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一句俗語說盡世態炎涼

2021-01-16 騰訊網

從古到今,想當官的人不少,因為當官向來都是值得驕傲之事,當官了以後財富名聲什麼的自然都來了。不過官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畢竟這個職業競爭壓力很大,很多人窮極一生也只混了個小官。

當然當官有好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在封建時期,所有的官員都是要聽皇帝的。皇帝開心了可以讓你步步高升,可一旦你讓皇帝不高興了,輕則把你貶謫,重則就直接沒了性命。

做官的風險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大家總結出了「一代做官九代絕「這樣的俗語。因為在你當官期間只要做了一些錯事,惹了大人物或者是讓皇帝不高興了,不僅你自己性命不保,你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若是犯了滔天大罪,被株連九族也是很有可能的,九族包含的範圍很廣,不僅遠親包含在內,老師和學生都算在了裡面,所以如果被判了誅九族,就別想有後代了。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另外一半,便是「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要說的便是,在封建時期那些有權有勢的人越來越有錢,他們一有錢就會去買土地,然後再用高昂的租金租給普通老百姓。

在封建時期百姓以農業為生,所以無論價格有多高他們都只能選擇租田地來耕種,因為他們根本沒得選。百姓辛苦一年下來什麼都得不到,而那些地主天天坐在家中等著百姓送錢來,這樣一來地主越來越有錢,百姓卻越來越窮。

對於那些地主來說,憐憫之心在金錢面前完全不值一提。務農的收成和天氣、雨水這些息息相關,可地主卻不會管這麼多,只要一到時間,就會去催促百姓交租金。百姓們不敢也不能不交,畢竟那些地主手上有人,百姓告狀都沒地方去告。雖然我們現在對百姓的那種痛苦無法感同身受,可老祖宗們都是經歷過的,因此總結出了這句話,那些地主是有錢了,可周邊的百姓卻要多窮就有多窮。

這句俗語就是要告訴我們,若你是有權的官爺,或者是有錢的地主商人,那麼你需要記得,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為百姓著想,不要想著以收刮百姓財產來達到致富的目的,欺壓百姓的人早晚會得到懲處,最後的後果是你無法承受的。這句俗語對於我們現在來說也是一個警示,你們怎麼看待這兩句俗語呢?

