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美入股歐羅巴國際大片開啟「中國製造」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昨日,上海基美影業股份有限公司(NEEQ:430358)做的一件大事,讓中國明星在國際大片中「打醬油」的局面有了轉機,國際大片正式開啟「中國製造」。

  儘管近幾年中國明星紛紛出海、進軍國際影壇,但當粉絲們興奮地走進電影院時,卻往往只能看到某中國明星一閃而過的「醬油鏡頭」,這確實是一件「蜜汁尷尬」的事。

  中國明星在國際大片裡只能「打醬油」,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也缺少話語權,不少企業出海投資僅停留於跟投階段,對國際大片並無絕對主導權。

  不過讓人興奮的是,昨日,上海基美影業股份有限公司(NEEQ:430358)做的一件大事,讓中國明星在國際大片中「打醬油」的局面有了轉機,國際大片正式開啟「中國製造」。

  基美影業4.5億投資,成呂克·貝松公司二股東

  9月29日,上海基美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基美影業)發布公告,宣布擬投資6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以每股5.25歐元的價格認購法國歐羅巴電影公司27.89%的股份。本次投資完成後,基美將成為「世界第八大電影公司」歐羅巴的第二大股東,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將出任歐羅巴電影公司董事。

  歐羅巴這家公司可能大多數人並不熟悉,但是如果提到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呂克貝松,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呂克·貝松執導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碧海藍天》等經典影片為全世界所熟知和喜愛,他也因此成為法國電影先鋒及世界級導演,他執導的影片全球總票房高達15億美金。歐羅巴正是由這位全球知名導演、編劇及製片人於1999年創立。

  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表示:「國際大片,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製造』。我們優秀的合拍片與國產片的製作從此也有了更多整合全球製片資源的機會。」

  值得提到的是,早於基美影業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出海收購國際電影公司,其中就包括萬達等巨頭企業的海外併購,但為什麼基美影業入股歐羅巴能夠稱得上國際大片有了「中國製造」的首例標誌性事件?這其中不同尋常的意義在哪裡?

  國際大片開啟「中國製造」

  梳理近年來中國影視業海外併購或入股案可以發現,中國企業大多選擇的是相對年輕的海外影視公司,這些公司要麼出品的世界級作品不多,要麼雖然也出品了一些知名電影,但其實主要是跟投,自己很少直接操盤。

  例如,今年1月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成立於2004年,雖出品了39部作品,卻主要以跟投為主;

  2016年3月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入股的想像娛樂(Imagine Entertainment)成立時間相對較久,但1986年成立的想像娛樂至今只有60多部作品,且華人文化入股金額較低,較難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2016年6月騰訊旗下的TangMedia Partners收購的IM Global成立於2007年,至今投資過約25部電影;

  2016年8月騰訊與電訊盈科投資的STX娛樂成立於2014年……

  而歐羅巴的情況是怎樣的?資料顯示,歐羅巴影業成立於1999年,公司製作和出品的電影超過109部,發行的影片數量超過148部,代表作是大家都特別熟悉的《超體》、《颶風營救》系列、《玩命速遞》系列及《的士速遞》系列等。歐羅巴歷年出品的電影全球票房總和高達40億美元,其中僅2014-2015財年,就曾一度攀升至十億美金,歐羅巴也由此獲得了「世界第八大電影公司」之稱。

  因此,歐羅巴無論就成立的歷史悠久度,還是就產品的數量而言,都是目前中國電影公司入股的海外電影公司中處於前列的。

  2億美金的《星際特工》基美為主控方

  需要提到的是,同樣是對海外影視公司的注資,基美對注資對象的選擇以及合作模式更具有長遠眼光。基美看重的不光是一家公司要具備橫向強大的製作、發行以及預售能力,更重要的是與其進行縱向深入合作,特別是在製作層面上深度合作的可能,而非簡單的項目跟投,或單純的資本輸出。簡言之,基美在電影領域的國際發展思路就是:橫向,拓展業務版圖、融入主流國際電影企業;縱向,項目跟投-合作對話-主控項目-企業資本介入。

  在基美一直致力於與國際公司「平等」合作的基礎上,一部部屬於「中國製造」的國際大片也已經上路,如合拍片:《勇士之門》、《瘋狂拉力賽》;英文片:《超體2》、《邊緣者》、《24小時生存》、《盜潛黃金城》、《複製人》;國產片:《虎影俠》、《颶風營救(中國版)》、《國寶疑云:格裡芬魔咒》等十多部電影。

