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奇怪的行星被發現,它比海王星小,但質量比海王星大50%

2021-01-09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太空人已經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另一個奇怪的外星球。這個外星球十分古怪,因為它的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然而它的密度卻比海王星大50%以上。

太空人之前已經在其他太陽系發現了「膨脹行星」。「膨脹行星」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幾倍,但是它的半徑卻比海王星的半徑還要大。但是這次發現的行星和「膨脹行星」剛好相反。它的密度超過了海王星,但是他也有更小的半徑。超級密度,而不是超級膨脹。

這顆奇怪的行星的發現正質疑著以往人們對行星形成的理解。天文學家和美國國家基金會NOIRLab研究了這顆行星並將結果發表在題名:宜居帶行星探測器發現一顆高質量、低傾角海王星狀行星K2-25b的論文上。該文的第一作者是Gudmundur Stefansson,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名博士後研究員。

這篇論文將發表在The Astronomical Journal雜誌,並可通過arxiv獲取。克卜勒計劃於2016年發現了這顆行星,它正圍繞著Hyades星團中的一顆M矮星運行,圍繞周期是3.5天。根據這篇研究,K2-25b的質量是地球的24.5倍,半徑卻只是地球的3.4倍。在研究介紹部分,作者寫道:「這些特性就猶如一個巖石的內核被一層薄薄的氫-氦包裹(質量比5%)」

K2-25b在Hyades星團中圍繞其主星運行。

這顆行星引起天文學家的興趣的原因部分是K2-25b是一顆次海王星。次海王星比海王星有更大的質量和更小的半徑,就如K2-25b;或者有相對較小的質量和較大的半徑。無論是哪一種,次海王星的存在違背了當前關於行星形成的理論。目前在系外行星研究前沿,理解這類行星的形成依然是一個難題。「K2-25b不尋常!」研究領隊-普林斯頓博士後研究員Gudmundur Stefansson在新聞稿中說,「與其他距離主星很近的年輕次海王星相比,它比相近大小、年齡的行星都密集」。「通常這些行星密度較低 —一些甚至有膨脹的氣體層。而現有的觀測數據看來,K2-25b似乎有著一個密實的巖石核心或者富水核,以及一層薄薄的氣體層。」

天文學模型表明大行星首先形成巖石核心,最初的核心質量是適中的,可能只是地球的5到10倍。之後氣體聚集在核心周圍,形成一個氣體包裹層,其質量為地球的數百倍。氣態巨行星木星就是以類似的方式形成的。

但是K2-25b行星的出現卻表明我們的理解還是不足的。K2-25b有一個巨大的大質量巖石核心,且僅有微小的氣體層。這個非同尋常的特性引出了幾個問題:他如何形成一個巨大的巖核?既然有如此高質量的核心,為什麼卻沒有形成大量的氣體層?

圖為一個原行星盤,行星從新生恆星周圍的剩餘物質中聚集形成,一個巖心首先形成然後吸引氣體形成氣體包裹層;K2-25b卻有所不同,它有一個大質量的巖心和較小的氣體層。圖片來源於:NASA/JPL-Caltech/T. Pyle (SSC)。但是我們卻不完全理解K2-25b以及類似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K2-25b是研究這類行星的天然對象。「鑑於已知其年齡和明確的軌道參數」,論文作者說,「K2-25b是研究M矮行星形成和後續動力學的標準體系,使我們對其他系外類海王星的產生和遷移有進一步的了解」

考慮到它的大核心,它應該形成一個巨大的氣體包裹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原因有幾種可能。作者認為一種可能是巖心是通過合併形成,「如何解釋它的大質量這一點,我們推測K2-25b 可能是許多小行星內核合併的產物,從而形成了一個大質量行星。」

文章中的這幅圖描繪了K2-25b、其他系外行星以及太陽系行星的質量半徑平面圖。紅色曲線是根據已知行星形成模型中巖核和氫氦氣體層數據繪製,詳細內容請參見研究。圖來源於: Stefansson et al, 2020.這種解釋也有助於解釋行星軌道偏心率的形成,作者寫道:「如此的動態環境會使 K2-25b軌道更傾向於偏心軌道,K2-25b也可能正通過與恆星的潮汐作用遷移到更短的周期軌道上。」

像這樣的發現常常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在歐洲南方天文臺超大型望遠鏡像SPHERE(球體)這樣的儀器,為最近的許多發現負責。但在這種情況下,是值五百美元可現貨供應的傳播器使得這項科技成為可能。首席研究者Gudmundur Stefansson在他的博士論文中運用了一種方式,即使用工程化的傳播器。