相關焦點

  •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淺顯易懂卻飽含深意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我們的祖先總結了許多許多有用的人生經驗給到我們,而這些依託經驗得出的人生哲理則會變成俗語流傳下來,變成一句句淺顯易懂的句子警示後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句,流傳時間長、傳播範圍廣,蘊含深刻意義的一句農村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裡面所蘊含的道理十分深刻,雖說在表現手法上頗具誇張之意,但其凝聚了中國古代底層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們今天在提這麼一個話題還是很有意義的。
  • 農村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有何來歷?啥意思?
    從小在農村生活的我,小時候曾聽過不少俗語。這些俗語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既乏味又有趣。有些通俗易懂詼諧有趣,而有些卻是村裡的長輩解釋多次還是模稜兩可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句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看看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老人常說:「男佔二六八、女佔三六九 」,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諺語,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傳下來的,有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是根據事物預知天氣的,有的是關於種地的,這些都是老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下來的,能流傳至今,必定也有中的道理。下面幾條俗語,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
    「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就是一句古代人最誠摯的忠告。 這兩句俗語,其實也是老祖宗們的經驗之談。如果大家能讀懂其中的深意,相信一定會對人生發展有很大幫助。 第一、窮走水一家毀 貧窮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可怕,很多人為了能過上富裕的生活,幾乎每天都在想發家致富的方法。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而正是這些農村的俗語,給人指明了方向,讓人覺得有一些大道理在裡面,因此來說,一些勸諫警誡性的農村俗語給後人的幫助甚大。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窮富」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人在落魄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人在富裕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只有按照老祖宗的引導,我們後人才不會吃虧的。所以這句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則是老祖宗給我們後人留下來的。
  • 老祖宗說:兩門相對必有一退,兩門相衝必有一傷,何意?在理嗎?
    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最感興趣的卻屬那俗語文化了,因為俗語能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關獵漁稼穡的,批駁警示的,習俗忌諱的,也有學習技藝的。俗語詼諧幽默,朗朗上口,富含哲理,雖說有的聽起來糙,但是理卻不糙,句句在理,比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簡短的一句話就道盡人世間的世態炎涼。總之俗語那豐富的內涵,影響著農村一代又一代的人。
  • 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什麼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在說到一個男生/女生好壞的時候,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其父就有其子/有其母就有其女,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大;農村俗語「對壞一門親,敗壞九代根」說的就是,男的娶錯老婆或者是女的嫁錯人了,會影響到後代,而這種影響是深遠的,有可能一代代的影響下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具體說說:
  • 季羨林:說「世態炎涼」與「趨炎附勢」
    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古今所共有,中外所同然,是最稀鬆平常的事,用不著多傷腦筋。元曲《凍蘇秦》中說:「也素把世態炎涼心中暗忖。」《隋唐演義》中說:「世態炎涼,古今如此。」不管是暗忖,還是明忖,反正你得承認這個「古今如此」的事實。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一、風流女子莫教貧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
  • 農村俗語:「是善是惡看眉眼,是貧是富看馬樁」是啥意思?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人生的話題上,老農說:一個人的善惡和貧富是能夠觀察出來的。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是善是惡看眉眼,是貧是富看馬樁」,這句俗語裡所說的就是一種「觀察」。「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是啊!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解釋一下。
  • 相學「十木九貧」,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我們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十木九貧」!它的意思是:在相學為木型人當中,10個人,就有9個人是貧窮的!當然了,這個木型人,既可以是面相木型人,或者手相木型人,考慮到面相容易變化,但是手相變化小,框架不變,更多是增加細節紋路而已!所以我個人還是傾向用手相來斷五型!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農村人為什麼「逢七不出門」呢?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對這句話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 農村俗語:「是善是惡看眉眼,是貧是富看馬樁」,有何寓意?
    導讀:農村俗語:「是善是惡看眉眼,是貧是富看馬樁」,有何寓意?在農村從不缺少一些老話俗語,還有一些極具地域性的農諺,這些都是幾千年的經驗累積。有的老話流傳到今日,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被大家廣泛的使用。這些極富道理的俗語老話,也被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也有很多的老話俗語,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更迭。
  • 俗語:「早起三光」到底啥意思?下一句才是關鍵,越早知道越好!
    文/小田在我們身邊,一直流傳著很多的俗語。俗語也叫俗話,是在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語言。我們平時聊天的時候就經常能聽到老人們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等一些俗語。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7個字道明人性,字字戳心中華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在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化斷層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到底有哪些奇妙之處呢?「女為悅己者容」、「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和舅媽」,這些富有民間智慧的俗語你還知道幾個呢?
  • 十句經典俗語教你看清社會世態炎涼,讀懂人情世故
    現選取折射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故的俗語與您共讀,當我們身處人生困境時、感到前途迷茫時、抱怨上天待我們不公時,或許這些語言可以帶給我們一些精神和心靈上的寬慰。一、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告訴我們畫一隻老虎的外表可能很容易,只要認真觀察仔細臨摹、不斷研究就可以畫出它的外觀相貌,但是無論怎樣觀察研究也難以畫出它骨子裡面的內部結構。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
  • 家逢變故的何鴻燊,品位了世態炎涼後發奮,最終成為一代賭王!
    何鴻燊13歲的時候,家裡遭逢變故,他去找他的親戚牙醫拔牙,而這個親戚語氣不善地和他說乾脆把牙全部拔了算了……這個社會就這樣,富在深山有遠滴,窮在鬧市無人問,何家慘遭變故之後,所有的家產幾乎都清零了,而那些平日裡各種巴結的親戚都不見了,對他們家只有冷嘲熱諷,這就是世情冷暖!
  • 農村常說的「家貧養羊不養豬,家富宜養『臉長物』」,是啥意思?
    當我聽到這種說法後,雖然思索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家貧養羊不養豬  羊是一種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的一種動物,也是人類經常飼養的家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