  其中,尤其是在基美與歐羅巴聯合投資高達2億美金的科幻巨製《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中,基美更是首次擁有了對如此當量級的國際大片項目的主控權,這是中國電影公司在與國際頂級電影公司合作中邁出的突破性一步。

  在所有這些國際大片中,基美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僅僅是在片中體現一些中國元素,讓一兩個中國演員參演那麼簡單,而是從核心製片環節就充分體現並展示了「中國力量」,很多項目的劇本開發都是在基美的主控下完成的,這才叫對一個項目的主控,這才叫國際大片「中國製造」。

(責任編輯:DF155)

相關焦點

  • 基美入股歐羅巴 變身「世界第八大電影公司」第二大股東
    DoNews 9月29日消息(記者 宋巧靜)9月29日,上海基美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美影業」)發布公告,宣布擬投資6000萬歐元(合人民幣4.5億)的價格認購法國歐羅巴電影公司27.89%的股份。本次投資完成後,基美將成為「世界第八大電影公司」歐羅巴的第二大股東,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將出任歐羅巴電影公司董事。
  • 這些中國的電影片頭標識 將頻繁出現在外國大片開頭
    幾秒鐘後,就出現了「膠捲M」圖案的中國電影頻道的標誌,然後是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的標誌,藍色星空中一個一半是雲一半是膠片組成的英文字母「a」。隨著中國電影公司對外合作頻繁,國際大片的片頭出現中國屬性的LOGO,已越來越多。
  • NASA稱木衛二歐羅巴可能在黑暗中發光
    ▼ 木衛二歐羅巴上可能會出現由爆炸輻射引發的黑暗中的夜光。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們已經弄清了歐羅巴的光芒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以及它是如何與這顆衛星的冰層組成聯繫在一起的。該團隊周一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潛在光芒的論文。
  • 硬派科幻歐羅巴報告,如此寫實的科幻電影很難得
    文章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本文出發點意在傳播娛樂圈正能量,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硬派科幻歐羅巴報告,如此寫實的科幻電影很難得片子裡的演員演技真的都好差(有吳彥祖,我只是就這一部電影論事,無關別的電影,無關演員的品行,我也是吳彥祖的粉絲,所以才看。
  • 中國製造 丁卯之間
    現階段,各行業各領域的質量意識已得到全面增強,推動中國的品牌建設駛入快車道。比如,在浙江,為應對國際「綠色壁壘」和國內「市場準入制度」,該省及時將工作重心「從量的增長調整到質的提高」上來。目前,無公害生產面積達205萬畝,有機茶認證面積20.9萬畝。根據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浙江省各級檢驗機構近幾年對全省10個產茶市一千多批次產品的抽樣檢測,合格率在95.0%以上。
  • 星座神話之金牛座—誘拐歐羅巴
    腓尼基的堤洛斯國國王阿革諾耳有位非常美貌的女兒歐羅巴,她的美麗勾起了神王宙斯的欲望。有一天,公主歐羅巴和女伴們在海邊遊玩,被天神宙斯看見,宙斯立刻愛上了這位迷人的少女。他命神使赫爾墨斯把山腳吃草的牛群趕到海邊,自己則撂下權杖,變成一頭白色的公牛混在這群牛中。少女們看見山坡的嫰草上,一群牛兒哞哞地叫喚著朝著自己的方向走來,其中有一頭非常俊美的雪白的牛,它溫順地停在歐羅巴的身旁。
  • 央企「殺手鐧」 | 瞄準「卡脖子」技術,中國製造實現新突破!
    央企「殺手鐧」 | 瞄準「卡脖子」技術,中國製造實現新突破!今天,小新推出「央企「殺手鐧」」系列文章第二期——《瞄準「卡脖子」技術,中國製造實現新突破!》,一同了解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中國電科、哈電集團等企業在工業製造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認識中央企業的「殺手鐧」技術。
  • 行走在歐羅巴,我們就能碰到天堂,就在我們的心中
    那片歐羅巴的海與天,在每個人的想像中,儘管它是那麼地清晰、那麼地觸手可及,我們卻只能通過文字探尋這處天堂的真實和純粹,雖然它更可能是最後幾個無法用文字而言的地方。雙眼裝滿了真誠的渴望,也許這就是歐洲要給予我們的。歐羅巴,英文為 Europe。關於這個名稱的由來,說法頗多。一說希臘神話中掌管農事的德米特女神騎在公牛背上巡視著這片土地,在她的佑護下,這片土地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 中國汽車第一城 廣汽豐田汽車製造基地
    一方面,以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製造為代表的三大支柱產業半年同比回落了近30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廣州市長萬慶良再次明確了廣州將汽車作為產業支柱的決心:至2015年,打造2家產值超千億元的特大型汽車製造企業,把廣州建設成世界級汽車製造基地。
