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

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

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在飛翔時,鳥由鼻孔吸進空氣後,氣囊擴大,一部分進入肺部,進行碳氧交換;另一部分經過氣管存入氣囊,然後再經肺排出。再加之它們的骨骼本就薄而輕,無形中成為其飛行的一大助力。

鳥類的飛行方式有哪些?

假如你曾仔細觀察過鳥類飛行的話,也許會發現它們飛行並不是簡單的起飛和降落。鳥類在空中飛行主要有以下兩種基本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滑翔,即通過向下滑翔過程中的氣流運動獲得所需要的升力。信天翁可謂是鳥類中最為完美的滑翔運動員,它們有著長達3米的翼展,飛行時翅膀幾乎無需扇動,自然的風力就能成為它們飛行時的助力。利用季風,信天翁甚至能輕鬆地飛越太平洋。在海面飛行時,由於海面風速比較低,信天翁會先衝入浪峰,從斜風中汲取能量,繼而飛入風速比較高的空氣層。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翅膀的扇動獲得升力,翅膀的上下拍擊會產生向上的動力,基本上大多數鳥類都掌握了這項本領。但蜂鳥卻是其中的「異類」,它們在飛行時,翅膀是前後扇動而不是上下扇動。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翅膀的前緣始終保持在穩定的位置上。這種前後運動向兩個方向產生推力,使向前向後的力相抵,而尾巴則起著平衡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蜂鳥的尾巴好似直升機的螺旋槳,可以幫助產生一個穩定的向下氣流以支持自身的重量。

所有鳥的飛行動作都是一樣的嗎?

