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方案出爐前1個月 有人突擊入股!誰在操盤?誰受益?|普麗盛|創業...

2020-11-15 網易財經

(原標題:借殼方案出爐前1個月內,有人突擊入股!誰在操盤?誰又受益?)

在明晰而嚴厲的監管要求下,什麼樣的擬上市公司會選擇借殼創業板?又為何要選擇借殼方式實現上市?

縱覽過往一年,創業板公司推出借殼預案者寥寥,進展順利者更為稀少。11月12日,普麗盛披露重組預案,主營IDC的潤澤科技擬借殼上市,成為市場最新一例。

細查潤澤科技財務數據,可謂經營優異,成長性極佳,已完全符合新修訂的創業板IPO要求;同時,其所處行業亦正受資本市場熱捧,已上市的同行均市盈率高企。在此背景下,潤澤實施借殼交易的動機,顯得疑竇重重。

IDC類公司借殼創業板確有珠玉在前。此前數月,創業板公司愛司凱公告,金雲科技擬借殼上市。但細查該案,上市公司與借殼資產背後操盤人均為某PE機構,是該PE機構「左手倒右手」的資本財技。而與普麗盛毫無關聯關係的潤澤科技,為何要在承受攤薄損失的背景下選擇借殼,以挽救這家江河日下、虧損累累的創業板公司?

再看股東榜,潤澤科技擁有一眾VC/PE機構作為其股東,背後大部分指向平安系與中金系。甚至有一家上海機構在預案披露前1個月內才剛成立。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8月31日潤澤科技只有兩名股東——這意味著這批機構股東多為突擊入股。他們因何入股?與選擇借殼而非IPO是否有關?

最後,在借殼方案披露前後,雖然潤澤科技距離成功上市還有點遠,但普麗盛的財富盛宴已然開啟。公司復牌後連續兩個20%的漲停。這一家前三季度虧損6188萬元的創業板企業,自今年6月以來(借殼方的控股股東是今年6月22日成立的)股價已大幅上漲。

自古富貴險中求。商業邏輯解釋不了的,資本運作往往能給你打開另一扇窗。

符合IPO偏要選借殼

11月12日,普麗盛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以資產置換、發行股份收購資產的方式獲得潤澤科技100%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變為數據中心運營,實際控制人從姜衛東等變為周超男,若得以成行,潤澤科技由此實現借殼上市。

潤澤科技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成立於2009年的潤澤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運營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也即IDC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網絡服務,旗下的潤澤國際信息港系全國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產業園。

據披露,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潤澤科技(未經審計)營業收入分別為2.46億元、6.29億元、9.9億元、9.92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69億元、-0.78億元、1.88億元、2.8億元。無論收入抑或利潤,均呈現快速、大幅增長態勢。

目前A股已有多家IDC公司,例如光環新網、數據港、奧飛數據等。目前,市場普遍給予IDC公司較高的估值,純IDC業務公司數據港和奧飛數據的市盈率分別高達136倍和60倍。

潤澤科技是否符合創業板IPO標準?

修訂後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為境內不存在表決權差異的企業設置了三套市值及財務標準:一是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二是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三是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發行人需至少滿足其中一條。

而對照潤澤科技數據,後兩個標準均能滿足;在此情況下選擇借殼,借殼企業股東方既要承受一定的攤薄損失,又要延承上市公司此前可能埋下的各種風險隱患。

一樣的IDC,不一樣的利益

回溯此前,創業板企業借殼案例雖有披露,但總體並不多見。

2019年10月18日,監管部門發布重組新規,正式允許創業板借殼上市。《上市公司重大重組管理辦法》對創業板借殼上市作出規定,借殼主體應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資產,且符合IPO發行條件。

這一規則出臺後,不少上市公司開始嘗鮮,最先拋出的吉藥控股收購修正藥業方案,籌劃僅10多天就宣告結束。其後山鼎設計、達志科技也曾競速創業板「借殼第一股」,但迄今仍未能達成。

直至今年5月,第一家創業板借殼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金雲科技借殼愛司凱。愛司凱5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正在籌劃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鵬城金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耐人尋味的是,金雲科技亦是IDC企業。但細查,兩筆借殼交易還是存在不同。

金雲科技背後的控股方正是愛司凱的第二大股東,事實上,愛司凱借殼案是該PE機構「左手倒右手」的資本財技。

在愛司凱的交易中,借殼與IPO,對該機構而言各有利弊。借殼交易雖然導致其在金雲科技上的利益被攤薄,但愛司凱的股價大幅上漲,也令其獲得另一方面的收益。

而普麗盛和潤澤科技之間並無關聯。難以理解潤澤科技實際控制人及一眾機構股東承受利益損失,卻便宜普麗盛老股東大發其財。

總體而言,在創業板註冊制下,借殼的性價比正在變得越來越低。同時,借殼監管的嚴厲性卻並未降低,借殼上市的通過率與速度,並不比IPO來得快。

誰在操盤?誰又受益?

