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第一城 廣汽豐田汽車製造基地

2021-01-09 58汽車

  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期的廣州,正在經歷一場史上不多見的考驗。一方面,以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製造為代表的三大支柱產業半年同比回落了近30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廣州市長萬慶良再次明確了廣州將汽車作為產業支柱的決心:至2015年,打造2家產值超千億元的特大型汽車製造企業,把廣州建設成世界級汽車製造基地。

  廣州要成為世界級的汽車製造基地不是夢想,至2010年,廣州為首的廣東汽車產業已經足以撐起全國汽車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廣州更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然而要在中國大格局已定的汽車產業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的基地,「我們還是要抓住『十二五』發展的好時機,從各個層面去擴大合作的規模。」日前,廣汽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袁仲榮向記者深度闡釋了在「大廣汽」戰略下,如何通過深度挖掘現有合作模式的潛力,實現與跨國企業聯手的共贏目標,正是廣州汽車工業破冰的關鍵。

「世界級的汽車製造基地」

  今年8月4日,成立5周年的廣汽豐田慶祝了自己第100萬輛整車下線。與以往汽車廠家百萬慶典通常選擇「銷量冠軍」、「明星車型」作為成功的象徵不同,廣汽豐田的百萬輛新徵程開啟於一臺凱美瑞混合動力車型。

  親臨百萬輛下線儀式的廣州市長萬慶良現場脫稿致辭稱,從廣汽豐田這個合資項目目前的良好發展現狀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未來這裡有望建成豐田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與製造基地。」萬慶良市長的祝願表達了兩重含義:一是跨進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廣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加快,進一步提升廣州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是廣州的重要戰略選擇。二是在中國汽車工業大格局已定的現狀下,深入挖掘優勢潛力項目成為廣州打造中國汽車第一城的必然選擇。

  2010年,廣州生產汽車135.8萬輛,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工業總產值2878億元,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產值720億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集群,而以廣州為首的廣東汽車產業足以撐起全國汽車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強。

  根據政府公開的產業規劃,廣州的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實現整車年生產能力450萬輛,汽車零部件產值超過1500億元,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15萬輛,打造2家產值超千億元的特大型汽車製造企業,把廣州建設成世界級汽車製造基地。

大格局下的機會與挑戰

  從整個廣州市乃至廣東省的產業布局來看,集中了豐田、本田、日產的區域汽車經濟目前已經開始發揮集群效應。

  今年7月,由廣東11市市長、副市長親自帶隊的高規格經貿代表團與日本經貿界的「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日本經貿合作交流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日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高層到會,超過千人到場的場面十分火爆。其中,日本汽車相關企業負責人佔過半。作為高端製造業,汽車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親自部署,由廣州市長萬慶良帶領珠三角11市經貿代表團赴日召開招商大會,首要的目標是面向日本汽車及其零配件企業的招商。

  作為廣州的「第一汽車集團」,廣汽集團在完成了收購、合資、自主的一系列指定動作後,正在靠近的下一個目標是要在「十二五」期間,成為與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公司比肩的中國汽車業第一梯隊。事實上,有了豐田、本田、菲亞特和三菱等合資板塊,加上自主陣營和吉奧汽車的布局,廣汽通過跨域限制的擴張已經取得了進展。

  儘管擁有了集群效應與相對的優勢,然而從中國的汽車工業格局來看,廣州要做「世界級的汽車基地」卻並不是理所當然、一蹴而就的必然結果。

  從汽車集團規模來看,至「十二五」末,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上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集團的產能都鎖定在500萬輛;從單一汽車企業的規模來看,上汽集團所擁有的上海通用及上海大眾佔據了中國乘用車企銷量前三甲的兩席;而從汽車企業的盈利能力來看,中國最早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2010年利潤達到220億,是中國目前最賺錢的汽車項目。

「令人怦然心動」的產品與市場

  「所以我們更要抓住『十二五』發展的好時機,從各個層面去擴大合作的規模。」日前,廣汽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袁仲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在實現「大廣汽」與「第一汽車城」的道路上,深度挖掘現有合作模式的潛力,實現與跨國企業聯手的共贏目標,正是廣州汽車工業破冰的首要關鍵。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2010年全球汽車銷量排名前五的汽車企業分別是:豐田、通用、大眾、現代和福特。然而這幾家企業在中國的排名則要顛倒為大眾、通用、豐田。事實上,作為廣汽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的豐田汽車在中國的市場地位與其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的身份相比,並不相襯。