不同的鳥類在飛行動作循環的時間長度上有所不同,這取決於鳥類的形體大小,通常大型鳥比小型鳥的動作略慢。小型鳥常常是夾翅飛,然後急速扇動雙翅,而且扇動頻率高,形體變化小。大鳥飛行時,還要注意身體和尾部的運動。它們在飛翔的過程中身體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上下移動,同時翅膀和身體的運動方向相反,起平衡作用的尾巴則和翅膀的運動方向一致。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恐龍最新研究顯示:鳥類撲翼飛行或有多次獨立起源
    近鳥類系統發育樹與部分飛行相關特徵演化。(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鳥類在空中展翅飛翔是如何起源的?這個撲翼行為與其祖先恐龍有關嗎?中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稱,小型獸腳類恐龍飛行潛力研究表明,鳥類撲翼飛行可能存在多次獨立起源。
  • 是中國特有的鳥類紅腹錦雞不能...
    是中國特有的鳥類紅腹錦雞不能飛翔喜歡生活在高原 下面關於紅腹錦雞的說法正確的是?是中國特有的鳥類紅腹錦雞不能飛翔喜歡生活在高原之上 下面關於紅腹錦雞的說法正確的是? 是中國特有的鳥類 紅腹錦雞不能飛翔 喜歡生活在高原之上?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5月20日森林小課堂的問題,該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西溪溼地鳥類科普:第四期
    ,再從另一處鑽出來,像是在跟你捉迷藏。首先,我們可不是小鴨子,而叫小鷿鷈,來大家跟我一起念,pì tī~ 你會讀了嗎?接下去我們來上一堂自然課吧! 目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在傳統的分類系統中,目只包括一個科,科。科下有6屬20種。
  • 白頭翁和白頭鵯是一種鳥類嗎?你聽一下它的鳥叫聲就明白了
    白頭鵯白頭翁這種鳥類的學名就叫做白頭鵯,屬於雀形目鵯科中的小型鳥類。你看它頭頂的白色羽毛,就像人的白頭髮似的,因此又叫它白頭翁。你要是在野外觀察它時,需要初步掌握一些關於它的知識才行。白頭鵯分布圖白頭鵯分布情況:白頭鵯這種鳥類它屬於我國特有的鳥類,原產地就是我國,北方冬季的時候它們會遷徙到南方越冬,有的會遷徙到東南亞、越南等地。
  • 水鳥戀冬江 吉林市松花江成為鳥類的城市棲息地
    水鳥戀冬江 吉林市松花江成為鳥類的城市棲息地 發布時間:2017-03-31 14:51:23.0中國日報網       在吉林省的松花江吉林市江段,近萬隻水鳥停歇,在不凍水域度過了整個冬天,形成了冬江水鳥的獨特景觀。      對於大部分水鳥來說,東北地區只是它們南北遷飛時的中轉站。
  • 從「牙尖嘴利」到「無齒之徒」鳥類到底經歷了什麼
    來源:科技日報植食性古鳥類(左)和小型掠食性恐龍(右)的生態復原場景鄭秋暘繪圖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見鳥吃東西時,都是整個兒吞咽下去的。這是因為它們沒有牙齒,所以省去了咀嚼的環節。但是你知道嗎,很早以前,鳥類也是有牙齒的。近日,我國科學家就通過探究古鳥類牙齒的微結構,發現了它們躲過6500萬年前「大滅絕」事件的秘密。
  • 「通州創森」來看看鴨~ 副中心鴨科鳥類圖鑑
    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遷徙春季於3月初至3月中下旬開始從越冬地遷飛;4月初至4月中旬到達繁殖地。秋季於9月末10月初離開繁殖地,10月末至11月初到達最北邊的越冬地,11月中下旬到達南方越冬地。呈小群遷飛,一般沿河流遷徙。飛行高度通常不高,多緊靠水面飛行。食性越冬期間常見在湖泊、水庫、池塘或沼澤地中活動和覓食。
  • 雲南人跡罕見的鳥類遷徙地,駐足有2萬隻鳥類,就在香格裡拉
    秋冬季節對鳥類來說都是一件慎重的大事,它們需要進行大面積的遷徙工作,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關於候鳥的觀察記錄。在鳥類的主要遷徙路線中,其中有兩條途徑國內,有一條僅留下零星的記錄,這條鳥類遷徙路線中有一個景點最引人注目,那就是納帕海。
  • 恐龍會飛嗎?科學研究:部分具有撲翼飛行的潛力
    長久以來,使用羽翼的撲翼飛行被看作是鳥類最具標誌性的特徵的之一。儘管一些非鳥恐龍的化石表明其可能具有與鳥類相似飛行模式,但是撲翼飛行在鳥類及其近親中的演化過程依然有待研究。近日,《當代生物學》雜誌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徐星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蜜蜂曾被列為最小鳥類 關於動物十大錯誤認知
    10.蜜蜂還記得性和繁殖的表達嗎?當然,它們可以運用在一些事情上,除了中世紀時的蜜蜂。為什麼呢,人們顯然並不認為蜜蜂和正常動物一樣出生。蜜蜂也有自己的法律習俗,沒有必要設定一些措施或死刑懲罰違法犯罪者,因為這些做錯事的人會做任何事來有效地懲罰自己。他們可能通過毒刺自殺來懲罰自己,因為有罪的蜜蜂不能忍受自己的犯罪感。此外,蜜蜂被列為鳥類,而且是最小的鳥類。鳥類起源於蠕蟲,也許古人和我們一樣熱衷諷刺。