潤澤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京津冀潤澤,於2020年6月22日成立,實際控制人為周超男,但在預案披露的股東名單中,還出現了平安系、中金系,以及一些神秘自然人控股的PE機構的身影。

據披露,潤澤科技擁有眾多機構股東,其中平盛安康、上海煒貫、平安消費、寧波楓文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或普通合伙人受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制,合計持有6.84%股份;中金盈潤、啟鷺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均為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合計持有4.1%股份;合肥弘博背後則是安徽國資及多位神秘自然人。

這些機構何時入場?與此次借殼交易是否有關?

重組預案並未披露潤澤科技具體的股權沿革與變更歷程。不過,這一眾機構多在2020年8月31日後才突擊入股的。天眼查顯示,2020年8月31日潤澤科技還只有兩名股東,可能的原因是由於股權變化發生在近期,導致信息尚沒有更新所致。

尤為突兀的是,據預案顯示,標的公司股東之一上海森佐企業管理中心成立於2020年10月22日,距離11月12日借殼預案正式披露僅20個自然日。幾乎是奔著這個借殼盛宴而設。該機構只有兩名自然人股東——劉雪梅與劉玉仙,在天眼查中,未能查到這兩人更多信息。

這兩人何以能在借殼方案出爐前1個月內,得以突擊入股?

另一方面,雖然重組預案才披露,但此前數月普麗盛已出現了股價大幅上漲。據查,今年6月至公司10月28日停牌前,期間公司股價最高漲幅達90%以上。資料顯示,成立於2007年的普麗盛主要從事液態食品包裝機械和紙鋁複合無菌包裝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近年來盈利大幅波動,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普麗盛實現淨利潤分別為875.46萬元、-2.41億元、1340.56萬元和-6188.09萬元(未經審計)。

