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導刊| 發布時間:2009年11月04日 15:53 | 作者:聽月樓
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徵明確表示,隨著創業板平穩啟動和中小企業板持續發展壯大,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自主創新及成長型中小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對國民經濟的支持作用必將愈發顯著。
點燃「創富」神話
經過了10月23日的開板後,創業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於30日在深圳舉行,28家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共同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宣告十年磨一劍的中國創業板市場正式拉開帷幕。
當天早盤28隻創業板新股一度回調,但很快資金熱流湧入,全線暴漲,儘管深交所採取三檔停牌制等措施防止創業板爆炒,但仍然阻擋不了市場參與的熱情,28隻創業板股票仍被資金狂熱炒作,均先後被深交所臨時停牌,其中20隻個股遭遇二度停牌,金亞科技成為唯一一隻被三次停牌的個股,最終仍以209.73%的漲幅傲視群雄。
誕生2隻百元股,80%以上的平均換手率,兩大數據反映出了創業板首日的火爆場面;此前業內保守估計,以中小板市場類似公司首日平均換手率百分之七十四估算,湧入資金量將超過二百億元,但首日的全線暴漲令創業板資金流量遠遠超過這一市場預期。
2009年10月30日,將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裡程碑式的一天,而被載入中國證券發展史冊。因為至此,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終於成形。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股票代辦系統(場外櫃檯市場)四板同場爭輝,共同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資本支撐。
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的集體掛牌上市,不僅意味著中國創業板正式誕生,也意味著批量製造億萬富翁的創富神話將不斷上演。
統計數據顯示,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每家公司至少誕生3位億萬富翁。縱覽28家創業板公司的造富能力,神州泰嶽無疑是造富冠軍,共有12位自然人股東成為億萬富豪。華誼兄弟造出了9位億萬富豪,造富能力排第二。中元華電將誕生8名億元新貴,排名第三。
從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來看,前十大股東中自然人股東居多、鮮有機構股東。縱觀這些一夜暴富的大股東,無論是否在公司任職,幾乎都是公司創始人或者發起人,屬於「創業者群體」,其中八成左右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職務。
除了造就一批創業富翁,率先潛伏在首批創業板醫藥股中的風投公司也將迎來豐厚的回報。重慶科技風投2007年以2000萬元的現金增資萊美藥業,萊美藥業上市後其浮盈高達8749.8萬元,3年半的淨收益率約437.49%。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旗下Brook公司,通過兩次增資和股轉受讓後,以累計出資17640萬元,持有樂普醫療20%股權,上市首日Brook公司持股市值將達9.21億元,獲利7.44億元,3年投資收益累計達521.83%。
除風投公司外,個人投資者在這場「創富」大潮中亦受益匪淺。據報導,福建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電子儀器廠的退休員工陳寶珍老太持有網宿科技34.86%的股權,以發行價24元計算,市值高達5.67億元,與她當初的投資620萬元相比,10年間,陳寶珍的身家飆升了90倍。
在創富大潮下,無論是創始人、風投還是個人投資者,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從而形成了皆大歡喜的書面。在創業板開市鐘聲敲響之際,華誼兄弟的股東馮小剛導演一副喜氣洋洋的笑面,無疑是創業板開幕之際的最佳寫照。
創業板的兩「高」
創業板的造富能力,得益於其高溢價發行。統計顯示,28隻分三批發行的新股的算術平均市盈率分別為55.26倍、57.19倍和57.51倍,呈遞增之勢;28隻新股的總算術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6.60倍,遠遠高於主板和中小板,而紅日藥業以60元的發行價創下了中國股市IPO發行最高價。上市首日收盤平均市盈率更是飆升至100倍以上,資產增值能力可見一斑。
高市盈率的發行,使得創業板首批公司均出現了超募現象。數據顯示,28家公司原計劃募資合計70.78億元,實際募資154.78億元,超募118.68%。其中,有15家的超募率達100%以上,神州泰嶽超募率最高,達到238.96%,最低的探路者超募率也達到46.25%。
在創業板如火如荼的申購潮中,社保基金的身影頻頻現身。數據顯示,在前三批創業板新股中,社保基金累計申購的資金額就超過200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創業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高達56.60倍,但作為「資金風向標」的社保基金此次花巨資「圍獵」創業板新股,可能暗示著創業板未來的投資收益將十分可觀。
從發行市盈率的水平來看,創業板的高成長性或者說高成長的預期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體現了。
對此,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徵明確表示,從首批報審的創業板公司來看,較充分地體現出創業企業創新、高科技、高成長的優良素質;同時,也基於中小企業板成立5年多來在信息披露、募集資金管理、保薦人持續督導、首日爆炒監控等方面監管工作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相信隨著創業板平穩啟動和中小企業板持續發展壯大,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自主創新及成長型中小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對國民經濟的支持作用必將愈發顯著。因此,深交所對創業板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以成長性著稱的創業板未來發展一片光明,那麼與創業板源出一門的中小板或者主板裡的高成長股,會否因此受益良多?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