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都在元宵節這天,竟然通過這樣的方式佔卜姻緣?

2021-01-08 小Jenny說佔卜

元宵節,眾所周知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在元宵節裡,從古流傳下來的節日活動有很多,例如: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等等。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元宵節,「繭卜」也是元宵節的習俗之一,特別是未婚的青年男女都會用這種方式問問姻緣。

古文,宋 楊萬裡 《上元夜戲作長句》:「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顛。」

在古代,大家會在元宵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把包子做成像蠶一樣,在陷裡面放上祝福、祈禱等求佔之事的字條,誰吃到這些包裡面的字條,視為吉利,就是類似於餃子裡面放銅錢。

在古代無論西方還是東方,還是有很多奇怪的佔卜方式,跟著小編來看看有什麼?

中國佔卜,大家所謂熟悉的就是八字算命、求籤等,那還有什麼呢…… ……

「六爻」

起源於西漢京房的納甲體系,將三枚銅錢放於手中,雙手緊扣,思其所測之事,讓所測信息融貫於銅錢之中,合掌搖晃後放入卦盤中,擲六次而成卦。配以卦爻,及動變以後。通過測卦當日的幹支,配以六親及六獸,主要依靠用神的五行生旺,結合易經的爻辭,而判斷事物的發展過程和結果。

"撒鹽"

在古代到現在,很多地方,鹽都被認為具有神奇的功能。這種佔卜方法就是佔卜師在平面上撒上一把鹽,然後根據撒出來鹽的形狀,從而預測問題的結果。這種古代的佔卜法跟我們今天所謂的「碰撒了鹽是不吉利的」的說法有一定關係。

「夢佔」

這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而且這種佔卜的方式到現在還一直很多人為熟知。就是求佔者會根據自己前天或者最近晚上所做的夢告訴佔卜師,佔卜師根據夢境結合求佔者的問題,給予解答。

至於西方佔卜又有哪些呢?

"聖經佔卜"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本書。算卦的人先準備好一個問題,然後打開一本書隨便翻到某一頁,閉上眼睛,用手指著書上的某一處,他的手所指的那個句子或者段落就是問題的答案。如果不是直接的答案,至少也對問題起到了解釋的作用。

「骰子佔卜」

古埃及的佔卜方式是投擲骰子,這種方法沿用了幾個世紀之久。(你想知道「骰子」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它是由希臘語「astragalos」演變而來的,這個字的意思是指動物的關節或者脊椎,是製作骰子最初的原料)。在中世紀的佔卜小冊子中有一種比較簡單的骰子佔卜法,要求使用3個骰子。如果擲出了3個6意味著你的所有願望都會實現。2個6說明你會成功,但要付出艱苦的努力。1個6和2個4說明你還是別想了,你所想的根本不會實現。

「塔羅佔卜"

在西方,塔羅都被認為很具有神奇力量的佔卜術之一,塔羅一共78張牌,求佔者在78張牌裡面順心抽牌,然後佔卜師根據牌面再結合問題,告訴求佔者問題的結果。

你還知道有什麼有趣的佔卜或者元宵節當天的活動呢??