經營乏善可陳、業績江河日下的普麗盛何以今年能大幅上漲?疑竇重重的借殼預案,誰是真正的受益方?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爆雷、破產、借殼、揮別舊模式……2019併購七重門
    蚌埠高投之所以願意向大富投資伸出援手,並給予不遺餘力的支持,一方面是雙方合作歷史久遠「惺惺相惜」,比如2014年6月,大富科技出資3.54億元購買蚌埠北泰汽配園相關資產等;更重要的是,蚌埠市在2017年提出了打造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行動方案,大富科技所處的5G領域,正是扶持目標之一。
  • 盛弘股份:股東盛欣創業、千百盈創業未減持股份,減持計劃時間過半
    每經AI快訊,盛弘股份(SZ 300693,收盤價:22.57元)1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止2021年1月12日,盛欣創業、千百盈創業本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盛欣創業、千百盈創業未通過任何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 借殼審核等同IPO背後:國企避免落人話柄的尷尬
    亮點之處在於對借殼的認定。   據方案,在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情況下,注入資產成交金額20.50億元,佔上市公司2013年度資產總額的90.57%,未達到100%。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簡稱《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本次重組不構成借殼上市。
  • 陝西一家財神廟欲借殼上市
    核心提示:日前,陝西一座財神廟欲借殼上市引起熱議。據悉,這座財神廟由曲江文旅集團投巨資興建而成,供奉了號稱華夏正財神的趙公明等五路財神。
  • 稻盛和夫:財運到來前,多半會出現3個徵兆,中一點就提前恭喜了
    稻盛和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企業家,也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27歲時創業,京瓷就此問世;52歲又創立了KDDI,造就了日本第二大典型公司。在稻盛和夫的經營下,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光芒萬丈的企業家,他居然是窮人翻身的典範!
  • 拜登宣布獲勝,川普不認輸:合法的選票決定誰是總統,不是媒體!
    周六(11月7日),前副總統拜登宣布大選獲勝,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表示,訴訟在進行中,大選遠沒有結束。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家四個小姐分別是誰? 誰是老大你看明白了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家四個小姐分別是誰? 誰是老大你看明白了嗎時間:2018-12-27 12:3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家四個小姐分別是誰?
  • 川普:1月1日有一件大事發生?已經籤署!
    據悉,有網友轉推美國川普(川普)總統之前在一次競選中演講的一段視頻。據說川普總統日前再次推了這段視頻內容。視頻中,川普總統提到2021年1月1號會有一件大事發生,甚至沒有人知道,但已經籤署,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目前臨近明年1月1日,網上對川普總統的這段視頻有很多推測。川普總統指的會是什麼呢?
  • 方案出爐!多個金牛點位!
    方案出爐!多個金牛點位!近日,小編了解到一環路城市照明提升工作方案出爐↓↓↓成都將重點挖掘一環路沿線錦江區牛王廟青羊區青羊宮、金牛區棗子巷、人北商圈武侯區音樂坊、跳傘塔成華區府青立交、水碾河等代表一環路特色的10個節點打造一環路夜間「市井生活圈」結合各區特色和橋梁塗裝方案對一環路的7座跨線橋15座人行天橋
  • 濟南前首富火了!狂拉四個漲停,竟是「白景琦」的老字號要借殼上市了!
    1月14日,ST亞星宣布,擬以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同步走」的方式,注入宏濟堂和科源製藥各100%股權,以此「轉型」為一家製藥企業。截止到1月17日,ST亞星已經連續四個漲停。換句話說,如果交易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宏濟堂和科源製藥的控股股東力諾投資將成為ST亞星的控股股東。
  • 樹大招風丨共有產權商品房,誰是最大受益人?
    叫法很多,但在官方命名前都是暱稱。嚴肅君比較贊同「共有商品房」,因為這個新物種,商品房屬性為先,產權共有是特點。姑且稱之為--- 共有商品房,政府幫你忙。 *文末附地塊出讓補充公告全文以及脫水版問答。
  • 《雙面膠》揭示婚姻真相:無論嫁給誰,女人都要堅守住這3個底線
    被婆家害慘了的胡麗鵑,給女性敲響警鐘,無論嫁給誰,都要堅守住這3個底線。 1、避免和婆家有利益糾紛 胡麗鵑和李亞平結婚的時候,婚房是娘人出了十幾萬,家境較差的李亞平只拿出了兩萬,但善良的胡麗鵑並沒有過多計較,為了表達對李亞平的愛,她還特意在房本上加了李亞平的名字。
  • 操盤必讀:1月11日證券市場要聞
    北京證監局官網1月5日發布的信息顯示,首創證券、信達證券相繼於去年底完成了上市輔導工作。輔導總結顯示,兩家券商均於去年8月份啟動上市輔導,4個月左右相繼完成輔導,其中信達證券分拆上市的申請已於去年12月28日被證監會受理。券商中國:1月8日晚間*ST航通公布了撤回公司股票在上交所交易的方案,選擇「主動退市」。
  • 吉藥控股債務壓身上演「蛇吞象」修正藥業謀求借殼上市「黑歷史...
    日前,創業板上市公司吉藥控股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宣布擬收購修正藥業100%股權,同時,終止對吉林省吉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盛資產)的股權轉讓。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在本次宣布擬收購修正藥業前,吉藥控股控股股東盧忠奎和黃克鳳夫婦、股東孫軍和梅河口金河德正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曾計劃將公司15.18%的股份轉讓給吉林省吉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而後者的實際控制人為吉林省國資委。如上述股份轉讓計劃完成,吉藥控股的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為吉林省國資委。
  • 入股4年「平價轉讓」?又一私募遭國資股東清倉式減持!曾經實力捧場...
    入股四年,國資股東「平價轉讓」2020年11月23日,經國務院國資委監管批准,航天投資控股公司的主管部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四十五次會議決議》,同意此次股權轉讓行為。
  • 稻盛和夫:我創業60年未嘗失敗,關鍵在這2個認知,早明白早成功
    稻盛和夫的一生苦難和輝煌參半,但自從創業後,他再也沒有經歷過失敗,哪怕是接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航空領域,最終也靠著自己的經營哲學,將日航重新帶回世界500強。在65歲退休出家後,稻盛和夫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年輕人:想要獲得成功,一定要有這2個認知,我就是靠著它們,在創業的60多年裡未嘗失敗。
  • 早報:米麼金服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光線傳媒入股貓眼電影成最大股東
    )北京】5月28日(文/趙子瀟)光線傳媒入股貓眼電影,後者從新美大獨立分拆並戰略重組,估值83億。光線控股以及光線傳媒共計持股57.4%,已成為貓眼電影的最大股東。據了解,基礎平臺部下設五個部門:章文嵩兼任領導的架構部、來煒領導的運維部、於曉聲領導的系統部、張浩領導的大數據架構部、石崧領導的公司IT部。資料顯示,加入滴滴出行之前,章文嵩曾在阿里巴巴任職近七年,歷任淘寶網高級研究員、淘寶核心軟體研發負責人、阿里雲副總裁、首席科學家等職。
  • 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什麼作用,指的是誰呢?
    我們經常在各種評論區、留言中看到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字眼,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呢?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誰呢?1、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誰呢?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也是雷部的最高天神,要說最能打的神仙雷祖就算一位,熟悉道教的都知道,道教是以雷為尊的,基本上所有的成名法術都與雷有著密切的聯繫,渡劫需要渡的就是天雷,雷祖至剛至陽,主要負責天之災福,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並且還號令雷霆,由此可見雷祖的地位,目前存在的最高雷法據說也是出自於雷祖之手,真假雖然不知,但是通過典籍的記載不難看出,雷祖對於道教的意義之高
  • 紅星二鍋頭欲借殼上市,業績增長緩慢與牛欄山還有不小差距
    同時,大豪科技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大豪科技總股本的30%,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本次交易中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資產的交易價格的100%。  公告也表示,目前本次交易正處於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尚未籤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中,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 基美入股歐羅巴國際大片開啟「中國製造」
    值得提到的是,早於基美影業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出海收購國際電影公司,其中就包括萬達等巨頭企業的海外併購,但為什麼基美影業入股歐羅巴能夠稱得上國際大片有了「中國製造」的首例標誌性事件?這其中不同尋常的意義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