圖片來源:Gudmundur Stefansson/RPC光子學

工程擴散器將來自恆星的光擴散開來,使它可覆蓋相機上更多的像素點。這樣可以更精確的測量行星經過時恆星的亮度,從而更精確的測量沿軌道運行的行星的大小以及其他參數。參與這項研究的來自NOIRLab的天文學家Jayadev Rajagopal說:「這個創新的擴散器使我們能夠更好的定義凌日的形狀,從而進一步限制行星的大小、密度和組成成分。」

K2-25b給天文學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不得不等待,但可能不會等太久。K2-25b是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後續觀測的主要候選對象。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將配備可以阻擋太陽外光線的強大日冕儀,使其更容易看到在軌道運行的行星。它還會用紅外線進行觀測,這是它位於L2上的優勢。

雙子座南望遠鏡的GHOST(雙子座高解析度光學攝譜儀)也將K2-25b列於它的目標清單上。據該網站介紹,這是一個具有「在高觀測效率上廣泛同步波長覆蓋」的攝譜儀。它對於觀測類似K2-25b的行星的大氣層非常有效。

用GUOST和JWST得到的觀測結果也許不能回答K2-25b所提出的關於行星形成的全部問題。但是他們可以擴展我們對於K2-25b所知以及所不知的界限。同時,也許更多的天文學家將會提出低成本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臺攝譜儀和基特峰國家天文臺(KPNO)的WIYN0.9米的望遠鏡同時使用使得這項研究更加有效。位於新墨西哥州阿帕奇波因特天文臺(APO)的3.5米的望遠鏡也是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國家紅外光學天文研究實驗室(NOIRLab)包括雙子星天文臺,基特峰天文臺以及一些其他設施和即將到來的維拉·魯賓天文臺。