  今年3月,豐田汽車發表「全球願景」稱,要用五年的時間將新興市場的份額從2010年的40%升至50%;同時,積極開拓「環保汽車」,建立以本地化汽車生產為主的體制,再結合區域客戶的需求,生產出「令人怦然心動的汽車產品」。

  回望廣汽豐田百萬輛下線選擇的混合動力車型及市長的致辭——站在中國新能源發展的十字路口,對廣汽豐田、廣汽集團及廣州市而言,都絕不平常。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之下,進一步提升廣州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是廣州的重要戰略選擇;而作為全球混合動力技術的集大成者,豐田要在10年內將新興市場份額從提升至50%,中國尚未展開的波瀾壯闊的新能源市場畫卷無疑也「令人怦然心動」。

日系新能源核心部件走向國產

  上周,豐田汽車稱,公司正考慮加快在華新能源汽車的步伐,具體表現為,公司打算把混合動力汽車的關鍵部件——電池、及電機兩大系統引入中國,進行國產化生產。而這也將是日本汽車公司首次在海外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到目前為止,豐田全球銷售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系統都來自其與松下公司在日本本土建立的合資廠。

  根據被業界提前曝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2年)》未來10年,中國政府財政將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用於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而至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整體保有量要達到50萬輛。

  與中國政策對應的是豐田在新能源領域所擁有的成熟技術及目前並不理想的市場拓展工作。

  從全球市場來看,截止今年7月,豐田混合動力車型在全球累計銷量已達到320萬臺。以代表車型普銳斯為例,今年4月,該車型在美國市場累計銷量破百萬大關;而早在今年1月,普銳斯在日本本土就已超過卡羅拉成為日本歷代最暢銷車型。

  然而與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相比,在「坐等政策」的中國市場上,目前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與傳統動力車型相比依然不值一曬,單車年銷量不足千臺的局面多少讓豐田有些尷尬。

  然而日前廣州萬慶良市長的「表態」,則讓豐田在區域合作中收穫了更多的信心。

  通過深入豐田總部的考察,萬慶良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是廣州與豐田汽車下一階段合作的重點,「希望廣汽豐田能儘快推動豐田插入式混合動力汽車(PHV車型)到廣州來生產,建成豐田公司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與製造基地。」

  事實上,早在實現百萬輛之前,廣汽豐田作為廣汽集團與豐田汽車公司的合作載體,就已開始了新能源布局,以實現汽車產品的可持續發展。2010年,廣汽豐田成功導入凱美瑞混合動力車型。同時在全系車型的設計階段,廣汽豐田也充分考慮零部件的再利用、材料再生、能量回收等因素,優先選擇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據企業提供數據顯示,目前廣汽豐田產品材料的再利用率已達到85%以上。


地理縱深

中國汽車第一城

  作為高端製造業,汽車產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我國,廣東的汽車產業其實並沒有在上世紀70年代,與上海、天津一道,搭乘最早一班順風車發展起來。但至2010年,以廣州為首的廣東汽車產業已經足以撐起全國汽車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廣州更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被稱作「中國底特律」。

  統計數據顯示,廣東汽車產量從2003年的19萬輛發展到2010年的136萬輛,增長了7倍多,廣州汽車零部件產值增長了15倍。

  廣州何以異軍突起?目前,日本三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日產、本田的整車生產與銷售已全部落戶廣州,周邊聚集了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供應商,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如今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廣州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據統計,目前廣州的日系合資汽車企業約有140家,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約2500億元,佔全市汽車工業總產值約79%。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廣州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達到720億元,整車與零部件產值比例為3:1。

  就推進廣州汽車業未來發展,萬慶良提出3點希望:推進高起點開放合作,推進高質量的轉型升級,推進高效益的產能擴展。具體措施包括,首先,將推進合資企業研發機構的引入和建設,不斷優化升級技術和產品結構;在繼續大力促進整車企業做強做大的同時,大力培育汽車研發、投資、採購、市場調查、銷售及售後服務等汽車服務業,特別是花大力氣扶持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

