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求添丁送子

2020-11-22 人民網四川站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的這一詩句也描寫了舊時元宵節的盛況。時至今日,觀燈會、踩高蹺……仍然是很多中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4日,民俗專家王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歷數元宵節的習俗及有趣的娛樂活動。王娟表示,元宵節更像一個「狂歡節」,在這天晚上,女性都可以出去遊玩毫無禁忌,同時還有「過橋摸釘」習俗,以求添丁送子。

  民俗: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以求添丁送子

  每一個橫貫上千年的傳統節日總會在時間的流變中演繹出各種趣味多多的習俗,元宵節也不例外。有一種說法稱,元宵節的起源與佛教燃燈會有關,但王娟表示否認。在她看來,元宵節的很多活動早在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有了,所以這個說法並沒有十分的說服力。

  就元宵節的各種民俗活動來說,時間多集中在晚上。王娟介紹,元宵節更傾向於「狂歡節」,屬於開放性的節日:「中國很多節日都有不少規矩,但元宵節卻不是。那天晚上女性都可以出去遊玩兒,沒有任何禁忌。」

  這種習俗即便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都沒有斷絕。王娟認為,這應該與春天臨近、民間「求子生育」的希望有關,一直到清代仍是如此,同期流行的是女性要「過橋摸釘」、「送孩兒燈」也有此寓意:因為釘與「丁」同音,「燈」與「丁」亦是諧音,取「添丁送子」吉祥之意。

  在中國很多重大傳統節日中,多有祭祀行為,但元宵節卻並無確定的祭祀對象,倒是會有一些禮神的行為,比如曾經在廟中許願,可以在正月十五請戲班子唱戲表示還願,「這是一個謝神的過程。」

  「一直說中國農曆新年是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實際標誌農曆新年的結束。」王娟笑稱。

  娛樂:走「龍門陣」祈求來年順利 迎紫姑進行佔卜

  提到元宵節,恐怕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是「吃元宵」。不過,據王娟介紹,元宵節還有一些相當有意思的娛樂活動,只不過每個地方可能會略有不同,常見的有劃旱船、踩高蹺之類,其中比較好玩兒的當屬「走龍門陣」:「把木樁用釘子釘好,在所有拐彎的地方點上燈,設置成類似迷宮的樣子,如果能順利走出去便代表未來一年會比較吉利。」

  在所有遊戲裡,比較特別的或許是女性中間「迎紫姑」的扶乩行為,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傳說紫姑本為一名小妾,遭到正室妒忌,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受封廁神。王娟說,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女性會請紫姑,佔卜有關婚姻、家事相關的問題,「之前流行的『請筆仙』,大致在古代就是『迎紫姑』了。」

