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指責型人格的基本特徵是喜歡指出他人的錯誤,從來不管自己的身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通常看見什麼都想說說不對的地方,並且自己還不覺得自己是指責型人格。
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脾氣暴躁,但總控制不住自己!
張三知道,自己脾氣不好,也經常和朋友調侃,自己那暴脾氣,唉,讓他丟失了很多機會,不僅僅職場不順,家裡也一地雞毛。
兒子長大了,他又買房又買車,掏空了自己的養老金。
每個月都倒貼錢給兒子家買菜按理來說家裡有個無私奉獻的老人,應該過得很幸福。
但是兒媳婦放話了,要是張三不走,她就離婚。
事情是這樣的。
張三喜歡雞蛋裡挑骨頭,不論兒媳婦說什麼,他都能挑出錯來。
兒媳婦說並不是每個重點大學畢業的都能有好工作。張三就說只有她找不到好工作,誰誰誰重點畢業,現在年薪幾十萬。兒媳婦說要聽醫生的,張三說醫生說的又不全對,兒媳婦說看了書了,應該怎麼做,張三又說有病不看醫生,她懂個p。兒媳婦說小孩子應該多曬曬太陽,張三又說外面熱死了,一天到晚去外面。兒媳婦讓孩子呆家裡,張三又說她不管孩子,天天讓孩子呆家裡。反正不管兒媳婦怎麼做,張三都能挑出理,最後兒媳婦忍無可忍,想要搬出去,張三又能挑出理。
見人惡,即內省!
張三知道自己有錯嗎,他知道,他也很苦惱,經常自我嘲笑,但是控制不住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遇事先冷靜,不管想說什麼,先腦子裡面想一想,該不該說,說了別人會不會不高興。如果冷靜不下來,就冷處理,沉默是金。如果情緒稍微平和,就想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自己年輕的時候有沒有犯過錯,自己懂得,真的比年輕人要多嗎?看得開,有些老人,就是看不開,眼不見心不煩,有時候年輕人有自己的主張,年紀大了,就隨他們吧,不管是對是錯,說了大家都心情不好,不說只有自己心情不好。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些人因為經常三點一線,所以脾氣容易暴躁,如果經常去公園走走,你會發現,那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