  廣州計劃到2015年實現整車年生產能力450萬輛,汽車零部件產值超過1500億元,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15萬輛,打造2家產值超千億元的特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同時,廣州將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30戶產值超10億元、30戶產值超5億元和100戶產值超億元的零部件企業,進一步帶動珠三角發展成為汽車零部件全球供應的重要基地。

相關焦點

  • 廣汽重組吉奧 區域布局和車型布局的戰略交集
    大致匡算一下,廣汽目前有87萬輛乘用車產能,分別是,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各36萬輛產能,主要集結在廣州南沙、黃埔、增城;廣汽參股的本田中國出口基地有5萬輛產能在廣州經開區(主要生產飛度(圖庫 論壇)的出口車型JAZZ) ,這些不都還在廣東,甚至都沒有離開廣州,幾乎有近90%的廣汽產汽車就是廣州造。
  • 馮興亞: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規劃》指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規劃》為中國汽車產業格局未來十五年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向汽車新四化變革和消費趨勢,廣汽集團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下的「1615」戰略,打造創新引領、持續為顧客移動生活創造價值的科技廣汽,駕領未來發展。
  • 不思上進,座山吃空的廣汽豐田何去何從?
    自從2008年上市以來銷量一直不太「靠譜」,一直徘徊在「第一陣營」之外。所以,廣汽豐田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雷凌身上。   而廣汽豐田卻總愛跟消費者玩這個遊戲,挑戰消費者的極限,頻陷汽車召回門,最後弄得人簡直都沒脾氣了。
  • 《中國新生代消費報告》發布暨2019中國汽車金牛獎頒獎典禮舉行
    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上,能夠抓住年輕一代的購車能力,才能夠抓住越來越競爭激烈的未來。牛車改裝APP在改裝界一直排名第一,牛車網也因此始發,聚集了一大批穩定的玩車年輕用戶。    「不一樣」一直是牛車網的特色。在內容同質化的今天,牛車網一直致力於探索一條守正出奇的道路。
  • 2018年度中國汽車金牛獎揭曉 獲獎品牌和車型引領行業趨勢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副會長趙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原副秘書長,現任中國汽車製造裝備>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原副秘書長,現任中國汽車製造裝備創新聯盟副秘書長 韓鐳  頒發「2018中國汽車金牛獎車型獎項」的嘉賓有:韓鐳(中國汽車製造裝備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羅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副會長
  • 廣汽長豐張房有支四招 助力擢升汽車強國
    中國是一個汽車大國嗎?毋庸置疑,2010年中國一舉突破1800萬輛的汽車產銷,奠定了中國作為全球第一汽車大國的地位。中國是一個汽車強國嗎?面對現實吧,中國還遠遠沒有成為一個汽車強國。相信這一點,每一個中國汽車人意識還是比較清醒的。
  • 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回顧2020第十屆影響中國 · 中國汽車電視總評...
    2020'(第十屆)影響中國 • 中國汽車電視總評榜頒獎盛典當晚更是異彩紛呈,經典難忘。我們真誠地向每一位到場領導及嘉賓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不忘初心,國之大匠,我們更感謝他們這一年對中國汽車行業所作出的貢獻和付出。兢兢業業如霆如雷,殫精竭力不容恍惚,「中國汽車人」正在以堅定地信心和執著的意志,譜寫出中國汽車行業絢爛的新篇章。
  • 2019中國汽車產業峰會:汽車金融助力市場跨越寒冬,「新四化」變革...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大眾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蘇偉銘、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蔣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營運長孟鐸思、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阿米爾等行業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面對當前複雜的汽車市場環境和產業發展趨勢的「革新破局」之道。
  • 廣汽豐田2020年銷量突破76萬輛 同比增長12%
    中國財富網訊 近日,廣汽豐田發布最新銷量數據。12月,廣汽豐田實現銷量72,159輛,同比增長25%,連續9個月實現雙位數正增長;2020年,廣汽豐田累計銷量突破76萬輛,達765,008輛,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2%,在主流合資品牌中增速領先。
  • 廣汽吉奧獨創「E物流」:「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的新模式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孟剛在廣汽吉奧「E物流」啟動儀式上如是說。9月25日,廣汽吉奧電動汽車首批車輛投放暨「E物流」啟動儀式的舉行,標誌著廣汽吉奧憑藉市場獨有的商業模式正式打通「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市場戰略通道。「E物流」模式打通城市運輸「最後一公裡」物流配送如今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和消費生活多樣化的支柱,但交通工具的激增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噪聲和空氣汙染。
