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正月十五有什麼特殊禁忌?

2021-01-08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正月十五有什麼特殊禁忌? 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為什麼在元宵之外,各地還會吃哪些美食佳餚呢?除了吃元宵、猜燈謎、觀花燈,還有其他風俗習慣嗎? 元宵節的來歷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

    原標題: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正月十五有什麼特殊禁忌?  

      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為什麼在元宵之外,各地還會吃哪些美食佳餚呢?除了吃元宵、猜燈謎、觀花燈,還有其他風俗習慣嗎?

    元宵節的來歷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恆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

    在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為何要吃元宵和湯圓

 

  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呢?趙之珩進一步介紹說,根據史書記載,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稱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夾糖餡,與今天的元宵相似,後來因為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乾脆就叫「元宵」了。

  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劉若愚的《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民俗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其實,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元宵節的演變

 

  唐朝

 

  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節賞燈十分興盛,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皇帝還命人做了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朝

 

  宋朝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5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元朝

 

  到了元朝,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

 

  明朝的燈節持續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10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

 

  進入清朝,宮廷不再辦燈會,但民間的燈會仍然壯觀。雖然燈會只有3天,但也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這麼重要的一天,那些傳統的習俗與禁忌你還知道嗎?

  ——元宵節快樂——

 

  1. 張燈結彩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清朝時,滿族成為中原的主要部分,而故宮也不再是元宵節了,元宵節仍然很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2.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元宵節過後,燈謎是第一個謎,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富有譏諫、戒律、幽默、諷刺的藝術遊戲。謎語掛在燈上供人們猜,開始於南宋。

  現在在元宵節,各種各樣的地方玩燈謎,希望幸福安寧。因為謎語既能激發智慧,又能激發興趣,所以這個過程的普及受到了所有社會階層的歡迎。

 

  3.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個大型的歌舞「清蛟」,有一種由人演奏的鳥的形象,然後,六隻龍的舞蹈場景穿插在一起。在龍,是漢代張恆的《西京賦》,100部《龍之戲》中作者的敘述被生動地描繪出來。

  中華民族崇尚龍,認為龍是吉祥的象徵。

 

  4.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這是古代中國高蹺的節目之一,早在春秋時期。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5.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 的民間藝術,在元宵節慶祝活動中,舞獅的人更是增添了樂趣。這種風俗起源於三王國時期,在南北朝時期開始盛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6.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土地的船叫跑旱船,是陸地上模仿船工作,表演跑旱船是女孩。漢川真船,超過兩片薄板,鋸成船形,用竹子和木頭製成,然後用布覆蓋,綁在女孩的腰上,坐在船上,握著槳,做騎馬姿勢,跑,一個唱歌、唱歌、跳舞的地方,這就是陸地船。有時另一個人裝扮成一個船上的乘客,作為搭檔,演出大都裝扮成小丑,用各種滑稽動作逗觀眾發笑。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7.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它已經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宋代,民間是元宵節吃的一種新的食品。這種食品,第一個叫「浮元」之後的「元宵節」,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嘉賓窗簾鉤看皇室街,城市寶藏一刻。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北「滾」元宵節,南「包」湯,這是食物的兩種方式和不同的味道。

    8.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他們兩個。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樹枝放在門上方,一雙筷子插在碗裡,裡面裝滿了豆子粥,或者直接放在門前的酒上。

    9.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對於所有疾病,燒烤病,步行橋,都是衛生活動的災難。在元宵節的晚上,女人們一起旅行,一起去,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些是在十五天,但大多數是在十六天。在這一天,婦女們穿著節日服裝,成群地走出屋子,步行橋穿越危險的鄧成,碰釘祈禱,直到午夜,始歸。

 

  10. 男女定情

 