作者:EVAN GOUGH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筆尖上的發現:海王星之謎!人們是怎麼發現它的?
    海王星是太陽系的第八顆行星,它距離地球很遙遠,而且又暗。所以,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藉助望遠鏡,我們才能在漫天的星星中發現它的身影。既然它那麼不容易看見,人們是怎麼發現它的呢?海王星的發現要歸功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克卜勒定律。
  • 科學分析,海王星是第一顆通過科學計算而被發現的行星?
    那今天呢我們就借著這樣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來認識一下這顆最著名的矮行星,也是曾經的大行星——冥王星。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其實我們在講曆法的時候就已經提到了,在史前時期的人類就已經知道了行星和恆星的區別。行星的英文是planet,它是源於希臘語的漫遊者,那其實顧名思義,行星是在夜空當中不斷移動的、行走的。而它的這個運行的背景就是看上去似乎永遠保持位置不變的恆星。
  • 距地260光年,在海王星的「沙漠地帶」中,科學家發現特別行星
    從質量上來看,海王星屬於中等質量的行星,按照人類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來說,行星作為恆星系統中的一員,一般越接近恆星的行星體積就越小,拿太陽系舉例子,太陽系內側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四個行星,都是巖石行星,而且個頭都很小。此後,越接近太陽系的外側,行星的類型也發生了變化。
  •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報告了一個新的系外行星的發現,命名為NGTS-14Ab,比海王星大30%。詳細的論文已發表在arXiv.org中。此次發現是NGTS調查的一部分。該項目的目標之一便是搜尋那些足夠明亮的小型系外行星,並嘗試測定其質量。該項目使用智利帕拉納爾天文臺的一組小型全機器人望遠鏡,在紅光波長下工作,使用凌日測光法來尋找新的外星球,這種方法精確地測量一顆恆星的變暗程度,以探測其前方是否存在行星。
  • 天文小知識:海王星是怎樣的?是什麼造成了海王星上海天相融?
    它也是太陽系的四顆大型行星中最小的那一顆。海王星外觀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藍色,它被以羅馬神話中海神的名字命名。這是由於海王星距離地球太遠,對他的觀察受到限制。接著在1989年,行星探測器「旅行者2號」飛越了海王星。 探測器向人們揭示了這個行星及其衛星的一些值得注意的事實。這些發現中包括海王星有一個稠密的大氣層,並且密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逐漸與一個巨大而奇怪的海洋合為一體。
  • 什麼是「海王星沙漠」?走進這神秘的世界,這裡有關於它的新發現
    一顆編號為NGTS-4b的行星,出現在了天文學家沒有預料到的數據空間——「海王星沙漠」當中。這顆行星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三倍,比海王星半徑小約百分之二十。它是由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下一代天文過境調查」(NGTS)的數據發現的(天文過境是指天體穿過較大的明亮天體和觀察者之間時產生的一種現象)。進一步的觀測表明,它是一顆發熱行星,溫度約在1000攝氏度左右。
  •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怎樣發現的?
    這個行星雖然很大,但離開我們非常遠——距離太陽287,200萬公裡,等於地球距離太陽的19.2倍,所以我們肉眼看不到它。自從發現了天王星以後,人們就著手研究這個新行星的軌道。可是,觀察了一個時期以後,卻發現天王星是一個「性格很彆扭」的行星。因為別的大行星都循著確定的軌道繞太陽運行,只有天王星有點不安分,它在繞太陽運行的時候,老是偏離它應走的路線。
  • 雙魚座的守護星是海王星,海王星是一顆朦朧的行星
    戀愛是一件特別甜蜜的事,但是戀愛的相處方式各有不同,每一個人對待戀愛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戀愛中就是那種互相折磨,但是卻越愛越深,但因為有的人在戀愛中就是一個小公主,只能被寵著不能兇他們,下面就跟著小編看一看這些戀愛只能寵著不能兇的星座都有誰吧?
  • 海王星外天體為第九大行星存在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 關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雲上波濤來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最不引人注意的行星——天王星最暗淡的行星在晴朗無月的夜空中,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能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星。天王星最亮時的星等是5.5等,比6等星要亮60%左右。按理說,它早就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不知為什麼,在18世紀以前的漫長歲月中,竟無人注意它!
  • 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軌道都符合波得定律,只有海王星是個例外?
    ,利用這種數學形式做簡單的加法,得出的數值即為太陽系中各大行星距太陽的距離,也就是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參數。科學家通過波得定律計算了各行星距太陽的距離,其中七大行星都符合這個定律,可唯獨海王星是個例外。海王星的實際距離與「波得定律」計算的距離偏差非常大,為什麼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就不符合「波得定律」?難道它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 一顆特殊的系外行星挑戰行星形成理論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NOIRLab設施進行的新的詳細觀測顯示,一顆年輕的系外行星繞著畢(宿)星團中的一顆年輕恆星運行,其大小和年齡都異常密集。這個系外行星的重約25個地球質量,略小於海王星,與主要行星形成理論的預測相矛盾。
  • 行星的內部熱源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更遠的海王星比天王星溫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行星的溫暖程度不完全取決於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八大行星之一,雖然,它們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存在明顯差異,但卻擁有高度相似的表面溫度。前者是科學家們發現的第一顆系內行星,而後者則是因為天王星軌道的不規則性才被關注到。
  • 科學家在海王星上到底發現了什麼呢?
    因此關於這一顆行星,專家手上的資料其實並不多。這次我也準備了幾個關於海王星的有趣事實,當然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與你分享。 那麼我首先要介紹關於海王星的幾個有趣事實。首先海王星是第一顆不是透過望遠鏡觀測而是透過數學計算而發現的行星。
  • 遙遠的星球|海王星:夢幻的藍色綿延
    海王星以5.43千米/秒的速度沿著近似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公轉一周需要165年,人類若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即使是最長壽的人,也很難活到它的一年。不過它一天的時間很短,自轉一周僅需15小時57分59秒。像這樣一個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的行星,引力一定也非常大。
  • 以神之名來命名的星球,海王星的發現非常奇妙,至今存在未解之謎
    並且宇宙是由一個特別小的點,奇點之中得來的。在一次龐大的大爆炸之中,宇宙就出現了。而這個龐大的大爆炸是由前面所說的奇點引起的。在爆炸過後,宇宙於巨大的能量包裹之中誕生。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等價理論,可以得知宇宙中那些天體其實就是由龐大的能量構成的。因為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一個個恆星、行星已然在時間的鍛鍊下形成了一定的秩序。而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太陽系也是如此。
  • 海王星是誰發現的你知道嗎?
    在172年前,1846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初四),伽勒第一次觀察到海王星。1846年9月23日,德國柏林天文臺的伽勒在摩羯座8星之東約5°,即離預言的未知行星位置偏離不到1°的地方,發現了一顆星圖上沒有的八等星。
  • 科學微講堂,有深度的天文學:遙遠的海王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顆恆星之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顆行星(約為44.96億公裡),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擁有最強風暴的行星,海王星的得名源於其表面的深藍色,這會讓人想起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海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黑暗、最寒冷、風暴最大的星球之一,所以它也是最不歡迎人類的行星。
  • 海王星是被算出來的!
    萬有引力理論可以解釋觀測到的行星軌道,克卜勒第二定律可以從這一理論推導出來: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在相同的時間內掃出相同的區域。在整個天文學的歷史上,觀測一直引領著宇宙的發展,揭示了理論學家所描述的宇宙。這是我們太陽系第七顆行星的現代紅外圖像,它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爾偶然發現的。1781年,威廉·赫歇爾偶然發現天王星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眾所周知,太陽系有8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其實,在14年前,太陽系有9大行星,但是它卻在2006年8月的國際天文聯會中被投票踢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