相關焦點

  • 青羽塔羅佔卜:你的姻緣是通過什麼方式來的?
    想不錯過類似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姻緣本是天註定,你的姻緣來自何處,是親人介紹的還是來自身邊的朋友呢?讓我們一起用塔羅佔卜一下吧!規則:請在圖中任選一張,選好後再看下面的答案,切記!a:教皇你真正的姻緣其實還是來自於長輩或家庭。需要家人朋友的介紹。假如你現在仍是單身,並且又非常想結婚,建議你一定要聽聽家人的意見和安排。相親的方式,都將為你帶來好姻緣!b:聖杯三朋友是你最寶貴的資源,你喜歡與朋友們在一起相處,同樣,你的姻緣也會來自於他們。
  • 古代元宵節似狂歡節 女性「過橋摸釘」求添丁送子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的這一詩句也描寫了舊時元宵節的盛況。時至今日,觀燈會、踩高蹺……仍然是很多中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4日,民俗專家王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歷數元宵節的習俗及有趣的娛樂活動。
  • 元宵節習俗 你知道哪些?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啦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個有兩千年歷史的節日一直流傳至今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哪些?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元宵節習俗五:猜燈謎每逢元宵節,各地都會掛出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習俗六:踩高蹺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而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年十八方告結束。
  • 元宵節風俗:逐老鼠、走百病和迎紫姑,其中一個在山東才能見到
    因為現在元宵節並非是法定節假日,況且每天上班後有一堆事要處理,所以過不過都不重要。但是在一些小城市裡壓力沒有太大所以就算是上班怎麼了,下班後操持一些元宵活動,就當做運動了。在元宵節的風俗中一般是舞獅、吃元宵、逛花燈,但是在幾百年前並非是這樣簡單,而是有很好玩的項目。比如猜字謎,現在那個地方還猜字謎,謎底出的容易沒意思,起的難的話猜不出,所以這項活動也面臨瀕危。
  • 元宵節習俗 - 文化 - 濟寧 - 濟寧新聞網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 老祖宗留下的元宵節7大禁忌 很少有人全知道你知道幾個呢
    大地回春之夜,是有很多「禁忌」不能做的,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元宵節的七大禁忌,看看你都知道幾個呢?   在元宵節當天,大家都是開開心心的,所以在當天最好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破,也不要穿比較舊的鞋,因為大家也都知道破鞋本身就是一個貶義詞,在古代人們常用來罵一些不檢點的人。
  • 正月十五元宵節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 元宵節有兩千年歷史 堪稱中國人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新華社天津2月9日電(記者周潤健)如果說「臘八」拉開了過年的序幕,那麼,元宵節將為春節畫上圓滿的句號。民俗專家指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元宵節堪稱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花燈」,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奔放、歡騰、火爆,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他節日的與眾不同之處。
  • 龜卜與筮佔——中國古代兩種佔卜方式
    甲骨文是商周時期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先人探索未來的一種追求。商朝王室對戰爭、天氣、農業、生育等等事情都要進行佔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兇。佔卜通常是通過對龜甲或獸骨的鑽鑿或灼燒,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而後,佔卜者根據兆紋的形狀來判斷吉兇。甲骨文卜辭一般包括前辭、命辭、佔辭和驗辭等。
  • 元宵節專稿丨陳耀輝:火樹銀花憶流年
    三古代的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和情人節。現在一提狂歡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巴西,但是巴西狂歡節產生於19世紀中葉,距今還不到二百年,無論是產生年代還是狂歡規模都無法與中國的元宵節相比。文化學者餘秋雨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他說春節是拘謹的,元宵節則是叛逆的。此語道出了兩個節日的文化特徵。
  • 古代佔卜界竟然存在這樣的鄙視鏈!
    人們找到的最早的隨機數發生器大概是雲氣、天象這些自然現象,但觀察結果很難提取和量化,所以嚴重依賴專業人士的解釋,之後有了重大改進,用上了龜殼和獸骨,人們先鑽鑿骨殼,然後拿火來燒,龜殼上就產生隨機的裂縫,如「卜」字之狀,在這種裂縫中產生解釋和選擇,但燒龜殼畢竟麻煩且會傷害小動物。
  • 元宵節到底該怎麼鬧?老祖宗傳下6條禁忌,正月十五將至不妨一看
    可以說元宵節是春節的收官之節,過完後人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不過元宵節也是有講究的,老祖宗傳下來六條禁忌大家不妨看一看。正月在古代又被叫做滿月,它是全年的第一個月,在這第一個月的滿月這天大家盡情慶祝,是為元宵節。在這一天有一件事不能做,那就是不能去陰氣比較重的地方。
  •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還能怎樣玩?
    你以為元宵節只能吃元宵、滾湯圓、看晚會、張燈結彩猜燈謎、玩花燈,隨便找個地方溜溜彎,沾沾人氣喜氣......  NO~  現如今人們關於元宵節,一些舊有的習俗漸漸淡忘,但作為我大中華千年來傳承的上元節,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你可能不知道元宵節還有這些好玩的習俗!
  • 春節習俗:元宵節 迎紫姑 走百病 巴烏節[圖]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 臨沂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古代又有哪些禁忌
    隨著元宵節的到來,全國各地也開始籌辦起來,元宵節也被人們稱之為「燈節」,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如俗話所說,過了十五才算過完年,元宵節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新年已經徹底結束了,小夥伴們需要收收心準備好工作和學業了。
  •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送孩兒燈 迎紫姑 走百病 偷菜節 巴烏節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 古代人是這樣玩轉元宵節的
    元宵節就是中國人的「狂歡節」,是中國年的「壓軸戲」。熱熱鬧鬧的歡聚、喜慶團圓的節日氣氛裡,傳承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生在這個時代的你大概沒有辦法真正領略古代中國元宵節的盛景,據說當時是「家家走橋,人人看燈」,華夏鬧元宵,天涯共此時有了確切的註解。所以,聯播君這次就帶大家穿越到正月十五,一起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元宵節的。
  • 元宵節怎麼過?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介紹
    元宵節怎麼過?元宵節是一年之中比較熱鬧的一個節日,很多人都會聚在一起過節,人們會一起吃湯圓、吃元宵,還會看花燈等等。那么元宵節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嗎?一起來看看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 今年元宵節較去年「晚」19天系閏月所致
    元宵佳節將至,一些公眾發現,元宵節很調皮,去年對應的陽曆日期是2月11日,今年為3月2日,而明年則是2月19日,這意味著今年的元宵節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元宵節又比今年早到11天。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其熱鬧程度堪稱中華民族「狂歡節」。
  • 元宵節活動大盤點之送孩兒燈、迎紫姑
    元宵節活動大盤點之送孩兒燈、迎紫姑 來源: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2-01-30 14:37 [摘要]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