。
根據某券商經紀業務數據,截至2016年6月30日,帳戶資產在30萬以下的客戶持有分級B的市值僅1億左右,佔分級B持有總市值的比例僅20%;而帳戶資產在30萬以上的客戶持有分級B的市值達到4.5億元,佔分級B持有總市值的比例約80%。
以上數據充分體現了「二八原理」,即20%的投資者持有80%的市值,而80%的投資者僅持有20%的市值。根據「二八原理」,興業證券推斷在《指引》正式實施後,儘管大部分的投資者不符合分級基金的準入門檻,但他們實際持有的規模或只佔市場規模的小部分,因此短期來看,這部分投資者即使採取合併贖回也對市場整體規模的影響相對有限。
反觀分級A,其持有人以專業機構投資者居多,且專業機構投資者無須進行分級基金相關權限申請,受到的邊際影響應該不大。其次,分級A價格目前主要影響因素仍是其債券屬性,債市波動對其的影響更為深遠。
(責任編輯: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