  • 2019.3.26-28 -- 中國國際地面材料及鋪裝技術展覽會即將亮相
    2019年,全新地材行業大秀將重磅開啟,由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國際地面材料及鋪裝技術展覽會於3月26日-28日精彩亮相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約16個展館,17.5萬平方米展出面積規模,震撼呈現全球地材產品和本土高端新品的發展力量、前沿行業趨勢和傳統行業理念的碰撞、產品和設計的全新互動,同期還有匯集行業專家、設計大咖的設計論壇和活動
  • 中國製造的八大震撼世界的大國重器!
    中國製造的八大震撼世界的大國重器!中國製造業的水平一直在不斷的提升,我們完成了一項接著一項的重大科技成就,中國正在用實力,向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驕傲。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首發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中文命名,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於26日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北京到上海的時間最快可在3小時左右,標準速度為400(km/h)。
  • 公元700年,拜佔庭皇帝為何能控制一大片土地,還不斷增長
    歷史原創作者:韻文化講歷史公元700年時,拜佔庭皇帝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控制著一大片土地:向南直至撒丁島,向東越過巴爾幹半島南部、到達小亞細亞。那時的拜佔庭,和100年前比起來,面積已經要小一些,國勢也不甚強大,不過其政治和文化力量總的說來仍然不可小視。
  • 2020年全球與中國航空零部件製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 轉包市場...
    國際市場國際轉包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約達9.71%近年來,飛機製造龍頭公司波音和空客均在逐步提高其合作供應商所承擔的製造業務比例,以波音為例,20世紀90年代,波音777項目外包份額約為30%,但到了21世紀,787等項目外包比例已高達70%左右。
  • 入股國軒高科,收購江淮汽車,大眾集團意欲為何?
    至此,大眾集團將成為這家中國本土動力電池巨頭的第一大股東,幾度甚喧塵上的入股傳聞終於落下帷幕。僅僅數個小時後,大眾中國又通過增資方式拿下江淮汽車50%股權,同時向江淮大眾增資,持有後者75%股權。這套「組合拳」折射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野心。
  • 國際快訊!說到做到!華為正式進入晶片製造領域,晶片「反擊戰」已經打響!
    中國硬科技的不斷發展,已經對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美國在全球的利益形成了威脅,為此,美國開始對中國企業頻頻出手,而華為則首當其衝。
  • 中國製造的產品攜帶病毒?耿爽用4個成語有力反擊
    問:近日,個別西方學者稱從中國購買的產品都有新冠病毒。同時,也有一些關於「中國製造的產品攜帶病毒,呼籲抵制中國製造」的論調。你對此有何評論?答:疫情發生以來,看到一些人不負責任地散播謠言、製造恐慌。我不知道這些人發表荒謬無知、聳人聽聞言論的目的是什麼,是譁眾取寵,還是欺世盜名?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也是防疫和醫療物資生產和出口大國。
  • 「中國製造2025」 工信部長苗圩破題工業強國
    苗圩指出,在中國工程院150多名專家花了一年半時間進行戰略論證的基礎上,工信部又花了一年多時間制定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綱要。中國大體需要用三個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按照三步走的戰略,「中國製造2025」是「三步走」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要力爭通過這十年的努力,進入全球製造業的第二方陣,為後兩步走奠定好的基礎。
  • 華為攜手BBC拍攝紀實廣告大片 「The Human Touch」 堪比好萊塢
    隨著華為品牌走向世界,華為攜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英國廣播公司(BBC)打造首部全球品牌廣告大片「The Human Touch」已經在BBC新聞頻道向全球播出。  中國品牌攜手國際媒體拍攝廣告大片,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據悉,這則廣告的靈感來自「觸摸」(Touch)——這個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寓意用溫暖擁抱科技,將人性融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