  「總的來說,元宵節的特點集中在狂歡、觀燈這兩點上。現實條件限制,逢節日都放假不太可能。但我也希望官方能夠有所倡導,把傳統民俗中好的成分撿起來。」王娟殷切的表示。(上官雲)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元宵節 迎紫姑 走百病 巴烏節[圖]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送孩兒燈 迎紫姑 走百病 偷菜節 巴烏節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 元宵節有兩千年歷史 堪稱中國人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新華社天津2月9日電(記者周潤健)如果說「臘八」拉開了過年的序幕,那麼,元宵節將為春節畫上圓滿的句號。民俗專家指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元宵節堪稱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花燈」,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奔放、歡騰、火爆,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他節日的與眾不同之處。
  • 什麼是添丁,又如何增口?古代的「添丁進口」的含義
    導語:說起來添丁進口是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是指家中增加人口,血脈有了繼承。當然後來也引申出在商業上的含義,表示進了新貨,新商品,或者說是引進了新的科技。而生男子叫添丁。生女子則是進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分呢,這跟古代徭役賦稅體系脫不開關係。
  • 宋代元宵節風俗:「利市」當街派 觀燈求添丁
    宋代廣州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放燈五日」 元宵節日氣氛濃過除夕  「利市」當街派 觀燈求添丁  七日長假已過,大家都收拾心情,開始認真上班了。不過,若回到千年前的廣州城,過節的氣氛還濃得化不開呢。除夕、春節只是序曲,重頭戲在元宵,元宵還不是只過一天,而是要連過五天,從正月十三過到正月十八。
  • 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編織出中國式「狂歡節」的民俗圖譜
    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中國古代自古有在城市實行宵禁的做法,但從隋唐時期起,元宵節期間就可以 " 放節假、馳夜禁 "。城中市民無論男女,元宵節期間都可以張燈飲酒,盡享節日的歡樂氛圍,唐代文學家蘇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中就留下了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的詩句。
  • 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
  • 元宵節怎麼過?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介紹
    元宵節怎麼過?元宵節是一年之中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很多人都會聚在一起過節,人們會一起吃湯圓、吃元宵,還會看花燈等等。那么元宵節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嗎?一起來看看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 元宵節活動大盤點之送孩兒燈、迎紫姑
    元宵節活動大盤點之送孩兒燈、迎紫姑 來源: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2-01-30 14:37 [摘要]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
  • 元宵節習俗 - 文化 - 濟寧 - 濟寧新聞網
    猜燈謎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 9月裡送子觀音極其靈驗,快來接「好孕」添丁、添財的4個生肖女!
    眾所周知,送子觀音是民間崇拜的佛教神祗,不能有孕或祈求生男孩的百姓都會去拜送子觀音,以求得子嗣。全國各地不少地方都供奉著送子觀音,這其中以洛陽靈山的送子觀音最為靈驗,那麼我們根據十二生肖命理來推算,在9月裡送子觀音極其靈驗,快來接「好孕」添丁、添財的4個生肖女!
  • 元宵節專稿丨陳耀輝:火樹銀花憶流年
    三古代的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和情人節。現在一提狂歡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巴西,但是巴西狂歡節產生於19世紀中葉,距今還不到二百年,無論是產生年代還是狂歡規模都無法與中國的元宵節相比。文化學者餘秋雨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他說春節是拘謹的,元宵節則是叛逆的。此語道出了兩個節日的文化特徵。
  • 元宵節習俗 你知道哪些?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啦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個有兩千年歷史的節日一直流傳至今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哪些?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元宵節習俗二:「送花燈」「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即送孩兒燈。因為「燈」與「丁」諧音,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果是女兒懷孕,那除了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女兒孕期平安。
  • 送子觀音恩賜,誠接胎心胎芽有「好孕」的4個星座女,望添丁添財
    家庭有了寶寶的到來,是父母的希望,也讓父母看到了希望,是愛情的結晶,結婚後有自己孩子婚姻才會穩定,家庭才不失去快樂,有了孩子後家庭才完整,怎麼知道自己何時才會有自己的寶寶呢,那麼我們根據十二星座命理來推算,近期送子觀音恩賜,誠接胎心胎芽有「好孕」的4個星座女,望添丁添財來看看有你的星座嗎
  • 元宵節膠東人最全過節習俗 附煙臺各縣市區花燈會時間地點
    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資料圖:2017煙臺山燈會)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 在古代,人們都在元宵節這天,竟然通過這樣的方式佔卜姻緣?
    元宵節,眾所周知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在元宵節裡,從古流傳下來的節日活動有很多,例如: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等等。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元宵節,「繭卜」也是元宵節的習俗之一,特別是未婚的青年男女都會用這種方式問問姻緣。
  • 九月天降大喜,送子觀音不請自來,添丁納祥,得子得福的三大星座
    ,9月送子觀音不請自來,家中大喜降臨,添丁添財,得子得福,今年感情順暢,矛盾比較少,也適合生子求丁,求子保胎可以擺放 麒麟瓶 ,能夠起到風水求子的作用。今年有利於添丁,子女宮合太歲,最容易懷孕,有望增添一位聰明伶俐的家庭成員。從9月份開始直到年底,他們的運勢一漲再漲,好運接二連三。首先,工作當中沒有什麼壓力可言,順利完成各項事務,獲得老闆的讚賞。其次,財運水漲船高,不經意之間就能收穫意外之財,生活榮華富貴。
  • 最全的元宵節習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原標題:最全的元宵節習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古代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 摸石猴 摸銅特 摸門釘
    其實,摸石猴的人心裡明鏡似的:石猴靈不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摸它,圖個吉利和快樂,心情愉悅了,人的身心健康了,也就諸事如意了。由於白雲觀山門中間門洞石拱券東側下端,雕有一隻正在靜坐修煉的小石猴,所以進入白雲觀山門排著長隊摸石猴成為京城過年時的一景。如今,那只不過巴掌大小的石猴被成千上萬的人摸來摸去,不僅比券門的其他地方亮堂,石猴的模樣也被摸得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