  • 田野汽車,1949年創業至今命運多舛,幾經易主活到現在實屬不易
    田野汽車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建國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冀中軍區汽車大隊,1949年移交地方後幾經易主最後落戶河北保定成為了保定汽車製造廠。1958年保定汽車製造廠造出了第一輛載重三輪汽車正式進入汽車製造業。這一款載重三輪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配件皆為自主研發,零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5%。
  • 90年前,民國第一帥哥造了中國第一輛汽車,最後竟成日本豐田?
    但是,你們可能不知道的是,中國近現代的汽車製造,真正要算起來,還得是張學良第一。今天,我們暫且先不談張學良的功過是非。我們先來聊聊張學良造汽車的事兒。一、香車美女,少帥最愛首先,在那個年代,造車,本身就是一個極度難操作的事情。那麼,張學良造車,撇開他本身就富有東北土地的資源外,肯定有其他很深刻的原因。
  • 汽車品評|蓄力一紀 創新致遠——寫在廣汽傳祺成立12周年之際
    短短12年的時間,廣汽傳祺已經長成一棵大樹,它汲取了廣汽集團的管理、資金、體系的養分,它匯聚了廣州汽車工業集群的精華,它藉助了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勢能,它集結了一群滿腔赤誠的人才,在順流和逆流中,砥礪前行,勇立潮頭,成為又一張中國汽車品牌的金質名片。三「8」組合煥發新活力202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風雲莫測,巨變之時代下,整個產業格局也進入了深度調整的平臺期。
  • 吉利汽車濟南基地項目開工
    8月23日上午,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投資興建的吉利汽車濟南基地項目在濟南高新區東部新區舉行開工儀式。這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吉利控股集團規模最大、設計最先進的集汽車設計、研發、試製、試驗、整車生產製造為一體的綜合性集成產業園區。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焉榮竹在舜耕山莊會見了來濟出席開工儀式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一行。
  • 廣汽三菱辰巳大助 將升任三菱汽車總經理
    廣汽三菱2014年累計銷量6.3萬輛,同比增長46.8%,增速在日系合資企業中名列第二位,其中新勁炫ASX銷量5.5萬輛,佔廣汽三菱總銷量的88%,同比增長53.7%。
  • 【圖】廣汽吉奧星朗新聞_廣汽吉奧星朗新車_汽車之家
    新聞] 日前,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6年9月3...閱讀全文>> 召回
  • 2020中國汽車「金引擎」獎頒獎典禮11月21日隆重舉行
    堅定自主研發,突圍智能汽車賽道,2020年小鵬汽車在這一戰略的引領下加速向前。P7推向市場好評如潮,助力小鵬汽車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肇慶工廠投產,廣州工廠奠基,小鵬汽車形成雙擎製造布局。在資本市場上,小鵬汽車順利登陸紐交所,股價一路飆升,市值突破千億。在何小鵬的帶領下,這家廣州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正逐漸成為中國智能汽車的新名片。
  • 南北豐田大內鬥,是兩敗俱傷還是……
    當然,這已經不是南北豐田第一次撕破臉皮了。豐田與中國市場的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然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成為了國內消費者所熟知的品牌。不過,在國產化的這件事上,豐田又來得很晚。說了可能沒人會相信,豐田真正以控股身份在國內投放的新車是2003年的威馳。而在此之前,豐田更像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將先進的車型和技術輸入到了國內。
  • 廣汽定下「高調」目標有什麼邏輯?
    在中國車市連續三年負增長的大背景下,給了中國汽車產業一劑強心劑。 中國汽車產業不應該悲觀。從市場上看,汽車將進入破除品牌、商業邏輯和客戶認知成見的階段。汽車鏈條中,幾乎所有環節都在重構。
  • 中國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採購大會將召開,公開採購16萬輛新能源汽車
    5月10日,中國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採購大會即將在九省通衢—武漢舉行,東風、比亞迪、國宏、陝西通家、江淮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大佬將齊聚江城,共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盛事。屆時,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陝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北京華林特裝車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梅花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東風特種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揚子江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