  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節在封建傳統社會也為未婚男女提供了見面的機會,傳統社會中的年輕女孩是不允許自由活動的,但他們可以出去玩,享受元宵節燈籠只是一個交朋友的機會,未婚男女,通過看花燈的方式,也可以拿起自己的物品。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農村有哪些禁忌?
    今年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可以說過完了這一天,年就算是過完了,小孩子要開學了,而年輕人再不出去打工的話就會被人說懶了。當然正月十五還是有很多的習俗的,可不要犯了一些禁忌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農村有哪些禁忌?
  • 正月十五元宵節能洗澡嗎 正月十五有什麼禁忌
    正月十五元宵節能洗澡嗎 正月十五有什麼禁忌時間:2018-03-01 2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元宵節能洗澡嗎 正月十五有什麼禁忌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之中比較特別的一個日子,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正月十五,會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 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 201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有什麼活動
    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 201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有什麼活動時間:2018-02-26 22: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 201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有什麼活動 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成為了非常重大的節日,那麼2018
  • 臨沂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古代又有哪些禁忌
    隨著元宵節的到來,全國各地也開始籌辦起來,元宵節也被人們稱之為「燈節」,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如俗話所說,過了十五才算過完年,元宵節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新年已經徹底結束了,小夥伴們需要收收心準備好工作和學業了。
  • 元宵節有什麼禁忌要注意?
    元宵節是我國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同樣的他也是春節正式落幕的一個標誌,一般來說,到了元宵節就代表春節已經完全過去了。不過在元宵節當天,雖然說熱鬧的很,但也是有很多禁忌,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那接下來就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一看元宵節有什麼禁忌,元宵節需要注意什麼吧!
  • 正月十五元宵節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 元宵節到底該怎麼鬧?老祖宗傳下6條禁忌,正月十五將至不妨一看
    元宵節到底該怎麼鬧?老祖宗傳下6條禁忌,正月十五將至不妨一看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正月又過去了好些天,這也就預示著中華民族的又一傳統佳節元宵節快到了。元宵節的歷史堪比春節,在很久很久以前民間就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慣,人們或是放煙火或是吃元宵來共慶佳節。
  • 元宵節怎麼過?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介紹
    元宵節怎麼過?元宵節是一年之中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很多人都會聚在一起過節,人們會一起吃湯圓、吃元宵,還會看花燈等等。那么元宵節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嗎?一起來看看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 2018年元宵節是幾月幾號 201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哪天有哪些活動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是中國很傳統的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很多的習俗,那麼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呢?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2018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戊戌年(狗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並不是法定假日,所以元宵節是不放假的,而且告訴也是不免費的。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送孩兒燈 迎紫姑 走百病 偷菜節 巴烏節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 今年2018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放假嗎?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今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  2018年3月2號今年正月十五放假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不放假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 正月十五鬧元宵,老祖宗留下的六個禁忌,你知道幾個?
    正月十五鬧元宵,老祖宗留下的六個禁忌,你知道幾個?文/歷史之路春節已過,馬上就要到熱鬧的元宵節了。這個節日可謂是熱鬧無比,而且在民間也有許多與此相關有意思的習俗。比如說:逛燈會,賞月,放花燈等等。想必元宵節那一天,街道上也是各種熱鬧非凡的樣子吧。
  • 正月十五鬧元宵,老祖宗留下的五個禁忌你知道嗎?
    今天是正月農曆的元月,加上故人們稱」夜「為宵,所以也就有了元宵節的由來,每當元宵節的時候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甜甜糯糯的湯圓,有芝麻餡的,有花生餡的,有豆沙餡的等等,吃上以後可以說是咬在嘴裡甜在心裡,除了吃湯圓以外,元宵節還有很多地方會舉行舞龍舞獅表演,可以說是熱鬧非凡,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各地燃放的煙花
  • 最全的元宵節習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原標題:最全的元宵節習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古代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 正月十五中國各地「花式」慶元宵節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綜合消息:3月2日,農曆正月十五,廣東的「炮仗攻獅子」、上海鬧元宵行街會活動、甘肅舟曲「轉燈」儀式、山西的「徐溝背棍」等慶祝活動紛紛上演,中國各地民眾歡度傳統佳節元宵節。元宵佳節上海七寶老街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品嘗年味。
  • 元宵節有哪些「禁忌」?老祖宗總結了這6條,不要犯保你一年好運
    流傳下來的除了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文物典籍、稀世珍寶、遺址遺蹟等,還有雖然看不見卻一直圍繞著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底蘊深厚,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種應該就是民俗、節俗文化,節俗文化自古就有源遠流長,是我們美好生活的象徵。
  • 正月十五濤濤說木祝全國木業人福壽安康!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象徵著團圓和睦的元宵佳節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泛稱正月節往年元宵人們或走上街頭相約熱鬧的花市2019年2月19日,遊客在北京圓明園欣賞彩燈。當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各地一派喜氣祥和的節日景象,人們歡歡喜喜鬧元宵。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或其樂融融歡聚一堂品嘗元宵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或興致勃勃和家人共賞皓月這個元宵節,父母不能帶著孩子們出門活動,但是下文中這些關於元宵節的事兒,爸爸媽媽可以講給孩子們聽。
  • 古代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求添丁送子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的這一詩句也描寫了舊時元宵節的盛況。時至今日,觀燈會、踩高蹺……仍然是很多中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4日,民俗專家王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歷數元宵節的習俗及有趣的娛樂活動。
  • 2016元宵節放假嗎 2016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幾月幾日?
    元宵節的習俗活動非常豐富有賞燈、猜燈謎、耍龍燈等等,那麼不少人關心的是2016元宵節放假嗎?  2016元宵節放假嗎:元宵節不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所以國家是不安排全民放假的  2016元宵節放假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所以不少人呼籲元宵節放假。  2016年2月22日為元宵節,元宵節可以說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元宵節也是和除夕一樣備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意義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 元宵節習俗 - 文化 - 濟寧 - 濟寧新聞網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