  • 人類的大腦和鳥類有幾分相似?
    20世紀60年代早期,主流觀點認為,鳥類缺乏典型的大腦皮層或類似的神經迴路,其端腦的大部分區域與哺乳動物的基底神經節更為相近,因而鳥類只表現出高度固化的行為模式。當時的學術界錯誤地認為,固化行為反映了基底神經節的功能,因而鳥類的端腦不過是基底神經節的進階版本。
  • 鳥類也有主觀意識嗎?
    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僅在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發現過該類型意識,而他們的大腦結構與鳥類完全不同。研究的領導者Andreas Nieder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開闢了一種看待意識進化及其神經生物學限制的新方式。」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9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對於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來說,我們有意識地感知事物的能力局限於大腦皮層。
  • 一隻貓頭鷹在荒野裡飛不起來,得知真相後鳥類專家們也直撓頭
    貓頭鷹是受傷了嗎?發現者意識到如果貿然的接近這種小型猛禽可能會對自己或者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他不知道該怎樣辦,於是打電話給動物專家,報告了這裡有一隻動物遇到了危險。英國東部薩福克貓頭鷹保護區的負責人魯弗斯·薩姆金(Rufus Samkin)及時趕到現場,他救起了這隻「小貓頭鷹」,雖然她並不小。實際上,這是他遇到過的最大的貓頭鷹之一。
  • 中國著名的鳥類有哪些 中國十大名鳥 你見過哪些
    本篇文章為你介紹中國十種著名的鳥類,分別是百靈、畫眉、繡眼、靛頦、中華秋沙鴨、鴛鴦、丹頂鶴、朱䴉、緋胸鸚鵡、杜鵑、黃鸝、褐馬雞。其中百靈是草原上盛產的名貴鳥類,是中國四大名鳥之一,被稱為「鳥中歌手」。那麼其它的鳥類出名在什麼地方呢,一起來看看吧。  1、朱䴉  朱䴉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潔白的羽毛,豔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成為了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
  • 南極萌物匯 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南極萌物匯 飛翔的南極精靈們南極海鳥多達50餘種,但在茫茫海面上,由於許多海鳥數量少、體積小、飛行速度高,有幸得見其中幾類已十分難得。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飛翔在冰雪大陸的南極精靈們,「南極萌物匯」將通過科考隊員鏡頭中記錄下的畫面,採訪相關研究專家,推出上、中、下三篇南極海鳥專題介紹。今天推出中篇。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6種!你能猜出這些都是什麼鳥嗎?
    11月14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夏秋季2020.07.01—10.31)》出爐。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
  • 鳥的王國:慄斑腹鵐,俗名叫做紅肚麻雀,是一種珍稀的鳥類
    這一點就是它與其他品種鳥類的最主要區別了。它的眉紋其實與腮部形成一道三角狀的弧形從它臉部的特徵來看,這種鳥的形成其實巧奪天工。它的額上與頭頂部有暗褐色的縱紋。如此一種精緻的鳥類,也難怪受到許多朋友的喜歡了。這種鳥其實在我國分布範圍極小,它主要繁殖於吉林和內蒙古這一地帶屬於當地的留鳥。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增加到了273種。在看看鳥友朱傑出整理的觀鳥拍鳥愛好者多了,發現當地鳥類新紀錄的機會也多了。
  • 入伏攀「高塔」,只為保護鳥類「釘子戶」
    新華社天津7月17日電  題:入伏攀「高塔」,只為保護鳥類「釘子戶」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16日入伏,天津市最高氣溫攀升至35攝氏度。下午3點35分,劉躍龍整裝出發,開始攀爬70多米的電力鐵塔。
  • 來東營黃河口「觀鳥秘境」,看鳥類遷徙
    來東營黃河口「觀鳥秘境」,看鳥類遷徙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10月30日,黃河口生態旅區「觀鳥秘境」正式開放發布會在東營入海口景區舉行。觀鳥道路全長15公裡,建設了2處標誌性觀鳥屋和觀鳥廊道,投用新設計的生態觀鳥車,開展高端定製化觀鳥攝影活動,「觀鳥秘境」內設有觀鳥驛站,遊客可在裡邊休憩、就餐,購買觀鳥商品及租賃望遠鏡、觀鳥服等觀鳥設施,遊客還可通過黃河口生態旅遊官網預約或到遊客中心售票處購買「觀鳥秘境」門票,門票價格300元/人/天,為更好的維護生態,最大限度避免驚擾鳥類